據澳門大學官方公布的數據:
2020/2021學年的申請人數創下歷史新高,共收到超過8,000份博士及碩士入學申請,比去年增加了超過五成,其中博士申請接近1,700份,碩士申請超過6,500份,當中不乏來自國際著名學府的畢業生。
在擇優錄取的原則下,今年預計錄取約1,500名研究生新生,以確保高質量的生源。
我們再來看看澳門大學的申研要求:
(1)擁有與申請課程相關的四年制學士學位;
(2)四分制GPA2.3或百分制均分70及以上;
(3)IELTS6.0或TOEFL80或CET6 430及以上。
可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今年錄取的碩士生中,絕大多數同學擁有海本或985或211高校本科學歷,且本科成績優異,擁有良好的英語水平。而且許多拿到了英國名校offer的同學,甚至都被澳門大學拒絕了,澳門大學究竟有什麼魅力?
我們來看看本期的訪談嘉賓,
來自「華南師範大學」的張瀅文學姐的分享吧!
張瀅文本科學校:華南師範大學本科專業:漢語言文學專業GPA:3.72/5.0錄取院校:愛丁堡大學、墨爾本大學、香港浸會大學、澳門大學留學院校:澳門大學
訪談內容:
在華師的4年裡,你獲得了很多獎項,你是如何規劃自己的本科學習生活的呢?又是怎樣平衡的呢?你去過很多珠海不同的中學實習,收穫了什麼?在實習上又有什麼建議給其他同學呢?為什麼選擇海外東方作為你的申請機構?他們是怎樣幫助你的」是什麼原因令你最終選擇了澳門大學?熱愛音樂與教育的你,畢業後的就業方向現在有什麼想法嗎?對於國內考研與國外留學,你是怎麼看待的?這方面有什麼建議給學弟學妹嗎
01華師的生活
我會把平時的生活分為學習和休閒兩部分,每部分再根據事情多少或難易具體安排。在學習上,除了完成學校功課,每學年乃至每學期,我都會給自己再額外安排相關的學習內容。
比如:大一學日語、參加4場演出,大二考翻譯證、申研究項目、好好寫論文爭取發表、暑假找實習,大三考雅思、考心理諮詢證、構思畢業論文、找實習,大四做申請、發論文……
至於如何協調,我規劃學習生活的主要方法是「細化、細化再細化」。我會按「學期—月—周—日」設立目標,先定每學期要完成的幾個大目標,將具體完成它們的計劃準確到「月」,再到「周」,最後精確到每天的上午還是下午。
「學期計劃」一般都是幾個大目標,記在心裡就可以了,但是我的「月計劃」是準確地寫在紙上的。我一般是用一張A4紙,摺疊成四份,代表一個月的四周,然後再畫出代表一周五天學習日子的小格子,根據事情的輕重緩急將每周要完成的事情細化安排在一周五天裡。
「日計劃」就更具體了,這也是最需要結合當天實際情況和突發狀況進行安排調整的部分。
「周計劃」定下來之後,分配到每天具體什麼時間,是上午還是下午,需要結合當天學校的課程安排。大學的課程並不是天天排滿,某天只有上午三四節有課,某天又是上午沒課下午晚上滿課都是司空見慣的事情,這時我的「日計劃」安排就屬於「插空」安排了,簡而言之就是把沒課的時間填上!!
如果也參加了學校社團活動的話,「社團活動、日常課程和自己額外的學習安排」三者就需要非常緊密地協調配合,我建議最多不要參加超過2個社團,不然時間上真的很難協調。
當然所有的計劃都必須根據自身學習習慣,建立在「能夠完成」的基礎上,不然計劃那麼多也沒有意義。
還有一點,除了需要合理規劃外,就是「高效的執行力」。所有縝密的學習計劃都需要嚴格地完成,不然計劃就是一場空。我大一幾乎都有早晨8:30的早課,這給我早起提供了不可推卸的理由(哈哈哈),我大一時一般是早晨6:30起床,到教室一般是在7:15—7:30之間,然後背一小時單詞或者課程要求的古文,之後上課。大二大三早晨沒早課的時候一般是7:00—7:30起床,之後照常按「日計劃」進行。大學四年晚上一般都是12:00—12:30睡覺。
我也有泡圖書館的習慣,但不是考試前,考試期間人太多了,不僅一座難求,而且有時候甚至還有「人聲鼎沸」的嘈雜感,很不喜歡。我都是在非考試階段去泡館,人少安靜環境好,不論是看書、刷題、考證備考,都不會被打擾,有時候看著圖書館外傍晚的夕陽,也覺得歲月靜好心情愉悅,更容易做成事情。晚上一般8:30-9:00回宿舍,之後的時間就是「宿舍小劇場」了(哈哈哈),和舍友好好溝通玩耍,第二天繼續愉快學習。
曾經有同學問過我每天都像打仗一樣緊張難道不累嗎,其實我覺得,如果我每天能嚴格按照自己的計劃完成任務,心裡就會非常有成就感,而且最後自己設定的目標的確都能完成,這成就感帶給我源源不斷的動力。我只在周一到周五學習,周末兩天我都是用來和好朋友出去玩,走走廣州的老街道和景點,有時候也會去網紅地打卡,再尋覓藏匿在街頭巷尾的美食,都不耽誤。
總之,平日生活只要能合理安排+高效完成,學習和休閒都不會耽誤,畢業的時候自然有所收穫。我整個大學四年,真正輕鬆的時間其實只有畢業前的3、4個月,那時一切事情都塵埃落定,心情也才放鬆下來。但之前四年雖然忙碌,等到畢業時回頭再看,就會發現曾經的日子是多麼美好且有意義。
02實習生涯
我實習的學校有我的母校,也有我大學同學的母校,做的事情有參觀、有聽課、也有實習代課、當實習班主任,時間從一天到2個月不等。總的來說,在實習中,我更加清晰地學會了如何上一堂優秀的語文課,這不僅需要專業知識,把控課堂、調節氣氛都需要兼顧,而這些如果不通過實踐,僅僅只靠學理論是遠遠不夠的。
對於實習,我覺得得根據個人所學專業和未來想從事的職業出發。就我來說,我本科學的是漢語言文學(師範),未來最直接的職業就是成為一名老師,這種情況下,如果自己也願意從事這份職業,那就可以儘可能多尋找目標學段的實習機會。但有個問題要注意的是,中小學上課的時候我也要上課,有時候中小學都放假了,我還沒放假,這就存在時間差,這種情況下,我一般是把目光放在初三或高三這種畢業班上,尤其是高三,很多地方的高三都會補課,那麼我也就可以趁高三補課我也沒開學的日子聯繫老師去聽課了。
如果是其他方面的實習,我建議大家一定要多向相關熟悉的前輩了解實習地點和主要工作的情況,看看地點遠近、主要工作適不適合自己。
既然是實習,就最好找對自己能力有幫助的事做,有些公司會打著招實習生的旗號進行各種詐騙,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多方了解。
對於實習薪酬,一般來說如果是在公司實習,都會有一點工資,我個人的看法是:
如果大家實習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學習某項技能,而且自己找到的那份實習的確能夠很大程度上幫助自己,那就不要過多地計較薪酬,只要在合理範圍內,少一點都可以接受。
如果是為了暑期找實習補貼自己生活費,那就另當別論(哈哈哈)。我當時大四是在一所初中實習,是沒有報酬的,但是在其中我的確學到了不少對我外來職業很有幫助的經驗,而且整個學校的領導和老師對我們這些實習生也都非常友好,所以薪酬方面我覺得並不是問題。
03與海外東方結緣
選擇海外東方是源自一次非常巧合的事情。
當時我大三,正在為了物色合適的申請機構而焦頭爛額,當時我每天都能在朋友圈裡看見我的學長學姐們各種抱怨自己的申請機構,我有個大四的學姐也正在申請留學,但唯獨我那個學姐誇了她的申請機構,簡直是一股清流,讓我眼前一亮,於是懷著好奇的心情詢問了她。
在詢問中,我的學姐向我講了她尋找留學機構的過程和最終敲定海外東方的原因,聽完我覺得,比起我之前問過的其他學長學姐,海外東方確實要好不少,於是我就問她要到了海外東方Daniel的聯繫方式親自了解。
在最開始的諮詢中,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Daniel都非常耐心地解答我的所有問題,當時我對於申請還是小白,很多事情都不甚了解,在浩如煙海的網絡信息中區分良莠又非常耗時耗力,當時多虧了Daniel的指導我才能最快找到方向。而且在籤約前,海外東方的老師們就已經為我做了選校策略,當時一共向我推薦了符合我情況和意願的10所學校和專業,學校排名有層次有梯度,既有衝的也有保的,我看了之後就覺得這家機構的確比較靠譜,不會像有些機構為了確保一定錄取,不肯幫學生申請哪怕有一點點風險的學校,於是我思前想後,和家人商量之後就很快籤約了。
在後續申請過程中,海外東方的老師自始至終都非常認真負責。他們為我專門建立了申請群,裡面負責文書、申請的老師們都在,我的父母也在,我們有任何問題隨時在群裡提出都會得到非常快速地解決。
在申請過程中,老師們對申請時間的把握非常準確,負責文書的老師總是很及時地提醒我什麼時候需要提供什麼樣的資料,以便於他們為我撰寫適用於不同學校的推薦信、個人陳述和簡歷。
當時我非常忙,每天奔忙於實習學校安排的各種工作任務和本科學校的各項畢業生事務中,真的焦頭爛額無暇顧及其他,有時候還會忘記需要提交給文書老師的資料,但老師們總是耐心地、及時地、一遍遍地提醒我,幸好有老師們做後盾,不然我當時自己肯定難以完成。而且在寫推薦信找老師的時候,我本科院校那邊出現了一點點意外,當時我又不在學校,不知道怎麼辦,幸虧文書老師給我出主意,才順利解決問題。
文書等材料提前準備好後,到了申請階段,專門申請的老師也把我申每個學校的時間安排的緊緊有條,基本都是在學校開放申請之後的3天內就投遞好了資料。不同學校開放申請的日期不一樣,當時我又非常忙,如果自己申請恐怕難免會搞錯或者有所遺漏,但是申請老師把一切都安排的很好,交給海外東方的老師們做我省了不少心。
最後在申請完成我也陸續收到offer後,海外東方的老師們依然在持續跟進我的申請流程。在我確定了學校之後,繼續幫我選課、選宿舍,時刻更新學校發給我的郵件和各種注意事項,依然非常認真細緻。可以說,海外東方的服務一直貫穿了我申請過程的始終,而且一以貫之地非常用心。
04兜兜轉轉,澳門大學
選擇澳門大學是我最後最後的決定。
一開始準備留學的時候是打算去英國,去英國讀碩士只需要一年,時間成本最低,後來和家裡商量時覺得去澳大利亞更合適,當時是決定讀墨爾本大學兩年制的the global media and communication,最後直到大四第二學期,我仔細對比了各個學校的專業、學位、學制之後,發現如果去澳門大學讀,不僅可以延續我的本科專業,而且時間是不長不短的兩年,學位還是我最想讀的mphil,幾乎全方位符合我的預期,而且離家近,父母也比較放心,所以最終選擇了澳門大學。
05畢業後,我會......
目前打算畢業之後當老師,我的本碩專業一致,且在實習中發現自己的確也比較適合教師的工作,所以打算畢業之後就從事這份工作。
音樂始終是我的一個愛好,從小學習,是我日常生活中的調節劑,目前並沒有把它當成職業的想法,不過音樂的確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了我的性格和做事方式,長期學習音樂使我更加認真細緻,思維也更加開闊豁達,這一點對我未來的職業也有幫助,所以可以說沒有什麼事情是孤立存在的,都可以相輔相成。
06叮囑......
無論是國內考研還是國外留學,本質上都是繼續讀碩士學位,不同點當然也有不少,所以選擇的時候就更應該考慮自己的偏好。
我更傾向於留學,是因為我覺得年輕的時候應該多去不同的地方體驗不同模式的學習和生活,本科已經在一個地方學習生活了4年,對那裡的一切已經非常熟悉了,這個時候,碩士最好就換個地點,去看看不同的地方,對開闊眼界和豐富自己的人生閱歷都有益處。
至於是否適合每個人,這就要看大家的個人需求了。在學制方面,國內的碩士分為「專業碩士」和「學術碩士」,時間分別為兩年和三年,國外的碩士以文科為例,與國內對應的分為是1-2年的MA和2年的Mphil,但是mphil招收人數少,學費高,申請難度大,普遍申請的都是MA,所以在同樣學制的考慮上,國內要多花費一年,而國外留學就比較節省時間。
至於留學的學費和生活費,不論是去英國、美國還是澳大利亞甚至澳門,當然都比在國內讀研貴得多,所以這一方面一定要和父母達成一致。另一方面是語言,如果對自己是否能快速適應不同地方的生活完全缺乏信心,那也需要慎重考慮。
總之,如果有留學的意向,一定要考慮好地區、專業、時間、學制、花費、未來就業這幾個方面,千萬別讀了之後發現不符合自己的期待而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