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伊半島靠近大阪、京都、名古屋這些遊客爆棚的旅行目的地,知名度卻並不高。半島三縣中,相較於古都奈良以及因為熊野三山信仰逐漸被人所知的和歌山,三重縣屬於默默無名之輩,或許存在感還不如這幾年被炒作火了的被譽為最沒有人氣的鳥取和島根。我在2010年夏天乘坐近鐵電車、2016年冬天自駕兩次來過三重,最近又因為一次近鐵的邀請活動被主辦方帶著免費玩了一次,這篇文章主要記錄沿途見聞。
▲ 入住的都度假酒店,有點像權力遊戲中多恩流水花園的取景地(滿滿西班牙風)
▲ 2016年G7舉辦地打卡
▲ 伊勢志摩鳥羽位置圖
(一)三重縣的旅遊資源簡介
幾年前,有朋友讓我幫忙設計線路時提到「升龍道」的概念,當時我是一頭霧水。後來略有認知,了解到升龍道就是為了宣傳中部地區強行從名古屋、高山、白川鄉、金澤劃了這麼一個「龍」形的區域。這次在檢索三重縣簡介時,才知道後者是在這條龍形的尾巴上。升龍道的九個縣當中,長野、靜岡、岐阜、富山、石川、愛知、滋賀都不太缺遊客。不管是五月立山的雪牆,還是二月白川鄉的點燈,當你身臨其境都會咒罵那些寫文章、搞宣傳的大忽悠:弄這麼多遊客來,好好的旅行變成了噩夢般的體驗。相比之下,福井縣、三重縣好像也沒什麼好玩的——前者我也只是在今年五一下九州的時候順便完成了二刷,打卡永平寺;後者則一直沒時間寫文章介紹。
▲ 「升龍道」宣傳圖
細細數來,三重縣其實有不少有趣的景點,除了我沒興趣或是還沒機會去的鈴鹿F1賽車場、四日市工廠夜景、桑名市的長島樂園,還能能羅列出:伊賀忍者之鄉伊賀市、以自然風光見長的名張四十八瀑布、日本人的信仰之源伊勢神宮、伊勢志摩國立公園的谷灣地形與一系列度假設施、鳥羽的珍珠養殖中心、西班牙村等等。
▲ 三重縣代表景點:
四日市夜景;伊勢神宮
二見浦日出;英虞灣
(二)伊勢神宮
▲ 伊勢神宮御饌殿
周六早上大阪集合,所以要自費從東京乘坐夜巴去大阪。過去兩年每隔幾周就要去一次關西,幾個月沒坐夜巴了,還有點小激動。哪知道千算萬算,沒算到三條開往橫濱的電車:東急東橫線、橫濱線、橫須賀線在周五晚上都有人跳軌,電車大幅延遲或是關停。距離夜巴發車不到三十分鐘,從菊名車站(距離橫濱站車程20min)衝出來看到計程車乘坐點拍著長隊的時候心情是崩潰的,跑出一段距離後攔計程車,卻沒有一輛肯停,因為日本的夜巴準點出發、不等乘客,所以當時幾乎要在原地崩潰。不斷抓著已經沒有幾根頭髮的頭皮,跺腳自言自語。後來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跟最前面的一對情侶打了個招呼,搶上了一輛計程車,除了集合點橫濱站外SOGO停車場,已經沒辦法跟司機描述更多細節了。司機一踩油門,闖紅燈、抄小路、不剎車拐彎,硬是十多分鐘就開到了目的地——下車後又因為找不到停車場上躥下跳翻護欄差點要嚎啕大叫(哭是哭不出來的,就想大喊大叫)。終於在停車場出口歇斯底裡逼停大巴後順利上了車(逼停的還不是自己要坐的那一輛)。十年來近百次夜巴乘坐,頭一次經歷這樣驚心動魄的場面,這麼多巧合放到一起,後來想想,還是覺得內心澎湃,情緒轉換到炸裂,不過已經很難三言兩語準確描述出來了。
▲ 一下夜巴就是伊勢鳥羽志摩的宣傳海報
▲ 隨處可見的奈良宣傳海報,關於奈良的遊記我一篇也沒有寫過,去看過許多次小鹿,每次都不敢寫,害怕自己流水文風把腦海裡的奈良寫掉了身份
▲ 大阪上本町車站櫥窗裡以假亂真的點心模型
從大阪前往伊勢志摩地區乘坐的是近鐵的特急電車。近畿日本鐵道,作為縱橫近畿地區的私鐵線路,涵蓋愛知、奈良、京都、三重、岐阜、大阪等縣府,是JR之外擁有最長鐵路網的公司。從名古屋或者京都大阪等地前往伊勢鳥羽地區都有三天的近鐵套票(包含三重交通巴士),也就是我們這次使用的車票。此外對於持短期籤證的遊客,還提供更便宜的近鐵全域五日通票。
▲ 緊提供給短期籤證的近鐵五日通票
自從學會開車,便極少有乘坐公共運輸旅行的機會。這次全程都是靠電車和路線巴士,居然滿是期待和懷念。從大阪出發前往伊勢乘坐特急大概兩個多小時,一路穿過和歌山、奈良的鄉間,水田裡的稻苗有些密了,翻滾的雲層低到蓋住了山丘,像棉被一樣。
▲ 近鐵與鄉間景色
今年關西的梅雨來得相當遲,六月下旬,居然還沒有入梅。旅行的第一天雖然天氣不夠通透,但至少豔陽高照,所以不得不感謝晴天娃娃的功效。我曾在供奉水神的京都貴船神社求過一個晴天御守,但攜帶這個御守的我,去年暑假在北海道自駕十天儘是陰雨連綿天氣;此外,家裡還有一堆各式各樣的晴天娃娃,大部分都能保證旅途中有一半的豔陽天。並非迷信,但真的是與旅途中的雨水有著切割不掉的緣分。
▲ 購買自福島的晴天娃娃
▲ 在宇治山田車站下車,乘坐巴士前往伊勢神宮
日本神道教體系中,伊勢神宮的地位最為崇高。在神社本廳所屬的大大小小八萬神社中,伊勢神宮是絕對的中心,其正式名稱為不帶任何前綴修飾的「神宮」,被視為所有神社之上的特殊存在,無神階。
▲ 正宮參拜處,人群絡繹不絕
伊勢神宮在日本人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也可以說是日本人的心靈淨土。古時交通不便,但千裡迢迢徒步參詣伊勢神宮仍然是絕大多數日本人一生中所渴求的最重要儀式。
▲ 伊勢神宮境內
伊勢神宮由125社組成,但通常遊客只會前往內宮皇大神宮和外宮豐受大神宮。其中內宮供奉著日本皇家的祖神,天照大神;神社中保存有三神器之一的八咫鏡。每隔二十年,內宮和外宮會在原宮殿旁邊重建一次,即神宮式年遷宮,最近的一次是在2013年。
▲ 伊勢神宮境內
參拜者通常會先去外宮,但這次組織者並沒有安排外宮的行程,我也只是在路過時拍了一張入口的照片。
▲ 外宮入口
從外宮乘坐巴士約十分鐘可以抵達內宮。下車後首先映入眼帘的架設在五十鈴川上的宇治橋。兩年前風靡一時的日版旅行青蛙遊戲中,蛙兒子的一個目的地就是這座宇治橋——請千萬不要把伊勢神宮的宇治橋與宇治川上的宇治橋搞混。
▲ 旅行青蛙明信片與實景對比
1-10
▲ 伊勢神宮宇治橋(左)
宇治市宇治橋(右)
神宮不大,穿過宇治橋盡頭的鳥居右拐,過了手水舍左拐一直走到底就是正宮參拜處。在攀登上石階後,在正殿門外感謝神明的守護,請注意,鳥居後面被認為是神聖的結界,不能拍照。
▲ 五十鈴川的水清澈透明
▲ 神樂殿
上一次來是冬天,但神宮內的杉樹仍然鬱鬱蔥蔥,四周仿佛充滿若有若無的靈力。這次來正是初夏,林蔭愈發茂密,但遊客也摩肩接踵,多了一分喧雜。
▲ 樹木蔥鬱
▲ 古樹參天
▲ 近鐵pass可以免費領取一個神鈴(多色可選);我在神宮買了一個小碟子,拿到手後卻發現沒有可以打開的地方,當時差點崩潰,以為像御守一樣不能打開看。還好不死心問了一遍神官,才發現盒子中間是可以分開的,合在一起一點痕跡都看不出來,有個詞形容的恰到好處:天衣無縫
內宮對面是一條長長的商店街,Oharai町。沿路復原了伊勢路的代表性建築,開設的店鋪琳琅滿目、熱鬧程度猶如趕集一樣。我們隨便選了入口處一家叫做Ebiya的店吃了午飯。怎麼說呢,我是覺得性價比不高,味道也不會留下什麼印象,只能當做供遊客體驗傳統日本食物的地方。當然,要是嘗試松阪牛、伊勢龍蝦,說不定會有不同的感觸,但在這條遊客紛雜的街道裡我覺得應該是不太能找的到令人驚豔的去處。購買特色紀念品倒是好主意,譬如這條商店街裡有一家售賣《你的名字》裡那種繩子的店鋪。有興趣的話可以花時間逛逛。
▲ Oharai町
▲ 裝修還不錯的Ebiya店鋪和Ebiya的餐飲,個人認為價格不值味道
▲ Ebiya也售賣一些有趣的小玩意
(三)英虞灣與志摩觀光酒店
從伊勢神宮前乘坐巴士約一小時可抵達志摩地區。主辦方安排我們參觀志摩觀光酒店——請注意只是參觀,我們住在與這家酒店隔海相對的另一家,志摩都度假酒店,兩者同屬近鐵集團。在日本旅行這麼多年沒住過什麼高級酒店,出門基本是3000日元-5000日元上下的標準,溫泉酒店帶餐的話也不會預定超過1w日元一人的房間,比起那些動輒來日本星野酒店度假甚至為了住遍養雲安縵全世界飛行的大佬要窮到塵土裡去。但既然有幸參觀,也樂得當做一種別樣的旅行來看待。
▲ 昏沉睡了一路,睜開眼就看到車窗外的景色,英虞灣到了
▲ 志摩水族館外
都度假酒店是近鐵集團21家連鎖酒店的統稱,在志摩地區有志摩觀光酒店、都海邊度假酒店、奧志摩度假酒店三家度假酒店,還有西班牙村、賢島寶生苑兩處旅館設施。其中,2016年的G7峰會曾在志摩觀光酒店內舉辦,這也成為酒店的一個賣點。
▲ G7峰會時各國領導人在志摩觀光酒店享用早餐
英虞灣是典型的谷灣地形,即由河水侵蝕後、再由海平面上升形成的崎嶇海岸線。這與北歐的峽灣地形有異曲同工之處,後者是由於冰川融化、海水倒灌形成。英虞灣內盛產青海苔,也是日本最重要的珍珠貝養殖基地。
▲ 從觀光酒店二樓的露天休息區眺望英虞灣
▲ 酒店內不光有MIKIMOTO珍珠飾品的賣店,裝飾也多用珍珠
志摩觀光酒店位於英虞灣邊,俯瞰大大小小六十多島嶼。酒店主要由三部分組成:【The Classic】; 【The Bay Suites】和【The Club】。
▲ 志摩觀光酒店簡易地圖
【The Classic】
由建築家村野藤吾設計,全部房間皆為套房。
▲ The Classic內飾,收集了許多著名畫家的作品
▲ 休息區點心飲料隨時可以免費享用,比後面我們住的要好太多
【The Club】
The Club與The Classic內部相連,裝飾多用金箔設計,金碧輝煌。裡面有茶室和酒吧。
▲ 俱樂部內保存有G7茶歇時使用過的桌椅
▲ 酒吧、餐廳內部
▲ 茶室
▲ 庭園裡的金刀比羅宮
【The BaySuites】
穿過庭園,可以來到TheBay Suites大樓。這裡也都是超過100平米的套房,想想都不敢住(不過有朋友說二月淡季的時候來住過,一個人一萬多日元)。
▲ 從休息區眺望The Classic大樓
(四)都海邊度假酒店
都海邊度假酒店開設於1992年,內部設計很大程度上借鑑了西班牙的酒店與庭園風格,應該與西班牙村一樣都是當時西班牙熱潮的產物。這一點我在下一篇介紹西班牙村的文章中還會提及。
▲ 酒店全景模型
相比前面介紹的志摩觀光酒店,都海邊度假酒店更得我心——這種在設計上充滿異域風情的建築風格,讓人足不出日本,就能來到地中海畔,這也與曾在四國遊記中寫到的高知縣愛琴海風的聖託裡尼度假村有異曲同工之處。
推薦閱讀:
《四國自駕|三小時就到希臘和巴黎》
▲ 都海邊度假酒店的外觀:下午、黃昏、次日雨中、入夜
▲ 西班牙庭園,有多恩流水花園的影子
酒店的負責人帶我們參觀了酒店內的代表性房間,介紹了一些細節上的設計。特意問了一下海邊獨棟的價格,一般八九萬日元,淡季的時候六萬多,最多可以住六個人,上下樓,海景房,不帶飯,感覺也不是不可以接受。
▲ 不同的房型,內部大同小異,第一個是我們住的房間,一人一間
▲ 浴室,古羅馬雕塑?
▲ 酒店內部、外部圖片
六點多,組織者安排快艇來接我們去英虞灣欣賞日落。這一天天氣通透性不太理想,日落沒有特別美。但是躺在響徹著音樂的座椅裡吹著海風,望著天空慢慢流動的輕雲,似乎有點不真實,周圍同伴的聊天聲漸漸遙遠。我記得年初的時候在荷蘭吃了一點蘑菇,藥效過去的時候走出酒店在路上散步,風和樹葉都變得特別溫柔,很難確切描述那時候內心的感受,但大概就像英虞灣上的時光一樣讓萬物靜止下來:在海上飄著的時光,沒有辦法做任何事情,也不會被外物所打擾,自然從塵世中逃逸出來,只剩下高天流雲和變幻著的谷灣海岸線。整艘船如同被一種柔軟的棉絮包圍著,波光瀲灩,落日生輝。
▲ 海上景觀
▲ MIKIMOTO珍珠養殖場,這種珍珠養殖設備在英虞灣中隨處可見
回到酒店享用晚餐,本來期待酒店能提供法餐(是真的饞松阪牛排),最終提供的是和式,味道中規中矩,只是沒有伊勢龍蝦頗為憾事。
飯畢已是夜深,大家各自回去歇息,我想寫點東西,卻找不到地方買咖啡。好在困意也控制不住,只好屈服於大床,在睡夢中迎接次日雨水的到來。
(未完待續)
歡迎加入公眾號讀者群:
後臺回復關鍵詞「讀者群」可加入。
回復關鍵詞,查看日本旅行精華文章
日本|絕景|東京|京都|伊豆|富士山|日光|鎌倉|湘南海岸|瀨戶內海|箱根|靜岡|北海道|四國|東北|仙臺|巖手|青森|福島|山形|長野|和歌山|小笠原|衝繩|茨城|群馬|千葉|新潟|橫濱|金澤|宇治|白川鄉|輕井澤|神奈川|河津櫻|東京賞櫻|東京紅葉|京都紅葉|東京夏祭|京都夏祭|花火|溫泉|紫陽花|紫藤|向日葵|彼岸花|機場過夜
長按關注公眾號獲取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