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八十歲老人下地幹活,有些是閒不住,有些確實是無奈!

2020-12-25 賴可興

80歲的農村老人,比共和國誕辰的日子還要早,這些農村老人經歷過了風風雨雨,經歷過戰爭,經歷過挨餓受凍,也為共和國的建設獻出了青春,可以說為建設祖國流了不少的汗水。至少義務的開荒種田,興建水庫,修塘壩,修公路,集資建過學校,建國建設醫院,交過公糧,交過農業稅,交過三提五統,交過集資,還為農村信用合作社出資入股。同樣作為80歲的一代人,在50年代初期還努力買田買地買荒山。同樣為共和國的建設發展,做出了貢獻。城市和農村的老人晚年的結局確是天壤之別。

80歲的農村老人,如果不勞動的話,他們僅有每個月100元左右的農村養老金,即使加上高齡補貼也不足200元,僅僅能夠繳納家庭的基本的油鹽醬醋及其水電費的開支,糧食、蔬菜還需要自己耕種,一旦有個頭痛感冒,可以說是只能用身體去扛。這些老人必須去努力的勞動,他們不能夠停下來休息,否則生存就會有了危機感。

對於80歲的農村老人種了一輩子的地,也沒有發家致富,因為種地不賺錢,已經成為社會的共識?但他們已經老了沒有其他的勞動力了,只能夠靠種地來也養活自己,解決自保問題。或許「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活到老,幹到老」這就是農村老人的宿命。可以看出老人面帶笑容,因為他們困難的日子過來了,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感覺很知足。

天性使然,不排除有部分農村八十歲了,還下地幹活是為生計所迫。但大部老人之所以下地幹活是習慣性了,兒女們也孝順,生活條件並不差,但他們就是閒不著,只要身體條件允許,他們一定還會幹些力所能及的、家裡或地裡活。一方面為了生活所需,一方面為了體現自己生活中的價值。可謂是可敬。也是我們後輩應該學習的傳統美德。

有些老人,身體不好常年吃藥,也想做點事給孩子減負。很多農村家庭還不富裕,有個病號家裡壓力山大。老人們很善良,心疼孩子們,提著勁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樣才感到活得充實有意義。

總的來說閒不住啊,在地裡辛苦了一輩子,突然閒下來還不習慣呢,讓他們住到城裡來呢他們也覺得不舒服,嘮嗑找不到人了,只要覺得身體還行,下地做做農活,心裡踏實,這就是農村人的鄉土氣息傳承啊。和城市老人每天遛公園,跳廣場舞比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一面,一個是為 鍛鍊身體,一個是幹活減輕些子女們的負擔。相同一面都是"生命不息,運動不止。

農民是勤勞質樸的形象代表,不怕髒,不怕累,吃苦耐勞體現的淋漓盡致。雖然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但也有局部的不足。如果沒有殷實的家境,和超乎一般家境的生活水平,很多村裡上了年歲的老人,只要還有些力氣也都會下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農村裡面的問題,農村裡面的老人而言,只要 身體還有一定的硬朗,還能夠下地幹活勞動的,基本上都會去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勞動。所以農村裡面根本就沒有退休這一個說法,只有活到老乾到老。在農村裡面的老人基本上都是幹到自己不能夠動彈或者臥病在床,那麼這個時候就開始過上了退休的生活。

本來已是人到七十古來稀,如今老農民卻是80歲了,依舊在地裡幹活,趕著馬車拉著農作物秸稈,累的坐在地頭上歇一歇。本應該是像城裡人一樣,在逛公園下象棋,打打撲克,聊聊天,過著幸福安詳的晚年生活,可農村的老人卻是天翻地覆的差別,對土地有感情了,丟了可惜,讓土地長草心生不忍。也就是在地裡拼命的幹活。

小編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對農村鄉土氣息比較熟悉,本文僅代表小編個人觀點。歡迎互動、點讚、收藏、關注、或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農村觀點。

相關焦點

  • 七十多歲的農村老人還在下地幹活,你認為是他們閒不住,還是兒女不...
    這個題目是從網上順手拈來的,因為本身就生活在農村,所以也時常會見到這樣的場景。許多年逾六旬,甚至是年過七旬的農村老人還在經常下地幹活,這的確不是什麼虛幻,而是現實中一種真實的存在。
  • 七八十歲還下地幹活,農村老人咋想的?大多農民:不幹活靠啥活著
    在農村長大或生活在農村的朋友肯定都有這樣的感覺,就是農村人好像就是閒不住,年輕人懶散,有的好吃懶做,反而是老年人勤快得很,七八十歲還扛著鋤頭下地幹活,這些老人到底怎麼想的? 是真的閒不住,還是生活所迫?下面就一起來探討一下吧!
  • 農村七八十歲的老人為何還要下地幹活?我見過最好的答案,太現實
    在農村長大或生活在農村的朋友肯定都有這樣的感覺,就是農村人好像就是閒不住,年輕人懶散,有的好吃懶做,反而是老年人勤快得很,七八十歲還扛著鋤頭下地幹活,這些老人到底怎麼想的?是真的閒不住,還是生活所迫?下面就一起來探討一下吧!
  • 在農村,現在依然有很多七八十歲老人下地種田,你怎麼看?
    隨著經濟的發展,現在的農村地區生活條件呢逐漸變好。但是整體來說我國農村地大物博,現在依然有很多貧困農村人口,我國扶貧攻堅之路依然漫長。這幾年我國也早已經實行了農村養老保險制度,但是在農村依然有很多農村老人出現「老無所醫」的現象,現在依然會有一些七八十歲的老人種田種菜去街上換錢,你怎麼看?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個拍攝真實的視頻,畫面顯示一對年紀已經到了75歲的農村老人夫妻在用最原始的耕田方式在耕田。
  • 農村怪事:女主外男主內成常態,老人下地幹活,年輕人卻飯來張口
    農民為了家人能夠過上好日子,以前農村的青壯年男性外出打工,常年與親人分離,只要以後能有一個幸福的生活,累一點、苦一點,也都無所謂。有時候可能為了節省幾十塊錢,寧願買無座的票,站上十幾個小時回家,尤其是五十歲左右的農村人,為家人真的是付出了很多。
  • 我國最長壽的省份,擁有26個長壽鄉全國第一,90歲老人能下地幹活
    在我國共有77個長壽鄉,僅廣西一個省就有26個,可以說廣西是我國長壽之鄉最多的省區,這裡人均壽命達到了77歲。廣西這邊有句民謠是這樣說的:「八十老人不算老,九十老人隨便找,百歲老精神好」。為什麼廣西有這麼多長壽老人呢?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便是其中長壽之一。
  • 我國最長壽的省份,擁有26個長壽鄉全國第一,90歲老人能下地幹活
    在我國共有77個長壽鄉,僅廣西一個省就有26個,可以說廣西是我國長壽之鄉最多的省區,這裡人均壽命達到了77歲。廣西這邊有句民謠是這樣說的:「八十老人不算老,九十老人隨便找,百歲老精神好」。為什麼廣西有這麼多長壽老人呢?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便是其中長壽之一。
  • 同一個屋簷下生活著九位八十歲以上老人
    長壽屋裡的老人們  溫州網訊 人生七十古來稀,這句話對現代人來說已經過時了,耄耋之年、人瑞之年者已屢見不鮮,不過,同一個屋簷下生活著九位八十歲以上,包括兩位90歲老人和一位100歲老人時,依然是一件稀奇的事。永嘉縣楓林鎮湯岙村就有這麼一座大屋。  健康長壽,到底有沒有秘訣?
  • 本該享福的年紀,可農村七八十歲的老人依然在種田賣菜,這是為何
    本是享受天倫之樂,安度晚安的年紀,農村七八十歲的老人仍在種田種菜,這不足以奇怪,因為這一直以來都是農村常有的一個現象,而且一直延續至今。(這裡就涉及到了農村婆媳關係了,大家都明白,我就不詳細說了)當然了,農村七八十歲老人仍種田種菜去街上換錢,還有其他的好多原因的,今天也來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首先就是農村老人沒有足夠的養老金來養老,很大一部分得靠自己來支付。
  • 在農村老人60多歲了還在幹農活,對這些你有什麼看法呢?
    說到農村,真的有說不完的話題,特別是上了70歲年級以上的老人,在農村他們還要靠自己勞動才能解決溫飽問題。不像城市裡的人,年滿60以上歲數的老人在城市裡很多就是帶帶孫輩,曬曬太陽、打打太極、跳跳廣場舞,過著悠閒退休生活。但農村人就不一樣,他們的生活相信只有農村人才知道。
  • 城市的七旬老人,跟農村的七十歲老人,有多大差別?
    年過七旬的老人,已經是年逾古稀了,能安穩的到了這個歲數,已經是很不容易了,有很多老人都沒有活到這個年紀,這個年紀的老人本該是安享晚年,享受兒女的孝敬,但是迫於生活壓力,體格硬朗一點得老人,還得自己謀生,到了這個年紀出門務工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種點薄田,維持生計,
  • 為什麼有些人每天遊山玩水,有些人一輩子從不旅遊?
    為什麼有些人每天遊山玩水,有些人一輩子從不旅遊?答案很扎心。從貴陽坐火車去織金縣,周圍坐了很多跟團旅遊的老年人,就是我父母那個年紀的,聽他們說話,從上海那邊來的,都是把孩子安排好了,婚嫁問題解決了,退休了領著退休金,出來旅遊的。
  • 走進朝鮮農村,讓人想起八十年代
    去朝鮮旅遊,帶著懷舊的心裡,透過車窗,看到朝鮮農村人的生活現象,不禁想起了八十年代的童年歲月。朝鮮農村的空氣很好,人們生活也很淳樸。現在朝鮮農村自行車已經很多,很多百姓下地幹活都是騎自行車。朝鮮農村的房子大部分是瓦房,雖然有些舊,但也沒有想的那麼糟糕。
  • 農村為什麼年近六十歲了還在打工賺錢
    年近60歲的農村人還在打工賺錢,這個主要有兩種原因。一個是農村老人閒不住,只要身體允許一般都不選擇長期休息。另一個是生活壓力問題,生活壓力大不幹不行。農村人文化水平不高,一輩子從事的基本上都是體力活,體力活確實累,工作之餘一般都不會再有其它娛樂活動,這樣到老時就沒有適合的娛樂活動,文化水平不高,寫寫看看更是沒有興趣,這就造成了能幹活就幹活,用幹活來打發時間。就是平時學會了下棋打撲克,60歲眼睛已經花了,不戴眼鏡玩著不方便,戴眼鏡又不習慣。
  • 在農村,看見六七十歲的老人在田間勞作,你會有何感想呢?
    在農村,看見六七十歲的老人在田間勞作,你會有何感想呢? 在農村,六七十歲的老人在田間勞作,這是很平常的。當你要問他們怎麼不歇息下來,老人們最普遍的回答農民是種地的,總不能讓你荒著。一年多多少少收點糧食心裡才踏實,讓種地的買糧吃,還不讓人笑話。
  • 農村老人六十多歲還在打工,為何不像城裡老人享清福?原因心酸
    農村老人六十多歲還在打工,為何不像城裡老人享清福?原因心酸在大家看來如果人到了六十歲已經是人到花甲,在城裡面如果老人已經六十歲以上一般都到了退休的年紀,他們日常的生活很舒適,有閒暇的時間就到廣場上逛一逛,鍛鍊一下身體,每個月雖然退休金並不多,但是人老了以後也沒有什麼花銷,維持兩個人生活也是足夠的。
  • 農村七十歲以上老人外出打工沒人要怎麼解決?
    人生七十古來稀,在古代,能活到70歲已經非常不易了,即使活著,也已經是拄拐前行的年齡了,哪還有多少勞動能力。時至今日,雖然老百姓的平均壽命已經大有提高,七八十歲的比比皆是,八九十歲的也不稀奇,但畢竟是高齡,身體機能等都已經日漸衰老。
  • 成都116歲老人過生日 所在小鎮長壽老人近800位
    安龍鎮鎮政府工作人員陳勁松告訴記者,全鎮共有人口2.4萬,100歲以上的老人,一共有9位,「上周剛剛有一位百歲老人去世,原本是10位。」而其中,最長壽的是羅齊氏老人。不僅是百歲老人,安龍鎮90歲至100歲的老人,有97位;80歲至90歲的老人,有642人。也就是說,這個總人口僅為2.4萬人的小鎮,80歲以上的老人,就有748位。
  • 農村一種樹木,葉子可以「麻」翻活魚,有些農村老人用過這方法
    農村一種樹木,葉子可以「麻」翻活魚,有些農村老人用過這方法 在農村,風景秀麗,景色宜人,物產豐富,農民過著豐衣足食的生活,富足而悠閒,他們不羨慕有固定工作的人,更不會羨慕天天碼字的小編。 農村什麼植物最多?
  • 農村有一些七八十歲的老人仍種田種菜去街上換錢,您怎樣看?
    一直生活在農村,經常看到七八十歲的老人依然在種地、種菜,甚至於種植中藥材和管理果園,他們弓著腰馱著背辛勤耕耘,還有一些老人將這些農產品拿到街上去換取零花錢,五味陳雜,就在這裡談談自己的想法。近年來的抖音上經常能看到有一些有愛心的人士拍攝80多歲老人賣菜的視頻,還展示了他們家裡清苦的現狀,激發了一波波漣漪,總的看來,大部分人都表示了憤慨和愛心,那麼,老人們為什麼這麼做呢?1.老年人希望能夠自食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