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8日-10日,第十五屆中國IDC產業年度大典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正式召開。作為數據中心雲計算產業內知名的盛會以及IDC企業、電信運營商、網際網路、金融、政府和廠商等產業上下遊的高效溝通平臺,與會嘉賓包括政府領導,行業專家和企業代表數千人。
在12月10日的IDCC2020數據中心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科智諮詢研究總監張福林深度解讀了《東南亞數據中心發展研究報告》。
科智諮詢研究總監張福林
近年來,東南亞數據中心市場持續升溫,國際國內企業紛紛在東南亞投資數據中心產業,我們跟隨產業發展步伐,關注東南亞數據中心市場發展情況,每年都會出《東南亞數據中心發展研究報告》,今天我們就報告當中的部分內容與各位進行分享。東南亞地區經濟發展迅速,適宜網際網路產業發展的人口資源與結構,以及積極的數字產業相關政策,是數據中心產業發展的堅實基礎。
2019年東南亞整體GDP超過3萬億美元,增速較2018年上升5.6%。目前東南亞已經成為重要的新興經濟體集聚區域。進入2020年以來,前三個季度,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就是東協,這與我們以前的認知理解有很大差異性。新加坡屬於唯一的發達國家,它的GDP總量達到6.52萬億美元。全球排名第11位,在東南亞國家處於經濟中心的地位。印尼GDP總量1萬億美元,是東南亞地區最大的一個經濟體。從人口結構來看,東南亞地區人口總量根據2019年數據是6.6億人口,在這些國家當中印尼人口規模體量比較大,2.7億,菲律賓、越南等等都將近1億人口,龐大的人口基數是網際網路產業發展的必備要素。其次,在人口年齡方面,中、日、韓幾個國家平均年齡都是在35歲以上,而東南亞這些國家平均年齡都比中、日、韓國家年齡偏年輕化,而年輕化也是網際網路產業發展另外一個重要的因素。從網民數量來看,2015年到2019年,東南亞國家網民數量增加了1億人口,未來隨著網絡的普及,網民的數量也會迅速增加。從人口結構來看,具備了網際網路發展的基本要素,未來網際網路產業在東南亞會得到進一步的迅速發展,也會帶動數據中心產業的增長。
從政治環境來看,政策拉動將直接帶動東南亞數據中心產業發展,東南亞國家一方面致力於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另一方面,加強本地數據隱私保護,也將帶動本地數據中心產業發展,這一系列舉措將直接促進東南亞數據中心產業整體發展。接下來我們看一下東南亞地區數據中心發展特點。
目前,東南亞數據中心產業發展呈現了市場的快速增長,國際需求的增加,需求行業的擴展,區域布局調整等方面特點。首先我們看市場增速情況,隨著網絡基礎設施完善,東南亞年輕消費群體將加大對於網際網路服務的需求,加之各國政策引導,區域內數字經濟將迅速發展,未來東南亞數據中心市場將保持20%左右的增速,持續擴張。第二個特點,國際需求的增加,國際企業加速布局東南亞市場,網際網路應用企業以及國際雲服務商深化東南亞產業布局,目前東南亞網際網路需求日益突出,國內大型網際網路企業如阿里巴巴、騰訊、滴滴等優先在東南亞布局網際網路應用。同時,東南亞依託於智能製造、電子政務的發展,雲計算需求也持續增加,包括Google、阿里雲等服務商都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建立雲數據中心。第三個特點,行業需求擴展,目前東南亞行業需求主要集中於網際網路和金融行業,隨著未來在線視頻、電商、網約車行業的快速發展,數據量的增加將帶動網際網路行業數據中心需求不斷攀升。電子商務的發展會帶動網際網路平臺發展,會帶動其他網際網路應用逐步落地。金融行業在區域內的數據存儲和計算,本地IDC市場需求量大,目前東南亞數據中心網際網路及金融行業需求佔比約超過半數。第四個特點,區域布局調整,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等東南亞國家,數據中心產業帶逐步完善,各類需求被日益挖掘,有巨大發展潛力。
東南亞數據中心產業布局,東南亞六國佔據東南亞GDP經濟總量95%以上,像柬埔寨、緬甸、寮國、汶萊等四個國家數據中心發展落後,我們重點看六個主要國家。東南亞產業布局特徵,新加坡是數據中心產業集中區域,從地理分布來看,右側是各個國家數據中心市場規模情況,新加坡市場規模是12.6億美元,幾乎佔據整個東南亞一半的份額,其他區域,像馬來西亞、印尼等一些國家數據中心產業規模也在逐步擴大。2019年,馬來西亞數據中心市場規模達到4.5億美元,泰國、印度尼西亞也超過了3億美元。近年來,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這些國家加大了基礎設施投資,頒布了一系列促進政策和網際網路服務需求被挖掘,數據中心有巨大發展空間。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新加坡的市場情況。新加坡是東南亞地區數據中心最重要的一個市場,由於新加坡具備各種各樣產業發展優勢,它在很多方面相較於其他國家都是處於優勢地位的。比如從地理位置來看,新加坡處於東南亞腹地,被稱作東方的十字路口。從地理位置來講,處於非常優勢的地位,它能夠輻射整個東南亞。另外一方面,從網絡條件來看,截止2019年,新加坡擁有17條海底光纜系統,優越的網絡環境是數據中心產業發展的必備要素,這是其他國家所無法比擬的。同時,新加坡第三個優勢是良好的營商環境,新加坡擁有完善的金融和現代服務體系,並且稅種少。在政治方面,它是政治環境比較穩定的,其他國家可能存在局部問題,跟其他國家相比也有比較大的優勢。從產業聚集效應來講,本地數據中心產業相對比較集中,產業聚集效應比較突出,已經形成位置的產業體系,尤其作為亞洲的金融中心,新加坡擁有500多家本地和外地機構,這些金融需求也是數據中心市場需求重要組成部分。
未來,新加坡將繼續發揮數據中心產業發展優勢,同時受限於新加坡相對稀缺的國際企業,由於新加坡地區的資源,包括能耗資源,或者說土地資源,都是比較稀缺的,在未來發展過程當中存在比較大的局限。由此因素造成的影響在其他國家也出現數據中心產業發展的相應機遇。基於這些情況,中間這部分是根據我們的數據統計,新加坡從2015年到2021年市場規模增長情況,到2021年,新加坡數據中心產業市場規模將達到15.3億美元。
東南亞其他國家完善基礎設施,為數據中心產業打下基礎。在新加坡方面會存在資源限制,東南亞其他國家也出現了一些新的市場機會,他們在基礎設施方面在不斷加大投入,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家正處於工業發展階段,電力的需求上升速度是比較明顯的,各國政府正通過國際能源輸送、本地能源開發等一系列舉措完善地區電力發展環境。2019年1月,馬來西亞修訂的《可再生能源供應協議》和《淨能量計量計劃生效》,寮國通過泰國電網向馬來西亞輸送電力,未來馬來西亞電力供應將趨於穩定。
目前泰國正和寮國、緬甸等周邊國家積極開展合作,不斷滿足本國日益增長的電力需求。2018年,印尼能源礦產部批准了《2018年-2027年電力供應業務計劃》,該計劃表示,在2018年到2027年間,電力裝機計劃新增裝機總量為5206萬千瓦,在現有基礎上增加了70%的電力供給。這幾個國家是未來數據中心產業發展機會比較大的區域,從馬來西亞看,馬來西亞海底光纜系統相當完備,數據中心運營成本相對較低,政府大力發展促進本國電子商務和金融科技發展,數據中心需求量大,且具有良好的數據中心產業發展的良好土壤,有望成為第二個數據中心產業發展的市場。泰國政府2017年發布《數字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將數據中心發展作為支柱產業之一,被政府作為比較大力的支持。同時泰國作為大湄公河次區域的中心國家,泰國IDC產業對周邊國家具有輻射能力。印尼近年來保持區域內最快的經濟增長速度,同時印尼的人口基數是比較大的,年輕化的中產階級增長比較迅速,持續放大了大規模的網際網路人口紅利。印度尼西亞全國範圍內的光纖網絡覆蓋進一步擴大網際網路用戶群體,促進數據中心市場實現快速增長。同時,在雲計算驅動下,國際雲服務商已經開始在新加坡以外其他區域部署雲計算業務,印尼將成為重點區域,這主要基於它的人口資源優勢。菲律賓政府通過引入第三家電信運營商參與市場競爭,解決國內電信雙巨頭壟斷的局面,這將為優化網絡環境、降低寬帶資費提供作用。越南《網絡安全法》要求網際網路公司必須將所處理的個人信息保留在越南境內,這將促使國際網際網路公司將存儲節點轉移到越南境內,越南政府也將減少部分針對社交遊戲行業許可流程審批,藉此加快本地網際網路應用進程,激發數據處理需求。
所以說,在未來這些國家數據中心產業也都將進入發展的快速階段。
東南亞數據中心市場投資機遇,區域全面合作,投資環境持續優化。中國是比鄰東南亞的,所以和東南亞國家聯繫非常緊密,「一帶一路」政策以來,東南亞地區國家合作不斷加深。同時,東南亞地區憑藉相對低廉的土地和勞動力成本、人口消費紅利、寬鬆的政策環境以及穩定的經濟增長等多方面的優勢,吸引外商投資。11月份,中國與東協籤訂《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基礎設施的建設,數字經濟、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成為未來主要合作方向,同時,投資環境會得到進一步改善。其次,東南亞網際網路行業增長迅速,截止2019年底,東南亞地區有3.6億網際網路用戶,90%以上用戶使用手機上網,在移動網際網路方面發展相當迅速,包括在線視頻、電商、網約車等行業都發展比較迅速。
右側可以看到,現在國內很多企業都開始投資東南亞數據中心市場,在東南亞投資相應的網際網路企業,包括阿里的電商業務,螞蟻金服行動支付業務,騰訊的網約車、電商業務,包括滴滴、京東線上旅遊,跟隨這些網際網路企業的步伐,我們數據中心產業會帶來非常大的機會。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東南亞數據中心市場投資壁壘,我們總結了幾方面。政策壁壘、品牌壁壘、客戶資源壁壘、技術壁壘方面,這是我們投資東南亞市場的時候所需要注意的方面。政策管制是國外企業進入本地市場的首要壁壘,目前新加坡、泰國、印尼給國外IDC服務商較高的進入度,菲律賓、越南政府對整體電信行業有較為嚴格的監管政策,數據中心行業自由度比較低。因此,為降低政策壁壘可能產生的影響,新進入者首先需要考慮通過與當地企業合作進入當地市場。品牌壁壘方面,東南亞行業用戶在選擇數據中心服務商的時候品牌意識逐步提高,將對新進入者形成一定壁壘,尤其是多過數據安全法實施以後,金融行業更加傾向於品牌服務商開展合作。其次,各類型客戶選擇服務商時,往往將其過往成功案例、運營管理經驗以及服務穩定性作為首要考量指標。如何通過為首批客戶提供穩定可靠的服務,建立品牌形象,成為市場的重要方面。目前政府、金融網際網路行業構成了東南亞IDC行業的主要需求群體,其中政府和金融客戶普遍看重服務商運營資質,更加信賴國際服務商和本地電信運營商。由傳統IT企業轉型的數據中心服務商,通過多年運營擁有大量的本地IT類客戶資源,具有較高的客戶粘性,對於新進入者也形成了一定的壁壘。技術壁壘,需要了解當地的市場環境,結合當地環境,進行相應的技術儲備或者技術升級,否則容易出現服務中斷等一些問題。舉一個例子,曼谷區域內建設數據中心需要充分考慮到洪災的潛在危險,目前服務商解決方案在周圍建設防洪牆,以防止洪災的災害。還有東南亞部分地區特殊地理環境,無法採用傳統的建設模式,需要針對當地地貌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案,比如貨櫃式的數據中心模式,在一些地區需要採用。
最後總結一下,東南亞市場進入建議。區域選擇、業務定位、合作模式等方面。從區域定位來看,新加坡仍是東南亞數據中心投資的最優選擇,在政策法規、人力資源、國際化等方面大幅領先於其他國家。但是新加坡目前處於發展成熟階段,並且在數字經濟實施過程當中也可能出現新的增長點,除了新加坡以外,在區域內其他國家企業也開始出現新的市場機會,也是我們選擇的另外一個方向。從業務定位來看,新進入者應該選擇業務差異較小的行業為首要切入點,獲取高等級國際認證標準,加強客戶信任度。最後是合作模式,與有運營商背景的企業進行合作,易獲得資源事宜,中國出海客戶可作為重點合作客戶。
數據中心服務商在此過程中扮演一個通道的角色,能夠服務於中國本土的企業在當地的投資,這樣的定位是符合我們目前對於初期進入東南亞市場數據中心企業是比較好的一種合作方式。
以上內容是我們對於東南亞地區數據中心市場研究報告內容的簡要解讀,具體內容可以根據我們報告更加詳細的了解。當然,這是我們一個標準版的報告,同時我們也會為國內企業,不僅是國內市場,也包括東南亞市場海外市場進行投資的時候我們提供相應的服務與幫助,這是我們工作的主要內容。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