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價20賣50 北方部分農村市場「山寨牛奶」泛濫

2020-12-15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經濟參考報

2月7日,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臨河區雙河鎮先鋒橋北,披著華麗外衣的山寨牛奶,混在各種高檔禮盒中。記者 王靖 攝

2月7日,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人民醫院附近一家批發店裡,各種山寨貨與正品混在一起銷售。記者 安路蒙 攝

春節長假期間,《經濟參考報》記者在北方一些省區採訪發現,假冒偽劣牛奶在農村大量銷售。一些禮盒裝的山寨牛奶由於樣子「高大上」,價格又比正品便宜,成為節日裡的暢銷品。然而,打著各種牧場旗號、補鈣噱頭的「牛奶」,竟然只是飲料,甚至有的廠家連生產飲料的資質都不具備。業內人士認為,山寨牛奶以次充好、以假亂真,在騙取農村消費者錢財的同時,也給食品安全增加了隱憂。

各式各樣的「特侖」,讓人傻傻分不清

春節期間,幾款使用「特侖」「經典」等字樣、外觀包裝酷似國內知名品牌的「牛奶」,引起了內蒙古烏海市海勃灣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的注意。經查,這些產品其實並非牛奶。截至13日,執法人員查扣標識為「特倫牧業」「經典牧場」「特倫經典」等9個品種的山寨牛奶2000多件。

「這些山寨牛奶標識多為內蒙古特倫聖牧牧業有限責任公司,雖然標著高鈣牛奶、無蔗糖牛奶、核桃牛奶,實則並非牛奶,其實際品類為複合蛋白飲料。部分標識委託生產廠家甚至不具備相關生產資質。同時,上述飲料還存在食品配料成分虛假標註,商品條碼與標識生產廠家不符等問題。」海勃灣區市場監管局副局長魏巍說。

《經濟參考報》記者看到,這些山寨牛奶大多都是打著牧場旗號、補鈣噱頭,有的明目張胆寫著「牛奶」兩個大字,有的在犄角旮旯淡淡地標著「飲品」。其中僅是「特侖」「特倫」字眼的山寨牛奶就有許多種,特侖牧場、特倫牧業、特侖牧業、特侖經典、特倫經典……看得人眼花繚亂,根本分不清是什麼關係。

魏巍介紹,按照食品安全法規定,特侖蘇、聖牧已是知名商標,山寨牛奶涉嫌商標侵權。同時,牛奶和飲料是兩個概念,山寨牛奶涉嫌虛假宣傳。此外,這些產品打著無糖、低糖的廣告,實際糖分不低,而且幾乎都是添加劑、防腐劑勾兌,糖尿病等疾病患者和老人喝了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由於市場中山寨牛奶數量大,情況複雜,目前海勃灣區市場監管局已報案,公安部門正在進行立案偵查。

進價20元賣50元,小賣鋪競相進購

《經濟參考報》記者走訪發現,農村的小賣鋪特別青睞這種包裝精美、看上去很大牌,進價又低廉的山寨牛奶。這些山寨產品進價都在20元左右,但卻可以翻番賣給農民,也正因為中間有很大的暴利可圖,才引得不法商販趨之若鶩。

大年初五,在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臨河區雙河鎮先鋒橋北,彩色包裝禮盒擺滿了街道兩旁,有的能壘一人多高,其中多數為牛奶。看到記者,一位商家迎了上來,推薦一款白色包裝的「牛奶」。此款產品摞在幾箱特侖蘇上面,包裝的樣式和顏色,跟特侖蘇幾乎一模一樣,尤其是「DELUXE MILK」字樣十分明顯,真是可以以假亂真。當商家說到45元一箱時,記者才猛然意識到,真正的特侖蘇得60元。記者反覆查看這箱「牛奶」的包裝,終於在側面密密麻麻的說明裡看到了「風味飲料」四個小字。在街道兩旁,類似的山寨牛奶數不勝數,不時有群眾前來購買。

在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人民醫院門口的北嶽路上,琳琅滿目的禮盒被商家搬到街道上堆成一座座「小山」。記者仔細對比發現,這些包裝精美的禮盒摻雜了很多山寨貨,「特侖蘇」變成了「特倫」,「六個核桃」變成了「六仁核桃」「六個甄核桃」,「露露杏仁露」變成了「承德杏仁露」等。這些山寨產品除了品牌名稱相似外,在包裝細節、廣告詞、形象代言人等方面都以假亂真。承德杏仁露的女代言人長得跟露露杏仁露的女代言人幾乎一模一樣,衣服一樣,髮型一樣,連端杯子的姿勢和方向都一模一樣。而且商家特意將山寨貨與正品混在一起,一般消費者很難辨別,購買時極易混淆。

記者在一城鄉接合部的小賣鋪裡看到,櫃檯裡裡外外擺滿了五顏六色的山寨奶,特倫牧業、經典牧場、純香牧場,生態牧場……其中也有與巴彥淖爾市相同的那款山寨特侖蘇。店老闆王女士私下透露,春節前進了一大批這種專供過年的禮盒,都是山東、河北生產的產品,一個禮盒進價20元,賣上50元也比特侖蘇便宜,雖然不是牛奶,但農村人買上也是過節走親戚,看著高檔就行,銷量非常大。

「高檔禮盒」受歡迎,上當也「心甘情願」

山寨牛奶成為鄉村送禮的暢銷品。位於曲陽縣人民醫院附近的一家批發店老闆說,山寨牛奶相較於正品,樣子看上去差不多,但價格優勢明顯,在縣城、鄉村等地這樣的產品開始成為送禮暢銷品。該商店老闆說,「特倫經典」等高仿雜牌賣到45元,他們中間賺取了很大的差價,但消費者也覺得價格可以接受,所以高檔禮盒奶在過年期間賣得特別好。

劉浩過年回家跟父母好一頓生氣,家裡買了一堆山寨食品,父母自己吃,也給回來過年的兒孫吃,勸阻了老人也不聽。比如,一個寫著希臘酸奶的大禮盒,外包裝沒有任何標識,乍一看以為是「安慕希」,可是打開包裝卻發現,根本不是酸奶,甚至不是牛奶,而是與包裝完全不符的飲料,此款飲料的名稱是「匯元牧場」風味飲品,產自山東省淄博市。「也不知道是其他商販拿這種產品新組裝的,還是就是廠家的伎倆。」劉浩想去找賣貨的人理論,老人急忙攔住:「都是街坊鄰裡,為這點小事鬧翻,多不好呀。再說了,不是也很便宜嘛,也沒喝壞人。」

《經濟參考報》記者調查走訪了解到,銷量好的山寨牛奶特點都是包裝高大上,外包裝十分闊氣,可是打開裡面,不僅產品假冒偽劣,東西也少得可憐,除掉包裝就沒有太多東西了。

烏海市海勃灣區市場監管局局長彭明林說,由於春節放假,執法力量薄弱,同時過年期間又是送禮高峰期,不法生產企業鑽空子,專門瞄準防範意識不強的農村消費者進行誤導式銷售。這些山寨禮盒奶,契合了人們愛面子的心理,其實造價低廉、賣價又不便宜,商家趁機賺取暴利。最終,老百姓稀裡糊塗花大價錢以為買了大品牌,可能連糖水也不如,甚至對健康不利。

一位業內人士透露,山寨牛奶在北方農村數量巨大,此前蒙牛的經銷商就已向地方監管部門多次舉報。從發展態勢看,這一問題並未有收斂的跡象,埋下了不少隱患。尤其是有些山寨牛奶生產企業,連生產乳品飲料的資質都不具備,存在嚴重的食品安全隱患。牛奶作為敏感的食品,為避免在監管力量薄弱的廣大農村,山寨牛奶成為重災區,建議相關部門開展專項行動嚴厲打假。(張麗娜 王靖 安路蒙)

相關焦點

  • 「特倫經典」「六仁核桃」……北方部分農村市場「山寨牛奶」泛濫
    春節長假期間,《經濟參考報》記者在北方一些省區採訪發現,假冒偽劣牛奶在農村大量銷售。一些禮盒裝的山寨牛奶由於樣子「高大上」,價格又比正品便宜,成為節日裡的暢銷品。然而,打著各種牧場旗號、補鈣噱頭的「牛奶」,竟然只是飲料,甚至有的廠家連生產飲料的資質都不具備。
  • 「特侖」「經典」……警惕山寨牛奶「傍名牌」橫行農村市場
    新華社北京4月18日電題:「特侖」「經典」……警惕山寨牛奶「傍名牌」橫行農村市場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商標顯著標註「特侖」「經典」等字樣,外觀、包裝酷似知名品牌牛奶。(小標題)山寨牛奶「傍名牌」充斥農村市場記者近期走訪山東農村的部分超市、商店發現,寫有「經典」「特倫牧業」「特侖聖牧」「經典牧場」等字樣的商品被成箱擺放在顯著位置。這些商品看上去和知名品牌的牛奶十分相似,每箱價格40元至60元不等,比真正的名牌牛奶價格低十幾元到二十元。
  • 央視315曝山寨承德杏仁露佔據農村市場 其實嵐縣也不少
    2018年央視3·15晚會曝光,農村市場假冒偽劣產品泛濫,包括山寨杏仁露露、「豆本豆」豆奶、旺仔牛奶、紅牛飲料、「椰樹」椰汁等。有的「高鈣核桃」飲料只用香精或者核桃醬製作,而不含核桃醬。一些從業者告訴記者,這些跟風模仿的產品,主要是銷往一些三四線城市及農村市場。央視315曝山寨承德杏仁露佔據農村市場其實咱們嵐縣也不少微博網友@ZHONGMI_ 神吐槽過年買露露,分分鐘被「臉盲」!承德杏仁露是個什麼鬼?難喝到餵狗!感覺被欺騙
  • 315曝光丨山寨杏仁露露佔據農村,一罐添加劑兌出八千瓶
    315曝光丨山寨杏仁露露佔據農村,一罐添加劑兌出八千瓶 2018年央視3·15晚會曝光,農村市場假冒偽劣產品泛濫,包括山寨杏仁露露、「豆本豆」豆奶、旺仔牛奶、紅牛飲料、「椰樹」椰汁等。
  • 農村山寨貨:"粵力粵""粵力奧""澳利粵"
    、中國消費者協會、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共同評選的「2018年十大消費侵權事件」向全社會發布,其中「農村裡的山寨貨」現象位列其中。那麼,現在農村集市裡的仿冒山寨情況還普遍嗎?怎麼能夠練就一雙火眼金睛能夠區分正品和仿冒山寨貨呢?近期,央視《消費主張》欄目記者對一些農村集市進行了走訪。「承德杏仁露」還是「露露杏仁露」?在這家商店,有兩款杏仁露擺放在一起,不僅包裝外形十分相似,就連形象代言人的形象和動作也很相似。
  • 3.15曝光山寨杏仁露佔據農村 一罐添加劑兌出八千瓶
    2018年央視3·15晚會曝光,農村市場假冒偽劣產品泛濫,包括山寨杏仁露露、「豆本豆」豆奶、旺仔牛奶、紅牛飲料、「椰樹」椰汁等。有的「高鈣核桃」飲料只用香精或者核桃醬製作,而不含核桃醬。  「穩定劑,安賽蜜, 阿斯巴甜, 山梨酸鉀,甜蜜素…」各種添加劑+兩噸純淨水+核桃香精=市場上熱銷的這款「核桃花生」。
  • 山寨承德杏仁露流入農村市場 香精調出「核桃花生」
    山寨承德杏仁露 流入農村市場山東省棗莊市多家企業大量山寨核桃露、核桃花生飲料、杏仁露等市面上流行的飲品,有的甚至連包裝設計也一併模仿。一些生產廠家負責人告訴央視記者,這些產品一般銷往三四線城市和農村市場。
  • 山寨抹茶在中國泛濫,日本人:業界都深感危機!
    然而一出名,就容易被山寨,最近就有這麼一條新聞:山寨宇治茶在中國泛濫,造成了超過3億日元的損失。 在宇治平等院表參道這條路上,有很多賣抹茶的鋪子,這條路上也可以看到很多外國遊客。
  • 中國奧特萊斯項目泛濫九成山寨 OUTLETS生存現狀堪憂
    近幾年,儘管國內傳統零售百貨市場一直不景氣,但奧特萊斯卻發展異常繁榮,甚至有種大躍進的趨勢。當一件東西多得泛濫的時候,它就變味了,奧特萊斯也一樣。  以往人們提起奧特萊斯,最直白的感受就是可以「低價買奢侈品、買名牌」,可現在很多人對其已經不感冒,很失望,甚至有的感覺像是去農村大批發市場買東西一樣。可見奧特萊斯在中國已經變形了,失去了它原有的味道…….
  • 農村常見的乳汁棗,南方不值錢,北方80塊錢一斤!
    農村常見的乳汁棗,南方不值錢,北方80塊錢一斤!我國國土遼闊,南北溫差大。每年十月,北方人都躲在暖房裡取暖,而南方人則穿短袖衫來享受美麗的陽光。溫差大的優點是南北種植的水果差異很大,市場上水果品種豐富。
  • 旺旺跌落:一罐旺仔牛奶賣了20多年 50個新品難現爆款
    來源:斑馬消費李子明都已從一個喝奶的小孩,變成小學老師了,旺仔牛奶還是那罐旺仔牛奶。中國旺旺的主力產品旺仔牛奶從上世紀90年代推向市場,業績坐著火箭直躥上天。一款產品賣了20多年,最近幾年的持續下滑一點也不意外。
  • 央視曝旅遊購物陷阱:玉石進價四十賣三萬六,旅行社返點四成
    騙局第四幕騙取信任,點燃遊客購物熱情2880元的飾品只賣39元,這簡直相當於白送,看來陳公子為了繼承家產,確實也是不惜血本拼了。遊客們的熱情被點燃了,陳公子這時也趁熱打鐵,直接使出了激將法。在這家購物店的服務臺,執法人員查獲了這家店的一個帳本,上面記錄了4月20日到5月4日這家店的營業額。短短半個月之內,這家店的營業額就高達284107元。平均每天收入18940元。其中5月1日的單日收入最高,高達55265元。在服務臺的電腦中,執法人員還發現了部分電子帳目。這是這家店2018年4月7日的帳單。
  • 這些都是「山寨貨」,紫金人一定要注意!
    前不久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中國消費者協會、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共同評選的「2018年十大消費侵權事件」向全社會發布,其中「農村裡的山寨貨」現象位列其中。 近日,記者對一些農村集市進行了走訪,現在農村集市裡的山寨情況還普遍嗎?都有哪些山寨貨?
  • 媒體探農村山寨食品:「啃德雞」薯片銷量好
    記者以購物者身份進入了其中一家臨街的門市,看到門口顯眼的位置擺放著幾件「啃德雞」薯片和鍋巴,每件有20小筒。薯片外包裝上,紅條背景襯託下,肯德基標誌頭像非常醒目,既看不到生產日期,也看不到生產廠家。門市老闆對「啃德雞」開價為每件10元。記者旋即買下一件,立即拿到停在不遠處的採訪車上。
  • 多樂士油漆低價賣 都是「山寨」在作怪
    近日,安吉縣工商局會同多樂士油漆生廠商的打假人員,在縣城一家品牌油漆店內查獲了60多桶「山寨」版多樂士油漆。    今年年初,一名自稱多樂士油漆推銷員找到了劉女士的油漆店,向她推銷香港公司授權經銷的多樂士油漆,進價只需70元/桶,比內地進價250元/桶便宜了近四分之三。
  • 農村裡遍地都是的野菜,曾是皇帝的御用菜,北方一斤50元
    如果我們在3月份的時候選擇去親近大自然的農村踏青的話。我們就會看到漫山遍野的綠色野生植物正在瘋狂的野蠻生長。似乎有一種誰都擋不住的氣勢。我們在農村裡面會見到各種各樣的野生植物,不了解它們的人都會覺得他們好像長得都是一樣。
  • 天津秋糖酒店展又見「山寨之殤」,行業「灰色地帶」為何屢禁不止?
    比如,2018年央視3·15晚會曝光,大量「山寨飲料」流入農村市場。我們再看看這個模仿六個核桃的山寨產品的內容物:1罐核桃香精+兩噸純淨水+穩定劑、安賽蜜、阿斯巴甜、山梨酸鉀、甜蜜素等各種添加劑=8000瓶「核桃花生」。蹭名牌,抱大腿,這是何等的「一本萬利的中國好生意啊」。吸引批發商的是山寨飲料所帶來的高額利潤。
  • 中國旺旺跌落:一罐旺仔牛奶賣了20多年,一年推50個新品難現爆款
    斑馬消費 陳曉京李子明都已從一個喝奶的小孩,變成小學老師了,旺仔牛奶還是那罐旺仔牛奶。中國旺旺的主力產品旺仔牛奶從上世紀90年代推向市場,業績坐著火箭直躥上天。一款產品賣了20多年,最近幾年的持續下滑一點也不意外。
  • 315曝光農村山寨商品橫行 京東新通路為正品背書
    昨晚,一年一度的央視315晚會曝光了在三四線城市及農村消費市場存在的一個頑疾:山寨、劣質商品橫行。一個知名品牌的杏仁露就可以衍生出多種不同包裝的山寨產品,而這些山寨產品都被擺在集市上的醒目位置。
  • 無視告誡,口罩進價12.8元賣49元 貴州侗潤堂收180萬罰單
    1月23日至26日期間,在收到監管局的告誡函後,貴州侗潤堂仍要求其下屬藥店將進價12.8元/個的醫用防護口罩以49元/個的價格銷售,超出進價近3倍。而在本報記者走訪幾家藥店中發現,雖然肺炎疫情期間防護用品進價較高,但加價範圍普遍在20%-30%,鮮少出現近3倍的售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