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安徽,我想每個人腦海中首先浮現出的就是黃山了。這個安徽旅遊的名片,雖然不在五嶽之中,卻位於三山之首,更有「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佳話,而其實,安徽之中還有許多著名的山峰,它們雖然被黃山的光環所覆蓋,卻有著不輸於黃山的壯麗景觀,在遊客眼中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九華山,位於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境內,它東臨太平湖,北附長江,西北接安慶市天柱山風景區,南接黃山風景區,與黃山、天柱山合稱安徽省三大名山,同時與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並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是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現為國家5A級旅遊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
九華山方圓120平方公裡,連綿不斷的山間聳立著九十九座山峰,其原名為九子山,而後之所以改為九華山,還要從唐代大詩人李白說起。「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人名山遊」的詩仙李白,一生浪跡天涯,漫遊四方,走遍了祖國的名山大川,自然也不會放過這座奇山。
據記載,李白曾經數次遊覽九華山,他見山間九峰如九朵蓮花,遂觸景生情,在與友人唱和的《改九子山為九華山聯句並序》中曰:「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因此,後人便把「九子山」改為「九華山」,並留有詩云:「昔在九江上,遙望九華峰,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我欲一揮手,誰人可相從?君為東道主,於此臥雲松」,其中的「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兩句,更成為描繪九華山秀美景色的千古絕唱。
這裡群峰競秀,怪石嶙峋,景色之絢麗,引人入勝。諸峰中猶以天台、蓮花、天主、十王等九峰最為雄偉,主峰十王峰海拔1342米,山體由花崗石組成,山形峭拔凌空,素有「江南第一山」、「東南第一山」之稱,至今保留著乾隆御賜筆金匾「東南第一山」。
在九華山,有「不登天台,等於沒來」的說法,九華山的勝景就在天台。從九華街上天台,約15裡山路,這是一段讓人驚嘆的路程,也是一段挑戰自我的旅程。而當你氣喘籲籲,終於來到山頂,才會明白「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那種驚心動魄,那種壯觀,讓你的胸襟大開,一切的疲勞也都煙消雲散,沉浸在大自然造化神奇帶給你的震撼之中。
世人都說,九華山的佛最靈驗。據統計,九華山共有99座寺廟,6000多尊佛像神明,其中超過兩米高的就有百餘尊。幾乎每踏進一座重點廟宇,都要以一種仰視的角度。每天朝拜的善男信女絡繹不絕,他們虔誠地地跪拜每一尊大佛,在十幾米高的佛陀面前都變得溫良恭儉,即使你是信仰科學的「無神論」者,在此時也會自覺舉頭三尺有神靈。
這裡闢有專門的敬香拜佛路線和流程,可以從山腳下拜到山頂,取寓意為步步高升。還可以從祇園寺開始,祇園寺是進山的第一座寺廟。位於海拔600多米的九華街,是九華山的中心,主要的寺廟都集中在這裡,因此也被稱為「蓮花佛國」,九華山主寺化成寺就位於九華街上,自唐以來,就是「為國祝釐,為民祈福之所」。
自唐代至今,九華山自然形成的僧人肉身達15尊,現可供觀瞻的有5尊,其中一尊仁義師太肉身是當今世界上唯一的比丘尼肉身,還藏有藏曆代經籍、法器等文物2000餘件,是「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大願地藏王菩薩道場,被譽為國際性佛教道場。
九華山的山水風景也是極為壯觀,舊志載有九華十景:天台曉日、化城晚鐘、東崖晏坐、天柱仙蹤、桃巖瀑布、蓮峰雲海、平崗積雪、舒潭印月、九子泉聲、五溪山色。而如今藉助於現代化的工具,我們可以乘坐纜車,從另外一個角度俯瞰整個山峰,在峰間穿梭來往,感受別樣的風採。
「江邊一幅王維畫,石上千年李白詩」,清新脫俗的九華山,屹立於眾多名山之中而絲毫不落下風,其優美的自然風光以及悠久的人文歷史文化,得到越來越多遊客的贊同。人生不來一次九華山,實在是一種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