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6日,《慶餘年》在騰訊視頻和愛奇藝開播,並迅速引起人們的喜愛,成為了大家討論的熱點。《慶餘年》講述的是範閒的成長曆程,並通過他的成長和一生將慶國的幾十年風雨表現得淋漓盡致。
最為有趣的是,範閒是個擁有現代人記憶之人,因此在慶國生活的時候,他抄襲了不少詩詞,並為人們所追捧。但是我們都知道,在很多優秀的詩詞之中都包含著名人典故。那麼問題來了,範閒所說的,慶國人聽得懂嗎?
在範閒抄襲的作品中,《將進酒》必定是經典之一。有趣的是,在這首作品中,出現了不少名人的名字,也蘊含著慶國所沒有出現的典故。那麼問題來了,範閒所抄襲的這些詩,他們真的聽得懂嗎?
《將進酒》 【唐代: 李白】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在這個作品中,「會須一飲三百杯」來自《世說新語·文學》:「鄭玄在馬融門下」劉孝標註引《鄭玄別傳》:「袁紹闢玄,及去,餞之城東。欲玄必醉,會者三百餘人,皆離席奉觴,自旦及莫,度玄飲三百餘杯,而溫克之容,終日無怠。」
「千金裘」,出自《史記》;「與君歌一曲」來自鮑照詩「為君歌一曲」。
「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這兩句,則是直接引用典故。陳王,是指曹魏時期的著名詩人曹植,他曾被封為陳王。平樂,是觀名,故址在今河南洛陽。曹植有《名都篇》,其中有「歸來宴平樂,美酒鬥十千」兩句。另外,詩中「烹羊宰牛」一句,也是出自曹植詩:「中廚辦豐膳,烹羊宰肥牛。」
除了《將進酒》 ,範閒還背誦了辛棄疾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其中」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中的」八百裡「是一種牛的名稱,」五十弦「是樂器的別稱,」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中的」的盧「也是一種馬的名稱,這些都是只有對歷史典故有所了解的人,才能明白。
而這些人物和故事典故,都是慶國所沒有的,要真正地讀懂範閒背誦的這些詩,必須要非常清楚詩歌中提到的一些歷史典故,所以在《慶餘年》這部劇中,範公公也向皇帝提到:」詩中提到的很多人名、地名,在慶國都是沒有的「。
然而,慶國的人們依舊被這些詩詞所折服,因此他們讀詩,欣賞詩的過程中,或許靠的都是對字詞和結構的感觸吧,你們說是不是呢?
參考資料:《世說新語·文學》、《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