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銀河生物 匠心永駐——永星召開技師工作室項目評審會
創新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力量源泉,「工匠」則是保持持續創新的內在動力。為了提高生產效率,為公司培養一批高技能設備、設施維護、維修、創新、改造人才,銀河生物「鄒林技師工作室」自2015年12月成立以來,一直秉承「工匠精神」理念,在高級技師鄒林的帶領下,團隊堅持圍繞生產經營開展設備(儀器)製造、改造等創新活動,在解決關鍵設備(試驗)問題、提升設備生產效率和培養創新人才等方面取得豐碩成果。
銀河生物「鄒林技師工作室」自成立以來受到了公司各級部門和領導的高度重視,並在人、財、物等方面獲得了大力支持。2018年8月9日,銀河生物人力資源部組織公司「技術專家組」召開評審會,對「鄒林技師工作室」2017年—2018年開展的技改項目進行評審,經與會專家討論、評審產生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2名、參與獎5名。具體獲獎項目如下:
一等獎
扁線自動繞線機改造
(主持人:鄒林,成員:鄒林、湛元甲、趙光勇)
二等獎
六分廠二代瓷外殼自動標誌機設計與調試
(主持人:鄒林,成員:鄒林、任東)
瑞士平行繞線機電氣控制方式改造
(主持人:鄒林,成員:鄒林、湛元甲)
三等獎
位移傳感器烘箱階梯式升溫數位化改造
(主持人:任東,成員:任東、唐銀)
角位移傳感器中點電壓定位工裝通用型設計製造
(主持人:任東,成員:任東、張玉波)
參與獎
無心磨床冷卻系統改造
(主持人、成員:呂軍)
自動車床供油冷卻系統改為外置開放式循環油箱
(主持人、成員:呂軍)
波紋繞線機改造
(主持人:鄒林,成員:鄒林、任東、湛元甲、吳強)
臺灣自動塗漆機改進與調試
(主持人:鄒林,成員:鄒林、湛元甲、楊東、趙光勇)
角位移傳感器軸端間隙、徑向間隙、徑向跳動測試功能拓展
(主持人:任東,成員:任東、肖俊)
扁線自動繞線機改造
背景
2017年7月,銀河生物生產班組長苟豔麗提出低阻扁線線繞電阻器繞制困難。該產品是用扁線繞制,沒有專用的扁線自動化繞制設備,我公司一直處於手工繞制狀態,在繞制中經常出現繞組鬆緊不一,匝間距離一致性差,繞制時易將手劃傷的情況。常因出現匝間碰線而產生廢品,並且手動繞線容易出現焊接不牢,需多次點焊易傷帽蓋,造成產品大量報廢,該工序合格率低。一天只能繞制130隻左右,生產效率很低,合同經常不能按時完成。
改造過程
2017年8月至2018年5月,在鄒林的帶領下,團隊以閒置多年準備報廢的圓線自動繞線機為基礎進行改造,主要改造情況如下:
1、在不影響原設備的操作前提下全面恢復設備所有功能和操作控制,更換磨損的機械配件和氣動元件,增加光電控制。
2、對PLC的應用的某些程序進行了一些修改。
3、為了實現自動點焊自動繞制,團隊對設備的點焊機進行了改造,由於扁線線徑大,自動繞線機的焊接是通過PLC程序控制氣缸一次性對扁線合金線進行點焊,所以增加了點焊機的點焊輸出功率。
4、自行設計扁線夾頭結構。整個改造中怎樣實現扁線的裝夾是團隊考慮最多的問題,在設計扁線夾頭中考慮到排線送線機構的匹配過程,團隊多次對扁線夾頭的圖紙進行了修改與製作。因扁線線徑較粗,必須加強扁線夾頭後退機構的力量,為了防止拉斷合金線後,線頭長度不影響下一隻產品繞制,在扁線夾頭上加裝了壓緊彈簧螺釘,防止在繞制運動中出現扁線拉翻的現象。
5、因扁線在繞制過程中不能象圓線那樣需倒角繞制,扁線倒角容易損壞線經,倒角機構的動作容易使扁線合金線變形彎曲,使點焊頭不能準確點焊到位,所以必須取掉原設備上倒角氣缸,將倒角機械結構固定。
6、自動繞線機的下料裝置製造。原自動繞線機的下料裝置是一個單一產品的下料裝置,只能實現一種規格的產品下料,經過團隊自行設計製作了一個可以調節寬窄實用多種規格的產品下料的裝置,實現了設備半自動化生產。
前後對比
改造前
繞組鬆緊不一,匝間距離一致性差,產量130隻/天
改造後
繞組緊,匝間距均勻,阻值誤差很小,產量3000隻/天
通過此次改造,鄒林團隊將原本已經準備報廢的設備變廢為寶,起死為生,同時以自動化生產代替原來的手工操作,節約了人工成本。而改造後的設備不僅在產量上提高了20倍,還大大提高了產品質量。這個項目既為銀河生物公司創造了大量經濟效益,也體現了鄒林團隊極高的技術水準,一等獎,當之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