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職媽媽一個月6000生活費不夠花,被老公吐槽,錢花哪了?

2020-12-20 美芽媽媽L

很多女性都希望能夠嫁給一個有錢的老公,這樣自己就不用辛辛苦苦的找工作了,每天在家裡帶帶娃,喝喝茶,無聊了就約姐妹出去逛街,生活別提多自在了。然而現實卻不是如此,全職媽媽在生活上也有著許多的煩惱。

有一位生活在杭州的丈夫向網友提問,自己每個月的收入在2萬元左右,看起來很高,但是除去車貸房貸的費用,其實也剩不了多少。他的妻子在家裡做全職太太,每個月丈夫都會給妻子6000元,但是妻子總是抱怨不夠花。

這讓丈夫非常不理解,他還算了一筆帳,平時吃飯一個月3000塊錢行了,加上2000塊錢的奶粉錢,1000塊錢的水果護膚品等費用,6000塊錢綽綽有餘。然而自己的妻子還說不夠花,實在是太敗家了。

他的話題引起了很多網友的討論,有一位網友表示,老公每個月就給她3000塊錢生活費,但是她每個月記帳都會花掉六七千塊錢,嚴重的時候甚至超過一兩萬。她也給網友算了一筆帳,去超市買一點牛肉就要花40塊錢,兩斤蝦就要68,一星期吃兩頓好的一個月下來就要不少錢。而且她每個月的護膚品平均下來也要1500。加上一些其他的費用,每個月6500塊錢就沒了,這還沒有算完水電燃氣費跟房貸呢。

另外一位網友表達了不同的觀點,一星期在買肉方面300元就夠了,一個月下來是1200。米麵油等物品一個月大概200塊錢左右。蔬菜說真的花不了幾個錢。想要改善夥食下個館子,一星期去一次,一個月也才800塊錢。在吃這方面一個月3000塊錢足夠了。

其實無論是6000塊錢還是3000塊錢,哪怕是2000塊錢也能讓我們正常的生活下去。無非是你想要一個怎樣質量的生活罷了。

而上面的這位老公之所以會抱怨妻子的行為,其實是他們兩個沒有進行良好的溝通。在丈夫詢問為什麼錢不夠的時候,妻子總是點到為止,讓丈夫也糊裡糊塗的。如果兩個人聊開了,把每一筆帳都算清楚,還存在什麼矛盾呢?

夫妻之間應該怎樣相處呢?

①信任對方,保持良好的溝通

良好的溝通是解決矛盾最好的方法,所以當家庭出現矛盾的時候,兩個人先別急著吵架,靜下心來好好聊一聊問題的本質,看看到底是哪一方面不對勁。而且夫妻本來就應該相信對方,在結婚交換戒指的那一刻,不就向對方保證了嗎?

②好好談錢

親兄弟也要明算帳,夫妻之間更是如此。雖然兩個人之間的關係親密,好像談錢很不尊重對方。但是錢卻很有可能摧毀一個家庭,是一顆隱藏的炸彈。因此夫妻之間還是應該敞開來把錢聊清楚。當你跟另一半好好聊錢的時候,其實也就意味著你想要跟對方過得長久,一直生活下去。連錢這麼敏感的問題都能夠解決,在以後的生活當中,還有什麼困難是兩個人不能共同面對的呢?

知心話兒:夫妻相處是一門大學問,很多夫妻之所以經常產生矛盾,就是因為兩個人誰也不願意先邁出一步,主動跟對方好好聊一聊。以至於最終走向了不好的結局。其實夫妻之道在於忍讓,有的時候我們先退一步,得到的可能是更加溫暖的擁抱。如果兩個人誰也不給對方好臉色,又怎麼能夠緩和矛盾,你說對不對呢?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家庭月收入多少,才能支持媽媽全職帶娃?
    尤其娃出生後,簡直自帶碎鈔功能,賺錢速度根本趕不上花的。這一想問題就來了:如果一個媽媽想要全職,那麼這個家庭的月收入要達到多少才行?我們拿著這個問題去問了很多人,她們來自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家庭情況。有人全職,也有人扛著養家大任。
  • 大學生一個月1000元的生活費,夠不夠花,不夠怎麼做到開源節流?
    上大學本身是一件很值得高興的事情,但是擺在大學之前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需要家長和學生關注,那就是每個月的生活費需要多少?1000元每個月夠不夠?如果不夠的話,該怎麼做到開源節流呢?
  • 大學生一個月3000元生活費不夠花,大家群起而攻之,你怎麼看
    馬上上大二的大學生,父母每個月給3000元生活費,生活費不夠花的,求助大家是不是可以做兼職賺生活費。大部分答主都是譴責,譴責的理由也大體一致,不理解父母的辛苦,浪費錢財等等,而我對這件事情倒是有不一樣的看法。
  • 一個月開銷5000元,老公還叫我節約節約!全職太太說:還不如單身!
    錢的事情他也不跟我透明,他現在開動車,收入比開綠皮車要好,我好幾次問他現在一個月工資多少,他一會兒支支吾吾說6000,我說幾千?他又改口說7000,我再逼問,他又說是8000……我也懶得管了。」那時候一個人給10個班上課,每天排5節課,你想像一下一天5節課不斷重複同樣的話、同樣的教學內容……關鍵這樣子一個月,收入才3000多塊錢……」2013年結婚後,陳女士果斷辭了職,老公在網際網路公司做品牌策劃,一個月一萬五左右的收入,每月給她2000塊零花錢,家庭支出他全包。
  • 讀研一個月要花多少錢?
    碩士研究生資助標準不低於每生每年6000元,博士研究生資助標準不低於每生每年10000元。  一般學校的獎助學金6000或者8000,分為十個月或者12個月發放,每個月發600或者800。讀研期間,相信大家應該都不會像剛上大學那樣吃的寒酸,而且經常寫論文做實驗什麼的,咖啡飲料少不了,太累的時候也需要安慰下自己,目測各位的夥食費一個月至少1000,北上廣可能還不夠。
  • 月入萬元攢不下錢 在青島一個月掙多少才夠花
    樣本一 小兩口收入6000元不夠花   人物:小劉   工作地點:市南區   住址:城陽區   夫妻月收入:約6000元   現狀:偶爾進小飯館、上班坐公交車   囧事:隨份子隨到不敢過五一   小劉是島城一家知名企業的工作人員,她對象是一家會展公司的負責人,在外人看來,他們都是白領
  • 該給全職媽媽發工資麼?並非無償的才偉大,更不是偉大的就該無償
    來自美國的陽離子認為,賺錢的意義就是把錢從外面拿到家裡,老婆找老公領工資相當於是左口袋進、右口袋出,夫妻雙方的財產是共有的,找老公領工資沒有意義。烏克蘭的喬麗婭表示,非常不能理解全職媽媽為什麼要跟老公要工資,「一天待在家裡,這裡擦一擦,那裡擦一擦,我可以明確告訴大家,是不太累。
  • 妹夫:你一個月6000,花一萬多買個包?表妹:花自己的錢,怎麼了
    最近,表妹和妹夫的婚姻就出現了問題,導致他們夫妻不和的原因,就一個包。表妹花了兩個月工資買了個奢侈品包,然後夫妻倆就吵得要離婚。01表妹和妹夫結婚已經四年了,因為工作的原因,一直沒要小孩。她馬上30歲了,就向老公提出了想要個好點兒的包包,結果老公說:「家裡的包不是有很多嗎?買那麼好幹嗎?一點兒用都沒。」見老公不解風情,於是下決心給自己送一個30歲的禮物,然後就花了兩個月的工資買了一個奢侈品包包回來。
  • 產假結束,當全職媽媽還是職場媽媽?看你符合哪個條件
    閨蜜在朋友圈中發出疑問,一石激起千層浪,「產假馬上結束,我是辭職當全職媽媽還是繼續復工當職場媽媽?」現在很多雙職工家庭,如果雙方老人都沒有辦法幫忙帶孩子,那麼年輕父母就面臨著是「一人辭職一人養家」還是「請個保姆」,說來說去好像只是錢的事,但對年輕父母來說,可不僅僅只是錢的事。
  • 西安近六成大學生月生活費800~1000元 你覺得夠花嗎?
    近日,伴隨著開學季,一名在某新一線城市上大一的女生的求助帖走紅網絡,她希望母親給她4500元生活費遭到拒絕,覺得自己很委屈,認為2000元的生活費根本不夠。大學生生活費多少錢才夠花?「在杭州,買買衣服看看電影,2000+可能還不夠。」張同學說,杭州物價高,吃飯交通都比西安貴,2000多元錢的生活費比較正常。「我的生活費也是2000元,不過家裡只給1000元,其他的全是我賺的。」唐同學在南京上大學,她說,女生花銷大,光吃飯1000元是夠了,但是買衣服、護膚品、面膜、聚會等等,為了滿足自己的生活需求,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掙錢。
  • 做全職媽媽後,老公卻不樂意:只有自己強大了,才能成為依靠
    生孩子前,明明和老公說好,自己在家做全職媽媽,好好陪伴孩子,老公也雙手贊成。可當你買了心儀已久的東西超過預算時,或者生活費不夠用時,老公卻一副不樂意的表情。無奈之下,只能靠自己,解決生活費不夠用的問題。
  • 上4年大學要花多少錢?每個月生活費...
    上大學四年要花多少錢? 因為大學在我國不是義務教育,一個大學生在大學裡產生的所有費用,原則上都應該由學生本人或其家庭承擔。那麼,在中國一個大學生讀4年本科,共需家庭花費多少錢呢?
  • 全職媽媽應該有工資嗎?看看這三位媽媽怎麼說
    顏如晶認為,媽媽是偉大而神聖的,發工資就會變得功利。也因此引發了該不該給全職媽媽發工資的討論。為此,我特意問了問身邊幾個成都周邊全職媽媽的看法:1.慄子媽媽,全職四年,成都人慄子媽媽是研究生,老公是博士,在某大學任教,一家都是高知家庭,可是慄子媽媽還是選擇了全職。她在全職之前和老公是達成了共識的,全職之後也一直按照共識執行。
  • 大學生上學該給多少錢?「5個等級生活費」出爐,看看你在哪一級
    每到月底,航航就會雷打不動的向媽媽"討要"生活費。作為新入學的大一學生,媽媽說他的生活費越長越高,從每月的1500元已經漲到了2500元,未來還有長高的趨勢呢。而且擔心大學的花銷大,很多父母給的生活費都比較高,從1000元到無上限,簡直不敢想像。為了更好的了解大學生的生活費,之前有人專門做過相關的調查,很好的將它分成了五個等級。不妨按照自己每月領的生活分對號入座吧,看看你排在哪一級?
  • 日本留學生一個月生活費多少錢?日本留學花費
    最近我發現學生準備去留學後,到日本留學的生活費也是同學們最關心的問題,在日本一個月生活費多少錢?出國留學的首要問題是留學費用問題,然後才可以進行下一步學業學校上的安排,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在日本一個月生活費除去住宿和學費的話,以節約的標準來談:夥食費:1萬日元,自己做飯,而不是經常上食堂或者便利店買便當或者去餐館,女生1萬日元可以維持。水電煤氣費:水費大約1500日元,電費2500,煤氣費2000,合計6000日元。
  • 新生要4500元生活費被拒,不吃食堂遭吐槽:上大學不是下館子
    新生向父母索要4500元生活費遭拒這位女大一新生上網發帖求助,向父母索要4500元生活費,卻遭到了拒絕,心裡感到很委屈,父母原來是給她每月2000元的生活費,但自己總是不夠花,帖子的內容還說到,「到了月底空了,才會去食堂吃」,可見平時是不會去食堂吃飯的。
  • 公婆上班讓工資不高的兒媳當全職主婦,月薪6000,你會同意嗎?
    ,每個月給開工資6000塊,朋友自己上班工資也沒這麼多,朋友就想知道,自己應該不應該同意作全職主婦?但事實卻是,很多全職媽媽在家庭中的認可度也低,甚至在家庭裡也成為附屬。曾經有一位明星婚後成為全職媽媽,在一檔節目中被兒子稱為媽媽什麼都幹不了,光知道花爸爸的錢。這就是孩子眼裡的全職媽媽的世界,明星尚且如此,普通的家庭主婦更是可想而知了。
  • 建築工人每天工資200,一個月能存多少錢?現實太心酸!
    老許今年40歲,因為沒讀過大學,沒有學歷,也沒有學過過硬的技術,所以只能在深圳的一個工地做小工。老許年紀大了,不會做什麼太重的活,所以就只能給技術工人打打下手。小工的工資沒有鋼筋工或者木工那麼高,但是因為現在工資都漲了,工地上小工的工資每天大概也有200塊錢,這樣算下來,老許每個月的工資應該有6000多塊錢,有時候加班的話還有補貼,可能會更多,那麼老許每個月能存下多少錢呢?
  • 《會賺錢的媽媽》:全職媽媽,也能在家實現財務自由
    最近,雲南麗江華坪女中校長張桂梅被大家頂上了熱搜,成為大家抨擊的對象,只因為曾經女學生,現在的「全職媽媽」,帶著老公和孩子來學校裡捐款。這本來是一件讓人開心的事,沒想到卻讓張校長特別生氣,不但沒有感激,反而對著全職媽媽大罵「滾出去」。大家都紛紛指責張校長的價值觀,但是張校長真的是因為「全職媽媽」而生氣嗎?
  • 讀大學給多少錢?2020年生活費排行出爐,每月200塊的媽媽被罵了
    文章原創丨乖媽知乎上有一個帖子火了——「兒子上大學了,在天津我給他規定每月生活費200元,兒子說不太夠,大家一般都給多少」?家長們和學生們的看法各有不同,但是始終沒有一個正確的「生活費標準」。那麼,孩子在學校到底需要多少錢呢?2020年大學生活費排行出爐,那個每月200塊的媽媽被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