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泰國是東南亞旅遊大國,每年的旅遊業收入佔到了全國GDP的18%以上,不過這次受疫情影響,泰國今年旅遊業收入同比下降了約7成,損失接近5000億人民幣。
此外,泰國還有無數周邊產業依附於旅遊業,今年也是經營慘澹,據報導,當地失業自殺的人數,已經超過了因新冠肺炎而死亡的人數(泰國截止8月22日因疫情死亡的人數為58人)。
鑑於此,泰國旅遊與體育部將於8月27日,聯合泰國外交部、衛生部、交通部及內政部4部門開展聯席會議,研究「10月1日開放國門拯救經濟」的預案。希望由此能帶來1.5萬億泰銖(約3000億人民幣)的旅遊收入,為泰國旅遊業續命。
不過因為泰國目前極少數的新增病例,都是以境外輸入病例為主,所以十一開放旅遊的方案也是非常保守,據悉該方案將先以普吉島作為「試驗田」,如果成功再推向全國。
而這個「普吉模式」,實際上也是有點讓各國遊客敬而遠之,例如將讓所有入境當地的遊客在指定區域內至少停留14天,待滿天數後,將進行新冠病毒檢測。如果遊客沒有確診,則可以離開指定區域前往普吉島其它區域旅遊。
如果遊客打算去泰國其它地區旅遊,那需在普吉島指定區域內再待7天,之後再接受新冠病毒檢測,然後才能去其它地區。整個流程很繁瑣,也讓遊客失了很多興致。
多年來,中國一直穩居泰國第一旅遊客源國,每4個入境泰國的遊客中,就有1個是中國人。然而在當地,對中國遊客的歡迎和對中國遊客的嫌棄,這兩種情況一直都有,一旦開放後出現中國輸入病例,那負面影響肯定會大大加強。
再加上上述「普吉模式」的種種不便,泰國究竟十一開放旅遊後能吸引多少各國遊客前去,這裡面又會有多少中國遊客,至少目前來講還都是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