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四川•方言志音頻】《四川方言的來龍去脈》第31期:攀枝花話

2020-12-10 澎湃新聞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請點擊上方收聽本期音頻節目

您還可以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在喜馬拉雅FM收聽本期音頻節目

【胖娃胖嘟嘟,騎馬上成都……】我是成都人,我是廣安人,我是南充人,我是內江人,我是樂山人,我是雅安人,我是宜賓人(註:分別代表)

一樣的四川人,不一樣的四川話。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成都故事廣播FM88.2傾力製作 方言文化傳承專題節目——《四川方言》,帶你回望四川方言千年發展歷史,在鮮活接地氣的四川方言中感受巴蜀文化獨特的魅力。

各位聽眾,各位網友,歡迎收聽《四川方言》節目。我是浩岷。

你覺得最難懂的四川方言是哪一種?有人說是攀枝花方言。真的有那麼難懂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攀枝花市原名「渡口」,由金沙江上一渡口而得名,現在叫作「攀枝花」,是全國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享有「花是一座城,城是一朵花」的美譽。攀枝花外地人口多,口音種類繁多。

攀枝花(圖片來自網絡)

攀枝花本地人說攀枝花話,主要在米易縣、鹽邊縣、仁和區、東區銀江鎮和西區格裡坪鎮,使用人口70餘萬人。米易縣撒蓮、埡口、丙谷、頭碾等地和鹽邊縣安寧、和愛、紅格、新民等地,略帶涼山州會理口音;米易縣灣丘等地略帶涼山州德昌口音;鹽源縣黃草、梅雨、藤橋、樹河、甘塘等地,帶攀枝花市鹽邊、米易口音;仁和區同德、新生、新華、民政、福田、太平、前進、務本、西區格裡坪鎮、東區銀江鎮等地,屬於雲南省麗江市華坪、攀枝花市鹽邊口音;仁和區平地、大龍潭、啊喇、永富、大田、總發、金江鎮馬海達村、銀江鎮啊署達村、鹽邊縣益民鄉鮓石村、紅格鎮普隆村、金江村等地,屬於雲南楚雄州永仁縣口音。

攀枝花有很多移民方言,比如南充話、重慶話、內江話、瀘州話、廣安話、遂寧話、東北話、達州話、資陽話、巴中話等。在攀枝花市城區出生長大的移民後代主要說攀枝花四川話和攀枝花普通話兩種。

同期:攀枝花四川話大多沒有翹舌音聲母,口音和成都、重慶接近;攀枝花普通話俗稱「攀普」,四川話沒有翹舌音的聲母、四川話方言詞語、東北話的聲調雜揉在一起。比如:攀枝花山上的樹長得很差勁,用「攀普」就說成pan1 zi1 hua1 san1 sang4 di1 su4 zang3 de2 hao3 pie4 o2(攀枝花山上的樹長得好敝哦)。

因為現行攀枝花話有捲舌音聲母,加上攀枝花市周邊臨近地區的涼山州會理縣、會東縣、德昌縣、鹽源縣,雲南省麗江市華坪縣、寧蒗縣、楚雄州永仁縣等地都有捲舌音聲母,加上國家大力推廣普通話,現在的中小學生、年輕人口音已經悄然改變。未來攀枝花城區語言只需要把聲調轉換為普通話聲調,就可以成為標準普通話的一種語言了。

米易土著人口較少,多數是明清時期和建縣後遷入的,因此語言較為混雜。縣境內各地區的方言各有特點。安寧河兩岸與縣城話差別不大,靠近會理縣的地區和會理話近似,靠近德昌縣的地區有德昌話的語音,靠近鹽邊、鹽源地區的有兩鹽話的味道。縣內各地區之間語言交流沒有障礙,都能通話。

米易縣全縣23個少數民族都會說漢語,人口較多的少數民族有彝族、傈僳族、回族3個。回族沒有自己的語言,歷來都學漢語,說漢話。米易彝族屬於涼山彝族的支系,涼山彝族分為「什扎」「日洛」「所狄」3個土語區,這3個土語區的彝族米易都有,說「所狄」土語的彝族比較多。這部分彝族是彝區民主改革前定居米易的土著彝族。「什扎」「日洛」土語區彝族主要是民主改革後,特別是80年代遷入的。3個土語區差別較大,但仍有共同點,發音多鼻音、濁音,很難準確翻譯成漢語。傈僳族語言屬藏緬語族彝緬語支,但絕大多數彝族都聽不懂傈僳話。漢族除雜居在傈僳村寨的少許能聽懂一點以外,幾乎不能和傈僳通話。米易傈僳族和雲南省怒江、麗江及四川省德昌、會理、鹽邊、仁和等地的傈僳族語言基本相同,能說漢語,懂彝族話。分平翹舌,有4個聲調。

航拍米易(圖片來自網絡)

如此說來,你是不是就理解了為何有人說攀枝花話是最難懂的方言?不過,攀枝花話濃縮了多個地方方言的精華,來自其他地區的四川人總能在這兒聽到自己家鄉的土話,也不失為另一種親切感。

結束語:

一樣的四川人,不一樣的四川話,《四川方言》,讓你在鮮活接地氣的四川方言中感受巴蜀文化獨特的魅力。特別鳴謝四川師範大學周及徐教授對節目的精心指導!更多精彩內容您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方志四川或者故事882。下期再會!

本節目取材於《四川省志•方言志》,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四川師範大學文學院語言研究所、成都故事廣播FM88.2傾力製作,聯合打造。

長按下方二維碼,訪問

方志四川•音頻電臺

您還可以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在喜馬拉雅FM收聽本期音頻節目

往期回顧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顧問/審聽:周及徐(四川師範大學文學院語言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漢語言文字學碩士學位點負責人,四川省語言協會副會長,國家語言資源保護工程四川省漢語方言保護工程首席專家)

審稿:周亞歐(四川師範大學在讀博士生)

撰稿:申 焱 劉 心

主播/製作:李申建(播音名:浩岷,成都理工大學廣播電視在讀碩士研究生)

統 籌: 陳 奎

製片人:羅 鵬

配圖:方志四川

方志四川部分圖片、音視頻來自網際網路,僅為傳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圖片、音視頻版權歸原作者或媒體所有。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方志四川•方言志音頻】《四川方言的來龍去脈》第31期:攀枝花話》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方志四川•方言志音頻】《四川方言的來龍去脈》第31期:攀枝花話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成都故事廣播FM88.2傾力製作 方言文化傳承專題節目——《四川方言》,帶你回望四川方言千年發展歷史,在鮮活接地氣的四川方言中感受巴蜀文化獨特的魅力。各位聽眾,各位網友,歡迎收聽《四川方言》節目。我是浩岷。你覺得最難懂的四川方言是哪一種?有人說是攀枝花方言。真的有那麼難懂嗎?
  • 【方志四川•方言志音頻】第35期:四川方言的傳承與保護(四)
    這部四川方言版的《茶館》對於四川方言的推廣,發揮了創新性與創造性的有效探索,更是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從而彰顯出四川人的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一樣的四川人,不一樣的四川話。35期的《四川方言》節目到這裡就要和你說再會了。我們的耳畔似乎還迴響著「有鹽有味」的四川方言,我們的心裡似乎還湧動著揮之不去的四川情結。
  • 【方志四川•方言志音頻】第32期:四川方言的傳承與保護(一)
    最後這幾期節目我們要說到怎樣的話題呢?方言保護。四川方言和全國很多地方的方言一樣,已經到了需要保護的時期了。這樣說,你可能會提出質疑。全世界講得最多的語言是漢語,而漢語裡講四川話的人最多,四川方言怎麼會有消失的危險呢?我們先來回顧一下,歷史上關於四川方言語音的調查,曾經有過兩次。
  • 【方志四川•方言志音頻】《四川方言的來龍去脈》第25集:巴中話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成都故事廣播FM88.2傾力製作 方言文化傳承專題節目——《四川方言》,帶你回望四川方言千年發展歷史,在鮮活接地氣的四川方言中感受巴蜀文化獨特的魅力。各位聽眾,各位網友,歡迎收聽《四川方言》節目。我是浩岷。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巴中話。巴中話屬西南官話成渝片。
  • 【方志四川•方言志音頻】《四川方言的來龍去脈》第30期:德陽話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成都故事廣播FM88.2傾力製作 方言文化傳承專題節目——《四川方言》,帶你回望四川方言千年發展歷史,在鮮活接地氣的四川方言中感受巴蜀文化獨特的魅力。各位聽眾,各位網友,歡迎收聽《四川方言》節目。我是浩岷。今天我們將要去的地方是距離成都大約78公裡的德陽市。
  • 【方志四川•方言志音頻】《四川方言的來龍去脈》第20集: 資陽話
    原創 四川省地方志辦 方志四川歡迎關注「方志四川」!,我是雅安人,我是宜賓人(註:分別代表)一樣的四川人,不一樣的四川話。今天的《四川方言》節目就帶你走進四川資陽,這裡被譽為蜀人原鄉、三賢故裡。來聽一段音頻這一段音頻截取自電影《陳毅在茅山》,是影片主人公陳毅與…………【場景描述】。沒錯,陳毅元帥的故鄉正是四川資陽,一座地處四川中部的城市。
  • 【方志四川•方言志音頻】《四川方言的來龍去脈》第25集:巴中話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成都故事廣播FM88.2傾力製作 方言文化傳承專題節目——《四川方言》,帶你回望四川方言千年發展歷史,在鮮活接地氣的四川方言中感受巴蜀文化獨特的魅力。各位聽眾,各位網友,歡迎收聽《四川方言》節目。我是浩岷。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巴中話。巴中話屬西南官話成渝片。
  • 【方志四川 方言志音頻】《四川方言的來龍去脈》第19集:內江話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不一樣的四川話。 資中地區語言構成複雜,明清廣東、湖廣移民來到四川後,這裡的西南官話和湘語、客家話並存,經過長期雜處、散居的湘語、客家話居民逐漸放棄方言土語,和資中話漸漸趨於一致。
  • 【方志四川 方言志音頻】《四川方言的來龍去脈》第19集:內江話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不一樣的四川話。 資中地區語言構成複雜,明清廣東、湖廣移民來到四川後,這裡的西南官話和湘語、客家話並存,經過長期雜處、散居的湘語、客家話居民逐漸放棄方言土語,和資中話漸漸趨於一致。
  • 《四川方言的來龍去脈》第23集:遂寧話
    【胖娃胖嘟嘟,騎馬上成都……】我是成都人,我是廣安人,我是南充人,我是內江人,我是樂山人,我是雅安人,我是宜賓人(註:分別代表)一樣的四川人,不一樣的四川話。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成都故事廣播FM88.2傾力製作 方言文化傳承專題節目——《四川方言》,帶你回望四川方言千年發展歷史,在鮮活接地氣的四川方言中感受巴蜀文化獨特的魅力。各位聽眾,各位網友,歡迎收聽《四川方言》節目。我是浩岷。
  • 《四川方言的來龍去脈》第22集:雅安話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成都故事廣播FM88.2傾力製作 方言文化傳承專題節目——《四川方言》,帶你回望四川方言千年發展歷史,在鮮活接地氣的四川方言中感受巴蜀文化獨特的魅力。各位聽眾,各位網友,歡迎收聽《四川方言》節目。我是浩岷。都說雅安有「三雅」,雅雨、雅女、雅魚。那雅安人說話又是什麼風味兒呢?今天的《四川方言》我們就來聽聽雅安人說雅安話。
  • 《四川方言的來龍去脈》第19集:內江話
    ,不一樣的四川話。資中地區語言構成複雜,明清廣東、湖廣移民來到四川後,這裡的西南官話和湘語、客家話並存,經過長期雜處、散居的湘語、客家話居民逐漸放棄方言土語,和資中話漸漸趨於一致。資中話h、f不分,比如說把普通話裡的h讀作f:「開花」讀開fa1,「壞人」說fai4人,「結婚」說結fen1(音同「分」)。還有相反的,比如普通話讀f的,資中話又讀h,如「發現」讀hua1(音同「花」)現,「肥料」讀huei2(音同「回」)料,「吃飯」要說qi1 huan4(音同「期幻」)。
  • 《四川方言的來龍去脈》第21集:眉山話
    ,不一樣的四川話。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成都故事廣播FM88.2傾力製作 方言文化傳承專題節目——《四川方言》,帶你回望四川方言千年發展歷史,在鮮活接地氣的四川方言中感受巴蜀文化獨特的魅力。各位聽眾,各位網友,歡迎收聽《四川方言》節目。我是浩岷。今天我們來聊一聊眉山話。
  • 第34期:四川方言的傳承與保護(三)
    【胖娃胖嘟嘟,騎馬上成都……】我是成都人,我是廣安人,我是南充人,我是內江人,我是樂山人,我是雅安人,我是宜賓人(註:分別代表)一樣的四川人,不一樣的四川話。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成都故事廣播FM88.2傾力製作 方言文化傳承專題節目——《四川方言》,帶你回望四川方言千年發展歷史,在鮮活接地氣的四川方言中感受巴蜀文化獨特的魅力。各位聽眾,各位網友,歡迎收聽《四川方言》節目。我是浩岷。
  • 【方志四川 新刊預覽】《巴蜀史志》2019年第4期(總第224期)出刊
    2019年第4期《巴蜀史志》共刊登31篇文章。,刊載省地方志辦黨組書記、主任陳建春撰寫的《接續奮鬥新時代 勇做追夢方志人》,以及《大熊貓圖志》編纂始末、陶利輝帶隊參加全國地方志系統「兩全目標」工作調度會、省地方志辦著力打造四川省情宣傳陣地等時政信息。
  • 【方志四川•記憶】馮明禮 ‖ 攀枝花東區密地街道艱苦創業歷程
    原創 馮明禮 方志四川歡迎關注「方志四川」!一開始,攀枝花街辦從礦山公司抽調的幹部因嫌條件太差先後回原單位去了,街道辦事處暫停辦公,日常事務交由密地街辦代行處理。我們為了說服一個同志出來做居委會工作,要反覆登門、苦口婆心做思想工作。最遠的地方在蘭尖礦,來回全靠步行,有時半夜三更才從蘭尖礦出發回家,回到住地天都快亮了。
  • 成都一單位編《四川話百科》做會議材料,意在保護和規範方言
    鄧芳提到,自己是北方人,來成都工作後接觸了不少四川方言,閒暇時曾在網上看過很多對於四川方言解讀的小段子,但總感覺缺點什麼,而這本材料讓她覺得很「解渴」。長期從事四川方言保護工作的四川師範大學文學院語言學專業語言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周及徐說,《四川話百科》這份會議材料可作為普及性的材料在網上流傳,「會這種方言的人看了會開心一笑」。
  • 「四川特區」攀枝花,為什麼「很不四川」?
    ,四川盆地中的多數城市被納入了「中國經濟第四極」成渝城市群,川西的高原雪山因甜野男孩而走紅,而最南端卻成了全省最被忽視的角落。第一批紮根這裡的專業人才、鐵礦工人,成了第一批移民和攀枝花市民。成型的「攀枝花話」?不存在的!走在城市接頭,帶著各自祖地腔調的普通話,是這座移民之城最顯著的標誌之一。
  • 【方志四川•市州動態】攀枝花市地方志辦公室積極參與地方特色...
    【方志四川•市州動態】攀枝花市地方志辦公室積極參與地方特色文化的挖掘打造 2020-07-05 09: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方志四川•記憶】甘元俊 ‖ 八角遺址話興衰
    【方志四川•記憶】甘元俊 ‖ 八角遺址話興衰 2020-12-10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