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西安11月15日消息(記者溫超 通訊員蘇淵博) 由陝西省戲曲研究院創排的新編秦腔廉政歷史劇《關西夫子》14日晚亮相寶雞大劇院,參評陝西省第九屆藝術節。
陝西省第九屆藝術節由省政府主辦,省文化和旅遊廳、寶雞市政府共同承辦,以「藝術的盛會,人民的節日」為宗旨,以「辦好九藝節,謳歌新時代」為主題,力求充分展示近三年來該省文藝創作的豐碩成果和文藝工作者的精神風貌。
藝術節期間,來自陝西省10個市區的32臺參評劇目、80件群眾文藝作品將角逐「文華獎」和「群星獎」,參評劇目涵蓋了戲劇、話劇、舞劇、歌劇、兒童劇等多個劇種,不僅主題鮮明,而且富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和表現力,541件作品參加全省優秀美術書法攝影作品展,此外,還將組織21臺優秀劇目在全省各市(區)展演。
陝西省戲曲研究院《關西夫子》作為本屆藝術節「文華獎」參評劇目,是陝西省紀委監委打造的「一戲一劇一片」廉政文化精品項目中的「一戲」,先後入選省委宣傳部「2020年度陝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項目」、陝西省文旅廳「2020年度大型舞臺劇創作資助項目」、「廉政文化三秦行」巡演劇目。該劇特邀國家一級編劇姚金成、國家一級導演張平、國家一級舞美師周正平、國家一級服裝設計藍玲等專家加盟,由陝西省戲曲研究院藝術總監、「梅花獎」獲得者邊肖領銜主演,「梅花獎」獲得者李軍梅、趙揚武、齊愛雲及多位藝術家聯袂主演,以東漢大儒楊震在知天命之年臨危受命,從潼鄉學館赴任荊州懲貪救災驚動朝野的故事,表現了一個儒家知識分子以身許國、生死不避的高尚人格,其以「四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為廉潔鏡鑑的「慎獨」精神,情節曲折跌宕,動人心魄,楊震、王密、鄧太后、雪瑩等人物形象各具特色,蒼涼的秦腔,濃鬱的秦味兒,深厚的歷史內含和強烈的現實感,使該劇成為戲劇舞臺上一曲悠遠的黃鐘之鳴。
為了此次亮相,《關西夫子》劇組對劇目進行了精心打磨提升。飾演楊震的邊肖表示,楊震官至太尉,位列三公,但他心繫百姓,體察民情,敢於向欺下瞞上的官僚體系亮劍,敢於向做官不為民做主的不作為腐敗現象亮劍,這種精神值得我們認真學習,他「暮夜卻金」和「四知」典故成為我們今天常溫常新的精神典範。作為陝西人,他是我們的驕傲和榮光;作為楊震的扮演者,我會更多地用現代意識的情感體驗來塑造,使他有深度、有溫度、有高度,用藝術回饋人民。
《關西夫子》是一部關於歷史名人楊震的歷史劇,也是一部廉政題材劇目,對於打造該劇並參評藝術節,陝西省戲曲研究院院長李梅表示,在廉政建設的路上,《關西夫子》就是一面銅鏡,時刻提醒我們照鏡子,正衣冠,營造風清氣正、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態,我們文藝工作者要牢記使命和擔當,以精品意識投身於劇目建設之中,創作出真正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劇目,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