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加速推行垃圾分類制度,46個重點城市先行先試,推進垃圾分類取得積極進展。2019年起,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到2020年底,46個重點城市將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2025年底前,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將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會產生大量垃圾。垃圾混置是垃圾,但垃圾分類後就成了資源。垃圾分類不僅讓垃圾「各得其所」,還能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
讓分類後的垃圾「各得其所」
日常生活中,生活垃圾經過分類以後,都去哪裡了呢?其中,可回收物可以二次利用,變成資源。日常生活中,經過分類後,可回收物將進入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的系統,如常見的廢紙可能進入造紙廠,再把它做成紙漿。但是,玻璃瓶等可回收物附加值相對低,因此居民家庭很難直接賣給回收企業「變現」,但通過垃圾分類回收,玻璃瓶還是可以進入回收利用的渠道。
除了可回收物外,含有易腐有機物質廚餘垃圾也能經過分類發揮作用。廚餘垃圾在分類後,將進入到生物處理的設施當中提供優質原料,生產出優質有機肥,有利於改善土壤肥力,減少化肥施用量。餘下的一些惰性的、穩定的殘渣和爐渣仍有一定利用價值,可用於生產一些低端的建材。有害垃圾則會進行無害化處理。
垃圾分類好處多
對垃圾分類進行分類,最直接的好處就是保護環境。
隨著經濟發展、人口增長,垃圾也在與日俱增。因此,「分類—回收—利用—再生」的模式更符合環境承載力的同時,也能保證可持續發展。而且,將不同類別的垃圾分類投放,可以更好讓垃圾分類,使最終進入衛生填埋的量大大減少,可以延長填埋場的使用壽命。
垃圾分類還能帶來經濟效益。數據顯示,1噸廢塑料可回煉600公斤柴油;1噸易拉罐熔化後能變成1噸高質量的鋁塊,相當於少採20噸鋁礦;回收1500噸廢紙,可少砍伐用於生產1200噸紙的林木。
來源:佛山日報
號外
2019佛山公益慈善年度優秀命名活動的全民點讚通道已開啟,關注「佛山新聞網」微信公眾號,通過微信菜單欄的【精彩專題】→【2019佛山公益慈善年度優秀命名活動】進入點讚頁面,為你支持的公益慈善人物、組織和項目點讚打CALL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