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第十一屆中國電影科技論壇在北京與上海兩地同步召開。
本屆論壇以「中國電影新基建」為主題,旨在討論在當前5G技術、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迅猛發展的趨勢下,科技對電影發展的價值和意義、科影融合以及高新科技在電影行業的應用等。
在北京舉行的主論壇上,與會專家學者圍繞建設多元化現代化電影技術體系,以及如何通過高新技術實現電影科技強國,各抒己見。
與會嘉賓表示,科技的每一次進步,對電影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都產生深遠影響。中國電影剪輯學會會長周新霞認為,數字電影技術的出現與應用大大提升了整個電影行業的產能與影響力,創作者的創意在數位技術的支撐與保障之下,更有可能得到完美呈現。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所長張偉認為,人工智慧、大數據、5G等數位技術的發展,將驅動中國電影朝著精品化、專業化、集約化方向發展。
中國科普研究所所長,中國科普作家協會黨委書記、副理事長,中國科協科技傳播與影視融合辦公室副主任王挺表示,中國要實現從電影大國轉向電影強國的目標,就要積極探索融合發展之路,要形成產業發展新動能——「讓科技界懂電影,讓電影界懂科技」,運用科技力量解決電影發展難題,進一步促進電影產業高質量與可持續發展。
在上海舉行的分論壇上,與會嘉賓圍繞如何深化科技自主創新,新科技如何應用於電影行業等問題進行探討。
與會專家認為,目前我國科技和電影融合方面,出現的幾大問題聚焦在電影行業和科技行業缺乏溝通交流,很多比較成熟的科技產品無法應用於電影行業,缺乏有效落地應用。長三角物理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魏紅祥認為,新技術想要和產業有效結合,首先要有一批跨界的人才,能夠打通科技行業和電影行業的交流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