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阿瑟寬恕了大多數日本將軍,唯獨處死了他們……

2020-12-15 人文者也

二戰後的日本戰犯審判,麥克阿瑟施加了很多的影響,大多數參戰的日軍中層將領都沒有被判處死刑,不過,也有例外,除了松井石根這樣罪大惡極的戰犯,還有兩個人也被處死,他們就是本間雅晴和山下奉文。

這兩位日本將軍的確有該死的理由,本間雅晴在菲律賓對投降的美軍和菲律賓部隊實行了著名的「巴丹死亡行軍」,山下奉文則下令在新加坡進行了針對華人的大屠殺,不過,這不是他們被處死的主要原因。

那麼,為什麼麥克阿瑟饒過了日本大多數中層將領,唯獨堅持處死他們呢?

答案是,因為個人的仇恨,跟所謂的正義戰勝邪惡無關,純粹是因為個人的憎恨,原因如下:

麥克阿瑟

雖然我國的軍事史專家對這位二戰時期的著名將領頗多讚美之詞,他在軍事上的表現也的確可圈可點,可是在美國,他在二戰時期的表現,尤其是在韓戰中的表現,一點一點地敗光了他的好人緣,當他黯然離開美國權力的中心時,所有人都恨他,以至於有關他的歷史,不管作者是誰,都極盡嘲諷之能事。

幾乎所有跟麥克阿瑟有過共事經驗的人,都一致認為,他是一個身在軍隊的演員。麥克阿瑟早在一戰前,就已經把自己成功地包裝成了一個軍隊公共關係中的重要人物,共和黨人把他打造成了一個美國英雄,羅斯福總統把他形容為美國政治中兩個最危險的煽動者之一,麥克阿瑟能得到重用,不是因為他真的很出色,完全是因為這個傢伙太了解美國政治,也太會扮演民眾心目中的英雄形象了。

作為一名軍事將領,麥克阿瑟從來不在乎士兵的死活,他利用自己對美國政治的影響力,把自己包裝成了對亞太事務非常了解的專家,除了他的意見,別人任何與之不同的,有關日本,亞太事務的看法都在美國被當成是胡言亂語,可實際上,他瞧不起日本,對中國一無所知,他在戰前對亞太形勢的估計全是錯的,他甚至不了解自己手下的軍隊能在日軍的進攻下堅持多久,而不是妄圖在沒有海軍和空軍的支援下獲勝。

據曾經在他手下工作過的人回憶,麥克阿瑟就像一個國王,圍繞著他的,不是出色的參謀部,而是一群整天只為取悅他,討他歡心的弄臣,麥克阿瑟的指揮機構更像是一個宮廷,是的,他的確指揮過很多出色的戰鬥,但是他仍然是二戰中最差勁的將軍、狂妄無知的政客。

然而,珍珠港事件之後,麥克阿瑟被自己瞧不起的敵人狠狠地抽了一記響亮的耳光,本間雅晴指揮的日軍在菲律賓痛宰他的部隊,就差把他的臉踩在地上來回碾壓了,以至於他本人作為光杆司令跑到澳大利亞,甚至都沒臉回國,這對於一個偉大的「國王」來說,簡直就是奇恥大辱,所以他一定要找回場子。

本間雅晴

緊接著,在1945年1月,麥克阿瑟向著自己做夢都想回去的菲律賓發起進攻,他的對手,山下奉文,非常了解這個美國將軍對於菲律賓的痴迷,事實上,這位美國英雄把自己的想法通過媒體向全世界宣布,他要在馬尼拉舉行自己的「登基大典」,宣布自己又回來了。

山下奉文

山下奉文對此的回應是,把馬尼拉附近的菲律賓平民全趕進馬尼拉,然後在馬尼拉修建了大量的堡壘和工事,把那裡變成了一座大碉堡,而他的主力部隊則撤到附近的山區,布下一個大口袋,迎接美軍的到來。

從軍事上來講,馬尼拉已經毫無價值,任何一個正常的將軍都應該繞開馬尼拉,去尋找日軍的主力,可是接下來發生了什麼?

被炸成廢墟的馬尼拉

麥克阿瑟為了實踐自己的諾言,竟然下令轟炸馬尼拉(雖然事後他一直否認自己下達過這樣的命令),造成了十萬多平民的死亡,這在美軍歷史上從來沒有過,在盟軍的作戰史上也從未有過,後來也沒有過,這位將軍就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就可以肆意轟炸無辜的平民,二戰時期,希特勒都沒這麼幹過。

消息傳回國內,輿論一片大譁,羅斯福總統幾乎是運用自己總統的權力,強行壓下了對麥克阿瑟的指責和討伐,而這,就是山下奉文送給麥克阿瑟的歡迎禮物,讓他在世人面前丟盡了臉,即便他在1945年2月27日,如願回到了馬尼拉,面對馬尼拉的廢墟,麥克阿瑟沒有辦法完成自己的演講,只能以主禱文結束慶典。

戰後的麥克阿瑟,更是把自己「國王」的形象發揮到了極致,他頻頻幹擾對於日本戰犯的審判,讓很多在中國和其他地方犯下戰爭罪行的日本軍人逃過了懲罰,他甚至饒過了戰爭的罪魁禍首——日本的天皇,只因為「他優雅的儀態打動了我」。

山下奉文在馬尼拉被判絞刑

可是,面對讓他丟臉的兩位日本將軍,他沒有發揚自己的紳士風範,本間雅晴在馬尼拉被槍斃,山下奉文也在馬尼拉被絞死。

相關焦點

  • 麥克阿瑟為了羞辱日本,投降儀式籤字時,一連換了五支筆
    在日本宣布停戰之後,還未籤訂投降書之時,麥克阿瑟對於日本在背地裡與美國政客們所達成的共識就已經十分的不滿了。這一次投降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算無條件投降,日本在投降之前,就已經於美國達成協議,讓美方同意了他們數個條件,其中就包含了不處死日本天皇的這個條件。
  • 日本天皇為啥不按戰犯處死?他送給麥克阿瑟黃金,外加這個女人
    可是詭異的是,日本的最高戰犯裕仁天皇卻一切很好,連天皇位置都坐的很穩,這又是為什麼呢?這裡面原因有很多,在投降前裕仁就派密使,與中國和蘇聯以及盟國都展開了談判,其中一個重要的條件就是保留天皇體制,以至於對天皇不以戰犯身份起訴。當然日本投降後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所以在這其中,日本的太上皇麥克阿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 美國將軍麥克阿瑟為羞辱日本,在投降儀式上,一連換了五支筆籤名
    在確定投降後,之後的安排便快速了起來,9月2日,在美國軍艦密蘇裡號上,以日本外相重光葵為代表的日本正式籤署投降書。當時接受日本投降的同盟國代表分別為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上將,美國尼米茨海軍上將、中國徐永昌將軍、英國福萊塞海軍上將、蘇聯傑列維亞科中將,另外澳大利亞、荷蘭、紐西蘭、加拿大、法國等也都有代表出席。
  • 日本投降儀式上,麥克阿瑟用了6支鋼筆籤字,分別都是送給了誰?
    九點整,樂隊高奏美國國歌,麥克阿瑟代表盟軍宣讀《波茨坦公告》,隨後,麥克阿瑟將軍莊嚴地宣布:"現在我命令,日本帝國政府和日本軍隊總司令代表,在投降書上簽字!"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來了,那些身經百戰的盟國軍人,都喜極而泣,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日本代表則顯得非常慌亂,手足無措。
  • 本間雅晴:迫使美軍名將麥克阿瑟敗走菲律賓的「詩人將軍」
    本間雅晴是日軍高級將領中的「另類」,1.80米的大個子在日本人當中也確實少見,而且此人喜歡舞文弄墨,在軍中素有「詩人將軍」之稱,儘管其缺乏實戰經驗,卻擔任了進攻菲律賓的軍事主官,而且打敗了美國遠東軍司令官麥克阿瑟中將,迫使麥克阿瑟逃亡澳大利亞,但其軍事指揮才能卻受到日軍大本營的質疑
  • 二戰美國哪位將軍拒絕將臺灣當進攻日本跳板,他們對美國懷有敵意
    麥克阿瑟就指示手下人員擬定了一個「雷諾」計劃,其基本構想是當盟軍完成在紐幾內亞的「跳躍」後,立即不停頓地跳上菲律賓群島,把它作為進攻日本的最終跳板!1944年,羅斯福、麥克阿瑟和尼米茲在珍珠港會談而就在麥克阿瑟擬定「雷諾」計劃的同時,美國海軍的歐內斯特金上將也擬定了一個太平洋戰爭計劃。
  • 麥克阿瑟很無敵?一缺點被彭大將軍抓住,導致聯軍敗退,不過……
    戴墨鏡的是麥克阿瑟將軍美國人的自以為是在將近70年前的那段歷史中,麥克阿瑟是聯軍第一任司令,這位參加過一戰、二戰和韓戰的美國將軍,作戰經驗非常豐富志願軍沙盤就在聯軍放鬆警惕繼續向北進軍時,我們的彭大將軍抓住了麥克阿瑟在戰場上的一個致命弱點,並將這個弱點轉化成了志願軍攻擊的突破口,在第二次戰役期間一舉將聯軍送回了「三八線」。
  • 二戰,唯一不接受日本投降的國家,17萬戰俘全部被處死
    但是當時美國軍隊已經登陸到日本,此時日本天皇提出一億玉碎的計劃,就此美國就向該國投擲了兩顆原子彈,這才結束戰爭,但是還有一個不接受日本投降的國家,甚至將其17萬戰俘全部被處死。隨著二戰的結束,日本也已成為大家一致痛恨的對象,等待他們的也只有戰敗。但是不見棺材不掉淚,接近瘋魔的日本甚至提出「一億玉碎」計劃。
  • 麥克阿瑟的巔峰指揮:二戰跳島戰術與仁川登陸
    在他們之中,馬歇爾沒有實戰指揮經歷,艾森豪直接指揮的戰役也不太多,惟有麥克阿瑟可說是久經沙場。  麥克阿瑟出身將門,父親老麥克阿瑟是1898年美西戰爭中的名將,曾任駐菲律賓軍事總督。一戰前後好幾任美國陸軍參謀長都是他的門生,這讓小麥克阿瑟在仕途上得益不少。麥克阿瑟本人少年早慧,在西點軍校的4年裡有3年名列第一,畢業的時候還是學員隊長。
  • 韓戰:六個月耗盡了麥克阿瑟的一生輝煌
    提前結束休假回華盛頓的杜魯門不久作了3項決定,其中一項是擴大在日本的盟軍司令麥克阿瑟將軍的權力,授他聯合1司令的新頭銜,因為麥克阿瑟是共和黨和民主黨中最不會引起爭議的人,他的軍事才能可以輔助華盛頓外交政策的實施。麥克阿瑟接到來自韓戰的報告時,他正在東京的臥室裡踱步。戰爭消息太突然了,他對白宮對他的任命感到意外,他認為白宮的決策者並沒真正了解朝鮮的情況,他們是用外交家的意圖想遏制這場戰爭。
  • 麥克阿瑟就職日本期間,百般羞辱天皇,為何還能得到日本人尊重?
    導語麥克阿瑟在自己的回憶錄中寫道,其中有一段描寫的是麥克阿瑟到達日本之後,裕仁天皇拜訪麥克阿瑟的對話,二人會晤時麥克阿瑟直接問道:「日本戰敗,陛下為何不刨腹」?1951年四月,由於在朝鮮戰場的頹勢,麥克阿瑟遭到杜魯門的解職。與此對應的是麥克阿瑟卸任日本「太上皇」,結束了在日本七年的統治。得到消息的日本民眾,自行組織送行隊伍。在麥克阿瑟官邸到機場的馬路上,聚集了上百萬的日本民眾,為麥克阿瑟送行。
  • 美軍剛佔領日本,天皇就主動投案自首,麥克阿瑟:真乃第一君子
    我會想起那些忠誠的將士,他們在凡爾登,聖米耶爾和瓜達爾卡納爾浴血奮戰,他們在巴丹的散兵坑和科雷希多的炮臺上為國捐軀。在陸地上,在海上,在空中,他們無處不在。沼澤密林、熱帶灘頭、寒帶海岬、 彈坑累累的泥濘道路和潮溼的戰壕都是他們的長眠之所。
  • 日本投降紀實:王朝潰敗 將軍剖腹謝罪
    大多數大臣選擇接受《波茨坦宣言》,但是仍有持不同意見者,包括戰爭大臣阿南。鈴木厭惡地宣布休會,然後和外交大臣重光葵匆匆去面見天皇。那天上午,裕仁聽取了首相的意見,天皇最親密的顧問、封建主、天皇印章的持有者木戶勳爵認為,天皇要採取行動打破僵局。最新的報告只是加深了人們的這種印象,即日本的領導人已經陷入了紛爭不能自拔。裕仁意識到,如果日本想要和平,他就必須抽劍砍斷紛爭的結子。
  • 麥克阿瑟如何徵服日本人?去的時候心驚膽戰,走的時候熱淚盈眶
    所以後來麥克阿瑟讓日本天皇裕仁發表了所謂的《人間宣言》,通過這份宣言,讓日本天皇裕仁向日本國民表達了自己不是所謂的「神」,和大家都是人。這直接降低了日本天皇在日本國民心中的威信,為後來麥克阿瑟制定管理日本的方案打下了基礎。
  • 二戰中不接受日軍投降,17萬戰俘全部處死,至今都令日本後怕不已
    法西斯國家的侵略者似乎沒有什麼道德可言,他們在乎的就只有無盡的殺戮,而當時的中國正是法西斯國家日本的目標,這場戰爭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了日軍的殘暴。他們在多地進行了大屠殺,甚至還有人舉辦百人斬,這些罪行都是不可饒恕的。幸好最後的結果是日本戰敗,兩顆原子彈的投放讓日本明白了,只有投降一條路可走了。
  • 在密蘇裡號上受降的故事-麥克阿瑟的5支筆
    日本代表團的另一個頭領是陸軍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他將代表日本大本營籤署投降書。9時整,麥克阿瑟、尼米茲等高級將領走出將領指揮室,來到籤字現場。麥克阿瑟走到擴音器前,發表了簡短的講話。隨後,日本陸軍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站著彎著腰籤了字,他似乎在表明戰敗的軍人不應該坐著投降。日本代表籤字畢,麥克阿瑟宣布:「盟國最高統帥現在代表同日本作戰的各國籤字。」隨後他回身邀請溫賴特將軍和白西華將軍陪同他籤字。這兩位將領曾經在戰場上向日本軍隊投降,但卻獲得了最終的勝利。
  • 「大個將軍」本間雅晴:妻子哀求下終被槍決,卻遭美國法官抗議?
    而這些印象除了抗日影視渲染之外,其實也是有出處的,畢竟當年的日本士兵和軍官,他們由於先天原因在身材上顯得比較短小矮胖,也難怪抗戰時期國人會有「小日本」那樣的俗稱。身材高大的本間雅晴日本高級將軍中的另類:本間雅晴不過,在二戰日軍中,卻有那麼一個著名的「另類」高層將軍,此人就是:本間雅晴(連名字都這麼詩意?)。
  • 彭德懷PK麥克阿瑟:朝鮮戰場上的名將大對決
    不過麥克阿瑟怎麼也沒想到的是,這一次他徹底敗在了另一位將軍手中。那就是我們的彭大元帥彭德懷。1950年,麥克阿瑟整整70歲,彭老總52歲,當時的麥克阿瑟並未把比他小了整整18歲的彭老總放在心上。因為這個出生軍人世家的美國將領,父親是美國陸軍三星中將,駐於菲律賓軍事總督,19歲時麥克阿瑟考進了美國的西點軍校。在大多數人中,這所學校就是世界軍校的NO.1,被稱為「美國將軍的搖籃」,23歲時,他以總分第一的優異成績走出了西點軍校的大門,創造了軍校自創校百年來最好的成績記錄。
  • 二戰日本籤訂投降書時,麥克阿瑟籤名共用5支筆,每支意義都不同
    那場全世界大部分國家都參與進來的戰爭結束距今已經七十多年的時間了,但是當初因為這場戰役造成的傷害,到現在想起來大家都依然後怕,僅僅三個軸心國最終竟然挑起那麼多國家的戰爭,讓老百姓承受一切後果,幸好最終還是他們投降了。
  • 日本人恨美國人嗎?不恨,而且日本非常感激美國
    1945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隨後日本本土就被美國軍事佔領。美國軍事佔領日本的總司令是麥克阿瑟將軍,可以說麥克阿瑟是上天派來拯救日本的美國人。麥克阿瑟在佔領日本期間,對日本人做出了很多有利於日本再次崛起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