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痛心!秦嶺巨石遭濫採)
108國道上超載運石車暢通無阻,許多車不掛牌照;大石多被運到周至馬召鎮的幾個石場,一塊五六十噸重巨石售價十二三萬
知情村民:有花紋、顏色好的大石頭,都是被人用炮炸下來的,「白天弄有人管,都是晚上偷偷弄,有時候半夜就被炮聲震醒了」
「好些人沿著108國道到秦嶺裡採石頭,幾乎每天都要過幾十噸、上百噸的大車,根本沒人管……」2016年11月中旬,一位舉報人打進華商報24小時新聞熱線029—88880000說。
舉報人說,最近在周至108國道黑河流域的拉石車非常頻繁,雖然這些車都經過各種保護站、檢測站,但基本上都暢通無阻。如果再不加以遏制,不僅會對公路交通造成隱患,更會對秦嶺生態構成威脅。近日,華商報暗訪組記者趕往周至,並沿108國道沿線暗訪,果然發現有許多拉運各種石頭的車輛出山,且有些車輛所載巨石,至少在七八十噸。
距治超檢測站約2公裡處拉石車停著「等通行」
2016年12月17日一早,華商報暗訪組記者驅車趕往周至,沿環山路進入108國道不久後,便來到陝西省治超檢測仙遊寺站,記者注意到,超限檢測站除停有一輛「特警」警車外,未發現有待檢車輛。
隨後,記者沿黑河水庫庫區行進約2公裡,在一處山拐角處,看到路邊停放著兩輛重型卡車,車上都用繩子捆著兩塊形狀各異的大石頭,約五六十噸的樣子。兩車司機在路邊拿著手機等待什麼。
由於兩車停放的位置距離桃李坪保護站不足200米,暗訪記者去該站了解情況。保護站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男子稱,停著的這兩輛車是在等「信號」,「只要前面不擋了,車才往下開」。當記者詢問保護站對車上拉著巨石為何不制止時,該站一位負責人表示,由於保護站無執法權,他們對此也無能為力,雖然「一直向上級呼籲著,可沒有結果」。
桃李坪保護站工作人員還反映,夜間經常有拉大石頭的車停在保護站門前百餘米的路段上「等通行」。
離開保護站,當日下午1時多,記者又在108國道上的安家岐附近發現兩輛運送大石的車;下午2時30分左右,兩輛蓋著綠色篷布沒有車牌的重型車出現在庫區的國道上,拉的都是石頭。
返回桃李坪保護站時,記者發現之前停在下面山拐角處的兩輛拉石車已經不見了,原來的位置上又停了另外兩輛蓋著篷布的拉石車。記者問其中一名司機:「拉石頭麼,為啥蓋得這麼嚴實?」對方笑著回答:「哪裡是石頭,拉的是金子。」
當日下午2時49分,記者再次來到仙遊寺超限檢測站,發現辦事大廳內空無一人,大廳外的玻璃崗亭內也沒有人,桌上攤開的一本「陝西省治超檢測站交接班情況登記表」的日期一欄,寫著「2016年12月16日」。該表顯示,移交班組為三班,接交班組為一班,交接時間為11時50分,而檢測車輛為「1」輛,處理車輛為「0」。
據辦事大廳20多米遠的兩名檢測工作人員稱,該站並不負責對車輛進行攔擋,有執法權的是公安交警部門,隨即記者來到辦事大廳外停放的一輛警車前,叫醒了一名在車上睡覺的民警,記者詢問對之前過去的拉石車如何處理時,民警稱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發現有可疑車輛經過……
快切割好的百餘噸巨石就矗立在黑河邊
「12月中旬我去局裡辦事,還在半路看見有輛拉石頭的車,拉了一塊特別大的石頭往外運。」虎豹河護林檢查站負責人王惠安告訴華商報記者,那天見的是一輛掛陝D牌照的平板車,由於拉石頭不歸檢查站管,因此這輛車怎麼下山過站的他並不清楚。
在周至縣板房子鎮齊心村,村委會委員王文宏說,以前沒有建虎豹河護林區的時候,的確有採石的情況,採石頭的人都是自己墊路,自己拿車拉,「建了保護區以後,一般採大石頭都到下面了」。
齊心村距黑河河道約1公裡,在陳河、安家岐及其以上的108國道多處路段,記者看到,不僅山坡上存在採石遺留下來的碎石塊,還有一些明顯有切割痕跡的石頭出現在河道裡。在靠近陳河附近的一處大型山巖下,一塊經多次打眼、用鋼釺多次切割下來的青灰色蘑菇狀巨石就矗立在河道邊,幾乎有一座房子那麼大,足有上百噸。附近一位村民說,這種有花紋、顏色好的大石頭,都是被人用炮炸下來的,有的小些的石頭經過現場切割,就直接拉走了,「白天弄有人管,都是晚上偷偷弄,有時候半夜就被炮聲震醒了」。
知情者稱,秦嶺黑河流域的砂石資源比較豐富,早在五年前,採石和採砂的情況便存在,近年來隨著有關部門加大巡查力度,採石和採砂有所遏制,但由於秦嶺巨石存在天然的觀賞價值,一直沒能徹底禁絕,「你們可以去山下湯房村、金盆村、焦樓村看看,那些幾丈高、成百噸的灰色麻子石都是怎麼來的?除了一些晚霞紅的石頭是從河南拉來的,大部分石頭還不是出自秦嶺?」
暗訪中,記者從當地一位從事護林工作的人員處了解到,由於運送大石的車速較快,且往往超載,所以交通事故經常發生。這位工作人員說,2015年便有一輛大車因為在山拐角剎車不及,從懸崖上翻了下去。
一提起這些拉石車,已經在庫區公路上幹了近40年的養護班長侯成群就氣不打一處來,在他看來,這些頻繁行駛在國道上的拉石車輛不僅損壞公路,而且存在巨大安全隱患,「一天過去好多拉石頭的車,咱只能給上面反映,但也不頂啥……」
一塊五六十噸重巨石售價十二三萬元
經記者觀察,沿108國道出山來到周至的拉石車,基本都將所運大石卸在了周至馬召鎮的湯房、金盆、焦樓以及黑河橋以東的幾個石場,百餘畝的石場從140米的空中向下俯瞰,恍如一個石頭堆起來的王國。
「五六十噸、六七十噸的石頭都不算大的,一二百噸的大石頭也很平常」,附近村民透露,除了做景觀石、門牌石,還有一些大的白石頭,都被粉碎後當石英原料用了。但無論怎麼說,很多人都靠賣石頭把錢賺了:「要不石場咋面積越來越大,大石頭越來越多?」
暗訪中記者看到,許多運送大石頭的卡車除了「陝D」打頭的居多,更多的則是不掛牌照。石場上,有成堆的大小不一的鵝卵石,還有高不到一米的風化石、花崗巖,高達三五米的青灰色巨石隨處可見;所有稍大些的石頭均被標註上了數字以及擁有者的手機號碼;有的石頭旁邊,工人正在持鑽槍切割,有的已刻上了賣家要的字號。在一塊巨型的、大約五六十噸重的麻子石前,一名石場的男子看記者端詳很久,便問是否想要,記者問「咋賣」,對方回答:「得十二三萬,不包運費,要小的可以便宜。」所謂小的,是指一些呈圓形、高近八九十釐米的白色風化石,其中大些的要2000~3000元,小的則600~700元。
據了解,當地運送巨型石頭的平板車、吊車很多都是從西安調來的,一次運費在6000元上下,而運送稍小一些的石頭,往往一車也在兩三千元左右。有知情者稱,有的大石要弄下來並不容易,甚至還要給吊車鋪路,「但這些石頭運下來基本都在十幾萬元起步,根本不愁賣。」
記者調查了解到,在巨石產業的帶動下,大量秦嶺石頭遭到濫採,與此同時,在當地周邊還形成了一些巨大的砂石場,幾乎站在環山路上,就可以看到這些一二十米高、狀如山丘般的砂石堆。
對此現象,一位環保專家痛心疾首地說:秦嶺素有「國家綠肺」之稱,根據《西安市秦嶺生態保護條例》,秦嶺山體坡腳線以上至海拔2600米之間的區域為限制開發區,條例規定,除國家開發外,禁止在該區域內新增勘探、開採礦產資源項目。現在霧霾這麼嚴重,人們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重視環保問題,受利益驅動而對秦嶺山石的濫採濫挖,無疑是破壞資源的一種行為。
記者舉報
馬召國土所調查
2017年1月10日下午,記者發現在107省道金盆一帶路邊,依然停著多輛載著大石頭的不明重型卡車;下午4時前後,在記者眼皮底下,又有兩輛載有大石頭的大卡車從山中呼嘯而至,其中一輛沒有掛車牌。
記者找到周至縣國土資源局,經該局黨辦工作人員向馬召國土所進行了反映。據該局11日回復稱,局裡派人調查,發現馬召鎮湯房村107省道兩邊確有3輛吊車在卸載石頭,當事人是馬召鎮湯房村村民,當事人借107省道拓寬之機,在耕地內堆放景觀石,馬召國土資源所工作人員已對當事人的行為進行了制止,對當事人的堆放壓佔耕地行為正在依法查處。
與此同時,馬召國土所工作人員沿108國道巡查,在41公裡處發現一輛拉有石頭的車輛(車有故障)停在道路中間,未發現駕駛人員;在42公裡處(陳河鎮大湖村滑坡點附近),發現一輛挖掘機,未發現看護人員;在42.5公裡附近,河道內有採石痕跡,未見開採機械和人員。對此,該局表示已根據職能分工,向縣政府進行報告。
廣西鐘乳石礦坍塌致8死 事故因十多年瘋狂盜採
桂林平樂縣沙子鎮保安村委廟背嶺自然村附近的石山突然坍塌,山腰處巖洞中正在工作的18名採石場工人,8人未及逃出遇難。 知情人士隨後向北京青年報報料,該起「礦難」名為突發性自然山體坍塌,實為涉事企業涉嫌長期盜挖鐘乳石,「人為挖空山洞,導致山體坍塌」,天災的背後是利益鏈條下的人為之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