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給奮戰在抗疫一線的軍隊醫護人員: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2020-12-14 國際在線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武漢「解封」之際獻給奮戰在抗疫一線的軍隊醫護人員

■解放軍報記者 王通化 高立英 陳國全

4月8日零時,武漢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這座被白衣戰士日夜守護的城市,終於「通」了!

這天夜裡,江城上空升起今年最大的一輪滿月。圓滿,是齊心戰「疫」的結局,也是新徵程的開始,更是面向未來的祝福和願景。

這一刻,距離1月23日武漢「封城」,整整過去了76天。

「封城」了,擋不住人民軍隊第一時間馳援武漢的步伐。歷史將銘記,人民子弟兵除夕馳援武漢的急切腳步。

「封城」了,擋不住白衣戰士一次次衝向「紅區」的身影。歷史將銘記,軍隊醫護人員與疫魔鏖戰的日日夜夜。

那是急人民之所急的腳步,那是把人民利益高高舉過頭頂山一樣的身影。

農曆正月十五、二月十五、三月十五,這是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在荊楚大地見證的三次月圓。此刻,圓月凝視著這些腳步、這些身影,也見證著4000餘名隊員共同交出的答卷:70多天,治癒新冠肺炎患者近7000人……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一幅幅動人的畫面,映照著人民子弟兵與人民的血肉聯繫、魚水之情。

一個個特殊的節點,標註於這座英雄城市的記憶裡,熔鑄於一個偉大民族的精神中,也必將凝練在一支軍隊的紅色基因中。

他們的腳步和身影,

詮釋著使命至上的忠誠擔當

深夜,月光輝映著醫院的燈光。

凝望著頭頂的這輪圓月,護士長陳靜突然意識到,來武漢已經75天了。回想75天前,仿佛就發生在昨天——

除夕,他們乘車穿過武漢夜幕中沉寂的街區。高樓的巨大顯示屏上交替閃爍著「武漢加油」「中國加油」的紅色大字。

此後,發生在醫院的那些激烈戰鬥,陳靜和戰友們不曾想到;此後,在武漢經歷的刻骨銘心,他們不曾預測。

但在此前,主動請戰、奔赴武漢,卻是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們的共同選擇。

「我有抗擊非典的經驗,讓我去」「我是黨員,我先上」……預先號令下達後,請戰書雪片一樣飛到各級黨組織。

除夕,正是萬家團圓之際。中央軍委一聲令下,由陸軍軍醫大學、海軍軍醫大學、空軍軍醫大學抽組的3支醫療隊450名軍隊醫護人員告別家人,乘坐軍機奔赴武漢。

隨後,來自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聯勤保障部隊、武警部隊多個醫療單位3000多名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陸續奔赴武漢。他們,與駐地在武漢的中部戰區總醫院醫護人員一起,匯成了抗擊疫情的鋼鐵洪流。

新聞直播中,人們記住了一名軍醫在停機坪上發出的鏗鏘誓言:「疫情面前,中國人民解放軍誓死不退!」

「解放軍來了!」一隊隊迷彩身影猶如團團火焰,給全國人民帶來信心和力量。這是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後,全軍衛勤力量第一次大抽組、大聯合、大協同。他們在第一時間攥指成拳,成為戰「疫」一線衝鋒陷陣的戰鬥隊。

「橫空大氣排山去,砥柱人間是此峰。」走進新時代,踏上新徵程,這是人民軍隊的忠誠誓言——聽習主席指揮、對習主席負責、讓習主席放心。

這是領袖囑託,更是如山使命:牢記人民軍隊宗旨,聞令而動,勇挑重擔,敢打硬仗,積極支援地方疫情防控。

2003年請戰小湯山抗擊非典,2020年出徵火神山戰新冠……許多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的足跡和護士陳紅的腳步疊印在一起。

毛青、宋彩萍、張西京、陳靜、李文放、宋立強……這些當年曾參加過抗擊非典和伊波拉,阻擊過禽流感,具有豐富防控治療傳染性疾病經驗的老兵再一次挺身而出。還有一大批參加過汶川、玉樹地震應急醫學救援的中堅力量站了出來,一大批剛剛轉為文職人員的醫護人員站了出來,一大批「90後」「95後」站了出來……

「我是黨員,我先上!」一份份請求奔赴一線的請戰書,一個個飽含責任擔當的鮮紅手印,為「黨員」二字作出生動詮釋。

一聲令,一聲到!「共產黨員」成為戰鬥集體共同的名字。「60後」專家黨員突擊隊、「張華傳人」黨員突擊隊、「插管」黨員突擊隊……在開往醫院的班車上,他們見過凌晨兩點的武漢,穿過冬天紛飛的雪和春天飄零的雨,在防護服和迷彩服之間不分晝夜不停切換,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入黨誓言中的承諾:「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

武漢作證:這是一支值得黨和人民信賴的軍隊。在黨和人民需要的時刻,人民子弟兵再一次衝鋒在前,築起了武漢保衛戰新的鋼鐵長城。

他們的腳步和身影,

傾注著人民至上的深厚情懷

「一切為了人民健康!」中部戰區總醫院門診部大樓前,一行石刻的銘文格外醒目。

人民至上,生命重於泰山。這份「重」,扛在所有軍隊醫護人員肩頭,化作他們堅毅的身影和匆忙的腳步。

「我們的隊伍向太陽,腳踏著祖國的大地。」隊員羅虎把這句話寫在自己的防護服上。他和來自全軍的醫護人員一起,日夜衝鋒在「紅區」,連續奮戰在救治危重症患者最前線。

向前,向前,向前!危難時刻,他們的腳步朝著同一個方向: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和最危險的地方。

人民至上,有一種戰鬥叫不舍晝夜——

「根本記不住今天是星期幾,在這裡,時間概念永遠只有馬上、立刻……」進駐醫院後,軍醫馬壯和戰友們一直處於快節奏、高負荷的忙碌狀態,只為儘快收治病人。

就像高速旋轉的陀螺,轉得越快,立得越穩。深夜,趕去接班的軍醫胡世頡一腳踩上剛鋪設澆築的路面。迷彩鞋上裹滿水泥漿,變硬了穿不了,卻成了「一段記憶,一塊化石」。

人民至上,有一種無畏叫捨生忘死——

一位危重病人轉運中輸液管突然堵塞出現心衰現象,中部戰區總醫院護士方萍冒著被感染的危險,毅然摘下起霧的護目鏡進行穿刺。

「一進『紅區』,哪有時間考慮怕不怕?腿不停地跑,手不停地幹,腦子不停地轉。只有一個念頭:搶救生命。」每逢有重症患者需要緊急施救,護士馬曉麗和戰友們都毫不猶豫地迎上去。

一名隊員在日記中寫道:「軍醫也是肉體凡胎,也食人間煙火,但只因人民把我們養育,需要的時候,以命換命都在所不惜。這是我們堅定的信念。」

「穿過你的朦朧我的眼,只要有光感,我就要站在病人面前……」白衣戰士們的「詩和遠方」,寫在他們奮戰的日日夜夜裡。從他們心底奔湧而出的,是對人民熾熱巖漿般的大愛深情。

「25床不願吃飯,先餵點熱牛奶。26床會自己吃,給他下巴下墊塊毛巾。29床老爺子脾氣有點倔,我們得哄一下……」這是護士楊灣交班後給同事發去的簡訊。看到89歲的患者躺在救護車擔架上,沒有力氣走下車,專家毛青一步跨過去,把老人家抱下來。年過七旬的重症患者林大娘生活不能自理,子女一個在外地、一個在隔離治療,當班護士輪流為老人餵飯、洗腳、擦身。

因為長時間穿戴防護服和口罩,許多醫護人員的臉上被勒出了深深的印痕。那些帶著印痕的照片,連續登上微博熱搜榜。網友們讚嘆:這是最美的臉,這些軍醫臉上的印痕有多深,對人民的愛就有多深!

醫療隊員們出發時,每個人都揣著家人愛的叮嚀;他們抵達後,每個人都將愛傾注給親人般的患者。「我不知道你是誰,我卻知道你為了誰。」這個春天,難忘的旋律一遍遍湧向人們心頭。

「你們是光明的使者、希望的使者,是最美的天使,是真正的英雄!黨和人民感謝你們!」連日來,習主席對軍隊醫務人員的讚美,持續鼓舞著抗疫一線廣大官兵和醫務人員的戰鬥熱情。

光明的使者什麼樣?一個聽診器可以作證——

病床旁邊,隊員宋立強上身微微前傾,屏住呼吸,認真辨別聽診器中傳來的聲音,任憑汗水在防護服內流淌。一些重症患者無法外出接受胸部CT檢查,他冒著被感染的風險,嘗試隔著防護服聽診。

希望的使者什麼樣?一組數字可以作證——

56歲,36年黨齡,40年軍齡……毛青說,自己得配得上寫進履歷裡的每一個數字。無論是搬運物資、洗消防護,還是監督防控、救治病人,毛青總是忍著右髖關節的傷痛,衝鋒在救治第一線。

最美的天使什麼樣?一幅畫面可以作證——

一次,醫療隊隊員唐傑用溼棉籤給一位患者溼潤嘴唇時,患者突然嘔吐起來。唐傑迅速清理汙物,然後拿出床下的臉盆,倒上溫水,一點點為患者擦拭乾淨……

把人民的利益舉過頭頂,子弟兵的這個姿勢定格在患者心中。

深夜查完房,患者給值班軍醫胡宇發去簡訊,說出「心疼您」這3個溫暖的字,就像親人那樣自然;佩戴呼吸機無法言語的患者,拉著護士的手,用指尖在她手心裡反反覆覆寫著同一個字:「謝」……

這是患者的深深致敬——

那天,武漢金銀潭醫院病房門口,兩名患者康復出院。「我們現在康復了,向你們致敬!」印在隊員趙孝英和戰友們腦海中的,是兩張充滿感激的笑臉和兩個不太標準的軍禮。

這是春天的最美約定——

早櫻似錦,陪伴著空寂。武漢大學代表武漢人民邀約所有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和家人明年春天一起來看櫻花。他們懇切期盼:「到時請一定來!」

這是一座城市的致謝——

「武漢人民永遠感謝您!武漢人民永遠歡迎您!」3月31日,武漢市委、市政府向支援湖北醫療隊發出感謝信。

「他們不顧安危保護我們的生命,只有一個目的,把武漢還給我們,把我們還給武漢……」這座英雄的城市,用一部兩分多鐘的城市宣傳片,向一個個衝鋒在抗擊疫情一線的英雄致謝。

他們的腳步和身影,

書寫著生命至上的戰「疫」答卷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關鍵之時,彰顯硬核力量。

從抵達戰「疫」一線那刻起,白衣戰士不斷刷新一個個「軍隊速度」,築起人民群眾安全生命線。

火神山醫院的建設使用,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這所全國矚目的醫院從交付使用前,戰「疫」就開始了讀秒。時間,一刻不停;數字,不斷跳動;進展,不斷加快……為了搶時間,軍隊醫護人員一遍一遍熟悉環境,建立診療流程,克服重重困難應收盡收,應收早收。8天後,火神山醫院收治患者就超千人。

緊隨其後,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進駐武漢泰康同濟醫院、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這是兩所尚未改建完工的醫院,軍地醫護人員攜手整合醫療資源,最大限度拓展床位,成為生死戰場上又一支「主力部隊」。

從發起戰鬥衝鋒那刻起,白衣戰士不斷貢獻著「軍隊智慧」,為人民群眾點燃生命的希望。

「充分發揮突擊隊和主力軍作用,儘快研製出安全有效的疫苗、藥物、檢測試劑」「提高治癒率、降低病亡率,最終戰勝疫情,關鍵要靠科技」……牢記習主席囑託,軍隊廣大醫務人員和科研人員與時間賽跑,向科學要方法、要答案。

3月中旬,一條重大新聞刷屏: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團隊研製的新冠疫苗於3月16日獲批進入臨床試驗。

在武漢抗擊疫情一線,軍隊負責的各定點醫院先後推出中西醫結合治療、新藥物免疫療法、「訂單式」救治法等一系列新療法,摸索出一條「精準化」用藥、「全程化」疏導、「個性化」配餐、「親情化」護理的救治方法。

從無畏堅守戰位那刻起,白衣戰士不斷創造一個個「軍隊奇蹟」,為人民群眾撐起生命的天空。

一次次,他們帶來信心——

1月27日,中部戰區總醫院緊急收治了首例被確診為新冠肺炎的孕婦李女士。入院時,李女士的雙肺已嚴重感染。

為挽救母嬰的生命,醫院組織呼吸、重症、婦科、小兒科、感控、檢驗等10餘個科室專家,就孕婦分娩可能出現的嬰兒及醫護人員感染等各種險情,先後4次會診,制訂了周全的救治方案。經緊急救治,母子平安,醫護人員未被新冠病毒感染。

一次次,他們帶來希望——

百歲老人王大爺入院時,患有阿爾茲海默症、高血壓、心臟病、腹主動脈瘤、糖尿病、泌尿性感染等8種基礎疾病,一直處於昏迷狀態。

為救治老人的生命,醫院抽選呼吸重症、老年病等學科專家骨幹,組建專門醫療和護理團隊,安排24小時特級護理……半個月後,王大爺治癒出院。

治癒患者突破1000人、2000人、5000人、6000人……軍隊醫務人員的戰「疫」成果,回應著習主席的高度讚譽:「軍隊醫務人員牢記我軍宗旨,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為黨旗、軍旗增添了光彩。」

滔滔長江水,巍巍黃鶴樓。長江兩岸,「武漢必勝」字樣格外醒目;神州大地,已然春暖花開。

驚濤拍岸,英雄的中國人民守望相助;駭浪撲面,英雄的子弟兵與人民同舟共濟。冬去春來,武漢見證了中國軍民身上蘊含的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也見證了這股力量和這種精神共同書寫的中國答卷。

從空中俯瞰湖北武漢,密集的車流、璀璨的燈光……這個一度被按下「暫停鍵」的英雄城市,如今迸發著無限生機和活力。

將鏡頭拉近一些,在火神山醫院、在武漢泰康同濟醫院、在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在中部戰區總醫院……那些日夜奮戰的白衣戰士,堅守與衝鋒的身影仍那樣堅定。

那些被領袖點讚過的身影,是挺立風雨的堅強脊梁,是共克時艱的磅礴力量,也是休戚與共的責任擔當……他們,將銘刻在一座城市的記憶裡,銘記在一方百姓的心中。

(解放軍報武漢4月8日電)

(本文刊於《解放軍報》2020年4月9日01、03版)

相關焦點

  • 高考作文輔導85: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致敬抗疫一線的勇士們
    嶽陽市2020屆高三二模下水作文 |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致敬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勇士們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武漢疫情爆發後,全國上下齊心協力,援助之手紛至沓來:院士鍾南山來了,2003年抗擊非典的團隊來了,全國4萬餘名一線醫護人員來了,汶川地震倖存者來了,山東的菜農來了……一幕幕感人的場景每天都在武漢上演,匯聚成了這個春天最美的畫面。作為高中生的你,在這場特殊的戰「疫」中,一定也有諸多感受。
  • 你守護生命我守護你:新繹來康助力醫護人員疫後療愈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國廣大醫務工作者日夜奮戰,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築起生命防線。為助力保障廣大醫務工作者的家庭生活,體現社會人文關懷,由人民日報旗下「人民好醫生」客戶端發起舉辦的「你守護生命 我守護你——人民愛醫行動」於2月19日正式啟動。
  • 【阜平好網民】阜平「硬核」夫妻奮戰抗「疫」一線
    「市場藍」與「天使白」攜手抗「疫」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侵入了華夏大地。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在這次嚴峻的考驗面前,廣大黨員幹部衝鋒在前,頑強拼搏,充分發揮了戰鬥堡壘和先鋒模範作用。在阜平抗擊疫情的戰場上就有這樣兩個人,它們是逆行者中令人欽佩的「夫妻檔」。
  • 滄海橫流 英雄本色——致敬抗疫一線的勇士們
    新華社武漢2月24日電 題:滄海橫流 英雄本色——致敬抗疫一線的勇士們新華社記者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阻擊戰。「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在危機中挺身而出,在大考中英勇奮起。黨員幹部衝鋒在前、頑強拼搏,醫務工作者義無反顧、日夜奮戰,解放軍指戰員聞令而動、敢打硬仗,廣大人民群眾眾志成城、守望相助……醫護人員將患者送入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2月12日)。 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經過艱苦努力,目前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的態勢正在拓展,但疫情形勢依然嚴峻複雜,防控正處在最吃勁的關鍵階段。
  • 柯林頓夫婦請紐約的醫護人員吃披薩,感謝奮戰在抗疫一線的美國人
    美國時間3月25日,周三,紐約一家醫院的醫護人員驚訝地發現,他們得到了柯林頓夫婦提供的免費披薩,以感謝他們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期間為紐約提供的幫助,以感謝這些奮戰在抗疫一線的紐約人。根據網友在推特上的帖子顯示,周三晚上,前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和她的丈夫、前總統比爾·柯林頓,請紐約市北威郡郊區的多布斯費裡的聖約翰醫院的醫務人員吃披薩。
  • 蘭大二院原創抗疫歌曲《逆行》向奮戰抗疫一線醫護人員致敬
    疫」歌曲《逆行》MV由蘭大二院康復科醫生薛鑫填詞作曲,抗「疫」一線醫護人員代表張天明(蘭大二院隔離病房醫生)、陳亞榮(蘭大二院支援蘭州肺科醫院醫療隊護士)、嚴玉琳(蘭大二院預檢分診護士)傾情演唱,反映援助湖北醫療隊成員奮戰隔離病房挽救患者生命的真實記錄。
  • 滄海橫流 方顯英雄本色
    【讓黨旗在疫情防控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 滄海橫流 方顯英雄本色 2020年07月13日08:19    來源:央視網 (責編
  • 雙色球130期,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不過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老王自己心態保持還是不錯的,雷打不動每天一注複式票。今日分享:雙色球130期複式膽拖票一枚特別提醒:文中號碼僅為分享展示所用,不代表作者觀點或推薦!
  • 艾薇兒這首歌獻給所有奮戰在抗疫一線的人員《We Are Warriors》
    肆:前段時間聽朋友說艾薇兒出新歌了,讓我去聽聽,聽完以後總體感覺很震撼,使人振奮 有了繼續努力下去的動力(打了雞血),這首歌獻給所有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感謝你們的付出!任何困難不會使我們退縮。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 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
  • 三六一度集團捐贈物資送達湖北 助力一線醫護人員抗「疫「
    日前,三六一度集團向湖北地區捐贈的價值1000萬的物資陸續抵達抗「疫」前線,幫助一線醫護人員更好的進行抗「疫」阻擊戰。湖北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以及相關受捐單位對三六一度集團的捐贈表示了由衷的感謝。隨著天氣變化,讓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穿暖、穿舒適,既是完成醫療救治工作的重要保障,更是給予前方「戰士」崇高精神的最好回應。
  • 歷史文化源流|滄海橫流 方顯英雄本色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2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的講話。滄海即大海,滄海橫流,指海水四處奔流。滄海橫流一詞,多見於晉代,如晉代範寧《春秋穀梁傳序》有「孔子睹滄海之橫流」、袁宏《三國名臣序贊》有「滄海橫流,玉石同碎」、《晉書·王尼傳》有「滄海橫流,處處不安也」。英雄一詞,在漢語中出現較早。英雄本色,作為成語,出現在明代方汝浩的武俠歷史小說《禪真逸史》:「元帥所言,正是英雄本色,但要用心莫作等閒,挫動銳氣。」
  • 瀋陽必勝客向抗疫一線醫護人員傳「真情」送「暖心餐」
    2020年一場新型冠狀肺炎疫情席捲而來,無數白衣天使們不得不舍小家、為大家,走向抗疫一線,走進沒有硝煙的戰場。2月14日,瀋陽必勝客聯合瀋陽晚報發起 「有愛·必勝」全民告白公益活動,市民紛紛留下愛心話語,致敬白衣天使們勇敢逆行,加油鼓勁。
  • 戰「疫」 中小學生徵文:《給奮戰一線醫護人員的一封信》
    (點擊圖片進入專題)同舟共濟 全民戰「疫」 山東省中小學徵文大賽小學組徵稿展示:作品:《給奮戰一線醫護人員的一封信》>作者:姜一 臨沂市白沙埠鎮崖頭小學六年級二班指導教師:孔小麗敬愛的醫護人員們: 你們好!
  • 萬州:90後護士手繪圖畫 記錄一線醫護人員抗「疫」瞬間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記者 天嬌 連日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國人的心,奮戰一線的醫護人員也得到了大家的極大關注。重慶萬州90後護士石燕拿起手中的畫筆,記錄一線醫護人員的抗「疫」瞬間,為他們加油打氣。
  • 書法家韓首迅到陸良縣人民醫院慰問抗疫一線醫護人員
    掌上曲靖訊 7月30日,著名書書法家韓首迅先生一行在縣委宣傳部、縣文聯、縣衛健局相關負責人的陪同下,到陸良縣人民醫院慰問抗疫一線醫護人員,以書法家現場創作、贈送書法作品的形式致敬抗疫醫務人員,把關懷送到抗擊疫情一線。
  • 聲援戰「疫」一線 浙音師生為愛而歌
    杭州日報訊 為聲援奮戰在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第一線的工作人員,提振全國人民抗擊疫情的信心和決心,這兩個月來,浙江音樂學院的師生們積極行動起來,創作完成了一系列致敬疫情防控的主題歌曲。他們以愛為歌,同心戰「疫」,用藝術的方式向戰「疫」英雄們致敬。
  • 眾志成城 有愛必勝 大連必勝客向抗疫一線醫護人員傳「真情」送...
    2020年一場新型冠狀肺炎疫情席捲而來,無數白衣天使們不得不舍小家、為大家,走向抗疫一線,走進沒有硝煙的戰場。2月14日,遼寧必勝客發起「有愛·必勝」全民告白公益活動,市民紛紛留下愛心話語,致敬白衣天使們勇敢逆行,加油鼓勁。人們將小情小愛,轉化為對白衣天使的大愛表白。徵集一經發起,就收到了來自全省的上百條留言。
  • 抗疫鬥爭的江蘇實踐|滄海橫流,白衣執甲盡顯英雄本色
    江蘇省委省政府堅決貫徹中央部署要求,迅速行動,傾情傾力,先後派出2813名醫務人員支援湖北,在武漢、黃石兩地多點開展救治工作。江蘇是全國派出醫務人員最多的省份,江蘇援湖北醫療隊是最早到達、最晚離開的醫療隊。  滄海橫流,英雄本色,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 施秉銀: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2020年1月22日,西安交大一附院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打響,施秉銀不畏疫情,身先士卒,率先垂範,他深入隔離病房,衝在一線,他是院長,更是一位逆行勇士。施秉銀心系疫情,在他眼裡只有搶救患者,2月5日出徵武漢臨行前,他動情的說:「我要求我們團隊提前去,早去一點,就可以早一點投入一線救治,就可以挽救更多的生命。
  • 《易經》解卦: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是說能夠做到別人所難以做到的事情,才是真正的英雄,在經歷了蹇難之後,國家正處在一個百廢待舉、萬象更新的時候,如何在這個休整振興之機,將之前蹇難所遺留下來的問題徹底究竟的整頓清除,將會是解卦成功解決風險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