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祭之外的瀨戶內海,還有讓你著迷的理由

2020-12-19 騰訊網

今年最熱門的藝術景點,一定是三年一次的瀨戶內海藝術祭,又快到了打卡夏季藝術祭的時候。

藝術祭打卡時間表

瀨戶內海,不僅有藝術祭,也是日本生活工藝的中心。

這裡有柳宗悅、野口勇留下的民藝傳統,也是當代匠人聚集之處,是一年一度的「瀨戶內生活工藝祭」舉辦地。在這裡,商品經濟和民藝傳統激蕩碰撞,孕育出了將器物融入日常的生活方式。

往下讀,(假裝)在瀨戶內海度過悠長假期吧~

「瀨戶內生活工藝祭」會集了這樣一群生活工藝創作者和愛用者,在四國高松舉行為期兩天的活動。

繁榮的高松是連接四國與本州的交通樞紐。在這片十二世紀以來就是商業交易重鎮的土地上,古來就有著能夠接受不同文化的柔軟土壤。高松有一股咀嚼、品嘗、融合、轉換的力量。正因為時常求新求變,這裡棲息著絕對不會中止、永恆的生命力。

接下來,我們分享發生在瀨戶內生活藝術祭中的木工設計師、哲學家、人類學家的三方對談,他們圍繞「什麼是生活工藝」這個問題,朝更廣闊的地圖試著尋找答案……

找回自然與人類的接口」

——選自《器物的足跡》

石倉:關於剛才談到的「生活」話題,雜誌上常常將創作者的生活報導得很「美好」,我認為這樣的著眼點不太好,創作者如何用其溫柔的感性聯結自然與人類,才是值得探究的重點。深入思考民藝或「生活工藝」,我們應該關注的重點是,作為素材的自然是經由什麼樣的線路與人類聯結的,就像為什麼人們會想買三谷先生做的盤子,正因為它是聯結自然與人類的接口。

三谷:是啊,純粹的木質觸感令人聯想到森林之類的風景。「瀨戶內生活工藝祭」的會場不但有街頭藝人表演、美食,還設有音樂表演用的舞臺,我想藉由這樣的氛圍提高它的慶典歡樂性,因為我希望打造的不是一個只買賣工藝品的場地,而是一個只要來到就會覺得「很開心」的地方,讓東西不單是東西,而且能和各種事物產生聯結。想和認識的人聚在一起吃美食,營造一處像是小型慶典的地方,我認為能帶給人們這般喜悅的器具就是生活工藝。

石倉:網野善彥先生和勝俁鎮夫先生曾說過,「中世紀,在彩虹出現的地方會形成市集。」我想這樣的市場所具有的非常態性十分重要,在高松舉辦工藝祭,就是通過這般非常態性,串連起瀨戶內這片廣大的區域,其中有這一層特殊的意義。例如,直島有個非常特別的藝術世界,擁有冶煉所和工業遺蹟;豐島以美食著稱;小豆島盛產橄欖;還有男木島、女木島,是不可思議的民間故事寶庫。這片海域周圍散布著各具特色的島嶼,並與防予、藝予諸島連接,藉由工藝祭這個市集活動,這些島嶼得以通過網際網絡與世界交流,為當地注入更多活力。

最近我去了祝島勘查,此行讓我不斷意識到,這就是所謂的島,在這裡能夠完整看見人們的生活。祝島上有一項和農業有關的活動,叫作「還種」,以前的祝島上沒有發展農業,後來因為九州國東半島的人帶著種子,搭船橫渡瀨戶內海來到祝島,才開始發展農業。為了表達「感謝」之情,祝島人每年一次將種子返還國東半島,這就像是島與島之間的贈予,打造出贈禮的網絡。我想對於「瀨戶內生活工藝祭」來說,在思考瀨戶內的藝術世界、打造瀨戶內經濟圈的同時,這樣的贈禮經濟將是一個很重要的思考點。

三谷:這樣的贈禮方式,要以什麼樣的現代觀點來思考比較好呢?

石倉:贈予有著時間方面的考量,比如盂蘭盆節收到什麼、要回贈什麼,情人節收到巧克力,白色情人節就要回禮,仿效這類世俗的例子也沒什麼不好,但我認為打造一個不用等值交換或金錢來衡量的時間與空間很重要。我希望工藝祭成為交換場所的同時,也能是一處能夠收送禮物的地方。工藝本來就是基於禮品而成立的,人們活用大自然的贈予,相對也應花費最小的力氣打造來自大自然的禮品。英文的「 gift 」有兩種意思,一種是「禮物」,另一種是「才能、天賦」,就藝術家創作而言,這兩種意思皆具,是一樣的。我想,設法結合外在的給予和人們對自然內蘊的活用,這就是工藝祭要做的事情。

三谷:來到高松的中島喬治和野口勇,就是一種禮物,這個叫作禮物的球將被投向生活工藝祭,然後生活工藝祭再成為將這顆球投向誰的舞臺。

石倉:市場一詞的語源是,住在海邊的人帶來海產,住在山裡的人帶來山產,彼此交換,倒不是指什麼山珍海味。

三谷:嗯。

石倉:這麼說來,好像成了「森林(山)是海的戀人」,形成這樣的循環呢。

鞍田:以生活工藝為軸,超越生活與工藝,追求地域文脈與自然結合而發展的網絡,也許高松就是為此打造出來的代表性場所。

三谷:今天我們暢談了許多關於生活與工藝的話題,也了解我們的工作其實與豐富的世界有所聯結,無形中得到了非常棒的禮物呢。非常感謝兩位!

相關焦點

  • 海中生物 | 2019第四屆瀨戶內海國際藝術祭
    2019年4月26日拉開帷幕,三年一次的藝術祭是最受矚目的日本現代藝術祭典。瀨戶內海藝術祭「海之復權」瀨戶內位於日本本周、四國和九州三大島之間的海域,因其豐富的地理資源,又是日本海運的重要航路,自古以來都佔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 「瀨戶內海藝術祭」藝術品們的乘風破浪
    🌊記2016年的瀨戶內海藝術祭一次穿梭於本州、四國和九州之間的跳島藝術之旅//策展人北川弗蘭保持著這樣的想法,在瀨戶內海的小島上,把小島當做展廳,用輪渡代替步行,召集世界知名的藝術家,在瀨戶內海策劃了一場多維體驗的藝術之行。由於這種新穎的形式和重磅藝術家作品的加持,當然還有合理的規劃和配套的藝術酒店等等,2010年第一屆的瀨戶內海藝術祭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於是這個實驗性的藝術活動得到了延續和發展。
  • 瀨戶內海藝術祭|犬島
    犬島位於豐島的北部,很小,也是瀨戶內海藝術祭的舉辦地之一。小島僅有50多位居民而已。這裡盛產優質花崗巖,也是金屬冶煉基地。但20世紀的銅價暴跌使之工廠關閉,但它並未從此消聲覓跡,是藝術使之恢復了生命力。
  • 不說指南|聽2019瀨戶內海藝術祭背後 死而復生的故事
    如今,瀨戶內海死而復生!每3年一度的瀨戶內海藝術祭,引來世界矚目。大師們匯聚於此,以藝術為媒介,發掘人與自然海洋和諧共生的可能性。也許瀨戶內海不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但它死而復生的別樣美麗,值得你用全身心感受,感受像波妞與琪琪一樣,在這裡重獲新生。
  • 瀨戶內海藝術祭
    1/9 瀨戶內海藝術祭
  • 日本瀨戶內海藝術祭:高松跳島全攻略
    從瀨戶內海回來差不多一個月了,跳島遊覽了春季藝術祭的不同展出,現在時不時的還會想起在某個小島海邊散步或者在馬路拐角吃拉麵,也會想起海島的熱浪滾滾或者是嘟嘟嘟經過的白色小汽車,帶著這些記憶碎片回到日常,繼續生活。決定抽出一段時間整理這些資料,提供一些線索,給也要準備遠行的你們。
  • 瀨戶內海藝術祭,我們來了
    旅行成長計劃GITsP×瀨戶內海藝術巡遊,15人的團隊來到了日本瀨戶內海,參觀三年一度的「瀨戶內海藝術祭」,圍繞建築、人文與藝術作品,展開7天的旅程。藝術祭以瀨戶內海各個主要島嶼為中心,融合各島文化與藝術創新,在自然與藝術的完美結合中,充分感受日式藝術和審美的迸發。 在不同的小島上深入探訪建築展館,對話當地與自然結合的藝術作品,感受島嶼上的人文環境與小島氛圍,我們沉浸在途中,也成長在路上。
  • 去日本跳島,體驗三年一度瀨戶內海藝術祭
    如果你喜歡日本文化,又鍾情於藝術,那麼三年一度的瀨戶內海藝術祭
  • 錯過等三年,2019年瀨戶內海藝術祭即將開展!
    瀨戶內海是日本面積最大的內海,海面上分布著大大小小超過1000多座島嶼。每三年一次的瀨戶內海藝術祭,今年已經邁入第四屆啦。這個全日本最文藝的地方,除了擁有風光旖旎的海岸線,更是眾多藝術家的靈感樂土。
  • 2019瀨戶內國際藝術祭,自然與藝術的盛宴
    海天一色的自然風光,星羅棋布的海島,與島上風光融合的知名大家的藝術作品……遠離都市喧囂,自然與藝術完美融合,這樣的瀨戶內海,讓我心生嚮往。而今年,等來了每三年一次的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瀨戶內國際藝術祭是從2010年開始的,不止日本,全世界的藝術家們都來到這裡,創造與瀨戶內環境相結合的作品。之後每三年一次,瀨戶內國際藝術祭成為了一項藝術盛事。
  • 上島去,瀨戶內海藝術祭
    \  河馬君又回來更新公眾號了  /公眾號已經拖了整整3個月沒有更新了,特來此懺悔。(此行看見好幾個心大的歐美男孩興衝衝騎著車來到美術館得知不能入場後鎩羽而歸)💡豐島美術館也可以預約,約不到的話,當天儘早去領取整理券。我自認為應該是經歷了這次瀨戶內藝術祭人最高峰期的時期,但得益於整個組織方的有序安排、日本人不緊不慢的節奏有效減輕焦慮心情,以及習慣了人海戰的我,總的來說其實體驗還不錯,也沒有覺得人多到受不了的時刻。
  •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の由來🌊瀨戶內海位於日本本州、四國、九州之間,是孕育近畿中央文化的搖籃,在源平、室町、戰國時代曾是列強爭奪資源之地。海上島嶼星羅棋布,包括直島、豐島、小豆島、男木島、女木島等大大小小3000多座島嶼。
  • KLOOK x 窮遊沙龍·深圳 | 你離瀨戶內海藝術祭就差這份靠譜攻略了!
    地中美術館如果還不太了解瀨戶內海藝術祭那你應該聽說過草間彌生的世界盡頭的南瓜安藤忠雄的地中美術館這些高水準的作品和覆蓋各個島嶼的龐大規模也使得藝術祭在國際上產生了廣泛影響力貝內斯之家酒店這些攻略卻沒有真正分享三年一屆的瀨戶內海國際藝術祭不了解一些只能在藝術祭期間看到的展品真的很可惜永久性的場館可以留待日後淡季慢慢品玩
  • 瀨戶內海藝術祭|豐島
    豐島美術館是豐島乃至整個藝術祭中名氣最響亮也是最震撼的地方了。它是建築師西澤立衛和藝術家內藤禮合作的美術館,位於面向大海的豐島小山丘山腰,打造出自然、建築和藝術相互融和的美妙環境。若是不著急走或等船還有時間,不妨去試試這家以草莓為主打的甜品店,冰淇凌,刨冰,可麗餅,打開你的少女心。
  • 私藏旅行攻略|3年一次日本瀨戶內海藝術祭
    ,讓瀨戶內海重獲新生與價值,成為地球上所有地域的「希望之海」,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由此誕生,藉此開始一場「海之復權」。首屆瀨戶內海藝術祭於2010年舉辦以瀨戶內海各主要島嶼為中心,結合各島文化與藝術創新。藝術祭期間還有劇團和樂團等祭典活動,展現風情民俗。瀨戶內海藝術祭致力於成為全球藝術青年的烏託邦。
  • 三年一度的瀨戶內海藝術祭即將開展,一生必訪的藝術聖地
    (圖:紐約時報)2010年舉辦了首屆瀨戶內國際藝術祭,以自然為背景,天馬行空的藝術品與觀賞體驗,賦予了瀨戶內海這些島嶼新的光環,吸引全球各地的文藝青年們來打卡。瀨戶內海藝術祭三年一次,2019年正好是第四屆。這一屆將以獨特的風格帶給人們不一樣的視覺。
  • 錯過今年再等3年,2019瀨戶內海藝術祭最強攻略
    ,這裡有一篇超詳細的遊玩指南幫你玩轉今年的藝術祭!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嬉遊」(ID:xiyougogo)作者急速菜菜1)關於瀨戶內海藝術祭瀨戶內海藝術祭三年一次,今年(2019年)藝術祭舉辦地遍布瀨戶內,從之前的幾個主要島嶼擴展到現在的12島、2個港口,由固定班次的渡輪連接。
  • 旅遊超級市場帶你去3年1次的《2019瀨戶內海藝術祭》
    1)關於瀨戶內海藝術祭瀨戶內海藝術祭三年一次,今年(2019年)正好是第四屆。藝術祭舉辦地遍布瀨戶內,從之前的幾個主要島嶼擴展到現在的12島、2個港口,由固定班次的渡輪連接。這是瀨戶內海藝術祭的精華所在。另外,如果時間夠多,女木島 / 男木島 也是不錯的選擇哦。
  • 瀨戶內海藝術祭已開始,日系文青必備朝聖經驗在這裡
    春節的時候,曾寫過一篇關於瀨戶內海藝術祭的攻略。
  • 瀨戶內海藝術祭|小豆島
    商店裡更是一應俱全,幾乎你能想到的和想不到的橄欖相關產品這裡都有,吃的、喝的、護膚的,還有當地醬油和掛麵。5|OTHERS島上還有太多值得遊覽的地方,像是為瀨戶內海而生的小豆食堂,掛麵工坊,遍地的藝術空間,當地特色美食醬油冰淇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