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溫州日記原創
前些天,我在網絡上看到了一份這樣的榜單。
在《2018年前三季度全國各個城市的GDP》排名中,溫州位列第35位,寧波第15位,而我們浙江的省會城市杭州則擠進了前10。
怎麼說呢,雖然溫州這排名和2017年的第35名相比沒有什麼變動,但是心裡莫名地有點心酸。也不是說溫州沒有進步,只是有時候進步的速度慢了,就無異於是退步了。
而眾所周知,溫州囊括了4個市轄區、5個縣,以及2個縣級市。
那麼在2018年前三個季度中,溫州的各個區縣在這場GDP大戰中,誰在崛起誰又在沉寂呢?
第11名:文成縣
2018年前三季度GDP完成量:65.04億元
2017年前三季度GDP完成量:57.68億元
增量:7.36億元
名義增速:12.76%
雖說在GDP總量上,文成縣是最低的。但來過這裡的人都知道,這是一座美得冒泡的山城。
這裡的森林覆蓋率高達71.7%,因而坐擁「天下第一氧吧」之稱;這裡的飛雲江流經段清冽可見,水質排名全省八大水系榜首;這裡的環境清幽,流水潺潺,常年的生態綜合評價都位居全省前列、全市第一……
百丈漈,劉基故裡,銅陵山,紅楓古道,峽谷景廊,飛雲湖等都是它的活字招牌。
雖然,文成縣的GDP暫時落後,但是它卻以12.76%的名義增速位居溫州第一,相信它的未來是值得我們期待的!
第10名:洞頭區
2018年前三季度GDP完成量:69.75億元
2017年前三季度GDP完成量:62.92億元
增量:6.83億元
名義增速:10.86%
話說洞頭的GDP總量這麼低,我的心裡還是有點失落的。畢竟是我的老家,我比任何人都希望它能夠發展得更好。
這裡被譽為「溫州的後花園」,還被清朝詩人王步霄盛讚:「海外桃源別有天,此間小住亦神仙。」
東岙漁村,仙疊巖,馬岙潭,望海樓,鳥島等都是它的黃金名片。
行走在這裡,處處皆是景,別有一番天上人間。尤其是洞頭的民宿,真的是要為它強力打call,裝修什麼的完全不輸韓國和泰國的酒店!
2018年12月12日,洞頭被命名為第二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實踐創新基地。
相信手裡握著一眾王牌旅遊資源的洞頭,未來只要用心打好這牌,那麼經濟超趕也只是時間上的問題了。
第9名:泰順縣
2018年前三季度GDP完成量:70.78億元
2017年前三季度GDP完成量:64.12億元
增量:6.66億元
名義增速:10.39%
與2017年前三季度相比,2018年泰順縣的經濟有所提升,增幅為10.4%。當然光用GDP來衡量泰順這個地方,也許並不是明智之舉。
這裡被譽為「中國廊橋之鄉」,境內保存完好的唐、宋、明、清各朝代的木拱廊橋多達30餘座;這裡的人文底蘊深厚,被列入國家和省市的非遺名錄高達116項,諸如百家宴、畲族民歌、碇步龍、提線木偶戲等更是遠近聞名……
走進泰順,仿佛置身於安貧樂道、黃髮垂髫的久遠時代,內心極易得到滿足。
在現在這個GDP不再至上的時代,經濟發展固然重要,但是生態環境也不能忽視,畢竟山清水秀的家才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
第8名:永嘉縣
2018年前三季度GDP完成量:300.12億元
2017年前三季度GDP完成量:282.97億元
增量:17.15億元
名義增速:6.06%
盤點到第8位,終於有一個區縣的GDP完成量突破了三位數,那就是我們的永嘉縣啦!雖然跟2017年相比,GDP的漲幅並不多,但總體上還是呈現穩健的上升趨勢。
「中國泵閥之鄉」「中國烏牛早茶之鄉」「中國拉鏈之鄉」「中國鈕扣之都」「中國教玩具之都」,全部都是它揚名在外的頭銜。
錦上添花的是,永嘉的美食也是令人讚不絕口。楠溪素麵、永嘉麥餅、紅沙田魚、金粉餃、沙崗粉幹、烤全羊,保證你怎麼吃都吃不膩。
以前,總覺著永嘉距離市區特別遠,但自打知道阿聰每天都是坐著城鄉大巴來上班以後,好像永嘉也沒我想像中的那麼遠了。
所以,我特別看好永嘉未來的發展,等杭溫高鐵建成通車了,新的資源一定也會源源不斷的湧進來!
第7名:平陽縣
2018年前三季度GDP完成量:316.61億元
2017年前三季度GDP完成量:284.34億元
增量:32.27億元
名義增速:11.35%
平陽縣,跟2017年前三季度相比,名次上沒有變動,仍然是第7名。
這裡最出名的,莫過於有「碧海仙山」美譽的國家級海洋自然保護區南麂列島,以「風景六勝」著稱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南雁蕩山,和古木參天、碧波蕩漾的國家級南雁森林公園。因此,每年慕名前來平陽的遊客高達上百萬人。
雖然和其他區相比,平陽縣的產業優勢並不突出,但這並不影響它未來的發展。
這邊空氣清新,學區房多且不貴,在教育資源上佔了不少的優勢。
第6名:蒼南縣
2018年前三季度GDP完成量:360.48億元
2017年前三季度GDP完成量:332.18億元
增量:28.30億元
名義增速:8.52%
如果用一個字來形容蒼南縣的GDP,那就是:穩!跟去年前三季度相比,蒼南縣的GDP漲幅為8.52%,可以說是在穩中求進了。
這裡的水資源充沛,多年的平均水資源總量為12.1716億m3,每平方公裡的水資源量為107.51萬m3,是全國平均產水量的4倍。
這裡的礦產資源優越,囊括了非金屬礦藏43處,而明礬礦石的儲量更是多達驚人的16216萬噸,佔全國儲量的80%和全世界儲量的60%。
玉蒼山、碗窯、漁寮大沙灘、福德灣等旅遊資源,文成也是洋洋大觀、應有盡有。
更令人吃驚的是,蒼南縣的鄉鎮通車覆蓋面高達100%,外海貨運航線也多達8條。
等輕軌S3線延伸至蒼南縣,歐樂灣國際夢幻海洋樂園、赤溪棕櫚灣濱海旅遊度假村等綜合體拔地而起,相信無論如何,蒼南縣的發展都不會太差的。
第5名:甌海區
2018年前三季度GDP完成量:406.09億元
2017年前三季度GDP完成量:374.98億元
增量:31.11億元
名義增速:8.30%
甌海區,2018年前三季度的GDP排名跟2017年一樣,還是第5名。
但不得不說,甌海這幾年的經濟勢頭尤為迅猛,除了「大拆大整」以外,成片煥然一新的城區也在短時間內崛起,原先的「髒亂差」形象有了大幅度的改善。
在交通設施方面,甌海擁有溫州市區唯一的高鐵站——溫州南站,甌海大道的高架橋貫穿東西,市域的鐵路S1線也成功串聯起了甌海的三大片區。
在教學資源方面,諸如溫州中學、溫州五十一中、溫州第二外國語學校、北外溫州附校、溫州育英國際學校等均位於甌海區,其中還不乏茶山高教園區、溫州肯恩大學等絕佳的科研力量,可以說是很優秀了。
所以我對甌海區未來的發展,還是一如既往的支持,沒別的原因,光是它這幾年的發展就很令人驚豔了!
第4名:龍灣區
2018年前三季度GDP完成量:470.26億元
2017年前三季度GDP完成量:448.23億元
增量:22.03億元
名義增速:4.91%
雖然2018年前三季度,龍灣區的名義增速在溫州各縣市中排名墊底,但這不影響它的發展。
這裡遍地都是傳統的製造業、企業,誕生了諸如源大創業園、紅連文創園等多個省市級服務業集聚示範區;這裡風光秀麗,擁有瑤溪風景區 、國安寺石塔 、天柱風景名勝區、永昌堡 、大羅山等旅遊資源。
在商圈PK上,龍灣區也不落下風。萬達廣場、奧體城商業中心、大潤發超市、億象廣場等,待全部建成營業後,將來的效益一定很可觀。
另外,龍灣區即將建成附二醫瑤溪院區和口腔醫院,溫州奧體中心也正在加快建設當中,龍灣區的將來仍有逆襲的機會。
第3名:瑞安市
2018年前三季度GDP完成量:635.57億元
2017年前三季度GDP完成量:593.88億元
增量:41.69億元
名義增速:7.02%
瑞安能擠進前三名,也算是意料之中了,畢竟瑞安的發展速度從來沒有讓我們失望過。
2018年12月,瑞安入選全國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100強、 投資潛力100強, 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100強、中國最佳縣級城市第10名……榮譽多得數都數不過來。
當然,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瑞安的美食,像是莘塍五香乾、湖嶺牛排、高梁肉、瑞安燒餅、熗花蛤等絕對都是吃貨們的最愛。
而在交通設施方面,溫州繞城高速公路西南線已於去年正式通車,接下來的市域鐵路S3線也將途徑瑞安,飛雲動車站也將邁入全面升級,真可以說是越來越完善了。
總體來說,瑞安的發展勢頭看起來很不錯,今年應該會再創新高,我們就多多期待吧。
第2名:樂清市
2018年前三季度GDP完成量:704.08億元
2017年前三季度GDP完成量:640.72億元
增量:63.36億元
名義增速:9.89%
樂清市,這是溫州各區縣中妥妥的「王炸」了,也是大多數人公認的「溫州模式」的發源地。
因為樂清市是中國市場經濟發育最早、經濟發展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中國電器之都」 「中國電子元器件產業基地」「中國精密模具生產基地」 「中國斷路器產業基地」……全部都是它所獲得的殊榮。
溫州唯一一個5A級旅遊景區——雁蕩山,北部也位於樂清。
不久之前,我們採訪過一批路人,話題是「溫州哪裡的人最有錢」,當時有不少的人都很肯定的回答:「樂清!」
雖然,樂清的城市建設遠沒有它創造的GDP那麼漂亮,但是作為一個老牌勁旅,它的發展速度還是一往無前、所向披靡的。
第1名:鹿城區
2018年前三季度GDP完成量:780.39億元
2017年前三季度GDP完成量:717.50億元
增量:62.89億元
名義增速:8.77%
鹿城區排第一,相信很多人不用看就已經猜到了,因為它經濟老大哥的寶座真的坐了很久了。
作為溫州人眼中真正的中心城區,它的資源和改造自然也是有目共睹的。
諸如鞋業、服裝業、紡織業、通用設備製造業等,在全國都是排在前列的;與我們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醫療、教育、市政等公共服務設施,這裡也是妥妥的第一。
2018年,鹿城區入選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科技創新百強區、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區和綠色發展百強區。
儘管,鹿城區前三季度GDP的完成量不如樂清市,但GDP老大哥的位置,鹿城區還是坐得穩穩的,希望它未來的發展能夠更加強悍一點吧。
2018年前三季度,溫州全市的GDP完成量為4188.96億元,同比2017年上漲了8.06%。
但是可以很明顯的看出,溫州各區縣的發展極為的不平衡。溫州最富的區和最窮的縣,相差的GDP總額竟高達十幾倍。
當然,身為一個門外漢,我也不好對它評頭論足。只是我私心還是希望,咱們溫州落後的幾個區縣,能夠一躍而起,別再只是表面那麼慘澹的數據了。
領頭的那幾個區市,也能夠再接再厲、再創輝煌,推動溫州走出低谷、迎來新的發展高峰。
當然,近幾年溫州的發展和改變已經勢如破竹,我們都看在眼裡。
如影隨形的,那顆盼望著溫州變得更大更強的願望,也醞釀地越來越虔誠、迫切。
2018年12月,溫州入選了2018中國大陸最佳地級城市30強。
但願2019年,溫州能做得更好,不是謎一樣的沉寂,而是像睡醒的蛟龍一樣騰飛、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