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彭微)「老師,為什麼有人聽到別人說他的壞話時,他身體就會有感覺呢?」「那是因為腦神經在起作用」,「那是因為他不喜歡這樣的語言」,「那是因為他曾經聽到過這樣的聲音留在了他的記憶裡」……當一個孩子提出問題後,其他孩子頭腦風暴,給出很多的想法,這就是我們這一期小組活動中孩子們討論的議題。
近日,長沙市心視界社工中在在嶽麓區白鶴咀社區組織開展了「成長不煩惱」青少年心靈成長活動,活動於每周日的上午9:30-11:00進行,從11月15號開始,持續8周。活動特邀湖南省青少年心理團輔專家專家張豔萍老師帶帶領,本社區有10餘名中小學階段的孩子參加。
11.30號,是小組的第三次活動,今天的活動主題是「相互尊重,學會看見」。豔萍老師通過「查理的一天」的活動提問:如果一個轉學來的新同學,由於某些原因,因為不怎麼受歡迎,他可能聽到受傷害的話有哪些?隨著孩子們說一句,豔萍老師就將紙團起來,直到最後,查理被傷害的語言揉成了一團,給學生們提供一個視覺影像,展示不尊重的評論帶來的長期影響,從而引起孩子們思考我們平時的評論可能如何影響到他人的。
如果你也經歷過查理這樣的一天,你會有怎樣的感受,你又如何從朋友或是同學那裡尋求幫助?大家把想到的都寫在了便條紙上,貼在了查理的身上。最後,有同學說他們班上也有這樣的同學,被評價,被孤立,被嘲笑過。是的,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都曾或多或少的有過一些皺褶,這個活動讓我們反思了自己的行為和言語所產生的影響,同時也探索幫助他人和我們自己獲得歸屬感的方法。
心視界社工「成長不煩惱」青少年心靈成長系列活動一直在繼續,他們希望能幫助到更多的孩子們,從自我認知,自我管理,社會認知,做負責任的決定,人際交往這五個維度學習,做一個內心充滿力量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