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扒包放得下手提電腦 超市反扒「袋袋平安」

2020-12-21 浙江新聞

  曾在杭州世紀聯華慶春店等超市商場出現過的「反扒包」升級了,原先雨披袋大小的「反扒包」如今變大了,足可放下筆記本電腦大小的拎包。使用原理依然不變,把你的東西放進「反扒包」裡,讓賊無從下手。「這只是物防,還有人防,超市裡還專門成立了反扒中隊。」慶春店防損部門的項科長介紹。

  這樣的反扒中隊和「反扒包」,在整個杭州都是開了先河的。在轄區內,長慶派出所準備將這一做法逐步推廣。

  不管物防還是人防,轄區內大型超市商場所有的反扒動作都和長慶派出所充分互動,目的只有一個:擋住賊骨頭的第三隻手。昨天記者趕到慶春店,交通治安分局民警正在對他們進行新一輪「全員防損反扒培訓」。「反扒僅僅靠民警和專職反扒隊員是不夠的,超市所有員工都是反扒中隊隊員。」長慶派出所民警陳駿說。

  9月6日,反扒中隊的「大師兄」陳臣謨照例盯緊了超市的角角落落。他發現,人群中有個中年男子的眼睛總是盯著別人的口袋。「大師兄」不動聲色地向他靠近。

  果然,對方悄無聲息地摸出了別人口袋裡的25元現金。「大師兄」衝上去,逮住了這個湖南籍的蟊賊。「交通治安分局的民警給我們講過,眼睛不看商品,專門盯著人家口袋看的,要特別注意。」

  原來的「反扒包」只有雨披袋大小,放放手機和錢包就差不多了。「有顧客說,那我們的拎包呢?有些貴重物品沒法放進這個小小的『反扒包』裡。」陳警官說當時剛剛推出「反扒包」後,就聽見了這樣的聲音。

  昨天記者看到,升級版的「反扒包」足足比以前大了四五倍,放進拎包完全沒問題,而且還有帶子可以背可以拎。目前,已經有500個這樣的「反扒包」在世紀聯華慶春店推出。

  也有人笑著說這個辦法挺「土」,交通治安分局從事多年反扒工作的劉警官說:「土不土不管,反扒關鍵是看效果。」

相關焦點

  • 反扒民警為你開出夏季公交防賊「藥方」
    ­  當時,這個個頭較矮的中年男子在國際村公交車站四處張望,就引起了反扒民警的注意,當他尾隨一群人上車後,徑直來到一位身背單肩包手提袋子的男乘客旁時,民警們就把他當成重點監察對象。果不其然,他趁男乘客下車的瞬間,快速出手掏走了其褲袋裡的錢包。可惜,錢包還沒來得及藏好,響亮的手銬聲打破了他的美夢,反扒民警「準時」出現,當場把他抓獲。
  • 鄭州反扒民警發布防盜秘笈 教你幾招「氣死賊」
    民警點評:「扒手大多為中青年人,常常挎著或拎著包,守候在多條公交線路匯聚的站點,利用高峰期扒竊。」宗攀峰說,特別是冬季天冷,市民急於乘車,扒手會趁亂施竊,「如果你發現連續過來幾趟車,有人只是往前擠就是不上車,就要注意他了。他們扒竊得手後,會迅速逃離現場,讓你防不勝防。」
  • 看看網友反扒示意圖
    浙江在線02月03日訊黃世勇根據多年的反扒經驗,詳細分析了反扒示意圖。  1.城區各大醫院以及商場  高發時間:每天早上上班以後。  高發地點:醫院取藥大廳、抽血化驗點以及商場裡人流擁擠的購物點。  高發原因:這類地點人員密集,且多排隊。市民一心急著辦理業務,容易忽略身邊的可疑人員。
  • 記錄反扒隊員們的12小時
    為確保廣大旅客財產安全,嚴厲打擊扒竊、盜竊等侵財類違法犯罪行為,更為了以老帶新傳承反扒事業,北京鐵路警方專門成立了一支由22名偵查員組成的特別反扒行動隊,其中不少老偵查員都是屢立戰功、赫赫有名的反扒神探。  任大勇,一名80後的「老偵查員」,在北京西站派出所從事反扒工作已經10年,2017年剛被北京西站地區管委會評為西站地區十大「身邊榜樣」。
  • 從反扒到擒「狼」!城市「獵人」轉型中堅守
    雷震努力學上海話,每次審訊都用上海話,就算被嘲笑也無所謂;路記不住,就背地圖,把上海地圖和公交線路背得滾瓜爛熟;他還背小偷照片,凡是被上海公安處理過的,他按照籍貫分類,一個個背下來,還存在手機裡隨時翻看。功夫不負有心人,一連兩次,雷震獨自一人抓獲小偷。在反扒行當,這意義非凡:他終於出師了。然而,這僅僅是開始。為了抓賊,雷震更加拼命。
  • 中心城區有望成立反扒行動隊 打擊公交扒手
    在去年召開的市「兩會」期間,丁丙等三位代表在《關於成立公交派出所或公交反扒中隊的建議》中建議,在公交公司內部組建「公交派出所」或「公交反扒中心」,並賦予該組織相應的反扒職權,以嚴厲打擊公交扒手的囂張氣焰,還百姓一個清新純淨的治安環境。
  • 反扒30年成神探 環視一周便知有無扒手
    老宋真名宋亞穎,現年59歲,自貢首批反扒民警,從事反扒工作30多年,現為自貢市公安局自流井分局刑偵大隊反扒中隊負責人。在川南乃至整個四川公安系統,因為「反扒」,老宋早已遠近聞名,曾獲評四川省特級優秀人民警察、自貢市「平安使者」等榮譽。  崢嶸歲月,熱血鑄就。如今,老宋已年屆59歲,即將退休。他的心願,是能培養出一批能接過他「反扒衣缽」的傳人。
  • 海澱反扒民警張惠領收徒
    (記者 高健)被譽為「神探亨特張」的海澱反扒民警張惠領收徒了。昨天,10名優秀民警拜師張惠領,「亨特張」將把近30年的反扒「功力」,傳授給10名高徒,從此,海澱將會有更多眼疾手快、「武功」高強、奮不顧身的「神探」守護轄區平安。
  • 北京鐵警組織反扒神探 女警喬裝打扮察「敵情」
    」成立特別反扒行動隊,打擊扒竊、盜竊等違法犯罪行為  新京報訊 (記者左燕燕)為確保廣大旅客財產安全,打擊扒竊、盜竊等侵財類違法犯罪行為,北京鐵路警方近日成立了一支由22名偵查員組成的特別反扒行動隊,其中不少老偵查員都是經驗豐富的「反扒神探」。
  • 選雙肩還是手提?京東電腦包銷量TOP8
    不過電腦包的容量較小,只適合放13英寸的筆記本電腦。側邊拉鏈袋的設計,外部亦有鬆緊口網眼袋,保證內部物件安全性,也形成了袋中袋的獨特設計,能同時在網眼袋中放下雨傘地圖等。    電腦包內部為大容量的電腦倉位,能放下14英寸筆記本,有獨立小袋隔層,可放置其他小物品方便拿取。外部多個隔層可放置不同需要的物品。專屬airflow空氣流動背負系統,排汗快幹,背負舒適,符合人體工程學,減輕背部壓力。背帶上配有眼鏡鉤掛環,方便拿取。
  • 在斯洛維尼亞反扒
    我忽然發現我的影子和後面的兩個影子重疊了,兩位驢友跟得我那麼緊幹嘛?我接著發現背在身後的包動了幾下,小偷!我刷拉一下轉過身,我背包的第一第二道拉鏈已經被拉開,兩個年輕的外國女人正從我包裡縮回手去。我大吼一聲:為啥偷我東西?那個塗著口紅紋著身的漂亮女人說:No,No。  你偷了我什麼?我一把抓住她的背包,不由分說拉開了拉鏈。包內是空蕩蕩的,包裡有一隻LV的皮夾。
  • 反扒民警的非常愛情
    所以,與靜宜見面後,經歷過苦澀的劉勇便坦言告訴靜宜:「我是一名反扒民警,忙起來會顧不上家的……」不料,沒等說完,靜宜便笑了,羞澀地說:「我都知道。」這句話就像一股暖流頓時流進了劉勇的心田。那一夜,他是笑著進入夢鄉的。  兩人的第二次見面很有些「傳奇」色彩。本來兩人說好一起去電影院看電影,但是,路上,劉勇卻領著靜宜不停地圍著車站溜達。靜宜正在納悶時,卻發現劉勇正緊盯著前方。
  • 四川自貢「反扒神探」退休了,但他的徒弟們更厲害
    在川南地區被稱為「反扒神探」,「反扒祖師爺」的老宋,結束了他40多年充滿傳奇色彩的警察生涯。燈會抓扒手,老宋成反扒界的「祖師爺」在四川自貢乃至於川南地區,宋亞穎有兩個「外號」:「反扒神探」,「反扒祖師爺」。
  • 購物用的手提袋,可是家裡的收納美物,再多也能用得上
    我們去商場購物,不管是買鞋還是買衣服,最後結帳的時候售貨員都會給顧客拿個手提袋裝起來,而且買的東西越貴,購物袋的質量也越好,去超市買洗衣液也會送顧客手提袋,而且這個袋子還挺大能裝很多東西。有時在街上也會有人主動送給路過的人手提袋,袋子上印的有廣告語,這是商家為了做宣傳而免費發的,不知不覺家中就攢了很多這樣的袋子,這些袋子放在家中你有什麼用處呢?都放在家裡攢起來了嗎?這些袋子還是都有用的,其實有些事不說不知道,說開了也就明白了。首先,這些袋子可以用來整理衣櫃。家裡的衣櫃是最需要人收拾的地方。因為那裡很容易亂,而且這時疊放好了,過幾天打開看看還是亂了。
  • 加派反扒民警跟車打擊扒手-
    今後,便衣反扒民警將重點巡查這條線路,打擊此類非法活動。  市公安局反扒總隊相關負責人稱,此前已接到市民的相關報警和反映,警方也陸續進行過幾次整治。如今正值學生開學高峰,該線路上有西南政法大學、南方翻譯學院、海聯學院等高校,學生出入頻繁,扒手也就可能更猖獗。警方將加派便衣民警,採取沿途站點蹲守、跟車、端窩點等方式,重點打擊該線路上小偷等不法人員。
  • 使用帆布手提袋的幾個理由
    帆布手提袋是我們生活中日常使用的,一個手提袋的用途有許多,可以放入多種物品,比較方便,帆布包手提袋有許多不同的款式和尺寸,無論選擇哪種手提袋,都可以發現它的用處。帆布手提袋容量大,可放入一天所需要使用的物品,不用擔心容量不夠大的問題。
  • 市公安局將建反扒總隊 打擊扒手有了專業隊伍
    市公安局將建反扒總隊 打擊扒手有了專業隊伍  重慶商報訊(記者劉川鬱實習生羅婧琳)扒手囂張的日子將越來越少。市公安局有關負責人昨日透露,目前市局正在加緊籌建反扒總隊,專門打擊扒手。  在昨日召開的市公安局警風監督員會議上,市公安局一負責人說,此前的反扒行動,由於沒有專門的總隊,都是臨時抽調人員組成;往往是在行動期間,扒手就收斂,可行動結束後,扒手又猖獗起來。  據介紹,反扒總隊成立,將從市公安局公交分局、市公安局治安總隊抽調民警組成。成立後,民警每日將著便裝執行任務。
  • 反扒民警老穆:抓過2000多名扒手 胸懷天下無賊夢
    在公安系統已經擁有諸多高科技偵查手段的同時,反扒民警的裝備依舊是「一雙眼兩條腿」,每天隱藏在人群中與扒手玩著「貓鼠遊戲」。「我姓穆」老穆抓過的扒手不下2000人次,接觸了形形色色的扒手。審訊慣偷,能把人氣得七竅生煙。慣偷都是頻繁進出班房的老油子,只要是不被抓現行,什麼都可以賴掉。「這幫人就沒個說實話的,基本都是『零口供』。」老穆說,「要麼是人贓具獲,要麼就得有錄像等輔助證據,否則很難追究刑事責任。」
  • 公交車上的乘客多起來了,來聽聽老宋給你講述他33年的反扒經驗
    反扒是種職業慣性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向好,社會全面復工復產有序進行,街面、商圈、車站逐漸恢常態,公共運輸工具上的人也多了起來。上個周五(3月13日),剛下了夜班的王華在單位附近買好菜,坐上公交車準備返回華巖新城的家中。上車時人不少,沒有空座,王華便提著菜站在過道裡昏昏欲睡。
  • 隔山取火飛象過河 反扒達人教你拆扒手"陰招"
    昨日上午,「長沙志願者反扒大隊」在湖南大學開展「傳播反扒知識,共建和諧校園」的反扒志願者高校行活動。民間資深反扒人士現場傳授反扒知識,教市民拆招。  有著27年反扒經驗的何清平表示,大學生群體的反扒意識較差,很容易成為扒手的目標對象。「小偷的眼睛喜歡四處看,遇到這樣的人要警惕;周圍有人向你靠近,很有可能是故意製造擁擠作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