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雖不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也非教眾最多的宗教,卻是對我國傳統文化影響最深的宗教,以至於我們沿用至今的許多詞彙都出自佛經,比如「方便」「障礙」「單位」「執著」「習氣」「現在」「未來」等等不勝枚舉,據不完全統計關於佛教的成語也有二百餘句,如「包羅萬象」「前因後果」「醍醐灌頂」「現身說法」等。
佛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絕非三言兩語能道清說明,翻看中國各個時代的著作皆有佛教影響的痕跡。佛教教義與世無爭勸人向善,因此也成了各個朝代推崇的教派之一,用以安定民心減少紛爭。此外佛教還有許多傳世幾千年的佛經一直教化著其教徒和影響著我們的思想。
佛經是佛教能夠傳承與延續的思想之源,佛經大多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在說法布道時經其弟子門徒收集整理的合集,佛經分為三藏十二部,三藏是經典的總稱,而十二部也是根據體裁和內容的分類,具體到經文的數量則多達兩千餘冊,其中就有大家耳熟能詳的《心經》《金剛經》《地藏經》《四十二章經》等等,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了。
佛經教義各有所長各有所專,今天與大家一起探索一部被稱為佛經之王的經書,它的名字叫作《妙法蓮華經》簡稱為《法華經》,此經是釋迦牟尼晚年的說教,是用以明示諸教徒不分富貴貧賤,人人都可以成佛的著作。今天摘四句經文與諸君感悟佛家至典。
一,在於閒處,修攝其心,安住不動,如須彌山。
釋義:人若想修成正果,到達覺者的大智慧之境,則要選擇一個幽靜閒適的去處,修行自己的內心,將心安住在諸法之上,不為所起也不為所動,如此便如同一座雄偉的高山一樣。須彌山的意思是山中之王。
二,眾生諸根鈍,著樂痴所盲。
釋義:芸芸眾生沉淪凡世,令慧根變得愚鈍,只痴迷於欲望所帶來的歡樂,導致慧眼盲目。意思是說,世人受俗世很多不良因素感染,而失去真正的分辨能力,反而將一些錯誤的追求當做是正確的奮鬥。
三,刀杖不加, 毒不能害,若人惡罵, 口則閉塞。
釋義:修行佛法的益處是使兵刃不能傷,使毒不能侵害,若人口出惡言謾罵,也勿要反唇相譏。因為佛法是勸人向善的法門,能普度感化眾生,從而使人們放下屠刀,不互相傷害。有人出言謾罵,不要為此氣氛,這只是因為對佛法的修為還未感染到對方。
四,販肉自活, 炫賣女色, 如是之人, 皆勿親近。
釋義:通過殺生販賣肉食的和通過鄙陋手段出賣女色的,像這兩種人不要接近。佛家講究眾生平等,人畜皆是生靈,都應該是平等的,誰也無權決定對方的生死,所以傷害性命之人絕非善類。萬惡淫為首,通過經營女色交易為生的人,更是無恥之徒,也應該遠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