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報融媒記者 張德鶴 劉作霖
文明,是城市進步的標誌,是城市發展的靈魂。
從一個人到一群人,從一群人到一座城,文明已成為195萬邳州人共同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
邳州市堅持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為抓手,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為載體,不斷深化精神文明建設,激發文明實踐的生命力,於「潤物細無聲」中讓文明的種子在市民心中紮根,在街巷、樓宇、居民區勃發,傳遞直抵人心的溫暖,激發更多向上、向善、向美力量,催開最美的文明之花。
「我們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為載體,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性精神文化活動,發揮『最美邳州人』的示範作用,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腦入心,讓新時代文明成為城市新風。」邳州市委書記吳衛東說。
滿城花開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
「人人向善向美,個個收穫吉祥」「文明禮讓,平安是福」……行走在邳州的大街小巷、行政機關、醫院、公園廣場、超市、車站等,一幅幅展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公益廣告與城市景觀與人們日常生活緊密結合,隨處可見。
為了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看得見、摸得著、離得近,邳州市精心設計開展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5月27日,官湖鎮2020年首場道德講堂在新華村開講。講堂以「誠實守信、敬業奉獻」為主題,組織道德模範現身演講,引導廣大幹群學習先進、崇尚先進。
「道德模範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自己的無私奉獻弘揚著友愛、誠信、互助、進步的時代精神,為我們樹立了新時代的道德標杆。」村民李峰說。
邳州市找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人們思想的共鳴點,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一次次立足基層、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進機關、進社區、進農村、進學校、進家庭、進企業。
邳州市還依託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站、所)等,開展以養成新習慣、塑造新民風、共建共享新邳州為主題的「三新」實踐活動,做到特色實踐教育常年不斷線,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無所不在。
文明源於心、成於行、貴於恆。
「我們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上用巧勁、做實功,凝魂聚氣、強基固本,持久鑄造『文明之魂』,做到了日學而不察、日用而不覺。」邳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劉傑說。
志願服務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 「邳州樣本」
夏初,港上鎮小湖村康樂福養老小院有一抹難得的清涼。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示範點,這裡建設了棋牌室、書畫室等功能設施,成為集居家養老、讀書看報、健身休閒、文化娛樂於一體的服務場所,吸引了不少老人往這「跑」。鄉風文明志願崗的志願者,更是經常來這裡為老人提供志願服務。
「我們不只服務於失獨老人,對於一些失能人員,我們打造了殘疾之家,滿足群眾的不同需求。」港上鎮小湖村黨支部書記彭士美說。
作為國家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試點地區,邳州大膽嘗試、開拓創新,全面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以志願服務為主要形式,推動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文明全面發展,積極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邳州樣本」。
走進邳州市新華書店新時代文明實踐示範點的「新思想加油站」,迎面可見擺放了大量的紅色書籍、理論著作,上方的液晶屏循環播放著經典紅色影片及節目,站內還設立了大運河志願服務站,桌子上擺放著應急包、工具箱以及雨傘供讀者應急使用。
為更好地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高質量、有特色,邳州市在全市範圍內整合構建了1個市級中心、25個鎮(區、街道)所、497個村(社區)站和若干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示範戶、示範點,四級實踐陣地實現「六個一」全覆蓋。
邳州通過以點連線、以線帶面,以萬千星星之火溫潤群眾,讓實踐活動和為民服務無時不在、無處不在。
邳州還緊密結合發展實際和民生需求設計實踐項目,開展「理論宣講」「在你身邊」「發展引擎」「希望田野」「多彩生活」「法治邳州」「綠色家園」「呵護成長」「健康邳州」「溫情邳州」等實踐大服務十大行動,組織成立700多支志願服務隊伍接受群眾「點單」、深入一線「送餐」,累計開展活動近8000場次,全力打通文明實踐與群眾需求的「斷頭路」,為廣大群眾送去了實實在在的貼心服務,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試點工作形成全域推進、滿城開花的生動局面。
崇德向善文明新風吹遍城鄉
從最初的愛心搭乘到義務救援,從扶危濟困到捐資助學,邳州市順風車志願者協會會長王振輝和他的團隊,已免費搭乘4000多人次、關愛留守兒童82名、探望空巢老人130多名、給因病致貧家庭募集善款20萬元。
港上鎮曹樓村村民蘇維風創業成功後,致富不忘桑梓,多年如一日回饋家鄉,支持家鄉建設。他先後捐資200萬元,給村裡捐建包含衛生室、農家書屋、黨員活動室等設施的村綜合辦公樓。
邳州把「最美邳州人」評選作為推動公民道德建設、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傳播邳州好聲音的重要載體。選樹了一大批各類先進典型,在全市形成崇尚先進、學習先進、趕超先進的濃厚氛圍。湧現出「最美公交車司機」譚英剛,誠實守信還清欠款的李全士、李恩典父子……謳歌真善美,集聚正能量,「最美邳州人」成為邳州公民道德建設的「金字招牌」和精神文明建設的新坐標。據統計,從2013年以來,邳州市共評選出「最美邳州人」當選者70名、提名獎獲得者74名(包含集體),9人被評為「中國好人」,20人被評為「江蘇好人」,29人被評為「徐州好人」。
「邳州大力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塑造人文精神,為建設『強富美高』新邳州提供了堅強的思想保證和強大的精神動力。」邳州市市長曹智說。
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中,邳州還開展「說文明話,做文明事,當文明人」活動,進行文明禮儀知識普及志願服務活動,培養群眾養成文明禮儀好習慣;開展「文明小區」「文明家庭」「文明單元」「文明戶」「好婆媳」「未成年人關愛工程」等評選活動,促進市民素質與城市文明同步提升。
一位位先進典型、一項項道德實踐、一次次精神洗禮,綿綿用力、久久為功,激發邳州全市上下的思想認同、情感共鳴和效仿意願,市民的「美德內涵」不斷釋放,好人好事層出不窮,善行義舉蔚然成風。
在文明的滋養中,文明「基因」已嵌入到邳州經濟社會發展各個方面,催生為邳州發展的內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