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食大家都見過,月全食雖不常見,但是也並不是罕見的現象,那麼藍月亮是什麼意思大家知道嗎?
什麼是月全食
月全食是月食的一種。當月亮、地球、太陽完全在一條直線上的時候,地球在中間,整個月亮全部走進地球的影子裡,月亮表面變成暗紅色,形成月全食。
月全食的過程分為初虧、食既、食甚、生光、復圓五個階段。
2018年1月31日,天空上演了月全食,本次月全食的半影月食階段開始於北京時間18時51分,此時月面亮度變化不大,所以公眾觀測可從19時48分初虧開始,會慢慢看到月球缺掉一角;
到20時52分月球被完全「吃掉」;從20時52分至22時08分,夜空中月亮會變為古銅色,就是常說的「紅月亮」;從22時08分後,月亮慢慢復圓;23時11分左右,觀測結束。
什麼是藍月亮
藍月亮是天文學的術語。我們知道月亮運行周期是29.53天,接近於我們的陰曆紀年法,但是陽曆周期是一年365天,因此陰曆和陽曆之間存在一個周期時差.
意味著會出現一個陽曆月份中出現兩次滿月(1月2日和1月31日),天文學中,第二次出現的滿月稱之為藍月。
一般,藍月亮並不多見,平均每32個月才會出現一次藍月亮,而藍月亮恰逢月全食,則是非常罕見的天文現象了。
從天文學角度看,2018年1月31日出現的月全食全名叫」超級藍月月全食「,上一次出現還是15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