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茶話世界」 發展茶文旅產業

2020-12-16 貴陽新聞網

  圖為冷水村村民在修建水肥一體化混肥池。

  這幾天,白雲區都拉鄉冷水村大寨組村民莫紅華早上7點就趕到小寨組的一處山坡,負責監督村裡「茶話世界」項目中水肥一體化混肥池的修建。「我們村『茶話世界』項目專門請得有技術公司來搞水肥一體化,主管道已經修好了,等到池子修起來,就可以裝分管了。」莫紅華說,「水肥一體化搞得好的話,我們村的項目就能抓緊見成效,全體村民也能得好處。」

  冷水村原名冷水溝,是都拉鄉最小的行政村,由大寨組、小寨組構成,有126戶村民540餘人,土地面積500餘畝、森林面積3850餘畝。冷水村依山傍水,植被良好,水資源充沛,但受地理位置等因素制約,過去一直沒有支柱產業,基本沒有村集體經濟。

  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在相關政策及政府的號召下,冷水村村支兩委幹部心潮湧動。「現在正是發展的好時機,靠種苞谷和大米不行,必須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把村集體產業發展起來,才能帶富村民。」冷水村村主任羅玉平說。

  冷水村村支兩委幹部主動到畢節等地考察學習,並將省、市、區農業專家請到村裡開展調研指導。2017年,冷水村試點種植了20餘畝冬蓀並初見效益。「我們村有天然龍泉水井10來個,地下水資源豐富,但土地有限,光靠種植冬蓀發展還不夠,如何把閒置的荒坡空地利用起來,搞農旅一體化,才是我們的目標。」羅玉平說。

  經過上級部門和農業專家多次調研,以及村支兩委的積極爭取,白雲區都拉布依族鄉「茶話世界」項目選址冷水村。該項目是全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規劃的重點項目之一,於2018年初啟動。

  「茶話世界」主要種植內容為綠茶、白茶、奶白茶、紫鵑、黃金芽等5個茶葉品種,規劃種植面積千餘畝,目前已種植600餘畝,其中200畝的核心區位於冷水村小寨組。按照項目三年總收益預測,「茶話世界」通過茶葉種植及二次深加工、家庭民宿、定製團體活動、設施農業體驗、茶文化體驗等子項目,預計產值將達到1200餘萬元,將以產業扶貧形式進一步解決村民的增收問題。

  「去年,我們村針對這個項目專門成立了『貴州雲保拂香茶茗農民專業合作社』,採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保障合作社和農戶共享發展收益。」羅玉平說,村民一是通過土地資源入股,每畝土地每年保底分紅可得900元;二是村民還可以到「茶話世界」項目上班,解決部分村民的就業問題,低收入困難群眾將被優先考慮。「土地入股有租金,收益分紅有股金,園區上班有薪金,通過三重收益讓群眾實實在在受益。」

  不僅是涉及到土地的村民可以入股,該項目作為都拉鄉精準扶貧的重要項目之一,鄉政府還投入了40萬元資金,作為全鄉低收入困難戶入股「茶話世界」項目的股金,讓全鄉低收入困難戶參與分紅。去年8月,冷水村舉行合作社第一次保底分紅現金發放大會,為100餘戶入股村民發放分紅近40萬元。

  「『茶話世界』項目並不局限於茶葉種植、生產和銷售。我們的主要目的是希望以茶為支點,打造綜合性的茶文旅產業,圍繞茶產業、茶文化等,發展茶文化旅遊綜合體。」羅玉平說,該項目還可以帶動挖掘冷水村的民俗文化,引來人氣、留住人氣,興業強村,實現產業興旺、鄉村振興。

  本報記者 梁婧 文/圖

(《打造「茶話世界」 發展茶文旅產業》由貴陽日報為您提供,轉載請註明來源,未經書面授權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

相關焦點

  • 南江:「茶文、茶旅、茶商」產業融合發展 28萬畝茶園助推脫貧攻堅
    據介紹,有著「中國富硒茶之鄉」美譽之稱的南江縣,圍繞「五彩巴中」建設決策部署,立足「生態立縣、旅遊強縣、綠色崛起、同步小康」發展戰略,秉承「茶文、茶旅、茶商」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理念,把茶葉產業發展同品牌創建、文化傳承
  • 湄潭發展「茶文旅」新模式,「中國茶海」孕商機、育新生--上觀
    自東西部扶貧協作開展以來,湄潭縣生態茶產業得到迅猛發展。2019年,湄潭縣擁有生態茶園60萬畝,茶葉產量7.25萬噸,綜合產值139.45億元,切實幫助當地百姓脫貧致富。為鞏固脫貧成果,布局鄉村振興,上海援黔幹部以文旅延伸湄潭茶產業鏈,力推「茶旅一體化」項目,讓「茶區變景區、茶園變公園、茶山變金山」。
  • 三峽茶旅小鎮建設引起黨委政府高度重視
    這塊落款為區委、區人民政府發布的「建設三峽茶旅小鎮、提升產業綜合競爭力「的廣告牌格外顯眼。對三峽茶旅小鎮項目記憶猶新。,植入「體驗式場景消費+鄉村深度旅居」,形成滲透式產業發展格局。、林海避暑度假等功能區,引導鄉村生活茶旅融合實踐,全麵塑造茶旅文化IP,通過5 年時間打造世界知名、全國一流的茶文化旅遊休閒目的地、三產融合先行區和美麗鄉村示範點。
  • 江西修水:「茶旅」融合助推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央廣網修水12月11日消息(記者鄧玉玲 通訊員程玉香 鄧冬)近年來,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堅持以茶促旅、以旅興茶、茶旅融合的發展思路,通過產業興茶,融合促茶,品牌造茶和科技助茶,紮實推進茶葉旅遊融合發展,實現「茶區變景區、茶園變公園、產品變商品、茶山變金山」,有效促進了茶產業富民,譜寫了茶產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 重慶永榮力推「茶文旅」融合發展
    元旦一過,重慶永川區永榮茶廠負責人田朝樹就開始謀劃新一年的發展,他計劃在去年新建的廠房旁,再開闢出一塊地,打造渝茶文化體驗中心和培訓中心。  62歲的田朝樹跟茶葉打了30年交道,他所在的永榮茶廠是永川區乃至重慶市規模最大、效益最好的茶葉企業之一。
  • 蒙頂山茶·雅安藏茶推介會在京舉辦:打造「茶旅融合」精品產業帶
    人民網北京6月23日電 6月22日中午,北京2019「兩展一節」各種茶文化活動如火如荼,「蒙頂山茶·雅安藏茶」推介會在北京展覽館舉行,吸引了現場眾多愛茶人士品鑑,現場體驗蒙頂山茶、雅安藏茶的魅力。 近年來,雅安市按照「振興雅茶產業,打造世界茶源」的發展思路,緊緊抓住國家深入推進「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和四川省政府打造千億茶產業等機遇,圍繞「蒙頂山茶」和「雅安藏茶」兩大區域品牌打造,紮實推進茶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五大興茶」戰略,通過建基地、搞加工、拓市場、創品牌、促融合「五大舉措」,推動雅茶產業綠色發展和轉型升級,促進從茶葉資源大市向茶業強市跨越。
  • 共話茶發展 2020第十四屆中國西安國際茶業博覽會開幕
    群眾新聞網訊(記者 同海怡)共赴茶盛會,共話茶發展。8月21日上午,「2020第十四屆中國西安國際茶業博覽會」在西安國際會展中心開幕,這是西北地區首場線下茶展。
  • 江西發展茶旅融合的現狀與建議
    這裡著重講講鉛山茶旅融合做法:為給旅遊業注入後勁,鉛山縣採取以產業融合擴大效益,把加快旅遊業發展同發展其他產業有機結合,整合資源,實現產業融合、交錯發展。相信不久旅遊產業和茶文化產業強強聯合,江西茶旅的春天就能來臨。(二)做美茶區規劃,促進了江西秀美幸福鄉村建設。依託景區產茶優勢,實施「景區承載茶文化,茶產區裡有景觀」工程,建設美麗茶園,讓茶園變景點。比如遂川縣依託生態旅遊特色資源和茶產業優勢,大力推動茶產業與鄉村旅遊產業的深度融合,著力打造集茶產業、茶文化展示為一體的茶葉生態文化旅遊觀光園,讓茶園變景區,茶農變導遊,促進茶農增收。
  • 一片茶葉架起致富橋 安化白沙溪茶旅文一體化發展十年成績斐然
    近幾年來,白沙溪踐行茶旅文同步發展思路,用一條茶旅線路將陶澍文化與中國黑茶標誌性品牌白沙溪兩張名片連在一起,曾因「隔河千裡」的安化縣陶澍村、沙灣村漸漸熱鬧了起來,一片輕輕的茶葉架起兩岸間的橋梁,帶動了地方經濟發展,帶領農戶走上了脫貧致富路。
  • 清遠英德:借力產業園+科技創新 打造茶旅融合發展新格局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網際網路產業的發展,具有千年種茶歷史的英德紅茶麵臨新的機遇,在英德市委市政府的引導推動下,依託英德十多萬畝茶園,大力發展紅茶產業,以茶文化引領,創新驅動為動力,打造智慧茶園和茶旅融合發展格局,借力「產業園+科技創新」模式,助推英德紅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 打造世界一流休閒度假城市 專家把脈威海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8月2日,威海市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培訓班成功舉辦。特邀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首席專家、中國旅遊協會休閒度假分會會長魏小安,就國內外文旅產業發展趨勢和威海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進行分享授課。全市文旅部門、文旅研究機構、文旅企業負責人等參加培訓。副市長楊麗出席培訓會,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隋建波主持。
  • 武陵山民宿協會:以文化推動民宿產業發展 以藝術助力茶旅產業融合
    紅網時刻湘西7月28日訊(通訊員 龍壽兵 )7月28日,北京資深民宿設計師、空間藝術家、武陵山民宿行業協會藝術總監劉劍一行來到湘西吉首坪年村,為正在建設的茶旅民宿獻計獻策。坪年茶旅民宿是武陵山民宿協會在湘西州扶持的第一個項目。從選址,設計,施工,到運營團隊的培養,武陵山民宿協會將協助當地的茶農和茶商,旨在打造湘西的第一個茶旅民宿群。
  • 江蘇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溧陽市召開
    7月18日下午,由江蘇省茶葉協會、省茶葉學會、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溧陽市人民政府主辦,溧陽市農業農村局承辦的「江蘇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我市召開。來自國內各地的茶行業專家學者和業界精英共聚一堂,圍繞江蘇茶產業創新發展、品牌提升、茶旅融合等議題展開深入探討,為加快推進江蘇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出謀劃策。
  • 武夷山:「玩轉抖音」 助力茶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日前,武夷山茶業同業公會黨委聯合旅遊協會黨委響應&34;號召,充分發揮茶旅行業黨組織的紅色引擎作用,舉辦&34;培訓,把握網絡營銷新&34;,通過&34;,助力茶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展示武夷茶旅產品,提升人氣和轉化,降低疫情對武夷茶銷路和旅遊經濟發展的影響。
  • 武陵山民宿協會:以文化推動民宿產業發展 以藝術助力茶旅產業融合
    紅網時刻湘西7月28日訊(通訊員 龍壽兵 )7月28日,北京資深民宿設計師、空間藝術家、武陵山民宿行業協會藝術總監劉劍一行來到湘西吉首坪年村,為正在建設的茶旅民宿獻計獻策。交流民宿設計方案。坪年茶旅民宿是武陵山民宿協會在湘西州扶持的第一個項目。從選址,設計,施工,到運營團隊的培養,武陵山民宿協會將協助當地的茶農和茶商,旨在打造湘西的第一個茶旅民宿群。現場察看民宿建設。
  • 打造溫泉文化 推動文旅產業發展
    以「人無我有,人有我先」的理念,深入挖掘中國的文化底蘊,打造特色文旅產業項目。溫泉產業從2.0向3.0跨越目前,中外溫泉主要有四大流派,一是以歐洲阿爾卑斯山為代表的醫療溫泉文化,世界公認的最好的醫療溫泉地正是源於阿爾卑斯山的「依雲溫泉」;二是歐美及東南亞流行的運動SPA文化,美國人將許多非醫療性的運動、減肥、與美容的新概念等加入溫泉水療,並結合旅館業,使傳統溫泉水療產生了本質的變化而發展成SPA文化
  • 信陽版「詩與遠方」:茶旅融合發展,建成南灣湖百裡茶廊,打造中國茶文化生態公園!
    結合全市旅遊產業發展現狀,將旅遊元素融入茶園建設,推動以茶促旅、茶旅融合發展新思路,深入開發茶文化遊產品,形成以茶元素為主題,以茶基地為載體,以茶旅遊為內容,以茶市場為動力,打造茶旅融合品牌,推動景區茶區、茶旅品牌、茶旅文化、茶旅康養一體化發展。
  • 著力發展康養產業 打造世界康養勝地
    借鑑日本大力弘揚櫻花文化帶動櫻花大產業的成功案例,建議鹹寧充分挖掘桂花歷史文化,充分發揮鹹寧中國桂花之鄉之優勢,以桂花為載體,大力發展芳香康養文化傳播、芳香生態文旅、芳香康養產業等眾多芳香產業。 建議打造世界桂花文化博覽園。
  • 五指紅茶業參展2020年博鰲旅遊發展論壇引矚目
    沉香茶等經典海南特色茶產品系列,更攜新推出的沉香系列產品亮相,深受大家的青睞。海南旅遊資源豐富,且享有獨特的歷史文化背景,加大文化旅遊產業的融合是建設國際旅遊消費中心的重要命題。五指山紅茶,並結合茶文旅,打造了「茶產品+茶空間+茶文旅」三位一體的全新產業鏈。
  • 茶旅人生,茶旅融合下的茶文化體驗式旅遊開發
    紫陽是陝西乃至全國著名的茶葉產地,茶文化旅遊資源獨具特色,特別是紫陽富硒茶公益廣告在中央電視臺熱播,引爆了安康紫陽茶文化之旅。提升紫陽茶文化資源開發的深度,營造具有紫陽特色的茶文化氛圍,以茶為「媒」,開發茶文化旅遊資源,促進紫陽茶文化產業與旅遊業迅速發展,是紫陽茶文化旅遊資源開發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