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縣雁洋鎮橋溪村
中國園林網12月25日消息:古村落最能體現當地的人文景觀,體現文化特色。近日,廣東十大最美古村落在佛山西樵山揭曉,廣州市海珠區琶洲街道黃埔村等十個古村落獲得廣東十大最美古村落稱號。本次評選活動共有132個古村落參加評選活動,基本囊括了全省古村落精華。評委會表示,今後將進一步研究古村落的保護和開發事宜,為「美麗廣東」再添「美麗畫卷」。
「我們的家園——廣東十大最美古村落頒獎盛典」在佛山市南海區西樵鎮松塘村隆重舉行;廣州市黃埔村、佛山市松塘村、河源市林寨村、梅州市橋溪村、惠州市範和村、江門市自力村、肇慶市黎槎村、清遠市南崗瑤寨、潮州市龍湖古寨、揭陽市泥溝村等廣東十大最美古村落及廣州市沙灣10個特色古村落獲授牌。在有著800年悠久歷史的古村青雲路上、翰林門前,廣東省、佛山市有關方面的領導、古村落保護學者與獲獎古村落的代表近千人,一起見證了這場我省近年來古村落保護的最大盛事。
出於對祖先創造的文化成果的熱愛,出於對廣東古村落保護的關切,「尋找廣東十大最美古村落」評選活動由南方日報社、廣東省文聯、廣東省民協共同發起舉辦。活動從3月底開始,到11月份揭曉結果,歷時大半年,得到全省人民熱烈響應,僅進入30強初評公共投票這一環節,就錄得1100多萬人次投票,創下我省歷次評選活動之最。
最美古村特色古村授牌
晚會現場,與會的領導及古村保護學者一同為廣州市沙灣、汕頭市前美村、下底村、韶關市石塘村、梅州市石寨村、惠州市旭日村、汕尾市大樓村、汕尾市墩仔寨、東莞市南社村、肇慶市坑尾村十個特色古村落授牌
昨日頒獎儀式上,與會領導為十大最美古村落代表頒獎並升旗。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總編輯、南方日報社總編輯張東明正式宣布了廣東十大最美古村落名單:廣州市黃埔村、佛山市松塘村、河源市林寨村、梅州市橋溪村、惠州市範和村、江門市自力村、肇慶市黎槎村、清遠市南崗瑤寨、潮州市龍湖古寨、揭陽市泥溝村。
「十大古村落就是嶺南文化的十面旗幟。」廣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文明辦主任顧作義表示,在明清朝代科舉考試中,凡考上秀才、舉人、進士或四品以上的官職者,就可立旗杆夾,是一種榮耀的象徵;今天,在旗杆夾上升起最美古村的旗幟,同樣也是一種榮耀,是對珍貴文化保存與發展的肯定,更是一種榜樣,喚起全省人民對於美麗家園的熱愛。
十大最美古村落各有特色
黃埔村是海上絲路的起點,廣州「一口通商」的見證;松塘村名人府第遍布,書舍家塾鱗次櫛比,文翰風韻歷久彌新;橋溪村民居錯落有致,疏密相宜,樸素自然,呼吸沛然;範和村名勝古蹟繁多,多種信仰雜陳,活態民間文化躍動;泥溝村置寨727年,二十多姓氏遷入,各姓氏始祖宗祠完好,宗支明晰;林寨四角樓訴說無聲歲月中的心性,瀰漫濃濃民樂;黎槎村以水為脈、以石為基、形似八卦,是空間上的也是時間上的民居;自力村碉樓,將中國傳統鄉村建築與西方建築文化巧妙融合;龍湖古寨鄉土文化印刻在日常節氣裡,傳統的手工藝巧奪天工;南崗村建築與土地渾然一體,「耍堂歌」是壓抑不住的原始狂歡。
松塘翰林村是嶺南古村落的典型代表,宗祠家廟、家塾書舍、鑊耳屋民居、古巷道、古井、古樹眾多,其「燕子傍崗飛」的地理布局獨具特色。特別是村中心的區氏宗祠,水磨青磚的牆面,條石砌築的鐘鼓亭,昂然挺立的柱棟,繁刻精雕的柱礎、橫梁、匠工絕倫,蔚為壯觀。
晚會現場,與會的領導及古村保護學者還一同為我省十個特色古村落授牌:廣州市沙灣、汕頭市前美村、下底村、韶關市石塘村、梅州市石寨村、惠州市旭日村、汕尾市大樓村、汕尾市墩仔寨、東莞市南社村、肇慶市坑尾村。這10個村落在建築、人文、規模、生態等方面都獨具特色。
廣東省文聯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白潔表示,古村落承載著鮮活的嶺南文化,培育了一批批敢為人先、銳意創新的嶺南人,是活態的嶺南文化博物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指出要建設美麗中國,我省的古村落正是在踐行人與自然協調發展之路。」
她指出,南方日報全方位報導此次評選活動,並大力挖掘背後的深層次意義,促進了嶺南文化的發展和傳承。
一分鐘「曬村」顯嶺南文化
頒獎晚會上,主辦方特意設置了「村民講述」環節。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分鐘時間,卻道出了古村落代表的廣府、潮汕、客家和粵北古村落的風格,言明了水鄉文化、山居文化、海洋文化的特點;同時也「曬」出了村民對美麗家園的款款深情
東道主松塘村村民代表區子廣一身唐裝登場,用「感慨青磚斑駁處,千年松塘又臨春」描繪古村獲獎喜悅,更用「詩書耕讀」來展示古村文風盛行,翰林輩出,將八百年文翰風韻再現芳華表現得淋漓盡致。
晚會的節目也瀰漫著濃鬱的古村特色。十個節目,涵蓋了民間舞蹈、山歌、漁歌、民間器樂等多種形式,全由獲獎的十個最美古村落一村出一個,村民自己編排、表演。由於這些名村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上臺亮相的節目都是村民拿手「絕活」,節目效果反響非常熱烈。
松塘村的一群兒童頌唱《翰林滕芳青出藍》,陣陣書卷氣撲面而至;黃埔村帶來的舞蹈《廣彩瓷韻》,訴說縱橫四海的光景;橋溪村帶來熱情洋溢的客家山歌;連南南崗村的瑤族舞蹈《瑤風》民族氣息濃厚,讓人耳目一新;來自揭陽普寧市泥溝村的英歌也贏得現場觀眾陣陣掌聲,因為泥溝村本身便是「民間藝術英歌舞之鄉」;而黎槎村則演繹因水而興的憨厚樸拙和見情見性。
現場播放的古村落視頻介紹,讓很多年輕觀眾心生感慨。「在我以往的認識裡,以為古村落是鄉村的一首輓歌,但今天評選出來的南粵十大古村落,卻有風華絕代之美,它的驚豔遠遠顛覆了我以前對古老村莊的成見。」
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博導唐孝祥表示:「古村落承載和串聯起嶺南文化2000多年的璀璨與繁榮,閃耀著歷史的光芒,是文化遺存的最後一道防線,是嶺南文化之根,是我們共同的精神家園,每個人都有責任好好守護。」
廣東十大最美古村落:
廣州市海珠區琶洲街道黃埔村:海洋文化的代表。北宋時期已聚居成村,並修有北帝廟等宮廟建築,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南宋時期,黃埔古港已是「海舶所集之地」。
佛山市南海區西樵鎮上金甌松塘村:書香底蘊濃厚。至今已有近八百年歷史。2010年12月,成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以「奉直」、「培元」、「致和」、「忠心」等古老坊巷為肌理,宗祠家廟、家塾書社、古樹眾多,構成完整的歷史風貌。
河源市和平縣林寨:清代至民國期間,林寨村民興建起頗具規模的古民居群,為典型客家風格的方圍屋,每座佔地1000至3000平方米不等,四角置碉樓,高達8至10米,主體建築為三進院落廳堂式布局。
梅州市梅縣雁洋鎮橋溪村:陳、朱兩姓於明朝萬曆年間在該村卜築營居,經歷數百年艱苦創業,營造了富有客家特色的自然村落,村中數十座古近代建築古色古香,民族文化氛圍濃厚。
推薦閱讀:
江蘇蘇州將現歷史風貌古村落群
上海浦東未來五年將改造歷史街區
廣東惠州:歷史文化街區內不得擅自拆除 新建
杭州歷史建築保護條例出臺 加大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力度
(來源:中國建築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