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紀實

2020-12-16 中國·甘肅

軒轅故裡展新姿

  清水古稱上邽,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生態良好,猶如璀璨奪目的寶石鑲嵌於海內聞名的隴版腳下,聳立在古絲綢之路陸路南線要隘。是積澱豐厚的中華人文初祖軒轅黃帝誕生地、秦統一中國發祥地、西漢屯田名將趙充國的家鄉,是備受青睞的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全國退耕還林先進縣、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縣、全國群眾體育工作先進縣、全國文化工作先進縣、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縣、甘肅省平安縣、全省雙擁模範縣、全省衛生縣城、全省勞務輸出示範縣、甘肅省軒轅文化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溫泉之鄉。近年來,在黨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縣委、縣政府堅持把全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緊緊圍繞建設西部科學發展特色縣和幸福美好新清水宏偉目標,團結帶領33萬軒轅故裡清水兒女,吹響脫貧攻堅號角,高奏崛起跨越凱歌,大力弘揚「淳樸誠信、尚德務實、創新超越」的清水新精神,意氣風發地推進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嶄新進程。特別是在被確定為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以來,縣委、縣政府牢牢抓住這一十分難得的重大發展機遇,把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列為全縣中心工作之一。在省市委宣傳部、文明辦的精心指導下,大力實施文明清水和魅力清水建設戰略,不斷增強全縣人民的發展自豪感、生活幸福感、心靈歸屬感和社會認同感。在2012平方公裡的美麗家園和古老文明熱土上,奮力譜寫了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質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交相輝映的嶄新華章。

崛起跨越夯基石

  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方針,始終把加快發展作為提升文明程度的物質保障。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遵循中央和省市委決策部署,緊扣「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緊緊圍繞把清水建成為生態優美、經濟繁榮、社會和諧、人民幸福的小康縣嶄新目標,深入實施全力推進脫貧攻堅「一號工程」,實現教育質量、富民產業、城鄉建設、工業經濟四大突破,加快交通信息、飲水安全、生態綠化、醫療保健、環境衛生、文化旅遊六大提升,強化黨建引領、改革創新、依法治理、項目帶動、人才支撐五大保障的「14651」發展戰略,奮力奪取了脫貧攻堅深入人心、教育質量明顯突破、交通瓶頸有效破除、特色產業勢頭強勁、勞務經濟促農增收、城鄉巨變日新月異、工業經濟穩步發展、文化優勢顯著提升、深化改革多點開花、對外開放有序推進、發展活力全面釋放,主要經濟指標增速位居全市前列的崛起跨越發展好氣勢、好態勢、好趨勢。一系列全民共享的喜人發展成果,得到了上級組織的充分肯定、廣大群眾的由衷點讚,迎來了中央電視臺等主流媒體的相繼報導和省內外兄弟市縣的多次觀摩考察,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創造了良好條件。

思想引領聚正氣

  堅持「理論先行、思想引領」方針,始終把習近平總書記對精神文明建設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自覺運用到工作實踐中去,促使全縣精神文明建設和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站在了時代前沿,在引領風氣、匯聚正氣方面發揮了更大作用。在加強理論武裝上,堅持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為主線,以各級黨委中心組理論學習為示範,以黨員固定活動日和基層理論宣講工作為抓手,以建設學習型黨組織、學習型幹部和學習型社會為目標,緊扣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黨章黨紀黨規和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三大重點,推動黨風政風建設和社風家風建設兩個結合,大力引導全縣上下把理論武裝作為重大政治任務、置於工作首位,積極主動地用黨的創新理論新思想、新觀點和新要求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切實匯聚了同心共築中國夢、清水夢的堅實思想基礎和強大奮鬥激情。在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上,不斷營造了堅定理想信念、嚴明紀律規矩、有效整治「四風」、長抓作風建設的濃厚氛圍,倡導形成了尚勤尚儉、唯廉唯剛、忠誠擔當、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在凝聚共同理想信念和共同奮鬥力量上,針對不同群體、層面、需求、思想狀況因材施教,提高針對性,明確著力點,探索新載體,不斷以紮實的理論宣講工作高揚主旋律,唱響正氣歌。特別是圍繞讓理想信念明燈在廣大共產黨員心中閃亮、在廣大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的深刻內涵和時代要求,促使全縣上下不斷增強了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個自信」,切實強化了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四個意識」。

價值坐標樹風尚

  堅持「樹立價值坐標、引領社會風尚」方針,始終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來抓,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無時不有。堅持把高揚中國夢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本質要求,融入精神文明建設和國民教育、學校教育全過程。通過「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宣傳牌、宣傳欄、文化牆、主街道、電子螢屏、電視專欄、樓道走廊、文化廣場、手機簡訊、演講徵文、文藝表演、巡迴宣講、圖說我們的價值觀,講述精彩的中國故事,以及組織機關幹部和中小學生演唱國歌、道德歌、天水市歌、清水縣歌等喜聞樂見形式,積極培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面向青少年群體,深入實施了「學習雷鋒,爭做美德少年」「認星爭優」「童心向黨」「向國旗敬禮」、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金種子」工程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普及活動,以及「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系列活動。在全社會廣泛開展了「十佳先進集體暨個人」、萬名「清水好人」、道德模範、文明家庭和優秀志願者評選表彰活動,有力引導廣大幹部群眾不斷形成了「為家庭謀幸福、為他人送溫暖、為國家和社會作貢獻」的價值取向和道德追求。深入開展文明村鎮、文明行業、文明單位、五星級文明戶、最美家庭、好媳婦、好公婆、好妯娌和新型農民、文明市民等創評工作,切實加強了百裡文明長廊、道德講堂、善行義舉榜、清水好人榜和「說文明話、辦文明事、做文明人、建文明城」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精心打造「文明使者」志願服務品牌,建立縣、鄉(鎮)、村(社區)三級志願服務組織體系,成立了由文明委統一領導、文明辦組織協調,各單位共同參與的工作體制,建成志願服務組織和志願者登記註冊管理體制,全縣建成志願服務隊伍100支,註冊志願者4000人,積極打造「十百千萬」文明使者志願服務活動品牌,積極開展文明交通勸導、志願服務進小區、進鄉鎮、進學校、衛生清掃全動員等志願服務主題活動,加強志願者評選表彰和星級認定,形成志願服務制度化、規範化、常態化發展。組織廣大志願服務者深入開展助老愛老、扶貧幫困、醫療保健、法律援助、衛生清潔、交通安全、市場監管和關愛服務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困難職工、殘疾人等活動,大力弘揚了「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的志願者精神。

文化建設譜新篇

  堅持「夯實實現中國夢的文化基礎」方針,始終把文化建設作為精神文明創建工作的靈魂工作和基礎工程來抓,緊緊立足獨特縣域文化資源和城鄉群眾文化需求,在建設特色文化大縣、打造文化軟實力上下功夫、出實招。堅持目光向下,大力加強基層公共文化建設。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和18鄉鎮文化站、農家書屋免費開放功能不斷完善。建成抗日救亡運動紀念館、中老年活動中心、青少年活動中心、鄉村少年宮等一批公共文化服務場所。圍繞特色文化大縣建設,著力打造軒轅故裡歷史文化名城、天水休閒度假後花園、隴上溫泉療養首選地三張文化旅遊名片,成功舉辦敦煌行·絲綢之路軒轅文化節暨溫泉養生旅遊節,實施文化遺產「歷史再現」工程,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充分發揮甘肅省軒轅文化研究會的學術研究優勢,出版了《中華文明的曙光》和《秦贏與秦文化》等一批高質量的「軒轅故裡清水」文化研究系列叢書。圍繞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把優秀傳統文化養分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結合,開展了「我們的節日」「我們的家訓」和「廳堂懸掛家訓、培育文明家風」等活動,增強了縣域優秀傳統文化的骨氣、底氣和魅力。圍繞增進群眾文化福祉,切實保障群眾基本文化權益,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舞蹈《小青蟲的夢想》被中央電視臺《大風車》欄目收錄播出。《擰麻姑娘》參加了甘肅省電視臺雙聯晚會演出。《軒轅大帝》榮獲第七屆西北五省秦腔藝術節優秀劇目特別獎等7項大獎。邀請中央民族樂團來縣上演出大型民族音樂會。深入開展「書香清水」、全民閱讀、全民健身、「千臺大戲送農村」和農村數字電影放映工程,極大豐富了城鄉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切實促進文化旅遊深度融合、創新發展,積極推動景點旅遊向全域旅遊轉變,不斷加快文化清水、魅力清水建設步伐。

改善民生暖人心

  堅持「服務群眾、創建惠民」方針,始終讓各項創建工作圍繞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來進行。緊盯全縣人民過上幸福美好生活新期待,堅持把縣級財政支出的43%以上用於改善民生,全面落實各項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每年辦成一批為民承諾實事。緊盯補齊基礎設施建設短板,莊天二級公路和天平鐵路清水過境段、上邽大道、迎賓大道、溫泉大道等交通幹道建成通車,全縣100%的行政村、72.4%的自然村通上了瀝青路或水泥路,累計建成新農村172個,易地扶貧搬遷5717戶,4.4萬戶18萬群眾圓了數代人夢寐以求的新村夢、安居夢,全縣城鎮化率和農村磚房率分別達到36.6%和83.5%。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夯實各類教育基礎,營造尊師重教氛圍,支持天水農校轉型升級,廣大群眾關注的高考上線率取得歷史最好成績。健全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搬遷擴建縣醫院,衛生事業取得長足發展。堅持在優化人居環境上做文章,在提升縣城品味和群眾文明程度上下功夫。按照「東西延伸、南北拓展、舊城改造、功能完善」的總體思路,圍繞打造思想之城、道德之城、和諧之城、禮儀之城、文化之城、特色之城、生態之城、綠色之城、惠民之城、幸福之城,大手筆推進縣城建設。建成軒轅大劇院、充國廣場、軒轅湖公園、牛頭河十裡風情線、火車站廣場、金河城市廣場、新城區房地產開發項目群、保障性住房工程等一批城建項目和民生工程。城區人口增至6萬多人,面積達到6平方公裡,街路歷程增至23.2公裡,人均綠地擴大到24.8平方米。17鄉鎮小城鎮的道路、供排水、住房、商鋪等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美化亮化硬化工程全面竣工。永清鎮、山門鎮、秦亭鎮分別入選全國重點鎮、全國生態鄉鎮、全國文明鄉鎮。

城鄉遍奏和諧曲

  堅持「以人為本、共建共享」方針,始終把社會誠信建設、城鄉環境治理和維護和諧穩定作為重中之重來抓。圍繞誠信建設,充分利用「3·15」消費者權益日、食品安全宣傳周、「6·14」信用記錄日等重要時間節點,深入開展誠信觀念和規則意識集中教育活動。堅持在生產企業開展「質量第一」、在窗口行業開展「人民滿意」、在商貿流通企業開展「履約守信」、在食品藥品企業開展「誠信做產品」等系列主題創建活動,推出了一批城鄉誠信經營示範店,營造了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社會環境。圍繞城鄉環境治理,在全市率先實施「一池兩改三化四美」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工程,大力實施「六小民生實事」和「十三大惠民工程」,深入推行農村垃圾「戶投、村收、鄉鎮運、縣統一處理」管理模式。突出省市級示範村、縣級整潔村和美麗鄉村示範帶建設,成功打造了牛頭河流域和莊天二級公路沿線城鄉一體化示範片帶,湧現出了紅堡鎮賈灣村、秦亭鎮趙堯村等一批記得住鄉愁、留得住綠水青山、能率先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富美新村。城區「八亂」有效治理,市容市貌、市場秩序和綜合管理工作大為改觀。整潔、有序的城鄉生產生活環境贏得了社會廣泛稱讚。大力實施藍天、碧水、安全、寧靜、生態五大工程,強力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33.13%,林木綠化率達到38.5%,不斷譜寫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新樂章。圍繞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深入開展平安清水和法治清水建設,積極創新和有效推進社會治理。在城區主街道和單位要害部位安裝了電子視頻監控系統。在廣大農村健全了鄉規民約。在18個鄉鎮、260個行政村分別建立了社會管理服務中心、社會管理服務平臺。流動人口、刑釋解教人員、社會閒散青少年等重點人群教育管控工作不斷加強。社區和行政村的網格化管理以及對整個轄區居民的「大服務」工作全面推行。執法監管部門、窗口單位和服務行業精簡審批事項、優化服務流程、減免收費事項、印發《便民服務手冊》,建立一站式政務大廳、鄉鎮便民服務中心、村便民服務代辦點三級服務網絡,積極解決了聯繫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問題。

文明澆灌幸福花

  潮湧催人進,揚帆風正好。回首凝心聚力的創建歷程,清水人民不會忘記,在火熱的創建工作中,省、市委宣傳部、文明辦的領導來了,上級主管部門的有關專家來了。正是因為上級領導和相關專家多次深入清水縣、對創建工作進行了實際檢查,給予了精心指導,付出了大量心血,才使全縣各項工作及時掌握了更好的思路和方法,取得了不斷的進步和成績。展望如火如荼的創建前景,清水人民滿懷信心,充滿希望。如今,徜徉在崛起跨越寫華章的軒轅故裡,拔地而起的新縣城和如詩如畫的新農村會告訴你:清水的發展步伐更加快了;呼朋喚友的鳥兒和爭芳吐豔的花朵會告訴你:清水人民的家園更加美了;心靈飽滿的村民和笑容可掬的市民會告訴你:民眾的煩心事少了、快樂多了;初次到來和再次到來的客人會告訴你:這裡的人心暖了、和我們沒有任何的距離了。如今,徜徉在文明碩果滿枝頭的清水大地,你會深深地感到:文明已經成為這裡的一種自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已經成為大家的共同願景;這裡的每個人,不僅是精神文明創建的受益者,更是參與者、實踐者和傳播者!我們堅信,有上級部門的殷切關懷和精心指導,有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精心謀劃,有全縣人民的開拓進取和真抓實幹,軒轅故裡清水一定會邁向全國文明城市,清水人民一定會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未來!(清水縣文明辦供稿)

相關焦點

  • 清水縣圖書館志願者們——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我們在行動
    清水縣圖書館志願者們——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我們在行動 2020-08-28 17: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東省惠州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紀實
    新華網廣州2月6日電題:建「惠民之州」,讓群眾共享文明成果——廣東省惠州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紀實  記者肖文峰   十年創建,終獲殊榮。從1999年提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以來,廣東省惠州市始終堅持將創建和「惠民」有機結合,以打造「民共富、民作主、民和諧、民厚德、民共享」的「惠民之州」為抓手,讓人民群眾在共建文明城市的過程中,共享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的豐碩成果。
  • 濮陽市華龍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紀實
    這對於提高生活質量,提升文明素質,改善城市環境,打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的綜合競爭力,促進社會全面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市委、市政府要求全市上下統一思想,堅定信心,迅速行動,全力以赴做好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   一聲令下,率先行動。2014年4月26日,華龍區迅速召開800餘人的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動員大會,對全區創建工作進行了總動員、總部署。
  • 蓮鄉遍開文明花 湘潭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紀實
    2017年,湘潭縣獲得「全國縣級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榮譽稱號。今年,是湘潭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迎檢之年,湘潭縣的創建工作到底做得怎麼樣?取得了哪些成績?我們圍繞這些問題進行了一番深入的採訪。文明城市人人創早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啟動之初,湘潭縣就明確了「文明城市人人創、文明成果人人享」的創建理念,使創建工作真正做到了全民參與、全域開展、全方位推進。
  • 蓮鄉遍開文明花 湘潭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紀實
    2017年,湘潭縣獲得「全國縣級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榮譽稱號。今年,是湘潭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迎檢之年,湘潭縣的創建工作到底做得怎麼樣?取得了哪些成績?我們圍繞這些問題進行了一番深入的採訪。文明城市人人創早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啟動之初,湘潭縣就明確了「文明城市人人創、文明成果人人享」的創建理念,使創建工作真正做到了全民參與、全域開展、全方位推進。
  • 中央文明委決定表彰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工作...
    原標題:中央文明委關於表彰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和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及新一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的決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各成員單位: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紮實開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創建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 讓文明之光照亮城市每個角落 ——枝江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紀實
    讓文明之光照亮城市每個角落 ——枝江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紀實發布時間:2020年11月27日 12:26 來源:中新網湖北 枝江摘得「全國文明城市」金字招牌的背後,是大考之年的亮麗答卷,是全面小康的內涵展示,是文明創建的嶄新起點。
  • 深深的足印——婁底市城管系統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紀實
    深深的足印——婁底市城管系統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紀實
  • 義烏市大力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紀實:幸福家園,文明浸潤一座城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創建工作,黨政一把手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制定工作要點和年度計劃,並作為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年度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之一。根據形勢和任務的需要,市文明辦扛起創建牽頭單位大旗,精心設計載體,領跑創建大軍,相關市領導每日過問,每周檢查,每月督查,修改制定「十要」「十不」《義烏市市民公約》,組建創建微信群、創辦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簡報、組織編寫發放文明義烏800問、開展創建文明知識電視大賽,紮實推進「文明村鎮、文明社區、文明行業、文明單位、文明校園、文明家庭、文明網站」創建主題實踐活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融入
  • 襄陽紮實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紀實:鑄城市精神之魂
    近年來,襄陽堅持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為主線,以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為龍頭,以「五大創建」為重點,科學謀劃、強化措施,鑄城市精神之魂,為實現「提升首位度、打造增長極、爭當排頭兵」的目標,奮力開創「兩個中心、四個襄陽」建設新局面,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豐潤的道德滋養。
  • 遂寧全民共創全國文明城市紀實
    遂寧,一座沉澱了千年文明的城市,正用她「友善、包容、創新、奉獻」的城市精神滋潤著這片美麗的大地。多年來,遂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把它作為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生動實踐和提升城市整體發展水平的有效載體,貫穿於全市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的各個方面。
  • 文化育檢樹品牌——白銀平川區檢察院創建全國文明單位工作紀實
    原標題:文化育檢樹品牌  ——平川區檢察院創建全國文明單位工作紀實  記者 黃武  日前,中央文明委在北京召開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隆重表彰了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和新一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典型
  • 續寫文明傳承新篇章——酒泉敦煌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紀實
    原標題:續寫文明傳承新篇章——敦煌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紀實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孫海峰 通訊員 吳 勇國學大師季羨林曾說過,「世界上歷史悠久、地域廣闊、自成體系、影響深遠的文化體系只有四個:中國、印度、希臘、伊斯蘭,再沒有第五個
  • 文明之城日日新——漣源市創建省級文明城市工作紀實
    城市大道,車水馬龍,禮讓行人傳美德;志願服務,幫困潔城,微笑熱情暖人心;以文化人,成風化俗,文明實踐微宣講……在漣源,處處都能感受到文明氣息。近年來,漣源獲得全國雙擁模範城、全國文化先進市、全國體育先進市、全國科普示範市、湖南省衛生城市、湖南省文明城市等榮譽稱號,這些稱號成為漣源提升城市品位、打造城市文明名片,向文明之城、和諧之城、品質之城奮勇拼搏的不竭動力。
  • 浙江省舟山市政協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
    人民政協網舟山8月31日電(董慧明 記者 鮑蔓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造福群眾的惠民工程,我們成立了助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行動領導小組,制定了行動方案,通過民主監督、專題視察等形式,以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標準的具體要求,提出建立長效機制的對策建議。」
  • 濃墨重筆繪新城——琿春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紀實
    如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已成為琿春百姓的思想共識和自覺行動。  全民參與  共創共建聚民心  自3月5日,琿春市召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推進會後,琿春全面打響了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攻堅戰
  • 初心如磐 今朝夢圓——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紀實
    十餘年間,創文工作具備了紮實的創建基礎、堅實的發展基礎和廣泛的群眾基礎。晉城市連續9屆獲得「山西省文明城市」、連續4屆獲得「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城市」;兩次榮獲「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三次被授予「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2017年,晉城市再次被中央文明委確立為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 福建三明市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紀實
    原標題:深植精神土壤 終得文明花開——福建三明市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紀實   2014年,三明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再度展開,這座連續五次獲得「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稱號的城市,站在更高的起點上向著文明夢邁進。   三十年持之以恆的文明追求   三十年時光荏苒,變化的是日新月異的城市樣貌,不變的是三明對文明持之以恆的不懈追求。
  • 皇寺鎮紮實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
    全員參與、全域推進、全面創建——皇寺鎮紮實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開展以來,邢臺市皇寺鎮堅持把這項工作作為一項必須完成的政治任務來抓優化創建措施。利用開展創城互查互評活動有力時機,來到兄弟鄉鎮,通過點位參觀、查閱資料、座談等形式,認真學習他人創建先進經驗和典型做法,進一步理清創建思路,優化創建措施;全鎮6個片區,每片區集中力量創建一個文明示範村,充分發揮典型引路、示範帶動作用,努力形成打造一點、帶動一片的良好態勢,引領全鎮創建工作向縱深推進;組織召開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培訓會,從圖片資料、評分標準和各點位類型創建過程中需要注意問題等方面,一一向與會人員進行詳細
  • 遵化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故事你了解多少?
    全國文明城市是指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新的發展階段,堅持科學發展觀,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全面發展,精神文明建設成績顯著,市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較高的城市。全國文明城市稱號是反映城市社會文明水平的綜合性榮譽稱號。全國文明城市每三年評選表彰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