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東副食」:熙熙攘攘,悠悠百年

2020-12-25 瀋陽網新聞

  4月23日,雖然不是休息日,但位於東順城街100號的東副·生鮮食品超市(以下稱「大東副食」)內依舊人來人往,熱鬧非凡。因為在老百姓中頗有口碑,加上商品豐富、物美價廉,所以大多數時間「大東副食」內都是人流湧動。這家最早能夠追溯到1829年,存在了190年的副食超市每天都熙熙攘攘,延續著瀋陽城古老的商業故事。

  小東門蔬菜早市「開市」

  撫近門又被瀋陽人稱為大東門,「大東副食」在撫近門腳下存在了數十年,它的前身東關菜行,是瀋陽最早出現的副食品市場。

  據瀋陽地方志等史料記載,公元1829年(清道光九年),在當時盛京小東門護城河畔一帶自然形成了一個固定的蔬菜早市,經營時間從清晨到午前,主要出售當地居民自產的蔬菜,過午就收攤。由於頗具規模,這個蔬菜早市在方圓近百裡都有名氣,這裡除了是普通百姓常來的地方,也是一些飯店的固定採購點。1868年(清同治七年)在小東門北形成了東關菜行,約有百家商戶在此經營,經營品類也更加豐富。1913年,從小東門外城牆根以北直至城牆東北角樓,建起了兩排商棚,百姓從最初的自發蔬菜早市轉變為商場經營,形成了真正的副食市場。幾年之後,商戶達百餘戶,人來客往買賣興隆。

  1933年,東關菜行遷至撫近門附近,也就是「大東副食」現址,改為奉天營東關市場,人們俗稱其為「大東菜行」。

  小商戶凝聚成大超市

  1948年以後,瀋陽各商號恢復營業,市場重新開業後買賣興隆,經營魚肉、水產、蛋禽、蔬菜、調味品等副食品的業戶達百餘家。1956年市場私營企業全部實行公私合營,1958年市場與瀋陽市肉食總店合併,改名為「大東副食品商店」,至此百年來瀋陽市民稱為「大東菜行」的東關菜市場,正式成為國營企業。

  在「大東副食」工作35年的水產部主任鄒積濤非常感慨:「公私合營前,東關菜行有很多商戶擺攤,各自經營,我父親開了一個名為『廣聚興』的水果攤。合營後所有商戶都搬到一起,統一管理,凝成一團,生意比以前更好了。」鄒積濤說,1984年起,他進入「大東副食」工作,一幹就是30多年,秉著吃苦耐勞的精神,做到了水產部主任,同時也見證了企業的發展和變化,對這裡充滿感情。

  1991年,「大東副食」達到鼎盛時期。2011年至今為東副·生鮮食品超市,隸屬於瀋陽副食集團。

  比價周邊制定合理價格

  經過190年的延綿發展,「大東副食」經營品種萬餘種,年銷售額一億餘元。作為本土超市,在激烈的競爭中仍然能取得這樣的銷售業績實屬難得,說起長久不衰的「秘訣」,店長王雲告訴記者,「大東副食」是沈城老百姓最認可的超市之一,商品優質、制定合理價格是取勝的關鍵。

  「我們採取直接進貨的模式,這樣一方面去除中間環節,降低零售成本,另一方面農超對接,到田間地頭去採購,也可以保證產品質量。」王雲說,特別是百姓日常生活中需求量很大的生鮮商品,「大東副食」保證商品價格不高於周邊市場價。每天早上,「大東副食」有專門工作人員會在顧客到來之前,到周邊大型連鎖超市、生鮮超市和菜市場走一圈,看看蔬菜、肉、蛋等商品的價格,做好表格上傳到微信群,一旦發現自家超市定價高於市場價,就會及時調整,最大讓利百姓。

  同時,「大東副食」嚴把質量關,進入超市經營的檔口商品品類和質量,都經過嚴格篩選。「只有價格合理,質量保證,受到老百姓認可和歡迎的美食,才能進入到超市經營。」王雲說。

  貼心服務成就老字號口碑

  「大東副食」傳承下來的不僅僅是一個老址和一塊招牌,更是奉獻、服務百姓的傳統。「老百姓的超市」是沈城市民對「大東副食」這個老字號企業的認可,這種認可現在已經成為責任,「大東副食」始終把顧客當家人,用最真摯的服務打動人心,保持住老字號的信譽和形象。

  在超市「生鮮區」,記者看到一面錦旗,寫著「當代雷鋒拾金不昧」。細細詢問才知道,3月底,一位78歲的老顧客剛剛開完工資,在購物時遺失了錢包,生鮮組銷售員李萬旭撿到錢包,看見裡面有3000多元錢,趁著午休時間按照身份證上的地址找到老人家,誰知道老人搬家了。李萬旭返回超市後,告知服務臺,打算通過派出所聯繫老人。幾經周折,老人錢包失而復得,非常感動,特意讓女兒送來了錦旗。

  「這樣的事情有很多,為了鼓勵員工,我們特別設立獎勵政策。」王雲說,傳承與發展老字號,不僅體現在經營上,老字號企業留下來的更應該是精神,是文化,是老百姓的感情,這才是「大東副食」最大的財富。

  瀋陽日報、沈報融媒記者劉海搏/文

  安呈浩/攝

相關焦點

  • 瀋陽大東副食:百年老字號接「地氣兒」
    市民在大東副食購物。李浩攝5月17日上午,在位於東順城街100號的瀋陽副食集團旗下東副·生鮮食品超市(簡稱「大東副食」),很多市民在挑選商品……家住于洪區的姜金芳是特地早起來的。每周乘坐1個多小時公交車來大東副食購物,成為這位68歲老人幾十年不變的習慣。當天正趕上大東副食開展5月商品促銷季活動。這一季促銷主打時令果蔬、水產品等。姜金芳挑選了幾樣新鮮蔬菜、水果、青蝦和一些熟食,不一會兒大包小包就裝滿了。從前她家就住附近,幾乎每天都來買東西。後來搬家了,可她還是習慣每周乘公交車到大東副食來。
  • 瀋陽大東副食鍋爐改造遭遇黑煙
    4月7日上午大東區東順城街上的大東副食上空濃煙滾滾,接到電話的消防官兵趕到後發現大東副食並沒有著火,所冒黑煙系大東副食鍋爐正在進行環保改造所致。  大東副食正在對鍋爐進行環保改造,以前大東副食鍋爐都是燒煤炭,根據市環保局改燒環保節能型秸稈粉的要求,大東副食委託某公司負責此次環保項目改造。
  • 大東副食:190年的菜市場,坐擁「中華老字號」
    如今,它被稱為瀋陽副食集團東副生鮮食品超市(簡稱「大東副食」)。從1868年的東關菜行發展至今,已有150多年歷史,如追溯到1829年自發形成的蔬菜早市,那就有近200年的歷史了。1913年,從小東門外城牆根以北直至城牆東北角樓,建起了兩排商棚,百姓從最初的自發蔬菜早市轉變為商場經營,形成了真正的副食市場。幾年之後,商戶達百餘戶,買賣興隆,頗具規模。1933年,新市場在大東門外南側建成,幾乎挨著東城牆的城牆根兒,老百姓都叫它「大東菜行」。
  • 瀋陽大東副食商場:「天下第一燉」商業炒作
    而「天下第一燉」只不過是大東副食成功推出的噱頭之一:展示重達300公斤的南瓜,現場製作並銷售38米長的大香腸,引進瀋陽市第一條鯊魚,整牛下鍋燉,連續5天製作滿漢全席……幾年時間內,大東副食商場幾乎每年都能推出一個大型的策劃活動,別具匠心地用「稀罕事兒」來吸引更多市民,而付出的廣告成本幾乎為零。
  • 瀋陽大東副食「舊貌換新顏」,千平浮雕盡顯古老商業盛景!
    但是遺憾的是曾經的古城牆已經是我們不能看見的了,因為工程太浩大,全部重建是不可能的了,也嘗試過各種方案,但是到目前都沒有投入實踐,但是大東副食的改造或許給了我們一個不錯的想法。在今年,擁有百年歷史的大東副食也同時進行了外立面改造,目前改造接近於尾聲,我們也看到了嶄新的外立面,整體上有浮雕和城牆造型構成。12月12日,瀋陽市大東副食品商場外側,刻有這個百餘年歷史菜市場變遷圖景的巨型浮雕壁畫與沈城市民見面,菜市場飄出了文化味。
  • 瀋陽:大東副食著火?虛驚(圖)
    大東副食著火?虛驚  原是旁邊小作坊著了,附近倉庫受殃及  「大東副食著火了,煙特別大,來了很多輛消防車!」12月29日上午,熱心讀者給本報打來電話。瀋陽晚報、瀋陽網記者隨即趕往現場。經過現場核實,起火點位於東副生鮮食品超市北側的一家作坊內。
  • 大東副食燙死鯊魚燉了賣肉 每斤80元
    這個廣告連同3米長的鯊魚屍體猶如一枚重磅炸彈,從昨天下午4時開始,在瀋陽市大東副食超市內轟炸著人們的視聽和觸覺。好奇,嘆息,不屑。不管人們有怎樣的反應,鯊魚都逃不過被燉的命運。  鯊魚屍體在超市內展出  昨日下午4時30分,大東副食超市水族館前圍了很多顧客,他們的動作一致:探頭看看,用手摸摸。
  • 大東副食商場皇副超市 到期食品換個標籤繼續賣(組圖)
    超市員工赤手攪拌幹豆腐、分裝饅頭;將剩下的水果更換保鮮膜、更改生產日期;過期的水果、香油依舊擺在超市的貨價上賣給消費者……  這樣的事情就發生在瀋陽市大東副食商場皇副超市。大東副食商場皇副超市位於皇姑區繁華的北行地區,該超市門前掛著「全國『百城萬店無假貨』活動示範店」、「為人民服務樹行業新風示範單位」的獎牌。
  • 大東副食附近紙行胡同裡,有一家不起眼的老菜館,量大實惠好吃
    收藏這家老飯館好久了,這次去大東副食買東西,順便來嘗嘗味道。東順城附近的胡同都很有年代感,包括探店的祥順餐廳,也是老房子,進店老闆娘像喊自己家人一樣:「來啦!想吃點啥呀?」讓第一次來的欠兒姐感到特別親切。
  • 瀋陽市大東吉祥街「盛裝」歸來 百年歷史與汽車文化碰撞交融
    瀋陽市委常委、副市長李松林,瀋陽市商務局局長趙戈,中共大東區委書記王新北,大東區人民政府區長李剛,盛京鴻吉祥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宋宏宇,執行董事魏立紘共同見證百年吉祥街開街沈城東部夜經濟文化再填亮色瀋陽市委常委、副市長李松林,瀋陽市商務局局長趙戈,瀋陽市商務局副局長李斌,瀋陽市文旅局副局長王大慶,中共大東區委書記王新北,大東區人民政府區長李剛,大東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徐強,大東區政協主席陳玉光,大東區委宣傳部部長齊海濤,大東區政府常務副區長趙宇旭,以及各相關部門主要領導參加了本次活動。吉祥街南起東北大馬路,北至聯合路,其中吉祥二路東、西可雙向通車。
  • 沈城再添百年文化網紅打卡地 瀋陽市大東吉祥汽車主題商業步行街探...
    8月22日,由瀋陽市委網信辦、大東區委網信辦聯合主辦的「2020大東區網絡直播購物節」系列活動之大東吉祥汽車主題商業步行街探店掃街活動在吉祥街舉行,市委網信辦相關領導、大東區委網信辦工作人員,駐沈網絡達人、媒體記者60餘人參加此次活動。
  • 發展特色夜經濟 瀋陽市大東吉祥街「盛裝」歸來
    (瀋陽市委常委、副市長李松林,瀋陽市商務局局長趙戈,中共大東區委書記王新北,大東區人民政府區長李剛,盛京鴻吉祥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宋宏宇,執行董事魏立紘共同見證百年吉祥街開街)瀋陽市委常委、副市長李松林,瀋陽市商務局局長趙戈
  • 大東戰略再升級構建「生活圈」新模式
    面對消費的持續增長與不斷升級,國內知名鞋業品牌締造者-大東鞋業有限公司(下稱「大東鞋業」或「大東」)也開始走向戰略革新之路。3月12日,大東鞋業在廣州舉辦了「2019大東品牌營銷峰會」,公司董事長陳光敏表示,大東未來三年將全力構建 「生活圈」新商業模式。
  • 十堰最大的副食批發市場在這裡
    說到十堰副食批發市場,很多人可能第一時間會想到火車站、三堰、南嶽路大臣市場,沒錯在早些年間,十堰的小副食,如學校周邊賣的小零食之類的則主要集中在火車站、三堰客運站;大副食諸如菸酒、飲料、零食、餅乾之類的則主要聚集在南嶽路大臣市場。
  • 大東將打造「生活圈」新商業模式
    浙江大東鞋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光敏宣布,未來3年將全力打造「生活圈」新商業模式。歌手汪峰在現場獻唱《怒放的生命》《像夢一樣自由》和《勇敢的心》三首歌助陣。「多品牌」戰略目前,浙江大東鞋業有限公司旗下有PU女鞋品牌「大東」,真皮女鞋、真皮男鞋品牌「DUSTO」,皮具箱包品牌「達巴」,時尚女裝品牌「宜立」,童裝品牌下半年啟動。
  • 瀋陽大東吉祥街:「汽車+文化」古今融合歷史見證
    中國人的第一臺汽車產自大東,新中國第一個汽車製造廠建在大東。當歷史的車輪駛向今天,伴隨著汽車產業的飛速發展,大東又成為集四大整車廠於一域的汽車生產基地。街區特設「非物質文化遺產手工作品展區」,這是百年吉祥文化的縮影,時間的印記,承載著人類社會的文明,是傳統的回歸,古今的融合,具有重要價值的文化信息資源,也是歷史的真實見證。據介紹,吉祥街項目除一期吉祥汽車主題街區項目外,還將打造二期臨河路步行街項目,三期吉祥市集和吉祥二路改造項目。(中國日報遼寧記者站)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