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殿敦煌》……《紫禁城序》作者 楊五計

2020-12-16 中原古今論

《聖殿敦煌》

……《紫禁城序》

作者 楊 五 計

引 序

一、霞光隻影

二、太平之城

三、河西商旅

四、盛唐康寧

五、佛國世界

六、屠城俱焚

七、失寶悲歌

八、護神群英

九、日月敦煌

十、永恆光芒

引 序

敦煌冠宇,西域佛土;

飛仙壁彩,華夏騰升。

國風新會,宣五洲而攬豪文;

敦煌市府,鳴四海而徵巨賦。

握牘橫筆,前哲先聖;

詩詞歌賦,瀚海九豐。

各方英豪,調硯百墨千蕊之新鴻;

當今奇俊,彰顯和諧精神之容貌。

古國皓月,逍遙星空;

歷代帝王,祈禱晷永。

江嶽恆於康遠,黃河為之滔滔;

炎黃始於五千,長江為之漭漭。

贊賦禮頌,非一晨之功;

詠嘆吟唱,非一夕之力。

迎春光恰盛世之動筆,

收秋果感敦煌之淚滴。

佛國天光之聖地,

莫高窟兮明珠於崖懸;

中華悠遠之悲喜,

敦煌宮兮命運於多舛。

五千輝煌於華夏,

敦煌映璀璨之世界;

吾輩艱卓於擔承,

頌揚敦煌騰之宇環。

一、霞飛隻影

天地霞光,

佛國高僧之佇履;

宇宙繁曦,

聖地敦煌之變遷。

懸壁開鑿兮膜拜之佛門,

戈壁隻身兮騰霞之聖景。

釋迦解悟兮普渡於眾生,

佛廷世界兮虔誠於妙築。

誦經陶冶兮能平吞象之貪心,

佛思內斂兮聚棄幹戈之神妙。

華美超凡兮不效東施之顰疾,

經典佛意兮彰顯清澈之要義。

瀚海知勁風兮催纓馬歸心,

創業思家親兮團圓共美眷。

誰曉斯之苦兮唯其塑雕人,

佛祖錦朱緣兮仙逸呈優雅。

一筆一墨兮為之抒懷,

一揮一撇兮為之疏放。

宣佛旨滄桑兮洞宮渡秋腸,

彩泥配秘方兮宮梁豔經畫。

希臘印支韻兮寬沙薄漢巾,

慈尊渡眾生兮和平頌佛祖。

黃公望創萬佛谷兮雕巖奇石之金衣;

趙僧子攜親幾代兮塑佛泥彩之煉法。

史小玉描線著色兮千手千眼之觀音;

吳道子繪釋迦佛兮經變畫卷之仙壁。

董保德畫師領袖兮黃元忠仁之官身;

李思遜中軸線碑兮問鼎世界之首舉。

攜琴霞飛兮壁畫之生情,

硯墨凝雪兮晶霜之端筆。

頌之萬代兮婀娜風姿,

唱之千年兮仙神魂魄。

二、建太平城

春蔭龍泉兮綻放自斑斕,

鐵騎勁旅兮秋風持寶劍。

千裡駒昂兮馬嘶蹄,

駿發飛鬃兮恭良將;

急不可待兮攻敵營,

窺伺戰機兮頭功立。

旌旗聚方陣兮,尤似固若金湯;

猛將驅胡虜兮,恰似弓鏑九卵。

千驥迎兩驂兮燕飛舞縈,

皇恩勵封侯兮承運盛典。

力拔虎頭刀兮雄插天朝旗,

槌動慶天鼓兮酒席宴歌舞。

無慮「強秦」憂兮百族和諧頤,

再無「勁楚」患兮朝夕太平夜。

光明法度兮公正以尊規,

首輔匡正兮公告以守矩。

宣通商貿兮互利亦繁榮,

誓言德操兮威嚴亦平等。

邊陲大吏兮,正大光明執朝法;

縣衙府門兮,據證理案施仁政。

三、河西商旅

鼓樂靡靡,村煙嫋嫋;

商旅往往,私言喁喁。

輕步緩行兮,而翠鳥羞;

柳蔭繁茂兮,而掩樹叢。

古道富賈,遍享綠廊之涼意;

河西商駝,盡賞蔬果之味美。

佛香縈繞兮,呈匠心塑佛之勤;

佛經誦卷兮,現撫慰黎民之苦。

澤國鳥語兮,胡揚伴柳之林;

露葉翠滴兮,霞光佳晨之境。

淑女粉黛兮,蘭花盈掛於香胸;

美人足頸兮,金飾玉佩於千彩。

敦煌佛都兮,大漠崖頂之光;

河西畫廊兮,魚潛鷹翔之宇。

駝鈴絲錦兮,旅伴之茶香;

戈壁浩翰兮,大唐之盛世。

歸去去兮,秋景迎豐谷;

歸來來兮,春風送暖曲。

蛟龍銜珠兮,吐納雲虹之坤,

仙鳳高冠兮,歌鳴綠野之景。

天穹之佛宮兮,仙鷺如流雲於徘徊;

佛殿之精妙兮,燭影似變幻於霓虹。

四、盛唐康寧

滿月之天兮,琴樂至合弦;

繁空之星兮,心曲至音美。

匠工之術兮,且人畫同一;

良工之法兮,且人合佛旨。

大師之經兮,且人佛心怡;

巨教之德兮,且人塑一體。

壁畫調色兮,配料精準於毫釐;

塑雕泥彩兮,鑽研鋼柔於固體。

美幻於奇兮,則移天換鬥之能;

揮毫於筆兮,則摘星掩月之技。

姿柔聲景兮,儀態之旖旎;

音色淳美兮,舒雅之庭暖。

塑佛以歌兮,如神入其匠心;

雕佛以贊兮,如敷迎其恭敬。

金絲麻縷兮,千年無損之金身;

彩粉丹漆兮,百年不退之仙態。

名師精技之蓋寡兮,巨匠藝能之超群;

塑如合玉之無紋兮,巧似無卯之樓塔。

短長豐單乃修煉之專功,

去留雕法乃天心之所欲。

若技法休止,如空談於無形;

若藝法預設,尚難成於佛身。

其礪不可過分兮,眾匠之心;

其鑽不可過力兮,群工之巧。

雲戲遊龍兮,且無殊漏工藝之分;

佛尊各異兮,且無繪塑難易之別。

開間可見之依稀,悄然於成像;

雕造佛祖之袈裟,絲綢於錦璣。

傾畢生學藝之術,其艱而卓心;

秉供養崇敬之神,其苦而無悔。

匯俊雅摹臨研刻兮,班班於智靈;

聚英才畫師雕匠兮,種種於文略。

沉沉夜思之神通,拳拳同心與佛聚;

席席風卷之驚夢,孜孜執著與卷經。

奉朝朱丹兮,議奏華賦之感懷;

商賈紫帶兮,表章詩歌之樂府。

手持符瑞兮,呼神驅魔之招幡;

天降吉祥兮,解病延年之僧民。

秀貌山川兮,巍峨之青青;

倩影流雲兮,彩間之隱隱。

妙思泉湧兮,畫章之笛笛;

聞聽溪水兮,縈繞之樂樂。

五、佛國聖都

七彩盈洞兮,而五色融喧;

千姿萬象兮,而縈迴百轉。

柔態超然兮,而楚楚之容;

仙姿儀貌兮,而彬彬之禮。

佛韻為精匠所功兮,佛釋為大師所創;

佛卷為僧眾所珍兮,佛經為文士所撰。

戶戶鄉裡兮,持業而勞勤;

家家恭敬兮,不奢而典雅。

尊老育幼兮,多為殷實之家庭;

盡孝克儉兮,翰士錦衣之門弟。

仁和慈都兮,善禽之悠景;

常遇百齡兮,仙翁之矍鑠。

坐佛莊重兮,恭敬亦溫良;

臥佛安祥兮,從容且雍美。

立佛威儀兮,神偉且持重;

壁畫佛陀兮,肩尊亦環光。

反彈琵琶兮,龍翔鳳翥於日月之輝;

飛仙歌女兮,襯託浩天於江海之色。

詩畫相融兮,巨匠滄桑於極品之身;

書筆硯墨兮,大師縱橫於真經之雅。

安祥華貴兮,宛宛款款之妙懿;

觀音縴手兮,儀儀灑灑之容美。

奇匠圓塑兮,濃濃淡淡之怡像;

專師靈筆兮,緩緩採採之寓意。

袈裟之間兮,盈盈然似昆著羅綺;

紗錦之上兮,輕輕然似蝴蝶縈飛。

佛勸極樂之宴兮,而多佚損身;

神勸極樂之驕兮,而奢迷遊夢。

飛仙之女兮,琴曲星月於瓊宮;

唐女飄逸兮,彩帶舒展於雲曦。

藝技多門兮,亭榭暢飲之雕樓;

文採奇花兮,家和翁孫之五世。

迎親婚禮兮,陪嫁十裡之紅妝;

送尊壽天兮,鳴奏麻衣之仙曲。

皓月與香燭之華天,

佛祖共飛仙且誦典。

雲端佛殿兮,眾僧虔敬於兩帷;

雍容祥睿兮,貢奉香繞於紫案。

吟詩月夜兮,窟窟盈盈如煌;

山光樂府兮,洞洞閃閃如炬。

崖壁浩浩兮,有似巨輪之龍帆;

大漠蒸蒸兮,有似萬霞之神韻。

六、屠城俱焚

悲哉!

爭地摧營兮,遍野將士之軍魂;

兵禍戰火兮,狼煙遮星於蔽月。

胡揚焚枯兮,風卷殘葉之沙昏;

奪城屠掠兮,盈隅池門於塗血。

商旅遠望兮,悽悽而聲泣;

駝隊窺影兮,慘慘而齊悲。

靖宴休矣兮,何尋庭堂之樂?

戰亂荒矣兮,誰祭殘垣之壁?

婦孺劫掠光兮,屠城餘無聲;

劍戟殺戮盡兮,無指餘嬰老。

「六畜」皆生煙兮,空恢恢;

「六經」皆俱焚兮,滅寂寂。

七、失寶悲歌

痛哉!

近代封閉兮,寡幼獨權於治國;

井中觀天兮,皇朝自大於尊貴。

鴉片貿易兮,白銀掌中之流沙;

國器劍鏽兮,八國侵華之盜掠。

西域翡翠兮,誰護連城之文寶金經;

東疆沿海兮,再無禦敵之利艦騎勇。

月牙明鏡兮,泉含珠於綠水翠溪之美;

經卷藏洞兮,騰霞彩於山崖峽谷之漠。

天災可恕,人禍難容;

醜行必暴,孤墳魔影。

散兵之身,尋生機而經雅丹;

潰勇之形,過樓蘭而至月鳴。

假道愚鈍,且拙劣痴淺;

偽僧膽怯,且古怪奸佞。

破落僧子,怎曉帛金經卷之神炯?!

敗家道士,何知敦煌壯麗之偉妙?!

東際朝霞之浩雲,遠觀佛景之騰紫;

難移鳴山之藏經,沉沙擁崖之護寶。

千佛殿遭雷電之驚寺,恰逢光緒年至;

萬果經卷呈世之甘霖,莫高窟洞剝蝕。

壁殿之內,禮儀佛經裝飾煜崇;

藏宮之中,金絲畫卷整齊炯耀。

突現錦絲畫卷之金典千年,

報五千年文化之承傳永世。

然宮設九門,則敦煌無吊橋之磚屯;

且殿築城郭,則敦煌無溝壑之門阻。

內奸薄笑於奢迷迷之謊言,

外夷淺騙至狡詐詐之陰險。

載籍駝鈴,經飄至歐美於何歸?

金典浩翰,遭掠於英法日俄美。

駝峰之沙印,確證其掠奪者之猙獰;

駝鈴之聲碎,急待其御林軍之援兵。

沙脊閃閃設伏於鋼鋒利刃,

劍鞘叢叢列陣於石海堅壘。

羌笛號角,萬焰熔鑄於血凝;

淚望星空,天地囊括於胸中。

力挽古樓蘭兮,堅守陽關於金城;

緊依三危山兮,大漠鋒林於弓弩。

吾輩炎黃之子孫,鐵血壯士之男兒;

本當橫刀之礪馬,抗敵欲死之先鋒。

可嘆吾輩難抵中軍大帳之營,

望嘆時光遂道虛幻飄渺之影。

雖淚流滿面,吾所不知其哭;

然泣透胸背,吾所不感其冷。

吾等雖能,亦無法讚頌未見之美卷秘經;

吾等睿感,其佛光神妙越洋至尋追寶聖。

觀閱於此,言與字亦之同悲;

思緒當下,筆與心亦之滴血。

八、護神群英

每窟秀逸兮,各洞神明;

洞情晨曉兮,窟感佛旨。

香草燭景兮,燁燁星星;

闊室盈輝兮,熠熠燦燦。

胡揚依依林兮,根深守愛之心;

黃花曳曳朵兮,一展迎春之意。

歲月朝朝思兮,難奪護寶之魂;

甘棗丹丹珠兮,亦有收穫之喜。

揮硯墨而臨摹兮,

壁畫靈靈;

持紺珠而博記兮,

金經卷卷。

俊俊才逸兮,英貌之穆穆;

彬彬雅士兮,含章之楚楚。

段文杰臨刻兮,都督夫人禮佛之圖;

羅振玉孤熬兮,振筆臨風佛陀之祖。

常書鴻赤子兮,創院譽名守護之神;

孫紀元大師兮,豪放雕藝大家之雅。

何鄂亦博愛兮,呼喚心靈對話之情;

樊錦詩畢生兮,捧出敦煌稀世之聖。

精美之曲兮,日日流雲;

久敬之歌兮,天天難抑。

必忠必信,中華子孫扶樹尋根;

盡心盡義,讚頌敦煌培土育魄。

朝陽與林鵲共晨,金沙與朗月同夜!

日晝與茂綠共榮,月泉與粼光同黎!

頌佛勵毫,尤如利刺,

勁投於魍魎惡兇;

贊佛盈筆,尤如虹彩,

徹舞於雲海仙宮。

摹臨精繪之筆,

願詠示民其倍感光榮;

痛徹悲實之心,

丹青慰眾其永探金鼎。

千古華文兮,吾等應樹國心;

金石冠玉兮,中華皆乎不朽。

詠賦熬筆之累,

吾輩擔當讚美於九州;

頌經歌聖之典,

時尚領軍救寶於功偉。

雖稱洞巖兮,內現如同室宮;

雖言石窟兮,內展如同殿館。

匠藝糾淺造型之術,其態,氣勢月行;

匠心欲精雕塑之工,其思,幽深逐日。

然入眼之心餘兮,

萬感雲霞飛湧;

雖孤獨之沉悶兮,

心中美淪美奐。

臨畫亦悽冷兮,琢磨觸暖靈,

甘願亦相守兮,後繼呼壯志。

領受洗禮兮,佛心知相通,

連綿歷史兮,痴心終不改。

九、日月敦煌

天地九重兮,宇宙之繁星;

崖窟彌新兮,靈佛於大漠。

持齋把素兮,送迎之永懷;

執秉恭請兮,敦煌於銘記。

外賓遊賞兮,嘆其慧心奇;

國人研觀兮,稱其縴手巧。

華夏文明兮,榮敦煌宮之佛都;

宮庭勤政兮,譽紫禁城之政體。

關城以外兮,瀚海之巨巨星船;

獨傲以漠兮,孤帆之浩浩寒月。

足使研究者為之而永鮮,

足令觀奇者為之而欣嘆。

而今拜尊仰止兮,雙流淚泉;

現存慈貌玉潤兮,面殘目鼻。

功高供養之人兮,天馬汗鬃;

大師善心之形兮,專注博愛。

吾等中華一代,任重海內外之使命;

炎黃春秋立史,捍利國利民之盛鼎。

月泉鑲於大漠兮,而清水不枯;

夜幕降於日落兮,而不吞天地。

共侶星光兮,垂賞之青鱗;

常伴戈壁兮,朗月之萬裡。

盤坐鳴沙山兮,遙望於際際;

咫尺雲宇間兮,萬籟於寞寞。

借朗月視辨兮,五指之依依;

伴星光相思兮,九腸之鬱郁。

寒露如水兮,夜浸衫衣之若冰;

細沙如塵兮,盡灌脖頸之腳腕。

昭昭九環兮,金玉之流星;

爍爍七星兮,昭寺之浮映。

臺胞赤心兮,數年之恆心;

將成震毀兮,不餒之雕奉。

重搭雕宇兮,再塑之高臺;

塑玉千碎兮,萬成之佛助。

兩岸共仰兮,敦煌宮之輝;

巧手佛像兮,陳列館之燦。

佛國增光兮,華夏歸之情;

飛渡峽海兮,赴西域之聖。

聚鳴沙山兮,遙聽阿里山之民歌;

賞月牙泉兮,眺望日月潭之瀑布。

瞻千佛宮兮,一水供養觀音羅庭;

謁莫高窟兮,兩岸同拜釋迦佛祖。

揮千年江河之筆兮,唱吾敦宮之魂;

迎九洲億萬之心兮,頌吾煌殿之魄。

十、永恆光芒

洞之影影兮,

燭之煌煌;

風之舞舞兮,

漠之蕩蕩。

珠潤容光兮,

百代寧此而無遁心;

豔貌娟秀兮,

千載常住以舞銘志。

感授於言傳而心明兮,

制舒緩飄逸則綿延;

藝授於幻海而佛佑兮,

繪密紋如絲則無隙。

細觀兮,則敬仰於心;

入窟兮,則神滿於殿。

情盡景奇兮,雕繪於宮;

辭文絕技兮,繁精於彩。

氣魄山海兮,峻極仙神之和;

人物風採兮,琴樂歌詠之舞。

體勢宮殿兮,煒煒瑰奇之雄;

珠壁畫韻兮,熠熠耀燭之景。

昔先哲詩賦兮,不朽之章;

今國人徵賦兮,民心之願。

萬裡月遙遙兮,志遠何患酒泉;

千載星悠悠兮,情思如見佛面。

兒時於皇城兮,亦鋤草而撲蝶;

歡談於遠古兮,亦黎明之不曉。

中年之墨發兮,且無染而如新;

純樸之自然兮,且休養之宿願。

情憂於暇日兮,思緒至文鋒;

命筆於長夜兮,晨星至獲卷。

雖敦煌未與天地之共始同生,

然經卷伴與彩畫之萬榮佛宗。

七色之宇虹兮,

敦煌佛光融入文明之世界;

五彩之奇錦兮,

敦煌文化盈輝大漠於款至。

罷戟勸惡兮,難止於海外;

揚善助邦兮,慧嬴於富強。

九州鳴誠兮,公平正義於盛世;

中華宣信兮,不挑核彈於致武。

恕吾淺薄兮,

心止難頌煌殿萬代之恢宏;

恕吾無能兮,

潑墨難歌敦宮千載之偉業。

歷史巨手之敬呈兮,融入世界之聖殿!

永恆日月之輝煌兮,敦煌佛美之金礦!

美哉兮 --------- 妙漠金沙兮萬佛雲天,

幻哉兮 --------- 隻身西域兮紫霞慈善;

奇哉兮 --------- 夢思遐想兮聖殿佛緣,

宏哉兮 --------- 千載敦煌兮偉篇盛典。

悠哉兮 --------- 絲茶興貿兮佛子頌丹,

佛哉兮 --------- 金卷佛光兮巨源泰鬥;

盛哉兮 --------- 睿智群星兮璀璨同名,

詠哉兮 --------- 歌詠綿綿兮敦煌世界。

作者簡介

楊五計先生堅持創作40餘載

楊五計,男,漢族,北京人,國務院管理局退休幹部,中央國家機關詩詞協會會員,中國辭賦協會發起人,孔子學院副院長,當代著名詩詞歌賦家、書法家。

詩詞歌賦代表作品:《紫禁城序》於2010年在《人民日報》發表,《臺北故宮賦》,《一代國勳》暨為紀念無產階級革命家習仲勳百年誕辰獻詞,《圓明園之夢》暨為紀念圓明園罹難155周年獻詞,《聖殿敦煌》等等。

書法作品多年來,曾得到黨政軍社會各界多部門及愛好者收藏。

作者 楊五計 授權發布 責編 常小靠 審核 尚國偉

相關焦點

  • 《聖殿敦煌》……《紫禁城序》作者 楊五計
    《聖殿敦煌》……《紫禁城序》作者 楊 五 計引 序歷史巨手之敬呈兮,融入世界之聖殿!永恆日月之輝煌兮,敦煌佛美之金礦!作者簡介楊五計先生堅持創作40餘載楊五計,男,漢族,北京人,國務院管理局退休幹部,中央國家機關詩詞協會會員,中國辭賦協會發起人,孔子學院副院長,當代著名詩詞歌賦家、書法家。
  • 紫禁城序楊五計先生紀錄片啟動儀式圓滿啟動
    這是《紫禁城序》辭賦中的一段話,這也是有史以來,第一篇為北京這個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城市作辭賦的文章。一篇《紫禁城序》堪稱當世的神來之筆,國外評價為:不僅是紫禁城第一賦,「天下第一賦」,而且是團結全球華人的精神力量!把北京這座古老的城市用文字完美的呈現給世人。楊五計先生,1953年1月7日出生於中國北京協和醫院,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是當代著名辭賦家兼書法家!
  • 《紫禁城600年慶典宏》記紫禁城600年慶典活動
    《紫禁城600年慶典宏》……記紫禁城600年慶典活動……《紫禁城序》作者楊五計新華誕生新社會,溥儀皇帝成新人,2020-09-09晚22:51分《九九主席祭奠日》……《紫禁城序》>作者楊五計歷代偉人濟世窮,夜夜筆耕月飛魂。
  • 紫禁城序——楊五計辭賦紀錄片啟動儀式
    這是《紫禁城序》辭賦中的一段話,這也是有史以來,第一篇為北京這個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城市作辭賦的文章。金秋的北京,前門步行街沉浸在歡樂的節日氣氛中,作為北京一張旅遊名片,前門步行街可以說是一步一景,尤其步行街南側的前門國潮大集,把傳統的廟會市集文化用新的形式呈獻給大家。
  • 「文化聖殿·人類敦煌玉門關詩詞周」敦煌啟幕
    「文化聖殿·人類敦煌玉門關詩詞周」敦煌啟幕每日甘肅網9月29日訊(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通訊員張曉亮 秦美娜 李嘉文)9月27日,「文化聖殿·人類敦煌玉門關詩詞周」活動在絲路敦煌啟幕。當天,「文化聖殿·人類敦煌」敦煌詩詞文化研討交流活動舉行,來自中華詩詞學會的詩詞專家及全國30個省份詩詞學會的代表、文化學者150餘人相聚一堂,共同探討交流敦煌詩詞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研討會上,與會嘉賓圍繞如何通過詩詞藝術展示絲路文化和敦煌精神展開研討交流。
  • 「文化聖殿人類敦煌」全國楹聯徵稿啟事(2020年6月30日截稿)
    文化聖殿人類敦煌。為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好地提煉、展示敦煌文化內涵,提升敦煌景區楹聯文化品位,推動敦煌文化服務共建「一帶一路」,決定舉辦「文化聖殿人類敦煌」楹聯徵集活動,面向海內外楹聯愛好者徵集敦煌主題楹聯作品。
  • 聖經揭秘 以西結書 作者說的新聖殿究竟在哪裡
    這些是作者的幻想是毫無疑問的,只不過作者的這些幻想是在被擄之地想的,還是在歸回到以色列後想的,就不得而知。上兩章作者在歌革的故事裡說以色列人剛歸回的以色列時,以色列沒有城牆、門、閂,還是一片廢墟,所以他想像新聖殿和新耶路撒冷城、新以色列也有可能是他已經在以色列生活的情況下、對以色列當時的狀況不滿意,因為有所期望,所以幻想出他心中設想的以色列的新景象。
  • 《巨人的隕落》作者代表作《聖殿春秋》上市
    《巨人的隕落》作者肯·福萊特代表作《聖殿春秋》近日上市,以英國第一座哥德式大教堂的建設為中心,全景展現中世 紀生活百態。僱歷史專家團確保史實準確作為「中世紀三部曲」的第一部,《聖殿春秋》在全球文壇擁有舉足輕重的 地位。在出版的近三十年來,被7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版,累計銷量突破2600萬冊 。
  • 敦煌獲得「中華詩詞之鄉」殊榮
    原標題:敦煌獲得「中華詩詞之鄉」殊榮 9月29日晚,作為「文化聖殿 人類敦煌」玉門關詩詞周系列活動的「中華詩詞之鄉」授牌暨《玉門關詩詞精選集》首發儀式在世界文化遺產玉門關舉行。
  • 《離騷序》「露才揚己」作者考辨-光明日報-光明網
    而後人增補《離騷序》入《楚辭章句》時,遂依《離騷後敘》已被竄改的「班固以為露才揚己」而署名《離騷序》作者為班固。然而,此《離騷序》實為賈逵《離騷經章句》序,而另一篇《離騷贊序》則為班固《離騷經章句》序。據《隋志》,班固、賈逵《離騷經章句》唐前已佚,而其序尚存於《楚辭章句》,此易「賈」為「固」,遂成懸案,徒使後世聚訟紛紜。
  • 錦繡中華、紫禁城之迴響、大盛敦煌,這些新品承載萬千氣象
    上海民族樂器一廠在512平米的「敦煌」展位(展位號:E5D12)向公眾呈現2020年度新品——錦繡中華系列、紫禁城之迴響系列、大盛敦煌系列、日月星辰系列以及多款常規產品,共計100餘件。紫禁城之迴響系列2020年,歷經風霜雪雨的北京故宮迎來了她的600歲誕辰。值此,上海民族樂器一廠推出了「紫禁城之迴響」系列樂器,承古開今,堅定文化自信。紫禁城中隨處可見中國的傳統工藝,瓷器、金銀器、漆器、螺鈿鑲嵌工藝、掐絲琺瑯工藝……每件器物、每種工藝都代表了巔峰藝術與匠心精神。
  • 詞味紫禁城 作者:李府鍾
    詞味紫禁城作者:李府鍾紫禁城中好風光,黃瓦襯紅牆。五百歲月顏猶老,歷盡了滄桑。金鑾殿,人窺忙,不知為誰狂?
  • 「文化聖殿·人類敦煌」全國徵聯優秀作品公示
    文化內涵,提升敦煌景區楹聯文化品位,推動敦煌文化服務共建「一帶一路」,甘肅省楹聯學會聯合中共敦煌市委宣傳部共同舉辦了「文化聖殿·人類敦煌」楹聯徵集活動(點擊查看徵稿啟事),面向海內外楹聯愛好者徵集敦煌主題楹聯作品。
  • 詩人「赴約」敦煌:給月牙寫一首詩,聽一聽沙子說的悄悄話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張燕玲 責任編輯:張燕玲     27日,「文化聖殿·人類敦煌 玉門關詩詞周」活動在甘肅敦煌啟幕,圖為即將首發的《詩與遠方·如夢敦煌玉門關詩詞》集。
  • 不老的敦煌——莫高窟創建1650周年系列報導
    作品標題不老的敦煌,莫高窟無疑是王冠上最璀璨的那顆明珠,被譽為文化聖殿。到2016年,這座文化聖殿已經1650「周歲」了。    2016年,作者歷時半年餘,先是查閱《中國敦煌學百年文庫》《敦煌石窟藝術研究》等大量有關著作,抽絲剝繭,梳理出莫高窟開窟、營建、發現、看守、保護、開放、共贏、傳播、數字、臨摹、回歸的歷史發展脈絡;之後,又在蘭州、敦煌兩地,採訪了樊錦詩、孫儒僩、王旭東、趙聲良等多名敦煌學者和依然堅守在大漠深處的「莫高人」,以系列報導的形式
  • 聖經揭秘 以西結書 作者說的新聖殿究竟在哪裡
    這些是作者的幻想是毫無疑問的,只不過作者的這些幻想是在被擄之地想的,還是在歸回到以色列後想的,就不得而知。上兩章作者在歌革的故事裡說以色列人剛歸回的以色列時,以色列沒有城牆、門、閂,還是一片廢墟,所以他想像新聖殿和新耶路撒冷城、新以色列也有可能是他已經在以色列生活的情況下、對以色列當時的狀況不滿意,因為有所期望,所以幻想出他心中設想的以色列的新景象。
  • 長篇小說《敦煌道士》出版發行
    一部以敦煌藏經洞文物流失為題材的長篇小說《敦煌道士》,日前由讀者集團敦煌文藝出版社出版。  上世紀初,敦煌莫高窟道士王圓籙發現了藏經洞,一個世界級的文化藝術聖殿從此展現在世人面前。長篇小說《敦煌道士》以藏經洞發現者王圓籙為主角,對這一敦煌史上的重要人物進行細緻描寫和藝術刻畫,圍繞藏經洞文物的去留、存毀,展現了一幅當時處於巨變中的社會眾生圖。  《敦煌道士》以開放的視野、樸實的筆觸和細膩的構思,展示百年前發生在莫高窟的那段故事。
  • 文化聖殿,人類敦煌!
    賞三方藝術敦煌莫高窟的藝術成就主要在建築、彩塑和壁畫三方面。建築莫高窟開鑿於敦煌城東南不幸的是,在晚清政府腐敗無能、西方列強侵略中國的特定歷史背景下,藏經洞文物發現後不久,英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日人橘瑞超、俄人鄂登堡等西方探險家接踵而至敦煌,以不公正的手段,從王道士手中騙取大量藏經洞文物,致使藏經洞文物慘遭劫掠,絕大部分不幸流散,分藏於英、法、俄、日等國的眾多公私收藏機構,僅有少部分保存於國內,造成中國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