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工地門口現10元管飽快餐 攤主稱城管人性化

2020-12-13 騰訊大浙網

近期,每到午飯時間,位於舟山定海環城南路東河橋附近的大昌建築工地附近就聚集著一些推著餐車、叫賣盒飯的小攤販。這些流動攤販為工地民工就餐提供了便利,卻也因佔道經營影響了市容,堵塞了交通。

5月10日上午10點40分,記者來到東河橋大昌建築工地門口看到,已經有流動攤販陸續來到現場設攤。一名王姓女攤販將攤位選在了橋邊的一棵樹下,她將六七個塑料小板凳在地上一字排開,邊上是一個裝滿盒飯的泡沫箱、一個木製飯桶和一個不鏽鋼湯桶,另外還有一箱啤酒和一些碗筷。

「10元一份,飯管飽,湯隨便喝。」王女士是東北人,她打開泡沫箱蓋子給記者看,裡面有近20份盒飯,都是兩葷兩素,有大排、黃瓜、豆腐、火腿腸等,「菜都是洗了好幾遍的,保證衛生。」她表示:「幹體力活的工人飯量普遍都大,10元錢要有肉有菜,其實也沒多少賺頭。」

當記者詢問是否會影響環境衛生時,她說:「我們有塑膠袋裝垃圾的,不能影響了市容。」

11點左右,工地下班了,工人們陸續走出大門。

「10元這樣的飯菜,挺實惠的,去飯館裡吃要15元左右。」前來吃飯的工人劉師傅表示,工地裡沒有食堂,流動攤販正好解決了工人們的就餐問題,就近吃完飯還可以抓緊時間多休息會。

11點20分,王女士的盒飯賣得差不多了,她拿出一個大塑膠袋,開始清理飯盒等垃圾。她坦誠,自己是無證經營,在東河橋附近擺攤的這段日子裡,也遭遇過城管執法人員的「清場」。記者了解到,王女士的攤點位置雖然緊鄰環城南路,但位於工地門口的臨時停車場上,算是工地「內部」範圍,城管執法人員出於人性化考量,也就沒有來「攆人」。

除了王女士之外,停車場轎車之間的夾縫裡,還「藏」了三四家攤販,賣的都是煎餅、飯糰等不同的食物。幾名工人正坐在一旁的地上用餐(見圖)。「我是偷偷溜進來的,外邊城管不讓擺,裡面工地也不讓擺。」其中一名攤販不停地左顧右盼,神情緊張。

「這些攤販已經擺了兩個多月了。今天下雨,攤販少了,平時有六七家。」在工地大門口管理進出車輛的付先生告訴記者,該工地屬於舊城改造工程,工期要到明年下半年結束,工人有三四百人,為方便工人就地吃午飯,他才允許攤販在大門停車場擺攤。

「其實每個工地都有這個問題,工人要吃飯,有這個市場需求,但畢竟像這樣隨意設攤太難看,影響了市容和道路交通。」現場3名身穿制服的定海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10點半就在該路段巡邏了,主要工作就是勸離在人行道上擺攤的攤販。

「其實舟山的城管還是很人性化的。」王女士說,希望相關部門能對工地門口的流動快餐攤點進行統一規劃和集中監管,這樣攤販們也可以通過正規途逕取得合法的攤位,依法依規有序經營。

對於工地門口的流動快餐攤點,是堵還是疏,確實是一個難題。

流動快餐攤點具有很大的隨意性,衛生條件也沒有保障,佔道經營既影響市容,又堵塞交通。從執法必嚴的角度看,打擊流動攤販有理有據。但是,執法也得講究方法。流動攤販都有自己的三輪車,常常打一槍換一個地方,跟執法人員躲貓貓,雖管得了一時,收效卻無法長久。而且,這種方式很容易引發執法人員和攤販之間的衝突,造成負面的社會影響。

另外,從實際情況來看,工地數百號民工兄弟要解決吃飯問題,而小攤小販也想藉此機會討個生活,他們用相對低廉的價格和上門服務,為民工提供了便利,算是兩個弱勢群體在市場主導下的互惠互利行為。

所以,這是一道考量執法者智慧的考題。正如攤販王女士所言,對流動快餐攤點進行統一規劃,限定經營時間和範圍,嚴控設攤標準,才是當務之急。

據舟山晚報

相關焦點

  • 大理古城城管被指打背包客引百餘攤主抗議,城管否認打人
    攤主稱,30日晚9點45分左右,兩名靠擺攤為生的背包客,被十多名城管圍毆。但此說法遭到當地城管部門否認,稱「只是對兩人進行控制,沒有動手。」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了解到,大理古城於9月下旬開始,對人民路旁的攤位進行規劃,公共路段的10多個攤位被以底價7200元的價格進行「招標」,引發人民路以背包客為主的攤主不滿。
  • 寧波:無證攤主安插眼線 探子蹲守在城管局門口
    寧波:無證攤主安插眼線 探子蹲守在城管局門口www.zjol.com.cn 2005年10月29日 08:48:33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非法設攤的夜排檔攤主為逃避處罰,僱了刺探每晚專門在城管局門口蹲點,執法人員一有行動,探子立即打電話、發簡訊為無證攤主們通風報信。
  • 8元水餃吃到飽!暖心攤主走紅後被趕走,建築工人們吃點飯太難了
    最近,某工地旁的8元水餃攤引起了關注,這個水餃攤的價格不貴還管飽,所以大家都不吝惜點個讚。不過暖心攤主也遇到了麻煩事,因為被曝光後,原來的地方不讓繼續擺攤了,她是佔道經營,又不佔理,所以只能離開。攤主現在只希望,能找個承擔得起房租的門頭房繼續做餃子。有網友表示,做點好事也太難了。
  • 退伍小夥開飯館農民工10元管飽:不漲價!不賺錢也要讓他們吃飽
    1月17日據媒體報導,河南洛陽,90後武警特戰退伍小夥張萌萌開的飯館裡,推出10元「管飽快餐」吸引了很多附近的農民工,現在每天中午都有100多名工人在這吃飯。張萌萌說,和工人們慢慢成了朋友,只要店開著,快餐就一直賣,而且不漲價。
  • 攤主回應工地水餃8元不限量:本來是小碗8塊,大碗10塊
    「原來是小碗8元,大碗10元,工地的工人們不捨得吃大碗的,但是小碗還吃不飽,就要求給加兩個餃子,加來加去,所幸他們願意吃多少就自己加多少了。」這是1月6日濟南某工地旁的一個餃子小吃攤的攤主史繼蘭向記者嘮的家常話。
  • 中潭路夜排檔"10分鐘滑倒10人" 城管:將約談夜間攤主
    原標題:中潭路夜排檔「10分鐘滑倒10人」城管:已基本保證夜間10點前無夜排檔,將約談夜間10點後設攤攤主  家住普陀區中潭路100弄中遠兩灣城東區的金小姐向晨報熱線反映,她所住小區門口一到夜裡就有夜排檔設攤,弄得油汙滿地,一到雨天更是路滑難行,導致騎車人經常在此處摔倒。
  • 山東一女攤主工地旁煮水餃8元管飽,現在她還想「7元管飽」
    6日中午11點,山東濟南一臨時午餐經營點,一個讓民工兄弟「8元管飽」的現煮水餃攤格外火爆。攤主史繼蘭今年32歲,她說起初定價為8塊錢30個水餃,後來工人大多買一份水餃不夠吃,她就會多給幾個,長此以往,便乾脆改成了「8元管飽」,只要不浪費就行。
  • 杭州蕭山城管推行在建工地「健康碼」制度
    這兩天,蕭山很多工地都開始復工了,很多人注意到,工地門口多了一個3種顏色的「健康碼」。這個「健康碼」有什麼用?記者從蕭山城管局了解到,為了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助力工地復工復產、城管部門也在想一些辦法,如何保證工地有序開工、又不影響市容市貌以及周邊居民正常生活?
  • 「鳥人」不是想當就能當 定海城管拆除違建「樹屋」
    「我和他聊過,對方自稱是東北人,在定海生活多年。他在樹上搭窩主要出於三個目的:體驗田園生活、鍛鍊身體和呼吸新鮮空氣。 」有一次,老人看到那男子在樹上休息,就告訴他小心點,別摔下來。男子稱,沒事,很安全。老人告訴記者,那男子似乎對自己的技術很有信心,說「樹屋」基本被樹杈卡住,受力完全沒問題,一般風吹不倒它。
  • 賣煎餅果子真能月入10萬?多數攤主收入與上班族相當
    連日來,記者走訪我市多處發現,那只是極端個例,大部分煎餅果子攤主披星戴月,收入和上班族相差無幾。  8小時流水近3000元  10月31日10:00左右,千佛山西路便民市場內一家名為「侯記煎餅果」的攤位前,有近10位顧客在排隊等待。攤主侯德動和張豔梅站在攤位前,一人守著一個鏊子熟練地翻著煎餅。
  • 濟南「8元管飽」水餃女攤主有兩個新年願望
    在市區一處工地附近,「8元管飽」的水餃攤每天按時與工人們見面,女攤主史繼蘭也在為自己的兩個小小心願努力著。從8元一碗到8元「管飽」1月8日中午11點,史繼蘭駕駛電動三輪車來到茂嶺二號路中段的一處「愛心攤位」。停下車,她就忙活起來,擺放好馬扎,搬出幾袋大蒜,燒水下餃子。幾分鐘後,鍋蓋掀開,濃濃的韭菜香味四散開來。
  • ——記者親歷城管執法一天工作見聞
    農貿市場門口這段300米長的南北通道,是城管執法的「老大難」。農貿市場範圍有限,季節性的瓜果、蔬菜上市後,農民就在路邊擺攤。早上7點,他和隊員們來這裡,在不影響交通的情況下,疏導攤位靠邊靠角按規定有序擺放。「既要照顧車輛、行人,又要考慮百姓生計。」劉文輝說,「每天都在反覆做工作,所以特別希望群眾能多給我們一些理解!」
  • 讓工地「塵埃落定」,株洲城管揚塵防治「槓槓的」
    對於株洲市城管部門來說,300天「株洲藍」進程中,如何全域化、長效架構與這一目標相適應的建設工地揚塵防治新體系,也是該部門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提升實踐。回溯株洲城管細織密布的「治塵網」,從源頭、中端到末端的防治舉措實現無縫銜接,空氣品質日益好轉的背後,是株洲城管以居民身體健康為首要目標的努力。
  • 上千元捷安特二三百元就賣 修車攤主倒賣黑自行車
    「你去西四隨便找個修車的打聽,他們個個都在賣黑自行車,上千元的捷安特也就二三百元。」近日,有市民給本報報料稱,西四一帶的胡同內黑自行車交易頻繁。     記者近日調查發現,該地區大多數修車攤主在修車的同時,還「兼職」倒賣黑車。
  • 早餐車現做雞蛋灌餅受歡迎 城管:違規行為(圖)
    現場:攤主燒餅裡偷偷夾肉昨天上午,亞運村城管分隊和早餐公司的工作人員,將一份告知書發放到一位早餐車經營者手中,向其宣傳告知早餐車的經營要求。朝陽區城管大隊要求各街鄉分隊對早餐點進行全面檢查,對未按要求設置的早餐點清理整頓,嚴厲查處。
  • 西安水果攤主遭黑衣男強收「衛生費」 警方正調查
    對此,城管部門稱該行為不合法,之前勸說過。警方對此正在調查。有人交10元 有人交5元6月5日,西安有擺攤攤主向華商報反映,有人向每一個攤主每天收10元費用。「我們在梨園路御園溫泉小區門外的路邊擺攤,賣點水果,擺了有一個月了,昨天開始後,來了一個男的,身上有紋身,說收衛生費,每天每個攤收10元。」6月5日,其中一個攤主說。有攤主發來交費後留下的票據,有10元的、5元的,票表面寫著:御園小區衛生收費專用票。
  • 海口府城甘蔗園公廟攤主拒交「燒香錢」遭威脅
    實習生李耀文攝影報導)「我們在府城朱雲路兩邊空地擺攤,可從上個月起,旁邊公廟的『公頭』(即管理人員)稱離廟近,每人需交200元夜宵場點費當『燒香錢』,不知他們這種行為是否合法?」  17日晚上10時許,記者來到府城朱雲路。「昨天他們又來催我們交錢。」攤主老陳說,他在府城朱雲路擺夜宵攤將近1年。按政府規定,每天晚上10點後,一些下崗工人和家裡困難的群眾可在路邊擺攤,沿路兩邊大概有七八個攤主做生意。  老陳說,7月12日,有七八個自稱是旁邊甘蔗園公廟的「公頭」的男女來到攤位上,通知這些攤主交夜宵場點費。
  • 攤主回應工地水餃8元不限量,看似普通一碗水餃卻盛滿了人間溫情
    事件發生在濟南,攤主史繼蘭在工地上賣水餃,為農民工著想,不考慮自己賺錢,8元管飽,精神可嘉。史繼蘭剛開始在工地賣水餃時分8元、10元一碗兩種價格,民工們賺錢不易,花錢不捨得,只願買8元價格的,做體力活的人,能量消耗大,顯然會吃不飽,有的人開口要求加兩個,史繼蘭爽快答應了。
  • 濟南多位攤主剛籤約夜市就被取締 求退租金卻遭拒
    吳先生向記者出示了當時籤訂的這份租賃合同,合同上顯示攤位租金為每月1000元,此外還有500元的進場押金,「一共交了3500元錢,租期是三個月。」此外記者看到,租賃合同上還有9項條款,其中第9條為「遇政府等相關部門責令整改的情況,乙方要服從甲方的安排。」
  • 開封女攤主被城管人員打斷6根肋骨,每一個細節都充滿槽點
    開封女攤主被城管人員打斷6根肋骨,每一個細節都充滿槽點喬志峰女攤主被城管人員打斷6根肋骨,索賠時城管局提了一個條件讓她崩潰,你猜是啥條件?這次與城管發生衝突的是一名叫胡培紅的水果女攤主,據這名攤主的女兒小宋介紹,7月29日,母親將自家裝貨的三輪車停放在位於演武廳西街的攤位附近,幾名城管執法人員欲查扣車輛,母親上前理論,雙方發生肢體衝突,胡紅雖有動手,但不是城管執法人員的對手,多次被打翻在地,事後送醫被診斷為六根肋骨骨折、骶骨骨折、腦震蕩還有身體其他部位共二十多處傷害,至今醫療費已經花費三萬餘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