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企業病例:一杯瑞幸咖啡可能有88%的泡沫?

2020-12-11 鈦媒體APP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新商業要參,作者丨黃曉軍

疫情下的中小企業不好過。

1月31日,恆大研究院發布《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分析與政策建議》。其中顯示,2020年春節7天,餐飲行業零售額將會有5000億元的損失。

在全國60多個城市擁有400多家門店的西貝莜麵村,其董事長賈國龍進行了自我診斷:春節前後一個月時間將損失營收7-8億元。

按照每月1.5億元的固定支出計算,倘若疫情短時間內得不到有效控制,西貝帳戶裡的現金只夠維持3個月了。

另一頭,市值超100億美元、全國門店近5000家的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也在疫情下做出來必不可少的調整。

1月23日,瑞幸咖啡宣:除部分地區正常營業外,武漢地區門店已全部關閉,春節期間不營業。

這讓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投資人惴惴不安,減持信號漸為明顯。

到了2月1日,一份企業「診斷報告」更是交到了瑞幸咖啡手上。專業做空中概股的渾水(Muddy Waters)表示:

在2019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瑞幸咖啡每店每日商品數量分別誇大了至少69%和88%。

這份「診斷報告」厚達89頁,主要依據是瑞幸咖啡11260小時的門店流量視頻,以及25843張小票。

有媒體報導,該報告一經面世,瑞幸咖啡股價大跌23%。

五問瑞幸,你的身體還好嗎?

新浪美股報導,自疫情爆發以來,瑞幸咖啡的股價已跌去了近三分之一。

導致這一震蕩的,是武漢肺炎和渾水做空。

從絕對量而言,前者對瑞幸咖啡的市值影響並不大。在得知瑞幸咖啡因關閉武漢門店而被減持後,華爾街知名投行KeyBanc分析師Eric Gonzalez就認為:

瑞幸在湖北的門店約200家,這個數字佔整體比例並不大。他相信,在病毒消退後,瑞幸咖啡將很快恢復。

這位分析師甚至認為,這將成為股票的買入機會。即使暫時關停門店為延遲開發等業務,但不會是企業長期健康問題。

那麼,瑞幸咖啡的長期健康到底有沒有問題?

懟上KeyBanc,渾水持反對意見。該機構認為,早在這場疫情之前,瑞幸咖啡就在隱瞞自身企業的健康狀態。

在渾水提供的那份報告中,大致列出了5點問題:

第一,瑞幸咖啡的銷售數據有泡沫。以單店單日商品銷量為例,瑞幸咖啡2019年Q3至少誇大了69%;2019年Q4可能至少誇大了88%;

第二,單客購買單量正在下滑。根據25843張小票判定,目前用戶每單購買瑞幸咖啡商品數量為1.14件,低於2019年Q2的1.38件。

第三,瑞幸咖啡在抬高商品價格。數據顯示,其每件商品的售價至少提高了1.23元。

第四,謊報營銷費用。2019年Q3的廣告支出,瑞幸咖啡至少誇大了150%。

第五,謊報商品銷售結構。此前,有媒體報導瑞幸咖啡「其他產品」類目營收佔總收入的23%。而渾水根據小票統計發現,這個比例僅有6%。

病態早現端倪

早在2019年4月,瑞幸咖啡就經歷了一次集體唱衰的尷尬。

當時天眼查信息顯示,瑞幸咖啡將自己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等多地門店的咖啡機、奶箱、粉倉等物品都抵押了。其被擔保債權數額為4500萬元。

儘管官方回應這是「常規融資」,但外界依然開始對瑞幸咖啡的資金鍊感到擔憂。

2019年中旬,媒體關於瑞幸咖啡的成本分析鋪天蓋地。當時比較主流的測算是,瑞幸咖啡快取店設備加上裝修大約需要35 萬元。這其中包括單價在8-12萬元的Schaerer 和 Franke 全自動咖啡機。

在之後的運營中:

①單店單月銷售6000倍,設備攤薄為2.43元/杯

②50㎡單店月租金1.5萬元

③單店最高人力成本2.2萬元

④單杯原材料成本1元

按這樣的假設來計算,我們很容易得出瑞幸咖啡單杯成本——8.3元。

而後來有自媒體表示,這個成本其實並沒有算上配送費補貼、營銷活動成本等。如果將這些成本均攤到一杯咖啡,其成本大概是10.73元。

而根據財報顯示,2018年瑞幸咖啡銷量約9000萬杯,單杯收入約8.5元。

虧損是必然。

以暫時虧損換取市場規模,這是網際網路「贏家通吃」邏輯下的生存法則,也是瑞幸咖啡在資本一直在做的。

作為全國規模的零售業態,瑞幸咖啡其實是在通過規模帶來資本效益。

在規模效應面前,以前其實是星巴克。他就像零售界的沃爾瑪,他們都有全球採購的能力,它採購的東西越多則越便宜。

那些沒有全球採購能力的咖啡館,在商品價格的競爭力上沒有辦法與之相比。

只是,局限於線下的星巴克,其全球採購能力只能在某個商圈勢能。如果一家精品咖啡館開在這個商圈外1公裡,星巴克的規模效應就奈何不了你。

但插上線上交易的翅膀,瑞幸咖啡的規模效應可能更大。只要外賣小哥能到的地方,瑞幸咖啡都能夠輻射到。

規模成為瑞幸咖啡在線下的護城河。美國數據公司Thinknum早在2019年12月16日表示,瑞幸咖啡在華門店數達到4910家,較星巴克同期門店數多出600家。

作為一個創立兩三年的品牌而言,已然是令人震驚的成績。但在潛力規模超千億級、年增速超15%的中國咖啡市場,瑞幸咖啡的市佔率還不算「贏家」。

歐睿國際曾在2018年統計,目前總體咖啡市場,雀巢市場佔有率為22.6%;JacobsDouweEgberts市佔率9.6%;星巴克僅佔2.5%,與Lavazza並列第三。

在鋪市場、刷規模這條路上,瑞幸咖啡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講故事可以止痛嗎?

在華夏史上,規模入侵最大的蒙古帝國。這個幅員近3500平方公裡的國家,打下來真正花了64年。

瑞幸咖啡要實現「贏家通吃」的規模效應,就要做好準備打持久戰。

這場戰役,要求瑞幸咖啡擁有充足的彈藥和糧草。這些物資,如果說前期可以靠資本市場砸錢,後期還是需要自己造血輸血。

而做空機構渾水,並不相信瑞幸咖啡有這樣的能力。其在報告中提到,瑞幸咖啡用戶對價格敏感度高,在降低折扣的同時,增加同店銷售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那麼,當下的痛誰來撫慰?當然是資本。如何讓資本供養自己更久一點,這是瑞幸咖啡繼續思考的。

在風雲莫測的資本市場,臺灣大學的劉順仁教授說,財報就像一本故事書。但面對那些乾癟數字堆砌的財報,投資人們還是缺少故事。

瑞幸咖啡是一個講故事的好手。

打敗星巴克、輕模式開店、小鹿茶、無人零售……就在2020年1月8日,瑞幸咖啡宣布進軍無人零售。而在宣布的前一天,瑞幸咖啡還向SEC遞交了Form F-1文件,表示公司計劃增發1200萬股ADS,同時還將發行4億美元的可轉換優先債券。

無人零售的故事結局如何,我們無法判定。但在這半年以前,瑞幸咖啡曾高調推出奶茶品牌「小鹿茶」,並開啟全國招商加盟。

對此,渾水報告表示,瑞幸咖啡在非咖啡產品方面缺乏核心競爭力,上市以來只推出了一代茶飲料,遠落後於其他鮮茶品牌。而小鹿茶的加盟模式沒有經過直營店至少一年的經營經驗,其實也存在風險。

瑞幸咖啡值多少錢?

縱觀下來,渾水給瑞幸咖啡扣的帽子是:欺詐和商業模式缺陷。

但面對一個朝著贏家通吃型的公司發展的品牌,我們也會適當去看看他的前景。

就拿亞馬遜來說,一個虧損20年的公司,估值卻達到了4800億美元,而它過去20年大概只有2~3年是階段性盈利。

前阿里衛哲將估值虛高的泡沫部分,分為兩種:一是肥皂泡沫,二是啤酒泡沫。

肥皂泡沫很可怕,他們要麼是用戶價值提升基本不成立;要麼是即使提升了用戶體驗,自身的效率卻會急劇下降。就像上門按摩、上門洗車一樣。

啤酒泡沫可以適當有,這大多聚焦在網際網路教育、網際網路醫療等估值偏高的行業。

衛哲說:「我們能接受的啤酒泡沫是多少?去某個酒吧,如果老闆給你一杯啤酒,90%是泡沫,那你肯定會說他是黑心老闆。但我覺得,啤酒完全沒有泡沫可能味道也不好。」

同樣作為一個投資人,衛哲表示,一杯啤酒20%左右的泡沫,是可以接受的。

這樣一來,我們需要給瑞幸咖啡重新估值。企業估值,主要分相對估值法,即PE、PS、PB、PEG、EV/EBITDA等;絕對估值法,即DDM、DCF等。

這其中,DCF是一套邏輯上很嚴謹的估值方法;得出DCF值的過程,就是判斷公司未來發展的過程。

選用DCF法估值,對瑞幸咖啡這類成長型企業更為公平,結果也可能更科學。

由於目前得不到瑞幸咖啡2019年全年數據,我們依舊以2018年的基本數字進行最為保守的估算。

有以上數據支撐,下面我們開始正式計算瑞幸咖啡的DCF估值。

加權平均資本成本WACC選擇9.5%,則上述自由現金流的淨現值(2018年底)為3.08億美元。

假設永續增長率為3%,算得終值為82.4億美元,終值的現值為43.65億美元。

最終,瑞幸咖啡的DCF法估值為49.8億美元。由於基於2018年數據,是媒體以理想狀態估算,僅作為交流,不具任何投資建議。

我們知道,瑞幸咖啡最高市值超過了100億美元。而截止2020年1月31日(美東時間),瑞幸咖啡的市值依舊高達78.08億美元。

這樣的泡沫你能接受嗎?

相關焦點

  • 一杯咖啡背後的「能量」:瑞幸的狂奔並不是蒙眼?
    5月29日,上市十天後,瑞幸咖啡CEO錢治亞在瑞幸全球合作夥伴大會上對其商業邏輯和模式做了解釋,讓瑞幸模式得以完整而清晰地展現在大眾面前。同時,透過咖啡,它也找到了通向白領消費的更多可能。   「新基礎設施下的傳統行業轉型的代表,應該叫『數據咖啡』比較準確。我認為數據咖啡會成為中國主流的咖啡消費形式,也就是線上線下融合。」分析愉悅資本劉二海的說法,瑞幸咖啡是用數位化和物聯網技術,對傳統咖啡經營中的各個環節進行技術改造,瑞幸是咖啡,同時更是技術公司。   要知道,從客戶端、智慧門店到供應鏈,每一杯咖啡的背後都是瑞幸對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的應用。
  • 肯德基咖啡10元一杯,瑞幸怎麼辦?
    正當很多人還在糾結瑞幸的券不夠實惠的時候,估計很多人不知道,上月初肯德基搞了一個活動,那就是推出了28元的咖啡月卡,可以每天免費喝一杯指定咖啡,連續可以喝30天,限量50萬份。這個活動上線後,很快銷售一空。
  • 一杯咖啡的網際網路含量:瑞幸咖啡正喝下年輕一代
    高盛的報告數據顯示,截止5月8號,4個月的試運營期間,瑞幸咖啡為130萬用戶供應了500萬杯咖啡。五月底,瑞幸咖啡將完成525家門店的布局,這一數量超越在華布局12年的英國老牌咖啡Costa。依靠配送的消費品有很大市場空間。這也顯示了瑞幸咖啡選擇將外送作為差異化競爭策略的邏輯合理性。  高盛認為,瑞幸咖啡迅速風靡體現了中國消費者的三個關鍵趨勢:線下業務仍然至關重要;消費者傾向於便利性的產品和服務;做飯還不在千禧一代考慮範圍內。瑞幸咖啡充分利用網際網路力量,完全契合了當下的流行文化。
  • 瑞幸爆雷:來自一杯咖啡的財務造假記
    受此消息影響,瑞幸咖啡的美股股價出現瘋狂下跌——開盤前,瑞幸咖啡跌幅擴大超過 80%,從收盤價的 26.2 美元跌至 4.91 美元,股價已跌至一杯瑞幸咖啡的價格了。
  • 一杯咖啡引發的羅生門:瑞幸咖啡指責星巴克涉嫌「二選一」 星巴克...
    記者在向瑞幸咖啡人士詢問「藍色夥伴」聯盟裡的供應商是否受到此次「二選一」影響時,該人士回應稱,從保護供應商隱私角度出發,不方便公布供應商信息。不過,瑞幸咖啡副總裁郭謹一也一再強調,公司已經接到供應商要求斷貨的通知。
  • 瑞幸咖啡將一杯新鮮看得見的咖啡送到消費者手中
    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咖啡不僅僅只是一杯飲品,似乎已經成為了精神寄託。隨著咖啡行業的快速發展,市場上出現了各式各樣的咖啡品牌,瑞幸咖啡作為品牌新勢力,自創立至今一直把品質放在首位,為了保證咖啡的品質與口感,讓每一位消費者都能喝到正宗的咖啡原香,瑞幸咖啡下了很大的功夫。
  • 瑞幸咖啡可能被罰到破產!小藍杯遭爆搶,APP癱瘓!高管回應……
    4月2日晚,瑞幸咖啡開盤即暴跌超80%,開盤40分鐘內,瑞幸咖啡就熔斷五次暫停交易。今天,瑞幸咖啡遭遇「全國爆單」,害怕優惠券失效的消費者都在搶瑞幸咖啡,全國性的擠兌造成APP癱瘓,一杯難求。外界更擔心,瑞幸咖啡實控人已經割完美國韭菜套現了。
  • 瑞幸的這杯咖啡會如何走,或許咖啡還是能喝到的
    此前,作為網際網路模式下的「知名」咖啡品牌, 瑞幸咖啡的風光可謂一時無兩。不過,在自曝財務造假之後,瑞幸咖啡也迎來生存危機。目前,瑞幸咖啡不止在納斯達克停牌並進行退市,連公司內部股東們也陷入了內鬥模式。而網上還被曝出大規模關店的消息。那麼,瑞幸這杯便宜的咖啡今後還能喝到嗎?
  • 瑞幸咖啡能涅槃重生嗎
    企業誠信出了問題,絕不可能打造出有價值的百年老店,遲早會被市場拋棄。從今年4月份曝光財務造假,到經過海內外監管部門多次調查與處罰後,相信瑞幸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在資本市場上,瑞幸臉上無光,讓人敬而遠之,但戳破光怪陸離、似真似幻的泡沫,重新回歸做好咖啡的初心,瑞幸未必沒有翻身機會  9月22日,市場監管總局通報了對瑞幸咖啡的行政處罰,瑞幸咖啡(中國)有限公司及協助其造假的40多家涉案公司機構被罰共計6100萬元。  從成立到上市不過17個月,創下全球最快IPO紀錄的「小藍杯」端到這一杯罰酒的時候,不知道是否後悔當初的造假決定。
  • 瑞幸咖啡能涅槃重生嗎?
    企業誠信出了問題,絕不可能打造出有價值的百年老店,遲早會被市場拋棄。從今年4月份曝光財務造假,到經過海內外監管部門多次調查與處罰後,相信瑞幸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在資本市場上,瑞幸臉上無光,讓人敬而遠之,但戳破光怪陸離、似真似幻的泡沫,重新回歸做好咖啡的初心,瑞幸未必沒有翻身機會9月22日,市場監管總局通報了對瑞幸咖啡的行政處罰,瑞幸咖啡(中國)有限公司及協助其造假的40多家涉案公司機構被罰共計6100萬元。
  • 武漢正式解封;瑞幸咖啡宣布停牌;0!福建無新增確診病例
    文件提出,刪除申請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準入有關「設計開發能力」的要求;將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停止生產的時間由12個月調整為24個月;刪除有關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申請準入的過渡期臨時條款;刪除新建純電動車乘用車生產企業應同時滿足《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管理規定》的條款。
  • 瑞幸「財務造假」的魔幻24小時:爆單、宕機,一杯咖啡苦等1小時?
    導語持續燒錢擴張、蒙眼狂奔的瑞幸親手戳破了自己的泡沫,紙包不住火了。驚天大雷!一則自曝醜聞,讓瑞幸咖啡進入至暗時刻。但戲劇性的事情發生了,今天瑞幸訂單爆滿。瑞幸爆單,一杯咖啡苦等1小時,App和小程序一度宕機今天,瑞幸經歷了冰火兩重天,一面是資本市場的重擊,一面是消費者擠兌熱潮,以至於瑞幸咖啡的App和小程序都出現了宕機。
  • 如何像瑞幸賣咖啡一樣,把一杯豆漿賣到美國?
    今天這篇文章,主要是來認識下瑞幸咖啡,順便學習下瑞幸:如何像瑞幸賣咖啡一樣,把一杯中國豆漿,賣到美國?一、想像力是比知識更重要的能力。大家都知道,最近10年,中國有很多網際網路公司爭先恐後到美國上市。而這些上市公司,很多是虧損的。他們活的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好。
  • 疫情之下的咖啡行業:瑞幸的溫度與星巴克的距離
    餐飲行業正在面臨最嚴峻的考驗,中國烹飪協會在2月12日發布的《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中國餐飲業經營狀況和發展趨勢調查分析報告》顯示,已經有78%的餐飲企業營業收入損失達100%以上,營收損失在7成以下的僅為5%。
  • 瑞幸咖啡背後的新零售模式,讓消費者隨時隨地喝到一杯好咖啡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瑞幸咖啡背後的新零售模式,讓消費者隨時隨地喝到一杯好咖啡 對於現磨咖啡來說,傳統咖啡的商業模式大體以線下實體門店為主,更多的是對咖啡廳的線下體驗,以及社交需求。雖有線上外賣配送,但未形成線上線下一體化融合,存在著購買不方便、排隊時間長、價格較貴,人力   原標題;瑞幸咖啡背後的新零售模式,讓消費者隨時隨地喝到一杯好咖啡   對於現磨咖啡來說,傳統咖啡的商業模式大體以線下實體門店為主,更多的是對咖啡廳的線下體驗,以及社交需求。
  • 這一杯,誰敢愛?打翻的瑞幸咖啡
    首次下載APP註冊可獲得免費咖啡、邀請好友註冊又有一杯免費咖啡、一折二折優惠券滿天飛……「無情的發券機器」瑞幸將誘人的優惠鋪天蓋地地滲透到消費者的大腦。   在消費者帶著「佔便宜」的心態火熱薅羊毛的同時,瑞幸咖啡APP裂變式地推廣開來,不到五個月的時間,出杯量達到500萬杯。
  • 給瑞幸咖啡仔細算算帳,你會驚人地發現:賣出的每一杯都掙錢!
    而所有企業燒錢都是為了一個目的:數據!與星巴克傳統那個的咖啡企業不同,瑞幸咖啡通過大量的數據分析,通過對所有手機APP用戶進行分析,確定周邊用戶的用畫畫像,引導門店對應做出調整供應鏈和配送人員,所謂瑞幸的店長,不需要過多的操心備貨問題,這與傳統咖啡行業是有著根本區別的!
  • 瑞幸咖啡翻車記:燒錢擴張埋隱患,造假風波下還能活下來嗎?
    畢竟這個問題如今終於有了答案:它其實就是一個紀錄創造者。一年前的2019年5月17日,瑞幸自創立後用時僅18個月就登錄納斯達克,創造了中國企業赴美最快上市記錄。一年後的5月19日,瑞幸上市12個月就收到強制退市警示,又創造了中國企業在美退市最快紀錄。
  • 瑞幸咖啡好喝嗎?單杯成本13元,將成中國最大的咖啡連鎖企業?
    錢治亞表示,今年底無論門店數還是杯量,瑞幸都將成中國最大的咖啡連鎖企業。會上,瑞幸咖啡創始人及CEO錢治亞、瑞幸咖啡董事長陸正耀就公司的商業模式進行了詳細闡述,並大方回應了瑞幸成立以來面對的多個質疑。錢治亞還表示,到2019年3月瑞幸咖啡全國門店數2370家,100%直營;年內還計劃增開2500家新店,「到今年底,我相信無論是在門店數量還是杯量上,瑞幸咖啡都將成為中國最大的咖啡連鎖企業。」她稱,瑞幸咖啡將在2021年底建成10000家門店。
  • COSTA咖啡大面積關店,是中國咖啡故事泡沫的破滅麼
    近期COSTA被爆北京青島杭州等地的門店陸續關閉,結合前段時間瑞幸的暴雷,這是否意味著中國咖啡故事的泡沫破滅呢?一、中國咖啡故事中國的咖啡故事是瑞幸鼓吹出來的,邏輯是中國年人均咖啡消費7.2杯 只有美國的2%不到,而且中國人口這麼多,咖啡市場潛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