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導演、表演藝術家許還山走進陝州地坑院

2021-01-12 騰訊網

萬木蔥蘢,綠樹成蔭,此時的陝州地坑院微涼不知暑酷,正是出遊的好季節。文墨書香迎知己,陝州地坑院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

7 月 21 日,著名表演藝術家、導演,中國電影協會理事,中國藝術協會副主席許還山,著名攝影理論家、原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教授趙矽,著名文學作者、西安市詩書畫協會會長傅曉鳴等文藝名家來到「地平線下古村落 民居史上活化石」—陝州地坑院。

許還山

許還山,1937年7月13日出生於江西樂平,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演員、導演。

1956年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學習。

1979年,回京主演影片《櫻》。

1980年起任西安電影製片廠演員。

1986年轉任導演。

1987年,導演了電影《盲流》及電視劇《鑄情歲月》,憑藉《古越軼事》奪得首屆電影藝術學會獎。

1993年,憑藉《筏子客》奪得第四屆電影藝術學會獎。

1997年,參演歷史劇《司馬遷》。

2001年,拍攝了歷史懸疑劇《江山為重》。

2003年,主演了清宮歷史劇《宮廷畫師郎世寧》。

2005年,拍攝槍戰懸疑劇《喋血大漢口》。

2008年,出演了李少紅版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

2010年,拍攝電影《白鹿原》。

2013年,獲得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特別榮譽獎。

2016年,出演歷史文化正劇《老子傳奇》。

2017年,主演院線主旋律電影《我的老兵爺爺》[。

2019年11月23日,第3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典禮在廈門舉行,許還山獲「中國文聯終身成就電影藝術家」榮譽。

民居奇觀迎知己

地坑院的獨特的居住形式興味濃厚,給於極高的評價。

文墨書香迎知己

一行人參觀了景區,對這裡的歷史及文化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並表示這裡給人親切感,特別適合文人墨客前來尋找靈感。

參觀完後,藝術家們已經按捺不住心中的靈感,拿出文墨寶貝開始了創作。書者篆隸行草、畫者山水花鳥,紛紛開始案前揮毫潑墨……

相關焦點

  • 新加坡電視臺走進陝州地坑院
    近年來,陝州地坑院景區經過傾力打造,知名度越來越高,吸引了眾多國內外的媒體和遊客慕名而來。近日,新加坡電視臺《不一樣的旅店》欄目組來到地坑院景區進行實地拍攝。新加坡電視臺新傳媒旅遊節目正在製作一檔人文旅遊節目《不一樣的旅店》,介紹世界各地奇特的住宿和旅館。節目的主題是「體驗不一樣的世界,從不一樣的旅店開始」。
  • 不一樣的陝州地坑院
    A級印象 憑藉獨有的地坑院文化和諸多非遺民俗文化,2017年陝州地坑院被評定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見樹不見村,進村不見房,入戶不見門,聞聲不見人的千年古村落」一直是大家對地坑院的印象,今天給大家講講不一樣的陝州地坑院。
  • 陝州地坑院與吳橋雜技強強聯手,打開民族文化避暑新模式
    陝州地坑院與吳橋雜技強強聯手,打開民族文化避暑新模式8月8日,陝州地坑院與吳橋雜技兩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強強聯手,在地坑院景區共同啟動第四屆納涼消夏VS首屆雜技藝術節活動,為遊客獻上了一場精彩絕倫的視覺盛宴和文化體驗。
  • 帶你走進陝州農家地坑院
    陝州地坑院,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陝州區張汴鄉北營村,是全國乃至世界唯一的地下古民居建築,是我國特有的四大古民居建築之一,被譽為「地平線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地坑院具有堅固耐用、冬暖夏涼、擋風隔音、防震抗震的特點,冬季窯內溫度在攝氏10度以上,夏天保持在攝氏20度左右,人們稱它是「天然空調,恆溫住宅」。
  • 豫西特色抗戰劇《三道塬》開機儀式將在陝州地坑院景區舉行
    國家AAAA級景區-陝州地坑院千年古村陝州地坑院是中國最美休閒鄉村是世界生土建築的奇蹟8月21日,國內首部豫西特色抗戰劇《三道塬》將在陝州地坑院景區舉辦開機儀式新聞發布會。屆時,國內著名導演朱少傑與編劇樊城,攜主演馬敬涵,毛林林,李晟燁,廖京生,錢漪等主創團隊將蒞臨景區。
  • 地平線下的古村落——陝州地坑院
    「見樹不見村,進村不見房,聞聲不見人」——河南省三門峽市陝州區,一種奇特的古民居建築地坑院,在地平線5~6米以下默默存在了約4000年……據專家考證,地坑院有六千多年的歷史,早在廟底溝文化時期就已經有了地坑院的雛形。20世紀前期,德國人魯道夫斯基在《沒有建築師的建築》一書中向全世界介紹了地坑院。書中刊載了4幅航拍的陝縣(現三門峽市陝州區)地坑院村落照片。
  • 陝州地坑院百藝苑
    陝州地坑院百藝苑,位於三門峽市陝州區陝州地坑院南出口處。
  • 惠民鉅惠,陝州地坑院景區半價啦
    秋季旅遊,半價鉅惠你我相約陝州地坑院持證半價遊陝州地坑院自開業以來離不開三門峽各界朋友的關懷與厚愛,為答謝三門峽人民對陝州地坑院一如既往的支持, 陝州地坑院景區9月1日起,對持有 以4112開頭 的身份證的三門峽市居民實行 半價優惠
  • 走,去陝州地坑院看燈會
    走,去陝州地坑院看燈會2020年陝州燈會璀璨亮燈,時間持續至2月底燈會一角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房琳閭斌文圖本報三門峽訊又到年末時,共赴花燈約!1月9日晚,2020年「春滿中原·老家河南」主題系列活動暨「2020年陝州燈會」亮燈儀式在陝州地坑院民俗文化園開啟。當晚,熱情洋溢的舞蹈《金鼠迎新年》拉開了亮燈儀式的序幕。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曲徑、三門峽市政府副市長高永瑞以及陝州區領導分别致辭。三門峽市文旅局有關人員介紹河南省「春滿中原·老家河南」主題系列活動情況。
  • 央視紀錄片「發現之旅」之發現陝州地坑院
    陝州地坑院歡迎您6 月 4 日至 5 日,中央電視臺大美中國發現之旅頻道攝製組外拍製片何立竑、編導閆振亞、攝像劉思海,對陝州地坑院景區等陝塬大地進行拍攝,對陝州區民居建築地坑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探秘採訪。
  • 做好新時代社科普及工作,陝州地坑院在路上
    2019第六批河南省社會科學普及基地名單陝州地坑院榜上有名這是人們對地坑院古建築的認識這是人們對地坑院非遺文化的認可這是人們對地坑院特色研學路的讚許2020,陝州地坑院景區再接再厲在2020年河南省社會科學普及周到來之際,景區強勢推出親民惠民的免費遊政策,此次活動面對全民,倡導人們集體了解參觀學習中國的古民居建築—地坑院,活動期間將進行圖文並茂的展板展示,實用便利的語音講解,以及社會科學知識講座,非遺的精彩展演等活動。9月16日陝州地坑院 全民免費遊陝州地坑院,一個擁有絕世風景的地方,一個讓人心靈觸動的地方,一個讓人魂牽夢繞的地方。
  • 魯山-三門峽旅遊專列第二天:娘娘山國家地質公園、陝州地坑院
    魯山--靈寶旅遊專列千人團在靈寶市休整了一夜後,第二天上午前往遊覽娘娘山國家地質公園。娘娘山位於河南省靈寶市區西南, 是著名的小秦嶺山脈最東端。 通過一上午的登山大家又累又餓,聽導遊說下一站是到陝州地坑院
  • 陝州地坑院,穿山灶上十碗席,既要飽眼福,也要飽口福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陝州地坑院、陝西的窯洞都是「以土為家」就地取材的典範。三門峽陝州地坑院作為中國民居的一種形式,「見樹不見村,進村不見房,入戶不見門,聞聲不見人」,我還是熟悉的。說起來話長,20餘年前,連霍高速洛陽至三門峽段修建時,我曾在莊溝大橋建設工地幹過零工,曾租住老百姓地坑院有3個月。當時就好奇,地坑院就是好,冬暖夏涼,省磚頭省瓦片。去年三門峽觀看天鵝後,又匆匆忙忙地趕赴陝州地坑院景區轉了轉。畢竟是景區式,與印象中的地坑院相比,陝州地坑院高檔了許多,文化氣息濃厚,曲藝、婚俗、小吃的展示,讓你全方位了解地坑院的歷史。
  • 三門峽市陝州區:一封來自陝州地坑院的致歉信
    今年陝州地坑院的五一也有些特殊。雖然我們為五一做了準備充分,但根據當前疫情需要,我們在入園前增加了繁瑣的入園流程, 感謝遊客朋友的配合和理解。為了限流控制遊客密度,使遊客平穩有序的遊園。精彩展演地坑院精彩的非遺展演之妙手裁錦繡—陝州剪紙,泥土與火的浪漫故事—陝州澄泥硯,獨具韻味的中國爵士樂—陝州鑼鼓書,奇特古樸的印染技藝—捶草印花;民俗小節目之學毛選、醜漢抽菸等;民俗體驗之紡花車等總能讓大家應接不暇,喜愛無比.....
  • 日場升華夜場再啟,河南陝州地坑院精彩不停歇
    第二十六屆三門峽黃河文化旅遊節期間,陝州地坑院的夜再次點亮。活動期間,除了夜場的浪漫夢幻美,景區日場的陝州鑼鼓書將每天上演,並推出多個特色民俗小節目,豐富遊客體驗,為節日助力!陝州地坑院景區一年一度的暑期納涼消夏季及春節檔期的陝州燈會,點亮了三門峽的夜經濟。在一次次流連忘返的夏夜狂歡,一場場流光溢彩的燈火盛宴的同時,景區還拉動了旅遊扶貧、增加了周邊群眾收入,帶動住宿、餐飲、農副產品等第三產業快速發展,為三門峽的夜經濟做出巨大貢獻。
  • 陝州地坑院,用不同美訴說中國故事
    陝州地坑院,如珠穆朗瑪峰一樣,也是一個每天都上演很多故事的地方。問「地坑院會不會被雨淹」的你,一定沒見過這裡的春雨溫柔。說夏熱難耐的你,一定沒感受過這裡的幽涼夏夜。談秋風蕭瑟的你,一定沒欣賞過這裡的明朗秋月。道景點千篇一律的你,一定沒見識到這裡的冬日雪國。
  • 地坑院穿山灶 說說《舌尖上的中國3》裡的河南美食「陝州十碗席」
    這一季不光有河南美食讓你流口水還有一種神奇的土灶臺會讓你佩服河南人的生活智慧這就是陝州地坑院。《舌尖3》拍攝團隊在陝州地坑院拍攝十碗席的情景毫不誇張地說,穿山灶集成了現在電飯煲的所有功能,彰顯了地坑院人的生活智慧。陝州十碗席和穿山灶關係密切,當地人們習慣用當地的家豬肉和蘿蔔、田野菜等製作經濟實惠、湯水豐盛的宴席,久而久之逐步形成了極富地方特色的豫西「十碗水席」。
  • 陝州地坑院燈會點燈,邀你看「世界第一穹頂」
    1月25日,由陝州地坑院特色燈組、甘棠公園和高陽山燈組、城區亮化燈組三大板塊組成的2019年陝州燈會正式點燈,以陸地、空中、水面、地平線下等多種形式組成的陝州燈會驚豔亮相,為陝州營造出熱熱鬧鬧的金豬迎春氛圍,彰顯國泰民安、盛世似錦的繁榮景象。本屆陝州燈會的宣傳主題是:陝州城裡過大年,地坑院內鬧花燈。  據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了解,本屆陝州燈會共有燈組155組,布展面積1100畝。
  • 我們「上天入地」去旅行(一)陝州地坑院
    閒話少說,下面我給朋友們重點介紹一下這次我們遊覽的天下奇觀:陝州地坑院。顧名思義,地坑院就是建在地下的一種建築,在我國其他地方也可以見到,而三門峽陝州的地坑院現在是三門峽市陝州區政府精心打造的一個特色旅遊項目,開發得比較好,但在全國名氣還不是很大,目前還屬於比較小眾的旅遊景點。
  • 陝州地坑院歡樂嗨不停!
    在廣場的喜迎國慶鮮花造型前和地坑院景區大門同框,拍下一幅幅美麗的照片,打卡留念。2020全年,全國的醫護工作者持證可免費參觀陝州地坑院景區,誠摯的歡迎大家!目前疫情守得花開,卻還未徹底消除,景區積極認真地做好分時預約等疫情防控工作,遊客在初核區預約成功,然後再經過測溫區、覆核區和核銷區入園,整個入園過程十分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