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鄉村,看商洛如何振興鄉村發展

2020-12-14 中國航空旅遊網

  層林盡染的山巒,清澈見底的河水繞著恬靜的村莊靜靜流動,這是一個世外桃源,如畫如詩。朱家灣村,位於商洛柞水縣營盤鎮,北依牛背梁國家森林公園,距離西安僅有58公裡,風光迷人,被選為「中國最美休閒鄉村」。

  10月25日,「騎行商洛·秦嶺秘境發現之旅」騎行隊來到了商洛柞水縣朱家灣村。騎行隊是由獲得「Epic Legend」榮譽獎牌的傳奇女車手張曦浠、業餘車圈著名車手羅丹志、甘肅省隊前隊員王乾、極致天柴車隊張真義和朱熊磊以及熊貓單車ZERO車隊劉志遠六人組成,他們用綠色騎行的方式,發現商洛的自然風光、人文歷史和特色美食,探蹤秦嶺秘境。

  騎行隊沿著河流進入村莊,威嚴的牌坊「朱家灣新村」,告訴我們這是一個非凡的村莊,旁邊樹立的「朱家灣新村創業園」,更是勾起了我們的好奇心,往裡探,皆為特色民宿,整齊排列著,而周邊確是河流古樹,綠柳如蔭,再遠點就是五彩斑斕的秦嶺山脈,一派田園風情畫就此展開。

  在沉迷這般風景的同時,我們也在好奇朱家灣村的發展,柞水縣的鄉村振興?

  這幾年,柞水縣委、縣政府加大資金與人力的投入,將朱家灣村確定為國家美麗鄉村創建村,而朱家灣村依託牛背梁景區,吸引了大量西安自駕遊客前來觀光,迅速將村子的農家樂帶動了起來。他們藉此機遇,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和服務業,農家樂由三、四年前的3-5戶,發展到現在的126戶。而且他們現在也立足農家樂的升級轉型,按坡頂屋、磚瓦牆、籬笆院的風格,對農家樂了進行立面改造,著力建設高中低檔農家樂,應對不同層次的遊客需。

  隨著朱家灣村的聲名遠播,旅遊的遊客也不斷增多,高峰期日接待遊客8000餘人,全年接待遊客近100萬人次,旅遊收入佔村民收入的2/3,全村實現旅遊總收入2.1億元,使朱家灣村真正成為西安的「後花園」,秦嶺山裡美麗的「會客廳」。

  黃昏時分,騎行隊選擇在朱家灣村就餐,品嘗當地特色美食——柞水木耳。早就耳聞柞水木耳味道鮮美,個大肉厚,營養豐富,這次隊員們有口味。據餐館老闆介紹,正是因為柞水縣生態環境優越,氣候水土格外適宜菌類生長,所以出產的木耳多糖、胺基酸、鐵和硒元素含量高。柞水縣也把木耳產業作為「一縣一業」重點,聘請農技專家研發柞水一號至五號5個木耳原種,採用最先進智能栽種技術並在全縣推廣。

  如今,柞水縣已擁有木耳村52個,建成木耳大棚1500個。在木耳產業發展中,柞水縣實行「園區+公司+基地+農業合作社+貧困戶」的生產經營模式,通過培訓、就業、種植、分紅等多種方式帶動全縣60%的貧困戶參與到木耳產業化項目中。今年2月,柞水縣順利脫貧摘帽。

  所以除了旅遊業的發展,柞水縣種植業也為「鄉村振興」貢獻著一份力。同樣有著種植業的還有商南縣的北茶小鎮,這裡有著百萬茶園,鄉村振興也在這裡譜寫。

  在前一日,10月24日,「騎行商洛·秦嶺秘境發現之旅」騎行隊也在商洛縣的北茶小鎮騎行探蹤。

  北茶小鎮景區位於商南縣城西12公裡的試馬鎮,與5A景區金絲峽毗鄰,這裡人文氣息厚重,農民起義軍領袖李自成,曾在這裡厲兵秣馬,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的「三馬傳說」被世代傳為佳話。

  騎行小鎮的紅廟村茶園,人徹底回歸了自然,大都市生活的優越感在這裡碎了一地。芬芳撲鼻,想去與茶來個合影,想去追逐茶海的邊界,但它卻告訴我們,這裡的茶,是商南的一份大產業,支起了當地鄉村百姓幸福生活。

  據了解,紅廟村作為商南茶葉的重要產區,種植面積達到一萬多畝,自古就有種植茶葉的傳統,被譽為「北茶故裡,試馬茶鄉」。紅廟出產的茶,有著茶香高、味濃、回甜、耐泡的特點,深受消費者喜歡,遠銷海內外。每年到了採茶季節,青翠欲滴,鬱鬱蔥蔥的茶園和各種開花樹木,構成一幅美麗景觀,吸引著無數遊客前來遊覽觀光。

相關焦點

  • 發展鄉村旅遊 夯實鄉村振興基礎
    近年來,潛山市大力發展和推廣鄉村旅遊,以鄉村旅遊帶動鄉村設施、生態文明等各項建設,走出了一條現實有效的鄉村旅遊發展路徑,夯實鄉村振興戰略基礎。「江淮第一山」天柱山,通過實施基礎建設提升工程,以龍頭景區帶動周邊旅遊資源開發,A級景區由2015年12家發展到17家,農家樂由102家發展到315家,爭創省旅遊鄉鎮9個、省旅遊示範村21個、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2個,形成4條鄉村旅遊示範帶,成功以景點旅遊帶動全域旅遊。
  • 發展鄉村旅遊 助推鄉村振興
    新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大別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扶貧攻堅重點縣,如何快速地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從而實現鄉村振興是全縣社會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工業化資源稟賦不具優勢的條件下,新縣利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自然資源獨特稟賦,再加上革命老區的歷史文化資源富集的特點,把發展旅遊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突破口,把旅遊精準扶貧當作扶貧攻堅抓手,實現了從沉寂走向復興的完美蛻變。新縣旅遊業尤其是鄉村旅遊的快速發展,為實現快速、全面、穩定脫貧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也為未來實現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推動鄉村振興發展的重要抓手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要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鄉村振興是一次戰略上的轉型和升級,不僅包括經濟、社會轉型,還包括科技、教育和文化復興,是農業的全面轉型、農村的全面發展、農民的全面進步。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大膽探索,改革創新,取得了初步成效。
  • 如何做好鄉村振興的大文章?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從黨的十九大報告,到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再到《政府工作報告》,均明確提出要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針對如何更好地推動鄉村振興戰略,進一步提升農業發展質量、培育鄉村發展新動能,本期中經論壇特邀參加兩會的三位政協委員進行深入討論。
  • 如何藉助鄉村旅遊實現鄉村振興?
    不管何種方式的鄉村旅遊,一方面使得越來越多的傳統村落得到開發,鄉村經濟得到明顯改善;另一方面作為鄉村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外來客」,也頻頻出現「水土不服」。如何藉助鄉村旅遊來真正實現鄉村振興,成了各地政府和旅遊相關產業的重要課題。
  • 鄉村振興看沂蒙|「三生三美」融合發展 沂南朱家林打造鄉村振興...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劉元迪 黃孟娜 臨沂報導  10月23日,「鄉村振興看沂蒙」全國主流網絡媒體採訪活動走進臨沂沂南縣,參觀朱家林國家級田園綜合體。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朱家林堅持共建共享,統籌推進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園區內建檔立卡貧困戶2043戶3813人,通過流轉土地、園區服務、參與經營、合作社分紅等方式,實現穩定脫貧,先後成立31家農村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1.1萬畝,2千餘名群眾參與管理務工,56處原始院落改造成現代民宿,收益群眾5000餘人,燕築生態、樸門農業等18個創客團隊,懷揣夢想,舉家創業,形成半農半X生活方式,他們依託創客空間、田園集市、田園客廳、常年舉辦論壇
  • 首個鄉村振興發展指數發布
    首個鄉村振興發展指數發布——讓鄉村振興進程可測度可評估12月23日,在北京召開的鄉村振興發展指數暨湖州市鄉村振興發展評價報告發布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城鄉發展一體化智庫、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發布了首個鄉村振興發展指數,浙江省湖州市成為首個鄉村振興發展指數評估的樣本
  • 最美鄉村路通達鄉村振興幸福處
    農村公路是農業農村發展的先導性和基礎性重要設施,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支撐點。有顏值更有內涵,增城以高嶽公路為主線,以沿線鄉村道為支線,「以藤結瓜」「造瓜結藤」,把農村居民點、風景旅遊資源、歷史文化資源、紅色革命教育基地和農業產業園等重要節點有效串聯起來,打造美麗鄉村公路推動鄉村振興發展的區域樣板。
  • 鄉村振興看這裡——正定塔元莊同福鄉村振興模式研討會召開
    產業發展,產業興旺,主要是企業的發展,企業不發展不行。農民收入通常有三種收入,地租收入,打工收入,分紅收入。同福做到這一步不容易。一帶一路百人論壇專家高明說,塔元莊同福模式研討意義非常大,對指導以後的鄉村振興是一個高標杆。這裡推進的多元化探索,村企之間的協調和運行機制都值得總結,在這裡我看到了希望,可以說是吹響了鄉村振興的集結號。石家莊市農業農村局長王溪波說,鄉村振興是一個很大的課題。
  • 堅持綠色發展 促進鄉村振興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的內在要求,綠色發展是鄉村振興的必然選擇。作為全國首批生態建設與保護示範區和全市鄉村振興綜合試驗示範區,重慶市南川區將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努力走出一條具有鮮明綠色導向的鄉村全面振興之路。以田園美鑄就生活美。千百年來,鄉村都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根基和社會文明進步的本源。推動鄉村生態振興,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題中之義。
  • 探訪商洛丹鳳「棣花古鎮」:鄉村真的要振興!
    值此中央「一號文件」發布關於「鄉村振興戰略」之機,我特節選賈平凹的作品《我的故鄉是商洛》(這是作者2014年在 「賈平凹與中國當代文學」全國學術研討會上的講話),並選配幾張我去作者故鄉商洛市丹鳳縣「棣花古鎮」拍的圖片,也算是留住一點故鄉的溫度。
  • 鄉村振興戰略下,如何通過主題提煉,活化鄉村?
    前言在鄉村振興戰略上,習近平主席做出了重要指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統籌謀劃,科學推進。並為鄉村振興戰略指明了五個具體路徑:推動鄉村產業振興、鄉村人才振興、鄉村文化振興、鄉村生態振興和鄉村組織振興五大振興。
  • 鄉村振興齊魯論壇2020丨構建新發展格局,鄉村振興這樣著力
    大眾日報記者 毛鑫鑫 張忠德構建新發展格局,鄉村振興何處著力專家學者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貢獻智慧和力量「鄉村振興齊魯論壇2020」在青島舉辦,專家學者共商鄉村振興事業,共話齊魯樣板打造。「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將會帶來一系列顛覆性變化,新冠肺炎疫情也帶來了新變數,這些自然會對鄉村振興產生深刻影響。」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研究員葉興慶分析,因此,要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找到鄉村振興著力點。他認為,從內循環看,要促進農產品進城,著力加強以冷鏈為核心的農產品物流設施建設。
  • 鄉村振興:如何運用好鄉村文化?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推動鄉村文化振興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 我國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鄉村文化振興取得明顯成效,但也有一些地方對鄉村文化振興不夠重視。
  • 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看馬莊村的鄉村振興如何「一馬當先」?
    從一個貧瘠落後的蘇北鄉村,通過文化搭臺、經濟唱戲,成為如今中國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面旗幟,還獲得書記的點讚。這個人口不足三千、人均年收入三萬多元的小村莊,如何實現鄉村振興?書記為何點讚呢?今天地道農旅地道君帶你走進馬莊村,揭開她的神秘面紗,看她的鄉村振興如何「一馬當先?
  • 如何理解鄉村振興戰略的「五個振興」
    誰來發展鄉村產業?怎樣種地?怎樣提高農業供給質量效益和競爭力?農民如何持續較快增收?小農戶如何分享鄉村產業增值收益?推動鄉村產業振興,必須優先解決這些難題。 二、鄉村人才振興要著力增強內生發展能力 目前,我國農村人才匱乏,以留守老人和婦女為主的農業生產者適應生產力發展和市場競爭的能力明顯不足。推動人才振興,就是要通過留住一部分農村優秀人才,吸引一部分外出人才回鄉和一部分社會優秀人才下鄉,以人才匯聚推動和保障鄉村振興,增強農業農村內生發展能力。
  • 鄉村振興戰略中民宿該如何發展
    2018年8月《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和同年10月《關於促進鄉村旅遊轉型升級發展行動方案(2018~2020)》等文件的出臺,明確了鄉村民宿戰略意義和發展使命。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繼續提出,「充分發揮鄉村資源、生態和文化優勢,發展適應城鄉居民需要的休閒旅遊、餐飲民宿、文化體驗、健康養生、養老服務等產業」,為鄉村民宿的深入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 景寧「鄉村振興服務隊」破解鄉村發展難題
    日前,景寧東弄村「畲家田園綜合體」的負責人蔣海軍帶著涉及農林、技能等多個領域的問題清單找到了「鄉村振興服務隊」,一張長桌,幾條板凳,一場特別的發展規劃專家座談因此舉行。  「十分感謝專家團隊的到來,我們提出的問題清單都得到了解決,對未來的發展信心滿滿。」座談會結束,蔣海軍對「鄉村振興服務隊」表達了感激之情。
  • 白沙鎮:大力發展鄉村旅遊 繪就鄉村振興畫卷
    來源: 新羅新聞網近年來,白沙鎮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依託轄區內豐富的生態資源,大力推進以生態採摘、旅遊觀光、休閒體驗為主的特色鄉村休閒旅遊產業,探索出了一條「讓鄉村回溯詩意、引青年回家創業、請遊客品味田園」的特色鄉村振興新路徑。
  • 從青蛙之旅,看桃米村如何玩轉鄉村振興
    2018年最新中央一號文件出臺,「鄉村振興」成為旅遊規劃圈最火的熱詞。歸派首先提了一個終極問題:鄉村振興到底要振興的是什麼?在這裡,歸派通過一場青蛙之旅,剖析臺灣桃米村的鄉村發展之路,最終尋找我們的終極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