層林盡染的山巒,清澈見底的河水繞著恬靜的村莊靜靜流動,這是一個世外桃源,如畫如詩。朱家灣村,位於商洛柞水縣營盤鎮,北依牛背梁國家森林公園,距離西安僅有58公裡,風光迷人,被選為「中國最美休閒鄉村」。
10月25日,「騎行商洛·秦嶺秘境發現之旅」騎行隊來到了商洛柞水縣朱家灣村。騎行隊是由獲得「Epic Legend」榮譽獎牌的傳奇女車手張曦浠、業餘車圈著名車手羅丹志、甘肅省隊前隊員王乾、極致天柴車隊張真義和朱熊磊以及熊貓單車ZERO車隊劉志遠六人組成,他們用綠色騎行的方式,發現商洛的自然風光、人文歷史和特色美食,探蹤秦嶺秘境。
騎行隊沿著河流進入村莊,威嚴的牌坊「朱家灣新村」,告訴我們這是一個非凡的村莊,旁邊樹立的「朱家灣新村創業園」,更是勾起了我們的好奇心,往裡探,皆為特色民宿,整齊排列著,而周邊確是河流古樹,綠柳如蔭,再遠點就是五彩斑斕的秦嶺山脈,一派田園風情畫就此展開。
在沉迷這般風景的同時,我們也在好奇朱家灣村的發展,柞水縣的鄉村振興?
這幾年,柞水縣委、縣政府加大資金與人力的投入,將朱家灣村確定為國家美麗鄉村創建村,而朱家灣村依託牛背梁景區,吸引了大量西安自駕遊客前來觀光,迅速將村子的農家樂帶動了起來。他們藉此機遇,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和服務業,農家樂由三、四年前的3-5戶,發展到現在的126戶。而且他們現在也立足農家樂的升級轉型,按坡頂屋、磚瓦牆、籬笆院的風格,對農家樂了進行立面改造,著力建設高中低檔農家樂,應對不同層次的遊客需。
隨著朱家灣村的聲名遠播,旅遊的遊客也不斷增多,高峰期日接待遊客8000餘人,全年接待遊客近100萬人次,旅遊收入佔村民收入的2/3,全村實現旅遊總收入2.1億元,使朱家灣村真正成為西安的「後花園」,秦嶺山裡美麗的「會客廳」。
黃昏時分,騎行隊選擇在朱家灣村就餐,品嘗當地特色美食——柞水木耳。早就耳聞柞水木耳味道鮮美,個大肉厚,營養豐富,這次隊員們有口味。據餐館老闆介紹,正是因為柞水縣生態環境優越,氣候水土格外適宜菌類生長,所以出產的木耳多糖、胺基酸、鐵和硒元素含量高。柞水縣也把木耳產業作為「一縣一業」重點,聘請農技專家研發柞水一號至五號5個木耳原種,採用最先進智能栽種技術並在全縣推廣。
如今,柞水縣已擁有木耳村52個,建成木耳大棚1500個。在木耳產業發展中,柞水縣實行「園區+公司+基地+農業合作社+貧困戶」的生產經營模式,通過培訓、就業、種植、分紅等多種方式帶動全縣60%的貧困戶參與到木耳產業化項目中。今年2月,柞水縣順利脫貧摘帽。
所以除了旅遊業的發展,柞水縣種植業也為「鄉村振興」貢獻著一份力。同樣有著種植業的還有商南縣的北茶小鎮,這裡有著百萬茶園,鄉村振興也在這裡譜寫。
在前一日,10月24日,「騎行商洛·秦嶺秘境發現之旅」騎行隊也在商洛縣的北茶小鎮騎行探蹤。
北茶小鎮景區位於商南縣城西12公裡的試馬鎮,與5A景區金絲峽毗鄰,這裡人文氣息厚重,農民起義軍領袖李自成,曾在這裡厲兵秣馬,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的「三馬傳說」被世代傳為佳話。
騎行小鎮的紅廟村茶園,人徹底回歸了自然,大都市生活的優越感在這裡碎了一地。芬芳撲鼻,想去與茶來個合影,想去追逐茶海的邊界,但它卻告訴我們,這裡的茶,是商南的一份大產業,支起了當地鄉村百姓幸福生活。
據了解,紅廟村作為商南茶葉的重要產區,種植面積達到一萬多畝,自古就有種植茶葉的傳統,被譽為「北茶故裡,試馬茶鄉」。紅廟出產的茶,有著茶香高、味濃、回甜、耐泡的特點,深受消費者喜歡,遠銷海內外。每年到了採茶季節,青翠欲滴,鬱鬱蔥蔥的茶園和各種開花樹木,構成一幅美麗景觀,吸引著無數遊客前來遊覽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