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鎮江:「兩館」建設讓黨史方志走進百姓家

2020-12-14 鎮江金山網

金山網訊 位於鎮江西津渡歷史文化街區的中共鎮江地方史館、鎮江方志館(簡稱「兩館」)在暑期中參觀人數激增,市民、遊客、專家學者紛紛走進「兩館」,了解鎮江、體驗鎮江、感受鎮江。一位市民在參觀後評價道:「駐足於此,信步遊覽,3000年深厚歷史底蘊的鎮江和近百年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日新月異的新鎮江盡收眼底。」

中共鎮江地方史館、鎮江方志館於2019年8月1日開館,一年以來,來館參觀有4萬多人。

非遺展示玻璃連廊

中共鎮江地方史館、鎮江方志館兩館合一,功能定位是「三中心一基地」,即鎮江市方志年鑑和地情資料收藏中心、地情研究諮詢開發中心、地方文化對外交流宣傳中心及愛黨、愛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兩館」完整展現了名城鎮江古代、近代、現代、當代的發展全貌,成為宣傳鎮江歷史及地域文化的重要載體。

5分鐘了解方志,30分鐘讀懂3000年歷史

「兩館」是由鎮江市史志辦和市城建集團、西津渡文化旅遊公司共建共管的「一地之總館」。「兩館」合一、四代同堂(古代、近代、現代、當代)的布展方式在江蘇省尚屬首家,在國內也十分罕見。

中共鎮江地方史館以編年體為主、紀事本末體為輔,選擇重要歷史事件和人物,通過文字、圖片、實物、多媒體等形式,全面反映鎮江地方黨史的地方特點和時代特徵,全景立體地呈現近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在鎮江地區的革命史、建設史、發展史。重點展現改革開放後鎮江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所取得的成就。

方志館」山水名勝「展廳

鎮江方志館以反映鎮江的自然、歷史、經濟、文化、社會和方志為主,列舉出多個「唯一」和「第一」來展示鎮江獨具特色的地域和古今文化。館內的展陳分為建置沿革、山水名勝、物阜民豐、人文薈萃、教衛文體、民俗風情、方志賞鑑七個專題,既全面又突出重點。只要走進鎮江方志館,就能對鎮江自然地理的概況、古往今來的歷史、豐富厚重的人文、民間文化的狀況,有一個生動形象的感受與體驗。

「兩館」充分展示鎮江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悠久歷史和城市地情,展現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鎮江這塊古老大地煥發勃勃青春,闊步邁入新時代的壯志和豪情。真正做到讓老百姓5分鐘了解什麼是方志,30分鐘讀懂鎮江3000年歷史。

知鄉情、讀黨史,提升鎮江文化軟實力

「兩館」正在成為鎮江百姓的心靈驛站,成為對孩子們傳承教育、接待外地親朋好友的文化家園。前往參觀的人員有機關幹部、離退休黨員、普通群眾、學生等,不僅有本地的,也有外地的。

不少黨員幹部在參觀後表示,鎮江方志館全景展現了鎮江歷史,中共鎮江地方史館充分展示了黨的光輝歷史和偉大實踐。臺灣臺北市澎湖風景區管理處技正張良苗先生評價兩館「資料豐富、詳實,受益良多,感恩。」一位市民留言道:「兩館是地方黨史、地方志文化的寶庫,參觀後很受教育,很受啟發。」

黨史館」經濟建設「文化建設」展廳

2019年9月,中共鎮江地方史館被命名為第一批「江蘇省黨史教育基地」;「兩館」被全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列入「鎮江市紅色地圖冊」。在2019年全國方志館建設經驗交流會上,鎮江市史志辦作為江蘇省唯一的地級市代表作主題發言。

2020年1月,《依法依規創建公共文化服務新平臺》項目被江蘇省地方志辦公室評為2019年市縣地方志特色創新十大項目,並在「方志江蘇」微信公眾號上刊載介紹「兩館」謀劃、選址、建設、運營工作經驗。7月,「兩館」加入中共鎮江市委黨校組建的鎮江市紅色陣地聯盟,入選「西津渡青年學習社學習線路」。

「兩館」是賡續革命血脈、傳承史志文明的重要載體,更是新時代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的重要陣地,也是鎮江史志部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動作為的重要成果。一年來的實踐證明,黨史、方志文化有深厚的群眾基礎,讓黨史、方志走進百姓家,不僅擴大了史志工作影響力,更提升了鎮江文化的軟實力。(馬彥如 洪慶喜

相關焦點

  • 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到花都區調研方志驛站建設 助力鄉村文化振興
    11月14日,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一行到我區梯面鎮紅山村、獅嶺鎮馬嶺村和義山村、秀全街朱村調研,了解我區黨史教育基礎建設、方志驛站建設、革命遺址普查等情況。區黨史研究室、梯面鎮、獅嶺鎮、秀全街相關工作人員陪同調研。
  • 江蘇人遊江蘇,鎮江文化旅遊推介團走進常州
    為有效應對疫情影響,深入開展「江蘇人遊江蘇」活動, 昨天,鎮江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組織鎮江文旅集團、茅山管委會、江蘇文廣國旅、鎮江新聞國旅等單位走進常州舉辦文化旅遊推介活動。推介活動重點推介了鎮江三山(金山、焦山、
  • 這裡可以品讀鎮江的前世今生,適合文史愛好者,也適合親子遊
    最近都在給大家分享我在江蘇鎮江的所見所聞,我也想告訴大家,如果想要了解鎮江從古至今的發展全貌,去方志館是再合適不過的了「兩館」功能定位為「三中心一基地」,即市方志年鑑和地情資料收藏中心、地情研究諮詢開發中心、地方文化對外交流宣傳中心及愛黨
  • 鎮江8家企業上榜首批「江蘇老字號」
    大西路上的謝馥春、醇美爽口的丹陽黃酒……這些鎮江老百姓耳熟能詳的老牌子,如今有了更加響噹噹的名稱——「江蘇老字號」。   日前,江蘇省商務廳公示了首批84家被認定為「江蘇老字號」的企業,92家「中華老字號」申請成為「江蘇老字號」企業。
  • 江蘇黨史文苑雜誌電話_湖南趣買多科技有限公司
    江蘇黨史文苑雜誌電話,湖南趣買多科技有限公司,5、雜誌出刊後,郵寄當期樣刊1~2冊,作為評職稱的材料。江蘇黨史文苑雜誌電話, 經中央主席辦公會議審批同意的,以中央辦公廳名義向所在地省級組織書面回復(授牌文字為:中國農工民主黨黨史教育基地----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委員會立,XXXX年XX月)。
  • #江蘇必遊景點鎮江篇
    鎮江是中國江蘇省所轄地級市,位於江蘇省西南部,中國東部沿海、江蘇南部,古時稱「潤州」,民國時期為江蘇省省會。是長江三角洲北翼中心、南京都市圈核心層城市和國家級蘇南現代化建設示範區重要組成部分,長江和京杭大運河在此匯就中國「江河立交橋」坐標,素有「天下第一江山」之美譽。
  • 百家號本地頻道聯合多家江蘇媒體啟動「百家·地方志」蘇州站發布
    近日,百度百家號本地頻道,聯合江蘇廣電總臺旗下「我蘇」客戶端、新華報業傳媒交匯點新聞、中國江蘇網、蘇州廣電SBS暖視頻、看蘇州等在內的5家廣電媒體,完成了第一次「百家·地方志」內容發布。依託於百度百家號的品牌影響力,「百家地方志」致力於幫助本地頻道作者的優質內容傳播,實現自媒體和媒體的深度融合,打通B端創作者與C端用戶的連接,實現百家號本地內容在本地的真正影響力。「百家·地方志」第一期以蘇州為首站,以蘇州風物為主題,以「如何鑑別真假蘇州人」作為傳播點,品牌曝光整體超過五千萬,覆蓋人群超千萬,專題內容分發量超百萬。
  • 三臺縣委黨史研究室(縣地方志辦公室)進行鄉(村)史館建設可行性調研
    11月25日,三臺縣委黨史研究室(縣地方志辦公室)主任王成帶領調研組到郪江鎮、景福鎮、斷石鄉等鎮鄉進行鄉(村)史館建設可行性調研,縣委黨史研究室(縣地方志辦公室)四級調研員梁勝參加調研,郪江鎮鎮長張燦、斷石鄉鄉長蘭雄雁、景福鎮相關領導分別陪同調研。
  • 江蘇省黨史教育基地電子「紅色地圖」正式上線啟動
    9月29日,由江蘇省委黨史工作辦公室、江蘇省自然資源廳、新華日報社聯合主辦的江蘇省黨史教育基地電子「紅色地圖」上線啟動儀式在南京市六合區竹鎮抗日民主政府舊址舉行。「紅色地圖」的點亮,從此讓「雲尋訪」「雲講解」的黨史教育「飛入尋常百姓人家」。
  • 綿竹市委黨史辦公室到茂縣查證黨史資料
    為了核實與之相關的黨史信息,為今年10月底前在清平鎮相關地點設立黨史紀念設施做準備,在充分收集口述資料的基礎上,7月16日、17日,綿竹市委黨史辦張光華一行三人前往茂縣黨史研究室、茂縣檔案館等地查證黨史資料,受到相關單位的熱情接待,並最大限度地給予了支持。
  • 【方志四川•詩詞】潘永紅 ‖ 走進杜甫草堂
    【方志四川•詩詞】潘永紅 ‖ 走進杜甫草堂 2021-01-02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江蘇鎮江旅遊包列走進連雲港,600名遊客去哪兒了?
    江蘇鎮江旅遊包列走進連雲港,600名遊客去哪兒了? 連淮揚鎮高鐵開通首日,也就是昨天,兩班鎮江旅遊包列乘載著600多名遊客將走進連雲港,開啟「坐著高鐵遊連雲港」山海觀光之旅。這群人會去哪兒呢?
  • 日照黨史史志書籍文獻 走進城市書房
    日照黨史史志書籍文獻 走進城市書房 2020-12-21 15: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鎮江文化旅遊推介團走進銅陵
    鎮江文化旅遊推介團走進銅陵為加快文旅高質量發展,深入挖掘內需旅遊市場,10月27日,鎮江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二級調研員董有成帶隊,組織鎮江文旅集團、茅山管委會、江蘇文廣國旅等單位走進銅陵舉辦文化旅遊推介活動,銅陵市文化和旅遊局二級調研員鄧育金出席活動並致辭,銅陵主要組團旅行社
  • 江蘇鎮江大路—浙江建德千島湖航線開通
    /a/20200827/4862e1240daf4ca99aa428b22c1f68ed.shtml   8月26日上午,江蘇省推進長三角一體化又有新動作,江蘇鎮江大路至浙江建德千島湖航線正式上線運行
  • 鎮江大路機場短途通勤首航暨江蘇(鎮江大路)通用航空飛行服務站...
    2020年8月26日10:56,由江蘇省交通運輸廳、鎮江新區管委會主辦,江蘇大路航空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承辦的鎮江-千島湖通勤首航暨江蘇(鎮江大路)通用航空飛行服務站揭牌儀式在鎮江大路通用機場隆重舉行。
  • 「龍華兩館」駛入建設「快車道」 美術館新館、第二圖書館進入實施...
    原標題:「龍華兩館」駛入建設「快車道」深圳美術館新館、深圳第二圖書館即將躍入市民視野深圳晚報2019年12月27日訊 近日,深圳市「新時代十大文化設施」首批項目開工儀式暨深圳灣文化廣場項目奠基活動舉行,備受龍華人期待的深圳美術館新館
  • 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江蘇實踐」
    南通市委書記徐惠民介紹,唐閘古鎮昔日斑駁廠房已變身1895文化創意產業園,吸引了40多家創意設計類公司入駐。大運河換了方式,仍在為古鎮注入生機。從歷史中走來,運河沿線至今仍是江蘇的經濟重心、美麗中軸、創新高地。由此,建設大運河文化帶,江蘇理應走在全國前列。2019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標誌著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
  • 鎮江:當好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三好生」
    在當天的會議上,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研究員王健作了《打造古今大運河美麗中軸——以鎮江為例》的主題演講,在他看來,不管蘇南的其他地方把大運河建設得再漂亮,大運河最重要的功能是航運。而這,恰恰是鎮江的驕傲:1980年,被譽為「江南第一閘」的諫壁船閘建成啟用,成為蘇南運河又一重要入江口門,大運河水上航運功能前所未有得到充分發揮。
  • 第十屆江蘇書展鎮江分展場啟動
    金山網訊 7月23日,第十屆江蘇書展鎮江分展場活動啟動儀式在望山書局舉行。鎮江市委宣傳部、市新聞出版局、市史志辦、市作家協會相關領導及閱讀愛好者等80餘人參與活動。據主辦方介紹,鎮江共設立望山書局、鳳凰新華鎮江分公司漫書閣、夢溪書城大祥店、二樓南書房、鳳凰新華丹陽分公司丹陽書城、鳳凰新華句容分公司句容書城和鳳凰新華揚中分公司中心書城等7個分展場。書展期間,7家場館在大幅讓利的基礎上,舉辦《民法典》專題解讀、鎮江歷史名人文化講座、作家籤售、名家閱讀分享等80餘項形式多樣線上線下閱讀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