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廈門的瑞幸咖啡,瞬間走紅,一年之間開店數量竟然達到兩千家,並且2019年計劃再開兩千五百家店鋪,如此瘋狂的瑞幸咖啡,一點消息就會引起外界的格外關注。
這個迅速佔領咖啡行業C位的新興品牌,在過去的2018年裡,為何頻頻登上熱榜。
瑞幸咖啡的來頭
瑞幸咖啡的總部位於廈門,創始人是原神州優車集團董事——錢治亞。
2017年,第一家門店在北京正式開業,到2018年12月份,門店數量為2000家,13個月的時間,以火箭一般的速度迅速佔領市場。
2019年,瑞幸咖啡已經席捲全國二十二個城市,店鋪數量多達2073家,其中1897家為實體店,剩下的為外賣廚房,已經累計賣出接近9千萬杯咖啡。
在2019年1月份的戰略溝通會上,創始人表示,2019年,要在門店數量和銷量上趕超星巴克,到2019年底,成為國內連鎖咖啡第一大品牌。
「瑞星」大戰
2018年5月份,星巴克展示了未來5年的發展計劃。除了快速的擴張店面數量以外,在未來5年中,星巴克和康師傅合作,成立高端分銷點,為中國消費者量身打造幾款冷飲。
隨著咖啡市場的初步發展,消費者也開始更加注重咖啡的品質,不再單獨只追求提神效果。
為了滿足消費者,星巴克也不再過分強調「第三獨立空間的獨特體驗」,而是將重點放在咖啡的選料、製作上,以此來順應新一波的浪潮。
針對傳統零售業價格高、便捷性低的缺點,瑞幸咖啡採用「新零售」的營銷戰略,為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要,首先壓低產品的價格的同時保證質量,彌補了現有咖啡市場價格稍高的不足。
在便捷性上,瑞幸咖啡通過密集開店的方式和外賣服務並且與順豐物流合作,將自己定位在全場景的咖啡品牌。
通過高密度的門店,不僅為客戶提供便利,還能佔領市場。
2019年9月,瑞幸咖啡宣布,未來還會與騰訊開展合作,將人工智慧、大數據應用到線下,使微信小程序的營銷功能更加智能。
從而建立瑞幸咖啡「新零售」和「智慧零售」的營銷模式。
面對來勢洶洶的瑞幸咖啡,星巴克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遭到了動搖,只能對其營銷模式進行改革。
在瑞幸推出外賣服務後,星巴克也不甘落後,隨之與餓了麼聯手創建咖啡和小食的外賣模式,打造「星地段」的模式,及時有效服務消費者。
瑞幸抵押咖啡機等設備換錢
瑞星再一次成為議論的焦點!
瑞幸將咖啡機設備抵押,不少人認為,瑞幸的瘋狂燒錢模式令瑞幸不得不淪落到靠賣設備賺錢維持下去了。
然而,事情真的像傳言那樣簡單麼?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4月1日,瑞星咖啡的確抵押了咖啡機設備、奶箱和粉倉,抵押的數額為4500萬元。
但是,針對該消息,瑞幸咖啡做出回應,這不過是一筆常規的設備融資租賃,是符合瑞幸輕資產運營的模式的。
但是,把咖啡機這樣的核心生產設備「賣掉」,難免會讓人覺得瑞幸是缺錢了。
瑞幸咖啡真的缺錢嗎
關於瑞幸咖啡虧損的消息已經不新鮮了,在2018年的時候,就有海外媒體報導,瑞幸咖啡已經和投資銀行就海外IPO進行了討論,並計劃於2019年上市。
2019年1月份,有知情人士透露,投資銀行正在準備瑞幸咖啡在港交所的上市資料。
不過,瑞幸一概否認了上述事情。
但是瑞幸咖啡虧損的事情,已經眾所周知,2018年前三個季度,虧損了8.57億元,但是由於資本加持,對此並不擔心。
在2019年的戰略發布會上,瑞幸表示,目前虧損的數額在可承受範圍之內。公司的現金流,能夠支持3-5年的時間。
瑞幸在短時間內崛起,離不開它的補貼政策,瑞幸難過的低價營銷策略深得人心,深受市場的青睞。
但是,補貼政策一旦結束,回歸到正常售價的瑞幸那個還會如此受歡迎嗎?
瑞星咖啡一杯的成本在30元左右,但是平均一杯的售價只有成本的三分之一左右。
每賣出去一杯咖啡,就意味著虧損20元錢,甚至更多。
即便是這樣,補貼政策依然進行的如火如荼。2019年1月份,創始人錢治亞表示,還會繼續補貼客戶,來擴大市場份額。
瑞星咖啡未來能否成為中國第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