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偉龍 攝)
蕉嶺的一天,是從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開始的!尊重自然、守護環境,是蕉嶺人世代堅守的「美麗秘方」。
(汪敬淼 攝)
閱歷諸村之廣,莫如石窟之饒。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是蕉嶺的底色。自在深呼吸!山、水、田、林串成絕美風景,在石窟河壽鄉畫廊,與全國百佳深呼吸小城來一個美美的擁抱。
(汪敬淼 攝)
美在顏值,更在實力!這是一座名副其實的世界長壽鄉!全縣百歲老人佔總人口的 23/10 萬,平均預期壽命達 79.7 歲,均超過了「世界長壽鄉」主要數據認證標準。
(林文虎 攝)
早上一碗三及第,上班工作有活力。吃上一碗壽鄉非遺「蕉嶺三及第」,美麗又有元氣!
(徐永寧 攝)
百年名校蕉嶺中學開啟追夢的步伐,桂嶺學校全力為高雅人生奠基,置身一流的現代化校園,伴隨書聲和歌聲,靜待祖國的花朵美麗綻放!
(汪敬淼 攝)
親臨丘成桐國際會議中心,由外而內品讀壽鄉數理人文之美,體驗數學、科技與藝術的神奇,仰望丘成桐院士的數學強國夢和濃濃的家國情懷!
(林文虎 攝)
感受中共蕉嶺第一支部活動舊址、蕉嶺(東嶺)革命歷史紀念館等活化升級的紅色印記,感受來自原中央蘇區縣的紅色魅力,更加讀懂和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汪敬淼 攝)
赴約廣東(蕉嶺)鄉建館、鄉村振興創業第一站,還有隨處可遇的美麗鄉村,聆聽建築與田園、傳統與現代、城市與鄉村的對話。蕉嶺,是城裡人可以回得去的故鄉。
(汪敬淼 攝)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探訪升級版的丘成桐祖居地「羊岃 院士之村」,市文保單位福壽堂、力田草廬,新打造的村史館、鎮英園,一幕幕畫捲動情舒展著「村即是館、館即是村」的內蘊之美。
(汪敬淼 攝)
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遊。長潭明月、一線天、桫欏谷,承載了蕉嶺人獨一無二的情思與回味。山水人文相看不厭,邀友人暢遊長潭景區,領略一番純粹與美好。
魚米之鄉話豐收,「一粒米」撬動一個產業。菜籃子、果盤子、米袋子、茶罐子、水缸子,這裡,奏響絲苗米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富美樂章,見證了「五子登科」的蓬勃興旺。
(汪敬淼 攝)
食、醫、研、養、遊,廣東梅州大健康高科技產業園四區並進、協同發展。生態依託、科技領航的大健康產業,正煥發出華美容光,激發壽鄉新動力。
(汪敬淼 攝)
全國鄉村治理示範試點!堅持黨建引領,貢獻全要素改革、積分制等鄉村治理「蕉嶺方案」,讓善治、和美成為農村新風尚。
(汪敬淼 攝)
穿梭千年古鎮, 重溫「七月半」、赴圩的熱鬧記憶,古韻新生、底蘊猶存,活起來的節日,見證了無數人的水畔芳華。
(汪敬淼 攝)
遊子歸家,擇一處民宿,沏上一壺茶,捧起一本書,回味青春的故事,慢享歲月靜美。
(梁偉龍 攝)
圍龍、土樓,親情、友情。暫停行走的腳步,一碗記憶中的米飯、一桌地道的客家菜,慰藉客韻鄉愁。
(林文虎 攝)
坐標卡拉比-丘成桐空點雕塑廣場,石窟河全息 3D 雷射水秀,讓本土文化與現代科技完美交融,點亮小城之夜。
(張奕 攝)
「世界壽鄉 富美蕉嶺」進入夢鄉,高質量發展的精彩仍在繼續。
遇見梅州,遇見美好,
這,是中國·梅州·蕉嶺的一天
不負韶華,勇敢前行,蕉嶺未來可期!
特約記者:祝銀清 林劍湧 汪敬淼 廖靜宜
編輯:李舒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