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易】
買了十幾張機票花費近40萬,中國留學生輾轉三天三夜回國
拖著行李離開學生公寓之前,王丹彤在心裡想到了最壞的結果——退學。這是選擇回國可能付出的,最大的代價。
此時,歐洲的疫情剛剛開始爆發,英國政府一直採取比較消極的抗疫姿態,這讓包括她在內的大多數華人都非常沒有安全感。
2月20日,義大利因為疫情宣布封城時,父母就催她回國。那時,英國公布的確診數據只有9例。這是她本科預科班的尾聲,如果缺課缺考,將直接影響她的升學考試。疫情應該不會發展到那麼嚴重吧?她在心裡嘀咕。
根據教育部發布的數據,2018年中國出國留學人數突破60萬。疫情蔓延全球,他們有些選擇回國,有些選擇留守。四位留學生,跟我們講述了他們的回國經歷。
1.直到停課後,我才敢戴上口罩
王銘妍在法國聖埃蒂安讀大一,這是一座人口不到兩萬的小城,華人並不多,學校只有四五個中國留學生。
疫情在歐洲蔓延之初,幾乎沒有國家足夠重視。
這是王銘妍出國讀書的第一年,家人和朋友都在國內,新冠疫情牽動著她的神經。數字不斷攀升,身在異鄉,她覺得自己非常無能為力。在武漢疫情最嚴重的時候,當地華人聯合會一直在籌措資金,聯繫生產廠,生產防護用品然後寄回國內。王銘妍也參與其中,他們至少為國內寄回了兩萬隻口罩。
2月15日,法國出現了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病例,這也是亞洲之外出現首例死亡病例。她開始有些慌了,西方的文化環境對於戴口罩非常抗拒,她很擔心這會成為疫情蔓延的導火索。
她開始減少出門,屯食物,學校和家兩點一線。也曾嘗試提醒外國同學注意防護措施,但幾乎沒有用。
同班的法國男生因為重感冒休息了一周,回來上課時,她善意地關心對方的身體狀況,並說一定要多加留意,如果萬一感染了會非常難受和危險。但是同學滿不在乎地跟她說,沒事,不害怕,肺炎比重感冒輕多了。
「這簡直是一個反智的回答」,血往上湧,她生氣到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這和國外政府的宣傳不無關係,「這只是一個流感,並不嚴重,不需要太緊張」,類似的說法,在歐美疫情開始之初,頻繁被政客們拿來在電視或新聞中安撫群眾。
3月14日,英國威爾斯依然舉行了大規模演唱會,數千人不戴口罩擠爆了場館;3月15日,英國利物浦又如期舉行了馬拉松比賽,因為「我們渴望比賽」。
類似這樣的漠視,讓留英的王丹彤,和留法的王銘妍非常恐慌。他們在努力保護自己,不去公共場合,不乘坐公共運輸,最大程度減少外出,但是第二天上課,跟你坐在一間教室的同學,前一天晚上依然出去蹦迪喝酒看演唱會看球賽。
再怎麼保護自己,你都控制不住你身邊的外國人,深深的無助感。
更嚴重的,是國外的反華情緒。亞裔戴口罩出門,受到歧視甚至被打的新聞頻繁出現。王銘妍直到法國宣布停課後才敢戴。
王丹彤從來不敢告訴家人這些情況,不想讓他們擔心,所以只能自己扛過去。戴口罩會被歧視,不戴就會有感染的風險,但是只要不停課,就不得不出門。回國前一天,她在外出購置物資時,終於一個英國人問她在哪裡買到的口罩。她甚至覺得有些感動,外國人終於有了一點保護意識。
2.花費近四十萬買機票,能直飛是最大的幸運
留學生真正能下定決心要回國,大多是學校宣布停課之後。他們需要在學業和安全之間,做一場博弈。如果學校沒有宣布停課就走,缺席線下考試,那很可能就會掛科,這一學期就白費了。
臧無尤的機票是在學校宣布停課之後一個小時內買的,他所在的紐約州是美國疫情重災區。截至3月25日,該州確診人數已經超過兩萬六千人,並且還在持續攀升。關於是否要回家,他有過糾結,學費很貴,出國讀書並不容易。幸運地是,他買到了一張從紐約直飛上海的機票,開始了羅切斯特-紐約-上海的飛行。
其他人就遠沒有這麼幸運了。
回國的機票一票難求,炒到了天價。從巴黎飛往廣州的王銘妍,半小時之前看機票還是一萬九,猶豫了片刻沒下定決心是否要買,頁面再刷新,票價轉眼到了兩萬多。她立刻買下了這張直飛經濟艙。
王丹彤是四位學生裡換乘航班最多的。在兩天的刷票過程中,她幾乎不吃不睡。直飛航班很難買到,航班大量取消,各國的入境政策一天一變。各種真假消息滿天飛,23號倫敦可能會封城,17號杜拜也很可能會取消免籤,限制入境。身處那個環境中,他們已經不想去分辨真假了,王丹彤寧願相信這些都是真的。
她一口氣買了十幾張機票,從新加坡轉機的,從杜拜轉機的,甚至從臺北轉機的,花費將近40萬,最終她的回國路線是曼城-杜拜-香港-北京。從最終訂好票,到出發去機場,只有四個小時。
出發開始,王丹彤的神經就開始緊繃,生怕中間哪個環節會有問題,萬一不能出入境怎麼辦?最後她在香港機場換好登機牌,準備登機時才把其它機票退掉。這樣算下來,她回國的機票費依然超過5萬。和她一起回國的同學,大多都是這樣的情況。
從英國出發,到最終坐在天津的隔離酒店,一共三天三夜。路上交叉感染的風險,他們不是沒有考慮過。
實際上,在我們電話採訪當天,目的地是廣州的王銘妍收到了同學的微信,同學比她早兩天回國,在法國宣布停課後第二天就動身了。一路上做了充分的防疫措施,但是在廣州酒店隔離的第三天,確診感染了新冠肺炎。仔細回想下來,應該是從學校到機場的路上,因為不敢戴口罩,有了被感染的可能。
3.看到穿著防護服的工作人員,安心
開始這一路行程之前,Shirley做了很大的心理建設,因為辛苦程度不言而喻。她今年大四,這是在美國最後一個學期,不準備留美工作,所以果斷選擇了回國。
大多數留學生,是「逃回國來的」。一路不敢吃不敢喝,努力避免任何感染的可能。
從匹茲堡到紐約的美國內陸航班,Shirley選擇了第一排最靠窗的位置,早早就等在登機口,第一個上飛機,隨身的包也一直抱在手裡。航班上的空乘沒有做任何防護措施,看到她的行為,有些嗤之以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