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解鎖寶藏廣州

2020-11-02 大洋粵社區

乾淨整潔的沙面街道。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廖雪明 通訊員荔宣 攝

大洋網訊 作為一座2200多年的歷史文化名城,素有「千年商都」之稱的廣州,在歷史文化發展的漫漫長河中留下了不少非遺藝術珍寶。粵劇、醒獅、廣東音樂、廣繡、廣彩等享譽世界的非遺文化瑰寶在廣州傳承下來,經歷了兩千多年的歲月沉澱,在非遺保護下煥發出明珠般的光彩,成為廣州獨特的城市亮點。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在貴州丹寨舉行的「中國丹寨非遺周」上公布了12條「全國非遺主題旅遊線路」,4天的「廣州老城新活力文化遺產深度遊」從160多條候選線路中脫穎而出、成功入選。這條精選的非遺主題旅遊線路以非遺體驗為特色,展現了廣式生活的深度體驗,從中可見「千年商都」在文旅融合背景下煥發的新活力,成為全國非遺主題旅遊線路的範本。

第一天:

上午體驗廣式早茶,「睇」粵劇演出,遊永慶坊非遺街區,參觀粵劇藝術博物館。下午遊覽華林玉器街,參觀十三行博物館,遊覽沙面歷史文化街區。

第二天:

上午參觀西漢南越王墓、中山紀念堂、海珠廣場,感受傳統中軸線的文化魅力;下午參觀花城廣場、廣東省博物館、海心沙,體驗新中軸線的現代風情,遊覽廣州塔、琶醍文化創意藝術區。

第三天:

上午遊覽海珠國家溼地公園和海珠湖,探訪沙河粉體驗館,品嘗沙河粉。下午遊覽沙灣古鎮,體驗沁芳園,品嘗雙皮奶、姜撞奶,參觀三稔廳、寶墨園。

第四天:

廣州長隆

周末市民遊客到海珠溼地公園遊玩。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邱偉榮、蘇俊傑 攝

案例聚焦

深度遊串起古今人文風貌

融合遊品讀非遺地道廣味

「沒想到這次的廣州之行,讓孩子印象深刻的除了長隆的動物園、大馬戲之外,到荔枝灣湧坐船、逛永慶坊、搭有軌電車的行程也讓他念念不忘!」國慶期間,福建遊客吳小姐一家選擇自駕到廣州遊玩,在廣州待了4天。吳小姐已經不是第一次來到廣州了,本以為帶孩子來廣州除了玩主題樂園、逛逛中軸線的城市風景外,老城區對孩子來說吸引力不大,沒想到永慶坊一帶遊覽的行程,竟讓孩子有了新的「記憶點」。

市民遊客到海心沙賞花休閒。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蘇韻樺 攝

感受老廣生活 探尋老宅子裡的寶藏店鋪

從永慶坊到沙面,從廣州塔到海珠國家溼地公園,再到長隆度假區的各大景區,4天的「廣州老城新活力文化遺產深度遊」串起了廣州古今文化和城市風貌,將古老的廣味體驗和特色的城市體驗聯繫了起來。除了遊客之外,「廣州人遊廣州」的熱潮也被帶起。每到周末,永慶坊、海珠湖、長隆度假區都會吸引不少本地人。李小姐是地道的廣州人,作為自媒體人,疫情發生之後她原本的出遊計劃被暫時擱置,宅家的她便開啟了探索廣州的腳步:「上兩周我去了趟荔灣湖公園,這個小時候記憶裡的公園給我太多的驚喜,泮塘五約這個區域裡藏著那麼多寶藏店鋪,我還發現了一個隱藏在老宅子裡的音樂小酒吧,還有新銳的本地現場樂隊表演,夜晚在這裡坐坐真是太舒適了。」

「老廣生活,古今相宜」,吳小姐和李小姐在廣州體驗的,是近期入選「全國非遺主題旅遊線路」的廣州「老城新活力文化遺產深度遊」中的一部分。自去年10月起,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啟動了全國非遺主題旅遊線路徵集宣傳活動,此後非遺和旅遊領域的專家、學者依據「旅遊線路非遺佔比」「非遺體系化開發程度」「市場化運營程度和市場認可度」「遊客認可度」等標準,從160多條候選線路中選出12條線路,廣州「老城新活力文化遺產深度遊」在各項評選標準維度中脫穎而出,成為廣州保護非遺文化、並將之融入文旅體驗的重要成果。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方面表示,該線路串起了廣州多個區的城市風貌,充分整合了廣州深厚的非遺和文物資源,展現廣州城市變遷、文化變遷和區塊變遷,在全域性和主題性上獨具新意,彰顯了「老城市煥發新活力」的時代主題和廣州全域旅遊的良好發展態勢。

極具嶺南建築特色的沙灣古鎮。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楊耀燁 攝

體驗嶺南文化 打卡非遺大師工作室

如今,來到永慶坊旅遊區內的人們都能深深感受到濃濃的嶺南韻味,泮塘嶺南水鄉古村、西關大屋、騎樓老街、美食老字號、粵劇粵曲、三雕一彩一繡以及傳統民俗節慶等各種文化元素融合於此,景區遊徑串起了5處歷史文化街區,包括逢源大街-荔灣湖、昌華大街、恩寧路、多寶路、寶源路,核心區域涵蓋了永慶坊、粵劇藝術博物館、荔枝灣,豐富多彩的文旅風情讓人目不暇接。其中,泮塘五約區域這兩年經過微改造,面貌已煥然一新,越來越多特色商家進駐,精品小店各有風格,音樂咖啡館、紫檀盆景、銀器漆器以及各種手工藝店鋪,每一家都各有看點。開街幾個月來,永慶坊非遺街區這個集非遺大師工作室、體驗互動、展示、培訓和銷售於一體的街區已成為市民遊客的打卡熱點。根據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發布的數據,在剛剛過去的中秋國慶黃金周,永慶坊4A級旅遊景區及非遺街區接待遊客就同比增長了48.60%,人氣暢旺,街區的非遺互動體驗廣受遊客好評。

廣州通過創建非遺街區、微改造等方式打造嶺南文化煥新體驗的做法,贏得了遊客口碑,更實實在在提升了店主們的收入,帶動了片區的經濟發展。齊雅集的店主齊峰經常在泮塘五約區域的店裡為遊客和居民展示瓷器修補的手藝,他隨手拿起一個精心修補好的紫砂壺,向記者展示紫砂壺修補的技藝:「現在越來越多遊客來這裡逛,大家都會很有心思地專門前來,不僅是遊客,還有不少街坊,走過路過都會進來聊聊天。」齊峰說,自從把小店開進泮塘五約區域之後,人氣就慢慢旺起來了,雖然前幾個月受疫情影響遊客少了,但近幾個月到店的遊客明顯增加:「我估算了一下,每天在我的店門口拍照打卡的都至少有200多人,周末就更多了。」齊峰說,進駐街區的小店都各有特色,街區在篩選商家時也會考慮到差異化,各家店主也都會互相推薦客人:「比如有客人來我的店裡了解銀器、紫砂壺等工藝品,我也會根據客人的興趣點,推薦他們去其他小店逛逛。」

永慶坊上演粵劇「快閃」。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王燕 攝

基層思考

廣東文史研究館館員、廣東省非遺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張春雷:

突出非遺基因 杜絕急功近利

廣東文史研究館館員、廣東省非遺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張春雷在「中國丹寨非遺周」上見證了「廣州老城新活力文化遺產深度遊」入選「全國非遺主題旅遊線路」的過程,至今提起依然感到十分激動與自豪。作為在廣州生活了50年的新廣州人,張春雷認為廣州這條線路能從160多條線路中成功入選實至名歸:「此次入選的12條線路中,一線城市只有北京和廣州,這充分說明了廣州的文化底蘊之深厚,廣州的傳統文化傳承之良好。這是一條充分體現文旅融合精神和非遺文化的線路,說明廣州經濟、文旅融合、社會開放、非遺保護方面已走在全國前列。」

張春雷認為,這條入選線路可以用「三線兩區、四天三夜」八個字來概括:三線包括了「老風景線、新中軸線、珠江夜遊線」,兩區則是這條線路中佔重頭戲的荔灣區、番禺區的文旅資源。「這條線幾乎把廣州的老城和新城囊括了進來,過去和現在,歷史和當代,經濟和文化,美食和娛樂等元素都得到充分體現,通過一條線路把廣州的嶺南文化底蘊和活力四射的城市風貌都呈現出來,讓遊客大飽眼福、大飽口福,不虛此行。」張春雷說。

廣式早茶中的傳統蝦餃與紅米蝦餃。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蘇韻樺 攝

在張春雷看來,得益於全市上下多年來對非遺文化的重視,廣州非遺文化保護才取得了豐碩成果。今年5月實行的《廣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辦法》更標誌著廣州非遺保護工作邁上新臺階。目前,廣州市共有17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其中粵劇和古琴藝術(嶺南派)2個項目入選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數量居全省首位。在此氛圍下,勤奮執著的廣州非遺傳承人讓廣州非遺文化薪火相傳,並且努力發展創新,體現出了鮮明的時代特色。

下一步,廣州「老城新活力文化遺產深度遊」該如何發展?對此,張春雷提出了五點建議:「第一,非遺項目都有核心技術和價值,要突出非遺項目的基因;第二要突出主題,非遺是優秀傳統文化,要體現真善美的文化,這也是這條線路的生命力;第三是要有差異,差異就是特色,有差異就不會同質化;第四是要著眼長期,既然是條線路,就要結合市場,絕不能急功近利;第五要打造品牌,這是非常關鍵的,今後可將這條線路打造成精品線路,助力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

中心工作室出品

專欄統籌:湯新穎、王晨陽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薇薇

相關焦點

  • 廣州文旅融合促發展 夜間經濟更多元
    國慶期間,廣州夜遊資源豐富,長隆大馬戲享譽國內外,正佳自然科學博物館、極地海洋世界與正佳雨林生態植物園主打夜間親子科普樂園,廣州文旅融合創新示範區成為非遺體驗與濱江休閒消費新地標,北京路、上下九步行街等集合購物美食休閒等於一體,西關永慶坊成為"最廣州"夜遊地標,這些文旅資源共同編織出廣州美麗的夜遊圖景
  • 餘杭發布文旅融合「一鎮一品」解鎖九條精品遊線
    4月23日下午,杭州市餘杭區舉行「歡樂遊杭州 家鄉我代言」文旅融合「一鎮一品」發布會。發布會上,餘杭文旅IP卡通新形象「小餘」與「杭寶」精彩亮相。此外,來自運河街道、塘栖鎮、中泰街道、良渚街道、瓶窯鎮、徑山鎮、黃湖鎮、鸕鳥鎮、百丈鎮的九位代言人以情景短劇、竹笛演繹、文旅資源推介等豐富的形式為自己的家鄉代言,展示文旅融合發展成果。
  • 城市中軸線上的中國非遺「嶺南之窗」廣州文旅融合創新示範區項目啟動
    精美的金漆木雕、精緻的粵劇戲服……步入廣州塔一層,展櫃內一件件精緻的非遺展品無聲地訴說著所代表的非遺技藝傳承故事、背後所承載的廣州與國際交流歷史。8月8日晚,「嶺南之窗」廣州文旅融合創新示範區項目啟動。
  • 文旅融合,非遺出彩
    8月22日,廣州粵劇藝術博物館西廣場。一首清麗的嶺南童謠《粵繡》和一段精彩的少兒粵劇《南海神廟》後,在廣州市市長溫國輝和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汪一洋的見證下,主持人宣布西關永慶坊4A旅遊景區正式掛牌,廣州首個「非遺街區」就此開市。
  • 廣州文旅融合走在前列 構建世界級旅遊目的地
    廣州旅遊信息諮詢中心網點(資料圖)。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 供圖中新網廣州1月5日電 題:廣州文旅融合走在前列 構建世界級旅遊目的地作者 程景偉 柳漢娜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廣州文化助力形成城市文旅融合加速度,好玩又不失溫情的城市文旅體驗不斷湧現。
  • 構建世界級旅遊目的地 廣州文旅融合走在前列
    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廣州文化助力形成城市文旅融合加速度,多元化的文旅創新探索,好玩又不失溫情的城市文旅體驗不斷湧現。同時,多張靚麗的城市名片助力《行動計劃》,有力推動廣州構建世界級旅遊目的地。公共服務中心變身城市文化體驗新陣地「您好,歡迎來到廣州旅遊信息諮詢中心,請問有什麼能幫到您?」
  • 積極推進文旅融合 花城廣州煥發新活力
    其中,文旅融合成為會場最大亮點,首次設置的展現精彩廣府文化的文化旅遊生活館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區,展出打銅技藝、廣州餅印、廣州玉雕等文旅打卡點,廣府表演大舞臺也有精彩濃鬱的文化表演,受到市民遊客熱捧。文旅融合全面提升深度發展提升廣府文化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今年廣州國際旅展,最大變化就是文旅融合得到全面提升和體現,文化生活體驗專區升級至文化旅遊生活館,由原來的300平方米擴展至整個14.1展館。
  • 廣州塔裡賞非遺,「嶺南之窗」廣州文旅融合創新示範區項目啟動
    南獅威武、廣彩繽紛、欖雕精細、粵曲悠揚……8月8日晚,「嶺南之窗」廣州文旅融合創新示範區項目在廣州塔舉行啟動儀式。「嶺南之窗」是以廣州塔、廣州國際媒體港為核心、以其周邊沿江區域為基礎空間,以非遺展覽展示展演為主題內容的廣州文旅融合創新示範區。啟動儀式上,來自廣州粵劇院的6位梅花獎得主、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聯袂表演了粵曲聯唱《相約嶺南》。
  • 廣州文旅融合創新示範區項目啟動
    1分鐘感受「嶺南文化主題展覽」(視頻拍攝、剪輯:夏燕)央廣網廣州8月9日消息(記者張勝強 見習記者夏燕)8日晚,「嶺南之窗」廣州文旅融合創新示範區項目正式啟動,推出非遺展示展演、文創展銷、直播間、特色餐飲等板塊活動,其中,嶺南文化主題展覽將打造為「中國非遺第一展」。
  • 餘杭發布文旅融合「一鎮一品」解鎖九條精品遊線
    4月23日下午,杭州市餘杭區舉行「歡樂遊杭州 家鄉我代言」文旅融合「一鎮一品」發布會。發布會上,餘杭文旅IP卡通新形象「小餘」與「杭寶」精彩亮相。此外,來自運河街道、塘栖鎮、中泰街道、良渚街道、瓶窯鎮、徑山鎮、黃湖鎮、鸕鳥鎮、百丈鎮的九位代言人以情景短劇、竹笛演繹、文旅資源推介等豐富的形式為自己的家鄉代言,展示文旅融合發展成果。
  • 文旅融合的理論與實踐
    【摘要】文旅融合是新時代背景下我國踐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新目標和新使命,其目的在於推動文化和旅遊的轉型升級、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文旅融合不是簡單的「拉郎配」,而是在理念、職能、資源、產業、技術領域的深層次融合。
  • 山海攜手文旅融合 廣州與黔南書寫「詩與遠方」
    日前,廣東省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赴龍裡縣、貴定縣考察調研黔南州文化旅遊幫扶協作工作,該市文化旅遊部門組織16家文化旅遊企業代表前來黔南州深耕文旅融合,助力黔南州脫貧攻堅。廣州客人考察龍裡雙龍鎮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充分發揮廣州文化旅遊資源優勢與市場優勢,通過打通廣州龐大的旅遊客源市場和黔南州最優質豐富的旅遊資源優勢,於2016
  • 滻灞文旅商雲集!解鎖文旅IP新場景
    加強文化建設促進文旅融合發展千年古都·常來長安滻灞文旅商雲集解鎖文旅IP新場景只見現場文旅商雲集滻灞推介自我,展示特色更值得一提的是現場重磅推出了極具滻灞特色的文旅八景和四條精品旅遊線路打造滻灞旅遊的全攻略描繪綠色、現代、時尚的新滻灞美麗圖卷場景多元滻灞八景解鎖文旅IP新場景
  • 群賢畢至,崀山論劍,一場文旅融合的思想風暴將開啟!
    11月27日上午,傳統文化與崀山旅遊地融合發展文化沙龍將在新寧舉行。這次沙龍以文旅融合發展為主題,通過專家學者論道的方式,探尋新寧文化脈絡和書院文化傳承,以新發掘的千年書院紫陽書院來盤點湖南的書院文化,論及湘軍的肇始者楚勇的由來,從而將湘軍文化的聚焦點拉回到新寧,將新寧的文化積澱抬高一個層級,讓崀山靜態的山水景觀變得有故事有靈魂,營造文旅融合的濃厚氛圍。
  • 廣州南沙媽祖文旅節開幕 融合媽祖文化和郵輪海洋文化
    中新社廣州10月30日電 (王堅 楊焱)逾三百名演員30日在廣州南沙共同表演大型《媽祖頌》歌舞,並按照傳統祭拜儀式敬謁媽祖,祈福風調雨順,拉開了2020年第十二屆廣州南沙「媽祖」文化旅遊節的帷幕。據了解,媽祖祭典活動是首批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此次媽祖文旅節為期三天,主題為「弘揚媽祖大愛精神·助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 廣州旅展開鑼!大批文旅融合線路上架,博物館遊火爆
    金羊網訊 記者吳珊報導:2月21日,2019廣州國際旅遊展覽會(以下簡稱廣州旅展)在琶洲展館C區正式拉開帷幕。為期三天的展會共吸引了55個國家和地區的1042家旅遊機構參展,來自全球的航空公司、酒店集團、景區公司、旅行社等將向廣州市民大派福利。
  • 迎接文旅融合時代浪潮 廣州國際旅展再展風採
    今日,廣州將再迎來國際旅遊盛事——作為世界旅遊行業重要標杆之一的第27屆廣州國際旅遊展覽會(以下簡稱廣州國際旅展)2月21日~23日在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覽館C區盛大開幕。這是廣州市新一輪機構改革後首個廣州國際旅展,文旅融合將成為最大看點。主辦方傾力將去年的文化生活體驗專區升級至今年的文化旅遊生活館,展出面積也從300平方米拓展至3000平方米。
  • 國際志願者日,一起為廣州文旅志願者打call!
    市總隊自2019年起依託廣州公益「時間銀行」平臺,開發建設「文旅專區」,搭建文化和旅遊志願服務管理架構,實現全市文化和旅遊志願服務隊伍分級分類管理、志願服務信息互聯互通。隨著今年80個文化和旅遊志願服務點上線展示,更加便捷的註冊管理、活動報名、時數記錄功能陸續推出,真正讓文化和旅遊志願服務觸手可及、隨手可為、隨處可為。
  • 文旅融合讓世界愛上大運河(僑界關注)
    「追夢中華·情系大運河」 海外華文媒體江蘇採風文旅融合讓世界愛上大運河(僑界關注)千年運河,始於江蘇。在為期7天的大運河之行中,採風團一路走來,飽覽運河兩岸旖旎風光,品味綿延千年的詩意水韻,思考文旅融合的發展路徑。在海外華媒的鏡頭與筆端,古老而青春的大運河正穿越疫情的陰霾,成為一張喜迎全球賓客的中國文旅金名片。融合——情牽詩和遠方9月3日晚,在一片槳聲燈影中,採風團一行抵達此次採風活動的第一站。
  • 中軸線上的中國非遺 永不落幕的嶺南文化藝術節——「嶺南之窗」廣州文旅融合創新示範區項目8月8日啟動
    8月6日,廣州舉辦第163場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新聞發布活動,活動以「嶺南之窗」廣州文旅融合創新示範區項目為主題,邀請了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中國美協、中山大學、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市廣電傳媒集團有關負責同志介紹該項目規劃、設想和整體建設情況。該項目8月8日啟動。據介紹,廣州作為擁有2200多年歷史的千年商都,歷史文化資源豐富,在文化、商業、旅遊的融合發展方面潛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