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金寶的靈幻動作之路,掀起殭屍片浪潮,成就林正英的事業高峰

2020-12-24 騰訊網

上個世紀80年代的港片銀幕之上,靈幻動作題材的電影作品風靡一時。洪金寶的《人嚇人》、黃百鳴的《開心鬼》、林正英的《殭屍先生》、徐克的《倩女幽魂》,都是此時誕生的經典作品。

靈幻動作電影在80年代的風靡,與洪金寶有著密切的聯繫。

1977年,洪金寶轉型導演,開始了自己「自導自演」的電影時代。80年代初的港片銀幕之上,洪金寶為了尋找適合自己的電影風格,開始對不同的電影題材進行探索、嘗試。

誰料,這一次次的探索、嘗試,卻在80年代的港片銀幕之上,掀起了「靈幻動作片」的時代浪潮。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洪金寶的靈幻動作片之路。

一、《鬼打鬼》拉開的「靈幻動作」序幕

1977年,洪金寶在「嘉禾」的支持之下轉型導演,並成立了自己的「寶禾電影」。

初執導筒的洪金寶,拍攝了一部傳統的功夫題材電影作品《三德和尚與舂米六》,然而70年代末傳統功夫片的市場衰落,也未能讓這部《三德和尚與舂米六》獲得太過突出的市場表現。

1978年《醉拳》的誕生,在香港影壇掀起了功夫喜劇的熱潮。此時的洪金寶,也開始跟風拍攝「功夫喜劇作品」。

在自導自演了《贊先生與找錢華》、《雜家小子》之後,洪金寶開始試圖尋找屬於自己的電影風格。而1980年,邵氏的一部「恐怖懸疑電影」,讓洪金寶的腦中閃過了一絲靈光。

1980年,邵氏導演桂治洪策劃、拍攝了電影《邪》。這部《邪》講述了民國時期,一位富家少爺有了婚外戀,於是便串通情婦、謀害正室。豈料,正室發現了二人的陰謀,便將計就計,假死之後扮作冤魂,嚇唬富家少爺與情婦。

這部《邪》在恐怖氣氛的渲染、道具服裝的設計之上,都十分用心,但上映後還是有不少觀眾感覺索然無味。

自1975年的《色中餓鬼》開始,邵氏推出了不少這類「人嚇人」的恐怖電影,說是「冤魂索命」、「惡鬼害人」,到最後都是「人扮鬼、嚇唬人」的故事結局。

觀眾對這類「人嚇人」恐怖電影的厭倦,讓洪金寶看到了一絲市場商機——既然大家都喜歡看「真鬼」,那就拍一部有「真鬼」的電影作品。

於是在1980年,洪金寶帶領「洪家班」,拍攝了經典的「靈幻電影」《鬼打鬼》。

為了拍攝好這部《鬼打鬼》,洪金寶花費了不少心思。

邵氏的那些「人嚇人電影」,都是前期利用音效、劇情,極力渲染恐怖氛圍,而結尾通過「有人裝神弄鬼」的劇情,平復觀眾心頭的恐怖感。

而在這部《鬼打鬼》裡,洪金寶反其道而行之,用喜劇的方式,講述了一個恐怖的鬼怪故事。為了增加電影的娛樂性,洪金寶還在這部《鬼打鬼》裡設計了不少「打鬥鏡頭」,以及男女之間的「香豔鏡頭」。

洪金寶大雜燴式的動作電影風格,也在這部《鬼打鬼》之中初現其形。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部《鬼打鬼》裡,洪金寶還對邵氏的《邪》進行了致敬,片尾在身上畫滿符咒的鏡頭,就是模仿了《邪》裡的電影場景。

《鬼打鬼》在1980年上映後,獲得了票房、口碑齊飛的好成績。香港電影的「靈幻動作片時代」,也因為這部《鬼打鬼》正式拉開序幕。

在這部《鬼打鬼》裡,洪金寶設計了一個「清朝殭屍」的龍套角色。而這個小角色的設計,卻為之後「殭屍片」的風靡,埋下了伏筆。

二、競爭之下誕生的「靈幻電影」熱潮

1980年《鬼打鬼》的票房成功,讓此時的「新藝城」,看到了「靈幻電影」的市場潛力。

1981年,「新藝城」決定借鑑《鬼打鬼》的電影創意,拍攝一部靈幻題材的作品。《鬼打鬼》講述了民國時期的鬼怪故事,而「新藝城」決定開拓新的領域,拍攝一個以現代都市為背景的「靈幻鬼怪故事」。

於是在1981年,經典的靈幻喜劇《小生怕怕》,誕生在了港片銀幕之上。

「新藝城」的這部《小生怕怕》,邀請了歌壇巨星譚詠麟擔任男主角,並在電影的故事設計、特效鏡頭上下足了功夫。

譚詠麟的流量加持、出色的故事設計,使得《小生怕怕》上映之後,獲得了1300多萬港幣的票房成績,位列1982年港片票房排行榜的第6位。

「新藝城」入手「靈幻題材」電影市場的做法,刺激了洪金寶的創作熱情。為了與「新藝城」一較高下,洪金寶的「寶禾電影」,在1982年策劃、拍攝了靈幻動作經典《人嚇人》。

這部《人嚇人》與《鬼打鬼》一樣,都是一部以民國為時代背景的靈幻作品。

有了《鬼打鬼》的嘗試,「洪家班」在拍攝這部《人嚇人》時,顯得更加得心應手。在這部《人嚇人》裡,洪金寶不僅對打鬥場景進行了大規模升級,同時也在片中設計了不少特效鏡頭。

《人嚇人》在1982年12月22日上映,最終取得了1000多萬港幣的成績。

在第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上,《人嚇人》憑藉精良的製作,獲得了「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男主角」、「最佳動作設計」5項提名。

《人嚇人》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讓洪金寶一躍成為了「靈幻題材」電影市場之上的翹楚。

為了與洪金寶的「洪家班」競爭,1983年的「新藝城」,接連拍攝了《陰陽錯》、《開心鬼》兩部作品。而「洪家班」也不甘示弱,在1984年推出了《人嚇鬼》。

隨著「洪家班」、「新藝城」之間的票房競爭,「靈幻電影」的市場熱潮,也在1984年走向高峰。

三、洪金寶的「魚、熊抉擇」,造就了林正英的事業高峰

1984年的洪金寶,在自己的電影之路上,遇到了一次抉擇。

1983年,洪金寶自導自演的《奇謀妙計五福星》票房大賣,而1984年的《快餐車》,也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此時的洪金寶,在靈幻動作片市場、警匪動作片市場,都積累了龐大的觀眾基礎。

80年代中期的「洪家班」,正值高產期,每年都會策劃、拍攝四、五部電影作品。而這些作品,不可能都交給洪金寶自導自演,畢竟一個人的經歷是有限的。

面對「魚與熊掌的抉擇」,洪金寶選擇了留在警匪動作片之中,靈幻動作片的拍攝工作,則交給了「洪家班」的其他成員。

而這個抉擇,也造就了林正英的事業高峰。

1984年,「洪家班」在《鬼打鬼》、《人嚇人》之後,推出了「人·鬼三部曲」的最後一部《人嚇鬼》。在這部電影的拍攝過程中,洪金寶把導演的工作交給了錢月笙,把主演的角色交給了林正英。

《人嚇鬼》上映後,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而後的「洪家班」也決定在1985年的港片銀幕上,與「新藝城」展開決戰。

1985年,洪金寶以監製的身份,策劃了兩部靈幻作品。一部是保持民國靈幻片傳統的《殭屍先生》,一部是開拓都市靈幻片市場的《時來運轉》。

兩部電影作品的導演工作,分別交給了劉觀偉、劉家榮,而兩部電影的主演角色,也分別給了林正英、元彪。

80年代初的港片熒幕之上,林正英一直是洪金寶電影作品中的「黃金男配」。而擔綱靈幻片男主角,也為林正英的演藝之路,帶來了新的轉折。

《殭屍先生》上映後,在香港影壇掀起了一陣「靈幻殭屍片」熱潮。1985年,新藝城推出的《開心鬼放暑假》,也敗在了這股「殭屍片浪潮」之下。

《殭屍先生》之後,洪金寶又在1986年,以監製身份策劃、拍攝了《殭屍家族》、《霹靂大喇叭》兩部靈幻題材作品。

這兩部作品在同年的票房市場之上,打敗了「新藝城」的《開心鬼撞鬼》,一舉制霸「靈幻港片」大銀幕。

在擊敗了「新藝城」的「開心鬼」系列,制霸靈幻港片市場之後,洪金寶又在1987年,以製片人身份策劃了《靈幻先生》、《表哥到》兩部作品。

和以往的策略一樣,《靈幻先生》保持著「民國靈幻片」的傳統,由林正英主演。而《表哥到》則主打「都市靈幻」題材,由吳耀漢、鍾鎮濤主演。

然而1987年的「洪家班」,在靈幻動作片市場之上,遇到了一個勁敵,那就是徐克的「電影工作室」。

四、遭遇勁敵徐克,洪金寶重回靈幻動作市場

在1985年、1986年連續兩度落敗的「新藝城」,並不願拱手讓出「靈幻片」的電影市場。1987年,「新藝城」與徐克的「電影工作室」合作,共同投資、拍攝了《倩女幽魂》。

徐克、程小東聯手拍攝的這部《倩女幽魂》,憑藉精緻的美術布景,精彩的動作設計,獨到的電影配樂,張國榮、王祖賢出色的演繹,在上映後獲得了一片好評。

在1987年的票房市場上,《靈幻先生》拿下了1946萬港幣的票房,《倩女幽魂》取得了1883萬港幣的成績,而《表哥到》則只拿到了1200多萬的票房成績。

在票房市場上,《靈幻先生》雖然以微弱優勢,超越了《倩女幽魂》,但在金像獎、金馬獎的頒獎臺上,《倩女幽魂》卻拿下了12項提名、獲得了7座獎盃。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1987年,《倩女幽魂》與《靈幻先生》、《表哥到》的交鋒,像極了1982年《人嚇人》與《小生怕怕》的市場對決。

1987年,《倩女幽魂》的出現,動搖了「洪家班」在靈幻片市場之上的霸主地位。而此時,成龍憑藉《龍兄虎弟》、《警察故事續集》、《A計劃續集》等作品,在大銀幕上的高歌猛進,也使洪金寶的警匪動作片之路,逐漸步入低谷。

面對「腹背受敵」的窘境,洪金寶決定淡出「警匪動作片」市場,將事業重心放在「靈幻動作片」的打造之上。

1988年,洪金寶與成龍、元彪合作了《飛龍猛將》之後,便將自己的事業重心,轉移到了「靈幻動作片」的市場之上,並在這一年執導、拍攝了《電燈著,鬼掹腳》。

這部《電燈著,鬼掹腳》還有一個名字叫做《鬼抓人》。80年代初,洪金寶憑藉《鬼打鬼》、《人嚇人》、《人嚇鬼》的「人·鬼三部曲」,確立了「洪家班」在靈幻電影市場之上的地位。

1988年,洪金寶再度回歸靈幻片的拍攝,這部《鬼抓人》也成為了「人·鬼系列」的重啟之作。

1988年的「洪家班」,除了拍攝這部《鬼抓人》,重啟「人·鬼系列」,還打造了一部「殭屍系列」的續作《殭屍叔叔》。

然而,在1988年的港片市場上,《鬼抓人》、《殭屍叔叔》先後遭遇了票房挫折。

五、兩度交鋒徐克,洪金寶的靈幻之路無奈止步

「洪家班」的靈幻電影作品,總是「惡鬼捉弄人」、「道士鬥殭屍」的套路。觀眾對這類作品的審美疲勞,也導致了1988年《鬼抓人》、《殭屍叔叔》的票房慘澹。

為了在靈幻電影作品中追求創新,「洪家班」在1989年嘗試拍攝了《一眉道人》。

這部《一眉道人》將「西方吸血鬼」與「東方道士」相結合,東西方混戰的故事設計,也吸引了不少觀眾的目光。《一眉道人》在1989年上映之後,獲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

這部作品的「中外混搭」風格,也讓「洪家班」看到了靈幻電影創作的新方向。

1990年的「洪家班」,對靈幻片市場進行了一次大反撲。

這一年,洪金寶將「中國道士」與「南洋蠱術」相結合,拍攝了「人·鬼系列」的續作《鬼咬鬼》。

而林正英的「殭屍系列」,也推出了與「警匪元素」相融合的《驅魔警察》。同時,受到1989年《孔雀王子》的影響,1990年的「洪家班」,還對「西藏密宗」的電影題材進行了嘗試,並拍攝了《太陽之子》。

然而這一年,徐克推出了《倩女幽魂2:人間道》,老對手「新藝城」也重啟了「開心鬼系列」,並拍攝了《開心鬼救開心鬼》。

在最終的靈幻片票房混戰之中,《倩女幽魂2》一騎絕塵,在靈幻片的大銀幕上,吊打了同一時期的所有對手。

1990年票房受挫之後,「洪家班」決定在1991年的大銀幕上,與徐克展開最終的決戰。

1991年,洪金寶將當時風靡的「賭片元素」與靈幻片結合,拍攝了《鬼賭鬼》。同時,他又將「黑幫片元素」與靈幻電影結合,拍攝了《猛鬼入侵黑社會》。

這一年的洪金寶,把自己的警匪大IP「福星系列」,也拉入了靈幻片的大銀幕,拍攝了《五福星撞鬼》。

除了《鬼賭鬼》、《猛鬼入侵黑社會》、《五福星撞鬼》之外,「洪家班」經典的「殭屍系列」,在1991年推出了《殭屍至尊》。而「人·鬼系列」也在這一年打造了《人鬼神》。

1990年,「洪家班」對「西藏密宗」電影題材進行探索,拍攝了《太陽之子》。而1991年的大銀幕上,「洪家班」又帶來了同類型的《密宗威龍》。

90年代初,周星馳在香港影壇崛起。為了吸引市場流量,「洪家班」還在1991年,邀請了好萊塢演員歷蘇,與周星馳、吳孟達、林正英共同合作了靈幻電影《非洲和尚》。

在1991年的靈幻片市場之上,「洪家班」的這些電影作品,與徐克的《倩女幽魂3:道道道》狹路相逢,但在最終的票房大戰中,卻都紛紛敗在了《倩女幽魂3》面前。

從1990年到1991年,「洪家班」兩度遭遇徐克,都未能克敵制勝。而交鋒之下,慘澹的票房成績,也讓洪金寶名下的「寶禾電影」、「德寶電影」負債纍纍。

1992年「洪家班」又先後打造了《新殭屍先生》、《精裝鬼打鬼》、《音樂殭屍》等作品,但票房成績也都是一片慘澹。在巨大的財務壓力之下,「寶禾電影」、「德寶電影」在1992年宣布停產。

隨著電影公司的結業、停產,洪金寶的靈幻之路也就此落下帷幕。1992年之後的洪金寶,再也沒有執導拍攝過「靈幻題材」的電影作品。

相關焦點

  • 洪金寶的靈幻片之路,成就林正英的事業高峰,卻因徐克無奈止步
    上個世紀80年代的港片銀幕之上,靈幻動作題材的電影作品風靡一時。洪金寶的《人嚇人》、黃百鳴的《開心鬼》、林正英的《殭屍先生》、徐克的《倩女幽魂》,都是此時誕生的經典作品。靈幻動作電影在80年代的風靡,與洪金寶有著密切的聯繫。
  • 1992年,洪金寶的人情之作,卻成林正英、錢小豪的最後一次合作
    80年代初,洪金寶因為自導自演《鬼打鬼》,拉開了「靈幻動作片」的時代序幕。1985年,洪金寶帶領「洪家班」拍攝的《殭屍先生》,在香港影壇掀起了「殭屍片」的時代熱潮,同時也讓林正英、錢小豪兩位實力派打星,走上了新的事業高峰。
  • 靈幻殭屍電影那麼多,為什麼只有林正英的最為經典
    如果要說什麼電影對八九零後影響最深,那一定是成龍的動作片、周星馳的喜劇片、周潤發的警匪片、李連杰的武俠片和林正英的靈幻殭屍片。1985年由劉觀偉執導,林正英、錢小豪、許冠英主演的《殭屍先生》被認為是靈幻殭屍片的鼻祖,該片一經上映即取得不俗的票房,更是掀起爭拍殭屍片的狂潮。
  • 珍藏|香港殭屍電影一代宗師林正英,在殭屍電影裡的徒弟們
    1973年,李小龍辭世,隨後林正英進入洪金寶組建的洪家班。1982年,林正英和洪金寶元彪陳會毅憑藉電影《敗家仔》共同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第一個最佳動作指導獎;1983年,林正英再和元彪陳會毅因《奇謀妙計五福星》獲得第三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指導獎。
  • 香港影星108將—入雲龍:林正英
    圖片來源網絡 李小龍先生去世後,林正英加入洪家班,成為當中骨幹成員之一。1980年林正英客串《鬼打鬼》這部標誌著香港靈異殭屍片開端的電影。1982年在動作電影《敗家仔》中擔任主角,同時林正英在幕後與元彪,洪金寶,陳會毅合作擊敗成家班,袁家班,劉家班贏得第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武術指導獎。而另一部電影《人嚇人》讓其獲得第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指導提名。
  • 香港殭屍片教父級人物,灑給人間驚喜和歡笑最憶道長林正英
    林正英,原名林根寶,1952年12月27日出生於香港,林正英開創了一個經典殭屍片的美好時代,林正英對香港電影殭屍片的貢獻永不磨滅,他的殭屍道長形象深入民心,但遺憾的是他在1997年11月8日因患肝癌晚期病逝,他的離去也標誌著香港電影一個經典黃金殭屍片絢爛時代的終結,為此,民間有詩作描繪林忠英精彩一生「半碗清水趙乾坤,一張靈符命鬼神,腳踏陰陽八卦步,手持木劍斬妖魂
  • 香港殭屍片裡的經典道士法師,除了林正英,還有哪些高手?
    《殭屍先生》作為香港殭屍片的一代宗師,林正英可以說是一人撐起了香港殭屍鬼片的大半壁江山,從最初的《人嚇人》、《人嚇鬼》,到封神的《殭屍先生》,及至之後一系列的衍生殭屍電影,林正英早已是殭屍類型片的靈魂代言人。
  • 都知道林正英《新殭屍先生》經典,可有多少人知道它的來歷
    1980年由洪金寶製作的《鬼打鬼》系列電影標誌著靈幻武打片走向成熟。在該系列電影中,有一位重要的配角,他就是林正英先生,此時的林正英還主要從事於幕後工作,但也在1982年的《人嚇人》中首次飾演了道長。《殭屍先生》的火爆直接讓林正英、錢小豪、許冠英和王小鳳等人大紅大紫,更是掀起影視業爭拍殭屍片狂潮。
  • 林正英靈幻殭屍片,神鬼怪力的本土文化,背後是深深的愛國情懷
    1985年,由劉觀偉執導,林正英、錢小豪、許冠英等主演的靈幻殭屍片《殭屍先生》上映,成為年度黑馬,不僅取得票房和口碑的雙豐收,更是掀起港臺片商爭拍殭屍片的狂潮。靈幻殭屍片源自於洪金寶的靈幻武打片,《殭屍先生》當年率先在臺灣上映時正是以洪金寶的「鬼打鬼系列」作宣傳點,原以為票房會不盡人意,誰知最終賺得盆滿缽滿。
  • 林正英的師弟,一個總被反殺的殭屍道長,演了幾十年的「打手」
    殭屍片在香港電影中舉足輕重,八十年代中後期風靡一時,催生出《殭屍先生》《殭屍家族》《殭屍叔叔》等經典之作,隨之還有多位「道長」,比如九叔林正英、午馬、陳友、鍾發、鄭則仕、陳龍、吳耀漢、馮淬帆等,林正英和午馬給人足夠安全感、四目道長陳友實力搞笑、剩下的大多「學藝不精」,最具「殺氣」的當屬千鶴道長鍾發
  • 陳友、錢小豪殭屍新片爛出新高度,林正英後殭屍片再難輝煌
    1985年,由劉觀偉執導,林正英、許冠英、錢小豪等主演的《殭屍先生》上映,不僅取得口碑和票房佳績,更是掀起殭屍片熱潮,而《殭屍先生》也被譽為殭屍片鼻祖。時至今日,《殭屍先生》依然是靈幻殭屍片中無法逾越的高峰。許多觀眾都觀看多遍,儘管對劇情和臺詞很熟悉,但一旦再次播放,一定會駐足看上一會,所謂經典,大概便是如此。
  • 1990年,林正英和洪金寶強強聯手,卻難改變殭屍片的衰落
    1980年代,在洪金寶自導自演的影片《鬼打鬼》的驅動下,香港殭屍片異軍突起,在當年競爭如此激烈的電影市場獲得了一席之地。此後《人嚇人》、《人嚇鬼》作為《鬼打鬼》的系列作品,同樣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直到1990年,由劉觀偉導演、洪金寶和林正英主演的《鬼咬鬼》,以1300萬的票房成績,為這一系列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 林正英的死跟拍鬼片有關係嗎? 林正英死亡真相揭秘
    林正英是很多人都喜愛的一個影視演員,他把殭屍電影拍到了極致,至今仍無人可以超越,我們在致敬林正英的同時,也不禁對林正英的死因有所好奇,不少人說林正英的死是因為過多的拍攝殭屍電影而沾染上了不乾淨的東西,那麼,事實到底是不是這樣的呢?下面就來一起了解一下。
  • 林正英主演的最後一部殭屍片,製作精良,卻未能在香港的院線上映
    上個世紀80年代,「殭屍片」開始在港片銀幕之上引領風潮,洪金寶、林正英、午馬等人,也因為「殭屍片」,在影壇之上備受矚目。1980年,洪金寶帶領「洪家班」,拍攝了靈幻動作喜劇《鬼打鬼》,並首度在片中設計了「清朝殭屍」的形象。
  • 洪金寶演技不遜英叔的四部經典鬼片,不愧是靈幻動作片的鼻祖!
    洪金寶作為香港影壇大哥大,對香港電影做出過重要貢獻,洪家班出來的人個個都能獨當一面,洪金寶開闢的靈幻動作片也一直佔據著香港影壇的主流,雖然現在這種類型的題材很少,但在當時的香港影壇,這是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今天影子就給大家盤點幾部大哥大洪金寶出演的幾部經典鬼片,相信每一部都會讓你印象深刻,一起看看吧!
  • 《殭屍先生》的最佳男配角,愛作死的香港殭屍片元老樓南光
    1985年,林正英主演的《殭屍先生》取得了2009萬港元的票房,排名年度第五,創造了香港搞笑鬼片的票房紀錄;同時,在次年的第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獲得了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配角、最佳新人、最佳編劇、最佳攝影、最佳美術指導、最佳剪接、最佳動作指導、最佳電影歌曲、最佳音樂12個獎項的提名
  • 殭屍道長:林正英,糯米黃符今猶在,不見當年林正英
    說起恐怖片和殭屍題材的電影,不得不說現在的這些片子越來越沒有看頭了,反觀八九十年代的香港,這類型的題材卻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而引領這些電影走向輝煌的,正是我們的殭屍道長:林正英事實上,英叔一開始並不是演道士的,反而是武術指導出身,當時與陳會毅一度稱為李小龍的左膀右臂
  • 中國殭屍片開山祖師,把喜劇和恐怖元素完美結合,他就是林正英!
    林正英,香港著名動作演員和武術指導。在電影圈發展多年後,林正英在80年代中期終於憑藉茅山道長的形象,借著一部講述民國時期茅山道士捉殭屍題材的影片走紅香港和東南亞影壇,其後拍攝了多部殭屍類影片,並獲得了觀眾的肯定。最後一部作品為《一枝花和尚》。
  • 這部只上映了6天的電影,成了洪金寶、林正英的最後一次影壇合作
    在靈幻港片大銀幕之上,洪金寶、林正英二人的身影,可謂是異常活躍。80年代初,洪金寶的《鬼打鬼》正式掀起了港片市場上的「靈幻熱潮」。而林正英的「殭屍系列」,更是成為了一大批觀眾,對於一個時代的港片記憶。感念於胡金銓的知遇之恩,90年代初的吳明才、洪金寶,利用自己的人脈關係,幫胡金銓拉來了投資,拍攝了這部《畫皮之陰陽法王》。胡金銓導演原本想利用這部《畫皮之陰陽法王》重回事業高峰,但該片卻只上映了6天,成績慘澹。
  • 1997年,「殭屍道長」林正英去世,死因細節曝光,和拍鬼片有關係
    80年代中期,「嘉禾」與「洪家班」合作的《殭屍先生》,掀起了香港電影的「殭屍熱潮」,而作為該電影的主演林正英,被稱為香港殭屍片的「鼻祖」。由他飾演的「殭屍道長」,表情嚴肅法術高強,之後他又出演了多部殭屍題材的電影,在靈幻殭屍片領域不斷探索和創新,引領了香港靈幻殭屍電影時代。而在1997年,他卻英年早逝,終年45歲,時至今日,網上還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殭屍電影能有幾,一眉道人已無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