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鑼鼓巷開始,讓我們來遊串老北京胡同,體驗京城的市井文化

2020-12-13 張二萬老師的遊記

相對於紅牆碧瓦的皇宮大院,老北京胡同是灰牆灰瓦,但是因為有雕刻的屋簷、玲瓏的花窗、紫紅的大門、鐵藝的門環、石刻的門墩、火紅的對聯……,遊串在老北京胡同,會感覺到更有別樣的韻味和生活氣息。老北京胡同,展現著市井的生活,傳承著古老的文化,延續著古都的生命。

遊老北京胡同,我覺得首先應該從南鑼鼓巷開始,它位於北京中軸線東側的交道口地區,南起平安大街,北至鼓樓東大街,全長787米,於元大都時期建成,是北京最古老的胡同之一,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它南北低,中間高,像一個駝背老人,最初的名字是「南羅鍋巷」,目前,南鑼鼓巷已成為北京胡同商業化的代表。

這是一條修舊如舊的古老胡同,斑駁的牆面都是通過「花補」的方式完成的,牆上還保留著很多古老的歷史遺蹟。如果你注意觀察,在灰牆當中,有兩個繁體字「萬慶」,上邊還有雕花的門簷,下邊的門已被堵死,那就是老字號——萬慶當鋪,它是清末民初京城五大當鋪之一,可見,南鑼鼓巷一直是熱鬧繁華的風水寶地。在另一處牆上,還可以看到「文化大革命」時期留下的「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的標語。

在南鑼鼓巷,還有一個小型的路邊「博物館」,匯集了很多四合院的石刻門墩,它們不僅有門軸的作用,而且有鼓形、箱型等各種造型,上邊雕著各種精美的花紋,文化內涵極其豐富。

如果你以為南鑼鼓巷僅僅是一條街巷,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南鑼鼓巷東西兩側共串聯起十多條胡同。由南向北,西面有福祥胡同、蓑衣胡同、雨兒胡同、帽兒胡同、景陽胡同、沙井胡同、黑芝麻胡同、前鼓樓苑胡同;東面是炒豆胡同、板廠胡同、東棉花胡同、北兵馬司胡同、秦老胡同、前圓恩寺胡同、菊兒胡同。南鑼鼓巷就是一個大的胡同群,南鑼鼓巷為中心,就像一隻大蜈蚣,有人把它形象的統稱為蜈蚣胡同。如果想在這裡細細品味老北京味兒,一天的時間是不夠的!

如果你覺得南鑼鼓巷太嘈雜,那你就一直往北走,穿過鼓樓東大街,就可以來到北鑼鼓巷,這裡灰牆灰瓦、紅門人家、藍天樹影、清淨愜意,是散步的最好地方。我漫無目的地閒逛,不知不覺向右拐彎兒又來到了北下窪胡同、車輦店胡同,這些胡同主要是住戶人家,偶爾有一些小店,漫步其中,就像在歷史的迴廊中穿梭。

北京大多的胡同都是正東正西正南正北,不過也有斜插過來的,最有名的是菸袋斜街,據說慈禧的菸袋每月都要來這裡進行養護,它也是有歷史的商業街。上次去北京,我在後海邊上閒逛,準備坐地鐵回鳥巢住處,還不由自主的穿過了一條斜街,叫白米斜街,是清朝存糧食的地方。

有一次來北京,從雍和宮出來,穿過雍和宮大街,我想四處轉轉,就來到了國子監街,這裡有大大的孔廟,還有一個美術館,相對於其它胡同,這裡文化氣息更濃,我還在路邊吃了一頓西餐,到目前為止,這是我最喜歡的一條老北京胡同,只可惜天黑了,我還沒有逛夠!

其實,在北京還有一個更大的胡同群,就是什剎海那裡,這裡前海、後海和西海一水相連,有大量的典型胡同、四合院,是北京最傳統、最美的地方。在後海北沿,有北京最著名的酒吧一條街,不過那是年輕人更喜歡的地方,我還是喜歡後海東北角孝友胡同的小吃,這裡是北京名門薈萃的九門小吃城,「爆肚馮」、「茶湯李」、「年糕錢」、「豆腐腦白」……北京小吃應有盡有,真可以一飽口福。我曾在這裡閒逛了好久,在海邊呼吸北京的空氣,看老北京的四合院,還參觀了宋慶齡故居。

好久沒去前門大街了,到了大柵欄,牆上有一個導遊圖,這裡的胡同多如牛毛,據說這裡的八大胡同聞名中外。因為當年,這裡曾是煙花柳巷的代名詞。我從大柵欄胡同拐到珠寶市街西側的錢市胡同,好窄的一條胡同啊,據說這裡是北京最窄的胡同,是清代官辦的銀、錢交易的「錢市」遺存,是早期金融市場的雛形。

北京的胡同像毛細血管一樣是連在一起的,後來看地圖,發現車輦店胡同和國子監街是連在一起的一條街,從南鑼鼓巷的帽兒胡同就可以到達菸袋斜街,北京胡同太多了,走也走不完!小小胡同傳承著古老的文化,灰牆灰瓦卻使中華民族的歷史熠熠生輝。

相關焦點

  • 北京篇:從後海走到南鑼鼓巷,體驗地道的老北京
    Hello朋友們,我是你們的R小姐,依然在這裡每天為大家推薦全世界的著名景點及小眾風情,今天我們從後海走到南鑼鼓巷,品味地道的老北京味兒。連接前海與後海的銀錠橋,被盛讚為「眼波流轉在京城眉心處」。菸袋斜街接著走,就是南鑼鼓巷了,如果來到北京想感受老北京胡同文化,推薦你去南鑼鼓巷。南鑼鼓巷是中國唯一完整地保存著,最富有老北京風情的街巷。
  • 北京胡同文化——南鑼鼓巷
    看著花式調酒,耳畔是京味叫賣,這就是北京南鑼鼓巷,有著近800年歷史的老城區。紅燈串串,風車聲聲。節日已過,但氣氛仍然熱烈火爆。融合京城民俗、異國風情和創意文化,南鑼鼓巷依然摩肩擦踵吸引了八方來客。南鑼鼓巷位於北京中軸線東側,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區之一。胡同裡有不同年代各種形制的府邸和宅院,歷史厚重深邃,是尋找研究老北京感覺最好的去處。
  • 北京有哪些胡同值得去?北京老胡同推薦
    胡同文化是北京的旅遊特色之一,它不僅見證了北京發展的歷史,也是幾代人生活記憶的承載體。來北京旅遊,一定要來看看這些胡同,才能感受到北京的生活文化。  南鑼鼓巷  南鑼鼓巷如今是北京的特色旅遊景點之一,在這裡有很多的美食小吃,特色小店,而它最根本的特色還是胡同風景。南鑼裡的每條胡同街道都不是特別的寬闊,充滿了古風古色。
  • 京味老胡同 街頭巷尾下不同尋常的市井文化
    胡同把北京這座城市切成了四四方方的許多「小豆腐塊」,北京人就在這些一小塊一小塊的豆腐裡活著。可謂是了解了胡同文化,也就明白了北京這座城市獨有的歷史韻味。如果你來北京旅遊,想要逛逛這大大小小的胡同,那麼,一定要帶著這本書——《胡同的故事》。
  • 走進北京的東四十條胡同。探尋帝都的市井文化
    北京胡同是久遠歷史的產物,從元代沿襲下來,已有700多年的歷史,老北京市井文化的根基在胡同裡。2016年5月27日,我走進了東四十條胡同,探尋這裡的市井文化。所謂「條」就是胡同。據明代張爵所著的《京師五城坊巷胡同集》中記載,以「條」相稱的地名,從明朝開始流傳下來。東四地區從頭條開始,依次排序,共有十四條。
  • 聲名遠揚的南鑼鼓巷:「高人氣」背後能否看到胡同商業的精髓?
    南鑼鼓巷,這個北京最知名的胡同之一,儼然已經成為來北京必逛的景點。   關於南鑼鼓巷這個名字的由來,有傳因其地勢中間高、南北低,如一駝背人,故名羅鍋巷。到了清朝,乾隆十五年(1750年)繪製的《京城全圖》改稱南鑼鼓巷。
  • 隱巷——住在古風雅致的胡同四合院民宿,感受老北京的味道
    在一次機緣巧合下,我尋覓到了一家名叫隱巷的四合院民宿,正如其名:隱巷,隱藏在北京老胡同的巷子裡,但卻不偏僻,與繁華喧鬧的南鑼鼓巷相鄰,步行僅十來分鐘即可抵達;是這一片繁華喧鬧片區的靜謐之地;正是我想尋找落腳的地方。
  • 南鑼鼓巷裡,老胡同裡的慢生活,藏著老北京不一樣的煙火
    其實,想要了解一個地方,光去一些知名景點是不夠的,你得走進街頭巷尾去體驗去感受。這次在北京需要待一個禮拜,周五下午沒有什麼具體安排,便決定一個人出去走走。本來想去簋街,但在購買地鐵票時,一眼掃到了「南鑼鼓巷」站,想到之前有朋友說過南鑼鼓巷是了解北京胡同文化的好去處,但我一直也沒想起來要去,便乾脆買了去南鑼鼓巷的票。
  • 盤點老北京胡同文化裡的六大最具特色的胡同
    人力車作為過去汽車尚不發達時期的主要交通工具,流傳到現在已經變成一種生活體驗,坐著人力車遊胡同也是一種不錯的感受胡同文化的方式。另外,騎自行車逛胡同、訪故居也很有一番風味,隨走隨停,隨行隨看,就是這種慢的節奏,方能感受一種特別的文化氛圍。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下老北京有哪些有特色的胡同吧。
  • 南鑼鼓巷?這些胡同多老北京
    有這麼多北京的胡同,而且每一個都有自己的味道,胡同是北京的靜脈,承載著老百姓的記憶和感情。體驗老北京在胡同~感受北京胡同經過時間和歷史的雕琢,你會發現除了京味兒和厚重的歷史細節之外,還有柴米、米、油、鹽、醬油、醋和茶的味道~我想給大家展示一些有趣的胡同。
  • 電視劇「芝麻胡同」京味兒足?北京南鑼鼓巷的帽兒胡同才正宗!
    胡同和四合院作為老北京建築的特色,原意為小街巷,形成於元朝,明、清以後不斷發展,帽兒胡同東起南鑼鼓巷,西至地安門外大街,北與豆角胡同相通,南與東不壓橋胡同相通,因為清代的時候這裡有大量的制帽作坊,所以被稱為帽兒胡同。
  • 老北京味,就迷失在南鑼鼓巷……
    南鑼鼓巷,說得不好聽一點,可以叫南羅鍋巷,因為這條巷子南北兩頭低 ,中間高,就像一個羅鍋的人一樣。也有人說這裡曾經住過羅鍋,而且是有名的,是不是劉羅鍋,劉墉,就不得而知了。南鑼鼓巷,也叫蜈蚣巷。因為南鑼鼓巷不是簡單的一條胡同,而是無數條胡同組成的胡同群。
  • 跟著電視劇《鑼鼓巷》遊南鑼鼓巷,探尋老北京獨具特色的胡同文化
    故事場景集中在鑼鼓巷的胡同中。通過胡同裡形形色色的人物不同命運,描繪了半個世紀的風雲變幻,展開了一幅老北京風情畫卷。胡同文化是老北京獨具特色的一種文化。據一九三六年馬芷庠所編《北平旅行指南》記載:當時不算郊區,只內外城街巷胡同約二千七八百條,加上各城門外關廂,恐怕真要夠三千來條了。
  • 北京南城的胡同保存完好,可以真正體驗老北京胡同生活的全貌
    發展到新時代,很多北京胡同已經面目全非,與歷史上的樣子完全不同,真正體驗老北京市井生活可以在北京南城胡同中進行尋覓。在北京南城,有一條名為留學路的胡同,這裡是體驗老北京方式市井生活的好地方。北京南城胡同的衛星圖如果說北京南城的這條胡同可以體驗老北京的市井生活,那麼這種老北京並不是指明清時代的老北京,而是三十年前的老北京。
  • 遊學假期帶你身臨其境走進南鑼鼓巷感受北京胡同的歷史風情
    到了清朝,乾隆十五年(1750年)在繪製《京城全圖》時改稱南鑼鼓巷。南鑼鼓巷是我國唯一完整保存著元代胡同院落肌理、規模最大、品級最高、資源最豐富的棋盤式傳統民居區,也是最賦有老北京風情的街巷。以巷子為中軸,兩側分出諸多特色胡同。胡同裡,分布著眾多名人故居。
  • 在五道營胡同裡尋找老北京的味道
    現代的,傳統的,喧鬧的,安靜的——你可以迷失在三裡屯的夜色中,也可以沉醉在後海的霓虹裡,還可以將自己淹沒在洶湧人潮裡……老北京以胡同出名,但現在,胡同正在從我們視線中慢慢消失,留下的一些,也在慢慢的改變著。如今,想在北京尋一處慵懶清淨的胡同,已經很難了,當然,也還可以找到幾條,比如雍和宮旁邊的這條五道營胡同。
  • 十一漫遊南鑼鼓巷及周邊胡同,品京城生動、韻味的生活景象
    「北京有名的胡同三千六,無名的胡同賽牛毛」。特別是在北京東城區紫禁城、什剎海、南鑼鼓巷旅遊景區周邊,更是布滿了大大小小、長長短短的胡同。
  • 老北京最具京味兒的六大胡同,是體驗北京文化十足的樂園
    北京胡同文化是老北京一種非常有特色的文化,這些胡同大部分形成於元、明、清三個朝代,是了解北京傳統文化和風土人情的很好去處。北京的大小胡同星羅棋布,據統計數目達到7000餘條,每條都有一段傳說故事。其中今天和大家分享最有特色的六條胡同。
  • 京城美食探秘,胡同深處體驗老北京市井氣息—炙子烤肉
    他們的傷心,他們的快樂,都獻給了胡同裡的炙子烤肉。小酒吧是女孩兒的八卦基地,居酒屋滿足不了他們的放肆行徑,KTV的包間哪裡有這麼煙氣十足的氣氛,路邊髒串吃起來還不夠帶勁兒。炙子烤肉!也只有炙子烤肉的熾熱火爐,騰騰煙氣才能容納男人們的盛會,而烤肉店的老闆,便是這場酒肉盛會的見證者。
  • 老北京胡同與小資情調結合,文藝青年的必逛之地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南鑼鼓巷地處北京的市中心,是一條集小資情調和老北京韻味為一體的胡同,也是北京的時尚地標之一。這裡匯集了很多文藝的特色小店,還有種類眾多的小吃,年輕人尤其是文藝青年,往往會把這裡當做遊玩北京的必選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