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這三首詩詞,才明白人生的最高境界,就兩個字

2020-12-13 解憂詩詞

《菜根譚》裡有這樣一句話「遍閱人情,始識疏狂之足貴;備嘗世味,方知淡泊之為真」。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很累,是因為背負了太多東西。

我們都是俗人,無法像佛家所言「四大皆空」,但是我們可以修煉一顆淡泊心。

放下是一種解脫,看淡是一種灑脫。

走過時光的平平仄仄,驀然回首,才發現一切過往,好的,壞的,都不過是過眼雲煙罷了。

人生很短,沒有必要浪費時間去糾結、執著,凡事看淡一點,便會豁然開朗。

1.看淡生死:生者為過客,死者為歸人

這一句出自李白的五言古詩《擬古十二首》。

李白的這一組詩和《古詩十九首》頗為相似,有表達相思離別之苦的,例如「去去復去去,辭君還憶君」;有抒發懷才不遇的,「世路今太行,回車竟何託」

相比《古詩十九首》李白的這組詩,又多了幾分豪放與瀟灑。

這首詩是其中的第九首,應該是李白晚年所作,那時的他經歷了賜金放還和流放夜郎等一系列的變故,對於人生有了更深的感悟。

在他看來人生就是一場旅行,活著的人便是旅途中的行人過客,逝去的人則是回返虛無的歸人罷了。

人生苦短,千百年來有多少人曾為此嘆息。

月宮中的嫦娥雖獲得了永生,可是千萬年來,陪伴她的只有搗藥的白兔。

歲月無盡,寂寞無邊,再漫長的生命又有什麼歡樂可言呢?

人生不過一場大夢,無論我們經歷了什麼,到最後也不過一句「俱往矣」,既然如此又有什麼看不開,放不下的呢?

就像《古詩十九首》中所言「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2.看淡名利: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幹忙

這一句出自蘇軾的《滿庭芳》。

這首詞大概寫於1086,在他離開黃州之後。

1085年哲宗皇帝繼位,蘇軾受召還朝,擔任禮部郎中一職,後來又被任命為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等等,這段時間算是他政治生涯的「東山再起」。

然而好景不長,他因看不慣舊黨盡廢新法,拼命打壓改革派,而飽受非議。

無論是新黨還是舊黨,都容不下他。

如果說被貶黃州時,他還心有不甘,對仕途仍抱有幻想,那麼經歷了此次的復出後,他對於官場、功名算是真正看淡,放下了。

所以他在這首詞的開頭才會說「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幹忙」

微小的虛名薄利有什麼值得費盡心機的呢?名利得失皆有定數,不過一場虛幻罷了。

人生在世,難免失望惆悵,何必將時間浪費在求不得的功名利祿中呢?

不如拋開束縛,放下名利,對著清風皓月,飲千鍾美酒,歌一曲《滿庭芳》。

看淡了名利,才會有真正的自在和寧靜。

3.看淡悲歡:歡也零星,悲也零星

這一句出自王國維的《採桑子》。

近現代也有不少人寫詩填詞,但是真正能得宋詞風韻的也就王國維一人罷了,這主要歸功於他對宋詞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他所撰寫的《人間詞話》是詞論界最有價值,也最具影響力的著作。

他的名句「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比起絕大多數的宋詞也不遑多讓。

這首《採桑子》寫於1905年,於無奈中看透人生的悲歡。

在他看來,人生就像風中翩翩起舞的飛絮,悲傷也好,歡喜也罷,最後都化作點點浮萍隨水而去。

既然如此,我們又何必執著於悲歡呢?

就像陶淵明所言「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

讀了這三首詩詞,才明白人生的最高境界,就兩個字:看淡。

看淡生死,看淡名利,看淡悲歡。

世間浮華皆如夢,淡看浮雲是福人。

生命匆匆,放下了執念,看淡一切,才能心寬如海,風輕日暖。

餘生做一個淡泊的人,處繁華中守住本真,於紛蕪中靜養心性,在流年裡等待花開。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就點個關注哦。

相關焦點

  • 讀懂這兩個字,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人活一世,總是需要經歷過一些事情之後,才會看透人生,看清現實,讓自己的內心恢復平靜,從而達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人生來此世一趟,總會經歷過困難、挫折、酸甜苦辣等等,無常是人生的常態,什麼金錢,權力,富貴,地位,事業,不過是過眼雲煙。看透得失,坦然面對,改變不了環境,就改變自己的心態,這樣才能好好地活在當下,參悟人生。 所以,看透,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讀懂這兩個字,便讀懂了人生。
  • 領悟穿越千年的詩詞之美:讀詩的最高境界,其實就是讀人!
    詩詞的力量,穿越千年後向我們奔騰而來,裡面有戰場上的金戈鐵馬,也有愛情裡的悱惻纏綿,有的是面對人生窘境後的痛飲三百杯,有的是峰迴路轉後的回首看人生。一首好的詩詞,足以讓我們沉醉其中,流連忘返,聊慰平生,我想,這就是詩詞的力量。曾記得還是頑童的我,在清輝滿地的庭院之中品讀詩詞之美,在那個時候就有一種對詩詞的嚮往之情。
  • 讀王國維《人間詞話》有感:領略詩詞之美,提升人生境界!
    東方人提倡依靠自我力量,對內在加以修為修持,最終實現人生的超越和升華。其核心是人心自得。受「人心自得」觀念的影響,中國古代詩詞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一方面以正史之補,以經世致用、益於世道人心;另一方面,也融入以詩入畫、陶冶性情的審美理想。
  •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讀蘇東坡禪詩三首,心如止水
    蘇東坡也以自己的禪心妙筆,創作了不少的禪詩,以下介紹其中境界最高的三首,細細品來,不覺心如止水!一、《和子由澠池懷舊》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哪復計東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 王國維說詞有三種境界,是哪3種境界?讀懂這一句你就明白了!
    什麼是境界?但什麼是境界呢,王國維本人也沒說清楚什麼是詞的境界,他舉了許多例子,竟然都是詩,但詩詞分明是兩種不同的文學體式,普通愛好者讀來就難免一臉懵。比如「紅杏枝頭春意鬧」一句,是寫景吧,純粹寫景,但這句詞是有境界的,體現在一個「鬧」字,你若寫成「春意濃」、「春意盛」,意思不變,但意境就沒了;又如「雲破月來花弄影」,一句的境界體現在「弄」字。一個鬧、一個弄,說不出哪裡好,但是你讀來就覺得那種感受在心頭,所以在詞裡,一定要有這樣能準確地傳達出情感的字,才有境界。
  • 南懷瑾:我把人生最高境界總結為三句話,若能看透其中,漸入佳境
    此為南懷瑾闡釋的人生最高境界;南懷瑾,中國文化國學大師、佛學師,常為眾人傳授佛學,修身養身之道。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一個完整的人,須有心、骨、表組成;也就是說,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三教合一,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 讀完《自在獨行》後忍不住淚目:取悅自己,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
    活得有趣,才是生命的正能量,在有趣的事情上多浪費一些時光,不要讓忙碌淹沒了生命中的美好,畢竟人活一輩子,不過是「開心」二字,心之所向,無問西東!周末讀完了賈平凹先生的《自在獨行》,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散文集,作者寫情感、聊愛好、談社會、侃人生,書中有俗世的智慧,也有生活的趣味。讀完《自在獨行》後忍不住淚目:取悅自己,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1.
  • 「山月不知心底事」,讀了這三首詩才明白,原來暗戀可以這麼美
    罌粟很美,可當你服食下去後,才發現原來是致命毒藥,明白之後,才發現已病入膏肓。單相思的暗戀,就宛如罌粟,很美卻也帶著劇毒。然而情不知所起而一往情深,「情」之一字,最難控制。我喜歡你,只有風知道,三首詩詞帶你感受古人的暗戀情愫。
  • 10種人生最高境界
    生命的最高境界!人生的最高境界:忙中不說錯話,亂局不看錯人,複雜不走錯路。自律的最高境界:無功不受大祿,無助不受大理,無能不得大位。事業的最高境界:愛崗盡職無憾,養家小康無憂,自己開心無悔。榮譽的最高境界:你已遠離江湖,江湖還有你的傳說。
  • 「薦讀」讓人變快樂的兩個字!
    不管長篇還是短文,讀過之後,要能啟迪心靈,勸人向善;或者深入淺出,給人以人生的經驗和哲理。讀有質量的書,我們認真地去讀,會給生活帶來諸多樂趣。4 視野有寬度站得高,看得遠。想得多,看不遠。2 有種心態叫放寬人生,最難得的,是好心態。寬心做人,捨得做事,多一份平和,多一點溫暖,生活才有陽光。人生,活的是心情,只有微笑著活在當下才是最好的。
  • 詩詞中的九大人生哲理,讀一遍,思索一遍,體悟大有不同
    為什麼要讀點詩詞?簡單來說,詩詞中有唯美的意境,還有豐厚的人生哲理。古人常用詩詞來寄寓理想,表達哲理。許多哲理詩詞,別開生面,既充滿哲理,又飽含趣味。特別是後二句,在表達哲理的同時,還蘊含了積極的探索精神和無限進取的人生態度。02登飛來峰(宋)王安石飛來峰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 人生的最高境界:上善若水,厚德載物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各人有各的看法,各人有各人的見解。其實,人生最高的境界,就是「上善若水,厚德載物」這八個字。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做人只有厚德才可以載物,也只有載物,才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強大!清華大學的校訓就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上善若水,厚德載物。這八個字也出自老子《道德經》。其意就是最美好的品格,高尚的情操、應像水一樣,水滋養萬物,造萬物卻與事無爭,水總是處於人們所不願處的地方,潔身自好,故達到美好的境界,符合自然法則。這就是厚德載物的品質。
  • 蘇軾的這首「感悟詩」,短短28個字,卻道出了成年人的人生境界!
    我們每個人都在糾結如何才能不渾渾噩噩地度過這一生,誰都希望自己的一生活得精彩一些,那麼,不妨來讀讀蘇軾臨終前寫的這首涵蓋其一生思想的詩吧,雖然只有短短28個字,卻道盡了人生的三大境界。蘇軾晚年寫下的這首詩,短短28字,卻是成年人的人生境界!
  • 「爸,以後罵我請用古詩詞」,被詩詞餵大的孩子,人生境界大不同
    「爸,以後罵我請用古詩詞」,被詩詞餵大的孩子,人生境界大不同最近小編看到一個視頻,視頻裡的小女孩有理有據的教育家長,「罵人不要嗷嗷嗷,要以德服人,以後請用古詩詞罵我!」視頻中,小女孩因被家長批評,沮喪的坐在小凳子上,「語重心長」得教育家長應該怎麼樣正確對待孩子。
  • 這三首寫西湖美景的詩詞,讓人陶醉,你更喜歡哪一首
    文人墨客,達官顯貴們在西湖風光最美麗的時候來到這裡,品味一番,留下了一些美麗的故事,然後三三兩兩遊船畫舫間,蕩舟西湖,看三潭映月,遙望靈隱寺,與歌女戲謔打趣,酒意未消之際,搦管而作,寫下了一些流傳後世的詩詞。今天,我陪大家一起欣賞關於西湖的三首詩詞,這三首寫西湖美景的詩詞,讓人陶醉,你更喜歡哪一首。
  • 賞梅花看人生境界:讀懂詩詞之美,影響孩子一生
    百家有一篇很火的網文:《讀古詩詞的孩子和不讀古詩詞的孩子有啥區別?下個雪,就知道了!》,非常流行。讚賞這篇美文的同時,更希望引導孩子們,既要解」風花雪月「,更需問」人生幾何「。大自然的各種美景奇觀、花草蟲鳥,都是古詩詞包羅的範圍,詩人會站在更高的角度審視總結,讀他們的作品,讓我們站在比自己更高的角度去體會,豈不是憑空提高了自己?人生裡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愛恨情仇,詩人們或切膚之歷,或洞若觀火,用精煉的語言,凝固民族千百年來對人生的思索,」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 人生的最高境界,就一個字……
    禪是佛教的魂,也可以說是各行各業最高境界的魂。實際上中國的玄學、易經八卦,也是禪的思想、禪的境界。有人把中國的儒釋道文化用一副精煉的對聯概括了:諸子生百家,三教衍九流。百家,是從孔子、孟子、荀子,老子、莊子等諸子衍生而來,講的都是宇宙人生之理。
  • 謙大爺于謙,一人我飲酒醉,這才叫人生最高境界——身心皆安
    謙大爺喝的不是酒,喝的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叔本華在《要麼孤獨,要麼庸俗》裡說:「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可以完全成為自己。誰要是不熱愛獨處,那他也就是不熱愛自由,因為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是自由的。」這裡的獨處,就是說的孤獨。
  • 【微詩詞】 八首絕美詩詞,八大人生境界
    第一境界——脫俗。遠離世俗紅塵,不必躲在深山老林裡,只要內心寧靜,萬物皆空。正如周國平所說:「人生最低的境界是平凡,其次是超凡脫俗,最高是返璞歸真的平凡」。生活便是如此,只要有一顆脫俗之心,人人皆可入聖。
  • 蘇軾臨終絕筆,人生最後一首詩,僅28字,卻道盡人生的三重境界
    可能不了解蘇軾的人對這首詩不太熟悉,寫下這首詩的時候蘇軾已經60多歲了,在經歷了滄桑世事,經歷了一生的顛沛流離之後,此時的蘇軾已經是一位風燭老人,早已沒有了當年的意氣風發。這首詩更像是人將遲暮,一位老人對於人生更深層次的感悟。其實第一遍讀這首詩感覺很奇怪,為什麼第一句跟最後句是一模一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