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圈超市,方便麵很可能就是你購物車內必選項。
如今,為了讓你買更多的面,日本日清食品控股已分拆中國業務(包括內地及香港),申請香港主板上市。剝離後,日清日本為日清食品有限公司控股股東。
日清食品本次擬募集約 2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 13.77 億元),招股書顯示,除一般公司用途外,日清食品計劃將主要所得資金用於以下幾方面:
明年日清就已成立 70 年了。
當初日清創始人始創全球首款即食麵 Cup Noodle 時,市場對這初來乍到的面塊多少有些懷疑。但僅過半年時間,方便麵就變得供不應求起來。1961 年,日本方便麵年產 5.5 億包,2 年後該數值擴大近 4 倍。後來,日清又創新推出杯麵,如今國內超市常見的「合味道」就是日清杯麵的代表。
日清旗下還有 UFO 飛碟炒麵、出前一丁和拉王等方便麵品牌。據官方稱,目前日本日清已是世界最大的即食麵生產商及銷售商。此外,其他產品的生產銷售日清也有涉獵,包括冷藏冷凍食品、零食、洋果子和飲料等。
作為方便麵發源地的日本,並非最大的方便麵消耗國。世界即食麵協會(WINA)數據顯示,2015 年世界方便麵總消費量排名,中國&香港位列榜首,共計消耗 404.3 億份。按照國家統計局當年 13.75 億人口計算,人均年消費量達 29.4 份,雖不及排名首位的韓國人 72.8 份,但好在人口基數大,更有想像空間。
日清當然不會錯過「眼前的肥肉」。
為從中國市場多分杯羹,2004 年日清與今麥郎集團合作,成立合資公司,截至 2015 年退出前,日本日清已累計投資 136 億日元(約合人民幣 8.3 億日元)。
有分析稱,兩者合作十年後分道揚鑣,與雙方戰略分歧有關。今麥郎看中二三線城市,旗下方便麵品牌定價偏低,而日清自有產品定位較高端,未來日清想以香港、上海等大城市為中心,專注高端方便麵路線,如合味道售價約 6 元,較今麥郎等品牌貴了近半。有行業人士認為,日清選擇了條有效的競爭路徑。
2016 年,日清明確提出 2021 年,中國市場年銷售目標為 537 億日元(約合人民幣 33 億元),總計年銷售額為 5500 億日元(約合人民幣 337 億元)。截至 2017 財年(時間段為:2016 年 4 月 1 日至 2017 年 3 月 31 日),日清淨銷售額為 496 億日元(約合人民幣 30 億元)。
收購香港本土品牌「公仔麵」和「福字面」,加上「合味道」、「出前一丁」,日清食品已佔據絕大部分香港即食麵市場份額。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內地方便麵市場,零售額和銷量,日清分別處於第五、第六的位置,相對摘得市場份額王座的康師傅,取得 46.5 %、33.7%,日清 2.8% 及 1.4 %的市場佔有,顯得少很多。
優質即食麵領域(價格高於 5 元),日清的零售額及銷量均位列第二,僅次於康師傅。
這也反映出目前中國內地的方便麵市場的背景發生改變。
隨著中國市場消費升級,健康正成為新的消費訴求。但方便麵在消費者心中與「垃圾食品」「不健康」掛鈎,自然日子不好過。據中國食品報,在方便麵行業,現有 22 家企業中,有 6 家退出市場,另外 13 家企業產量下跌,行業前四康師傅、統一、今麥郎、白象也都身陷下跌之列。加之外賣崛起,消費者可選擇的替代品增多,低端方便麵處境尤其尷尬。
反倒是高端方便麵市場,可操作空間更大。售價往往與消費者心中對產品品質的定位有相關性,某種程度而言,價高比價低的方便麵給人的感覺好。另外再以「健康」概念作輔佐,也許更能在現存市場基礎上,拓展潛在市場。
過去憑藉低端稱王的大玩家們,已紛紛調整策略,賣起「高品質」方便麵。
如行業老大康師傅, 2016 年推出一系列主打高湯營養概念的方便麵;統一的冠軍榜番茄雞蛋刀削麵及湯達人日式豚骨拉麵等多款方便麵,定價 10 元左右,甚至統一還弄來限量發售的方便麵「滿漢宴」,定位精英人群,售價為 29.9 元。
風向轉變,也使得這些狂跌不止的老牌方便麵集團,業績有所提振。如統一方便麵業務,2016 年收益同比增長 8.6 %,至 82.21 億元,止跌回升,主要貢獻來自於高端品牌「湯達人」的高速倍增。康師傅去年 6 月業績,也因採取主推 4.5 元價格帶產品,鞏固 4 元價格帶的策略,穩步回升。
這些嘗到甜頭的行業巨頭,接下來或將大舉進軍優質方便麵市場。對日清而言,接下來的挑戰將更劇烈。招股書指出,競爭對手的優勢一方面在於生產鏈,另一方面這些行業巨頭已在國內市場深耕多年,很多是國產品牌,消費者自然可能更親近。
目前看來,日清的應對策略是加強自身杯麵優勢,並在內地建廠。
日清《2021 年中期計劃》提及,中國消費者偏好正轉向杯麵,2013 年起,中國杯麵市場規模年均增速 39 %。
杯麵恰是日清競爭優勢所在,中國杯麵市場日清佔有 60 %。不過由於杯麵毛利率高,康師傅們更是虎視眈眈。日清也不敢懈怠,為擴大杯麵銷售,投資約 3.5 億元在浙江省建新廠。日經中文網稱,預計 5 月下旬能投入運轉。
除方便麵業務部分,日清計劃通過推出新產品品牌,及優質產品繼續擴大中國內地及香港冷凍食品及其他食品市場的份額。招股書中有提及,最近日清計劃開始在中國銷售薯片,還擬在順德生產廠房重新指定生產線用於今年年中開始自產部分薯片。
據招股書,日清有兩種銷售模式,主要是以批發方式銷售產品予第三方分銷商,然後是二級分銷商、零售商,再觸達客戶;還有一種為直銷給零售商,如超市、賣場等。截至 2016 年 12 月 31 日,日清共有 595 名分銷商、62 名零售商,及 512 名其他直接客戶。
目前香港市場,日清產品已實現較高滲透。內地市場,日清市佔率仍有待提升。招股書顯示,日清的分銷渠道主要集中在華東、華南的一線及二線城市,如上海、杭州、蘇州、廣州、東莞、珠海、汕頭及廈門。未來日清仍視上述城市為銷售重點,與此同時進一步擴大如北京、青島、成都等地的銷售。
日清計劃 2020 年將中國聯絡處的數量增至 70 個(目前 58 個),並格外強調日清在華北、華西地區的銷售及滲透。
線上渠道方面,2016 年以前日清未通過網絡直銷。去年 1 月起始,日清主要通過天貓、京東、一號店線上銷售。招股書中提到,日清計劃未來採用更具創新型的銷售、品牌、營銷策略。
以天貓為例,筆者發現日清旗艦店最高銷量產品,較同行也還不錯。產品展示方面,原本習以為常的圖片形式,日清用了視頻+圖片。
當然,日清能否在港成功上市仍未可知。但日清能走到今天,都有值得學習之處,比如產品多元化、食物本地化改良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