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泉池位於商城縣西南20公裡的雷山腳下,是一處風光秀麗的溫泉區。共有8個泉眼,泉水中含有硫、硫化氫、鍶、鋇等多種礦物質,水質優良,具有奇妙的治療作用。湯泉池邊上還有一些自然風光極佳的景區,如大雷山、孤山寨、黃陂寨等,其中最為人所稱道的就是各景區中千奇百怪的山石。雷山東面山坡有兩石疊壘,上面的那塊石頭如同從天外飛來,被人們稱為「天外來客」。 孤山寨在雷山西北500米處,寨內有擊鼓石,也叫黑石蓋,約有10平方米,因敲擊時會發出咚咚聲而得名。
位於湯泉池管理處境內的湯泉池河下遊的湖心島上,為彰顯溫泉有「神水」之稱而取名「神水閣」。湖心島為一橢圓形山丘,四周被鯰魚山水庫包圍著,孤湯泉然矗立於湯泉池河中,島上林木繁茂,花香鳥語,環境怡人,神水閣就坐落在湖心島正中央的山頂上,山的東西兩側各有一80餘步臺階可由山下直達山頂。閣樓佔地200平方米,樓高22米,上下共兩層,為鋼筋混凝土構造的鬥拱飛簷式仿古建築,整個閣樓由14根直徑50釐米的園柱支撐。下層為休息室,略呈「呂」字形南北布置,室內設置有茶座,供遊人小憩品茗
四周由迥廊和臺階、欄杆圍護。二層為一高大「六角」涼亭,亭頂為琉璃垂頂,遠看金碧輝煌,煞是耀眼,亭內天棚彩繪有山水花鳥,與6根紅漆鎦光園柱相映襯,亭四周是二層的休息欄杆,曲折環繞。神水閣在蒼松翠竹掩映下,顯得古色古香,氣勢恢宏。登臨其上,憑欄運眺,溫泉秀色盡收眼底;俯首盡觀,各家賓館,如玲瓏畫舫,同藍天白雲一起倒映水中。補水閣實在是一個賞月、觀景、納涼的極佳境界。
屬於金剛臺國家地質公園的組成部分,是國家AAA級風景旅遊區, 湯泉池風景區位於商城縣城西南20公裡處的鯰魚山水庫西岸,屬湯泉池管理處管轄。湯泉池風景區面積5平方公裡,屬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四季溫暖溼潤,境內山、水、泉、石、林、寨均別具特色。有大小山峰20餘座,最險秀的有大雷山、孤山寨、黃陂寨等山峰。大雷山最著名的要數「飛來石」,如天外飛來,突兀聳立於山腹,遠觀如一尊鎮山「雷神」。孤山寨又名姑嫂寨,相傳古代有姑嫂二人在此佔山為王,現遺留有寨牆遺址處立於山頂,方圓200多米;山腰處有一「毛狗洞」,相傳為山寨倉庫,由於洞口狹小,洞內黑暗悠深,現無人敢進:另有龜蓋石、烏龍寺遺址、林間幽徑等許多景點散布於孤山寨間。
溫泉大約形成於1億年前,共有8個泉眼,水質清亮潔淨,其色淡綠,水溫58℃,泉水含鈣、鎂、鈉、硫、氟、氯、氡等20多種化學元素。按醫療礦泉分類,屬矽酸泉、硫化泉和氟泉。泉水對皮膚病、風溼病、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外科、婦科等50多種疾病有顯著療效,對關節炎、高血壓、風溼、偏癱等疾病有特殊療效;健康人洗浴能護膚美容、增食催眠、延年益壽,因此溫泉又有"藥泉"、"神水"之稱。歷史上,由唐至清,歷代官府均在此修池建宇,沐浴遊覽,清乾隆皇帝曾手書"湯坑"立碑誌之,明思想家、文學家李贄寫《溫泉酬唱》一詩詠之,其中"洗心千澗水,濯足溫泉宮"傳為千古佳唱。20世紀70年代,黨和政府開始開發溫泉造福人類,經過幾十年建設
景區現有22家療養院(所)、2000餘張床位、16個配套服務機構,歌舞廳、健身房、會議室等配套設施齊全。中央、省部級領導李長春、洪學智、宋健、陳俊生等先後多次來此視察觀光,當今景區每年有數十萬遊客前來旅遊度假。湯泉池風景優美,景觀眾多。有碧波萬頃的"溫泉湖",有惟妙惟肖的石人、石船、石鼓、石雞、石狗、石箱、石猴、天外飛石等"溫泉八景",有古樸雄偉的"古寨"城牆遺址,有一瀉百丈的"響水潭"大瀑布,還有許多獨特的花鳥林洞,景區開設有水陸兩條旅遊專線,觀光遊覽非常方便!湯泉池是一個集山、水、泉、石、林、洞於一體的溫泉療養、旅遊、度假勝地,它正以其獨特的資源、迷人的風景迎接著八方賓客。
湯泉池風景優美、氣候宜人,不僅有溫泉可供遊人洗浴,尚有很多自然和人文景觀可供遊人欣賞,明代詩人李贄的「洗心千澗水,濯足溫泉宮」和清朝文人王調的「共和池底春風暖,浴罷遊人慢詠歸」的詩句流傳至今。水庫中間孤島可供遊人聽濤拍岸,神水閣可觀溫泉全景;象鼻山上,有為紀念明代思想家、文學家李贄而建的供遊人小憩李贄亭;遊客可湖面泛舟,置身於千傾碧波之中,盡觀青山秀水,體會「群峰倒影山浮水,無山無水不入神」的詩情畫意。湯泉池風光迷人,引得石頭競相爭輝,如石船競渡、石箱藏寶、石人觀月、石馬跪鞍、石猴戲子、天外來客等,栩栩如生,情趣盎然;還有大小雷山、姊妹峰、黃陂寨等群峰競秀,響水攤聲如擊鼓,響似敲馨,景象十分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