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民開講」2021年度第一場宣講12日播出

2021-01-17 泉州網

「泉民開講」2021年度第一場宣講上線播出,主題聚焦——打造海絲名城製造強市 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市

收看時間

1月12日上午10:00

收看方式

1. 通過手機APP觀看。

(1)泉州通

(2)無線泉州

2.通過網站連結觀看。

(1)泉州網

http://app.qzwb.com/zbqz/index.jsp?bh_zt=387

(2)泉視界

https://www.qztv.cn/index/Live/livelist.html

泉州網1月11日訊 明日上午,「泉民開講」——「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打造海絲名城、製造強市,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市」專場宣講將通過泉州通、泉州網、無線泉州和泉視界等渠道播出。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充分肯定了「十三五」期間我國取得的巨大成就,研究制定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省委十屆十一次全會、市委十二屆十三次全會相繼召開,對我省、我市「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作出部署。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五中全會精神和省委、市委全會精神,本次專場宣講邀請泉州市直部門領導幹部和業務骨幹介紹「十三五」時期泉州經濟社會取得的成就和經驗,解讀「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的遠景目標。

廖良結 「五個泉州」結碩果 新目標描繪新藍圖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回眸過去,泉州為即將收官的「十三五」寫下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展望未來,前不久召開的市委十二屆十三次全會通過了「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十三五」期間,泉州市具體取得哪些成就?「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又將為泉州未來發展描繪怎樣的藍圖?在錄製現場,作為第一位上場的主講人,泉州市委副秘書長、改革辦常務副主任、政研室主任廖良結為大家分享了「五個泉州」的建設歷程和「現代化中心城市」的展望。

2015年,市委在「十三五」規劃建議中,提出了打造「創新、智造、海絲、美麗、幸福」的現代化泉州的總目標。五年來,市委市政府團結帶領全市人民,戰勝了前進中的許多困難挑戰,取得了顯著成就——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預計年均增長7%;經濟總量由「十二五」末全國城市排名第23位上升到2019年的第18位;人均生產總值超11萬元。

「五個泉州」分別為大家帶來哪些驚喜?廖良結介紹,「創新泉州」方面佳績連連,目前,市級以上新型研發機構達到59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685家,加上近期正在公示的2020年高新技術企業,預計將突破1000家;實施67項國家級改革試點,市場主體從2015年底50萬家增加到2020年118萬家;經濟活躍城市營商環境全國綜合排名第15位。在「智造泉州」建設上,全市超過50%的規模以上企業進行「機器換工」和數位化改造,效率提高50%;傳統、重化、高新等「三大板塊」成形成勢,形成了紡織服裝、鞋業、建材家居等多個千億產業集群;快遞業務量年均增長超40%,連續多年位列全國快遞城市10強。「海絲泉州」方面,「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列入世界遺產申報項目;全市新增國家級文保單位13個,增加數量全省最多;與「海絲」沿線國家貿易額突破1000億元;泉州晉江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最高突破800萬人次,港口穩居億噸大港行列。「美麗泉州」方面,「十三五」期間,中心市區空氣品質優良率均達95%以上,單位GDP能耗累計降低21.09%,蟬聯國家衛生城市,榮膺國家森林城市、國家節水型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在「幸福泉州」建設上,我市提前兩年實現貧困人口脫貧、181個貧困村全部摘帽;累計新增一批教育學位和醫療、養老床位,持續改善公共服務配套。

2020年12月24日,市委十二屆十三次全會通過「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明確提出了「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海絲名城、製造強市,加快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市」的奮鬥目標。

「新的城市定位是在『五個泉州』基礎上的深化拓展。」廖良結從多個方面對《建議》進行全面解讀。他說,無論是經濟總量、人口數量,還是在區域格局、內外格局中的地位作用,泉州都具備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市的基礎,並承擔某些國家戰略功能。「海絲」和「製造」是泉州的兩大突出特色、比較優勢,建設「海絲名城」是泉州的歷史使命,建設「製造強市」是泉州的未來擔當。

《建議》提出做強6大主導產業,培育3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5個現代服務業,構建「635」現代產業體系。到2035年時,紡織鞋服、石油化工、建材家居有望達到萬億級產值,機械裝備、電子信息、健康食品有望達到五千億級產值。實施「跨江發展」「跨域融合」,優化提升「一灣兩翼三帶多支點」格局,加快推動城市由散到聚。

「一切發展的最終落腳點都是為了人民。」他說,《建議》還對收入、就業、教育、醫療、文化、社保、社會治理等作出具體部署,切實提高人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記者 陳靈)

簡國紅 雙循環互相促進 構建新發展格局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是黨中央基於國內外形勢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打造新發展格局,要牢牢把握「國內大循環」這個主體,以我為主,同時更好地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不斷培育我國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的新優勢。那麼,什麼是雙循環?泉州內循環和外循環如何相互促進?在新格局中泉州如何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在「泉民開講」中,市商務局副局長簡國紅就這些問題作了分享。

簡國紅介紹,去年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嚴重影響了市民的生活,外貿企業陷入困境。商務部門通過出政策、辦活動、引資源,促進社會消費,幫助商貿流通領域重回發展軌道。為了引導外貿企業拓寬內銷市場,商務部門加強與國內知名電商平臺的深度合作。去年初,市政府與拼多多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啟動「海絲精品·好貨不貴」泉州線上產業直播節,宣布在南安、石獅、德化、晉江落地了4個產業直播基地,推動泉州「好貨」在拼多多上線;還聯合阿里巴巴、京東等平臺舉辦了100多場泉州優勢產業直播活動。2020年1-11月,全市網絡零售額2311.42億元,比增37.8%,佔全省比重達41.3%,入選全國直播電商城市20強。

同時還啟動了「八閩美食嘉年華」「全閩樂購」泉州促消費系列活動,舉辦文旅、汽車、夜間消費等百場促銷活動,市縣兩級共發放各類消費券1.4億元,拉動消費超過10億元。市民在消費的同時增加了獲得感和滿足感。

受到各種因素疊加影響,我市去年前5個月外貿進出口一度下跌,許多外貿企業訂單延遲或取消。但不少泉州外貿生產企業在政府的指導和號召下,迅速打通防疫物資上下遊產業鏈,口罩機、口罩原材料、口罩及防護服……一個新興產業鏈迅速形成。據統計,我市去年前8個月共出口疫情防控物資32.44億元,出口125個國家和地區。而企業對防疫物資生產質量的嚴格把控也令人稱道。截至目前,我市有67家企業73項產品獲得出口醫用物資「白名單」資質,企業和產品數量均居全省第一。

去年9月份,我市出臺方案,鼓勵外貿生產企業充分利用網上銷售、直播帶貨、場景體驗等來拓展內銷渠道。「十三五」期間,通過一條條落到實處的「乾貨」措施,泉州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6.7%,規模排名全國第十二位;出口連續多年進入「中國外貿百強城市」榜單;五年來實際利用外資91.5億美元、對外投資額超過5億美元。

「此外,泉州商務部門還著眼於產業鏈的自我配套、供應鏈的自我完善,提升了產業競爭力。」簡國紅表示,過去,福建本地PTA產品供應不足,企業需向國內外大供應商採購,價格較貴,物流成本巨大。泉州百宏石化投資的250萬噸PTA項目,填補了福建PTA的產能缺口,降低產業鏈中下遊的化纖和服裝的生產成本。近年來,泉州通過這種產業鏈招商的方式,招進了200多家配套企業,形成互為原料、互為市場、上下遊一體化的產業鏈,實現了資源的合理配置和交易成本的最小化,有效彌補了產業鏈的短板和不足。(記者 吳志明)

許自霖 推進智能製造 建設製造強市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省委、市委全會提出「深入推進先進位造業強省」「深入推進位造強市」的目標任務。實體經濟是泉州的重要法寶,也是泉州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來源。機械裝備製造業為國民經濟各部門生產提供裝備,是工業的心臟和國民經濟的生命線。在「泉民開講」中,市工信局副局長許自霖分享了泉州機械裝備製造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再從大到強的發展歷程。

分享從一個故事開始:改革開放之初,泉州的傅先生賣起了手壓地磚機,他發現了機械裝備市場的潛力,成立了一家工程機械廠,從銷售磚機設備起步,現在已成為中國最具規模的混凝土砌塊(磚)機械跨國集團企業。傅先生的經歷,是泉州機械裝備製造產業的一個縮影。

許自霖介紹,泉州機械裝備製造產業從沒錢、沒廠、沒技術的代工小作坊,到擁有自主技術的跨國集團,產業規模逐年擴大,形成了規模化、專業化和集群化協調發展的產業體系。目前,全市擁有規模以上機械裝備企業707家,其中億元以上367家,2013年總產值首次突破1000億元,並以年均增長超過13%的速度迅猛發展,2019年總產值更是達到了2134億元,成為全省機械裝備產業的領跑者。

「十三五」期間,市工信局出臺一系列關於促進智能製造的政策,在各類機械裝備製造業中推廣應用數位化控制技術。「智能製造是解決人工成本高與招工難問題的關鍵。」一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先生表示,2004年時,他跑到越南辦廠,但隨著工人工資逐年上漲、工作效率低下,且產業鏈不成熟,他回到產業鏈成熟的晉江辦廠,但人工成本與招工依然是難題,他想通過升級生產線解決問題都沒有成功。在泉州市相關部門的鼓勵下,黃先生決定自主創新研發鞋業智能化生產線。2016年,他成立了一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歷經三年的研發和驗證,最終在多個方面取得重大技術突破,實現了生產線的智能化。

許自霖介紹,目前,泉州已認定創新應用示範工程示範產品768項、高端裝備149個,培育省級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29個,數量居全省首位!紡織機械、石材機械、路面機械等領域擁有17家省級以上單項冠軍企業,在國內佔據領先地位,是行業主要標準制定的起草者或參與者。同時砌塊機械、石材機械和金剛石工具、軸承、空氣壓縮機等在國內外市場也都佔有較大的份額。

「泉州市機械裝備產業有基礎、有前景、有機遇,我們將力爭2025年產值達3000億元,建成全國重要的智能裝備基地。」許自霖介紹,在產業高端化、智能化方面,泉州積極承接落實國家創新應用示範工程、智能製造示範工程,推進推動2300多家規上企業參與數控化、智能化改造。在產業規模方面,泉州累計實施裝備製造重點項目206個,完成投資1570億元。在產業轉型方面,泉州通過政策支持、財政傾斜,打造龍頭企業。(記者 吳志明)

李偉才 文化惠及百姓 文化點亮家園

著眼於滿足人民精神文化新需求,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的新要求。這些年,泉州的文化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為了充分挖掘泉州的歷史文化寶藏,深入融合現代文明,我們做了哪些有益的嘗試和探索?「這些年的古城整體活態保護、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提升,讓這座千年海絲名城越來越閃閃發光。」主講人泉州市文旅局公共服務科科長李偉才分別從「一座圖書館的華麗轉身 」「一輛『墟日文化車』的惠民活動」「一條街巷的『新生』」「一處文化藝術空間的『活化』」四個故事講述了泉州在文化惠民、公共文化空間「活化」利用等方面做的諸多努力。

現在的泉州圖書館新館作為東海「四個花瓣」之一可以用「高大上」來形容。新館分為地下二層、地上七層,室內面積達到4.8萬平方米。「如今新圖書館在功能設備配套等方面較為完善。」李偉才用「智能化、全覆蓋、新服務」三個方面進行了概括。現在周末時間,一天到泉州圖書館看書借書的超5000人,特別是家庭式閱讀很興盛。

自2018年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以來,全市實現縣縣有圖書館文化館、鄉鄉有文化站、村村有文化服務中心,全市圖書館藏書總量達1093萬冊,人均1.25冊,大大提升了人民群眾閱讀水平和生活質量。

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務有了大大小小諸多圖書館、百姓書房的保障,而對於山區縣偏遠鎮村則是一個難題。「在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過程中,我市堅持公共文化服務工作重心下移、資源下移、服務下移,促進公共文化服務城鄉發展均等化。」李偉才說道,在這方面,各級政府很給力!連續持久地從政策上、資金上予以支持,不斷完善提升文化設施和功能設備,日積月累,實效明顯。他講述了德化利用鄉鎮墟日人口集中特點,組織開展「墟日文化車」文藝展演走基層活動,進行文化扶貧,給留守村民免費送書、送表演,讓文化的「源頭活水」流進群眾的「田間地頭」,演繹「為民趕墟、追著群眾送文化」的新氣象。

文化底蘊深厚的泉州古城,有許多的公共文化空間,一些街巷、古厝是怎樣被激活,從而發揮她應有的公共服務功能作用呢?他分別以金魚巷的「新生」及1915藝術空間的「活化」為例生動講述「十三五」期間,泉州注重古城整體活態保護,以「城市雙修」試點工作為抓手,採用微更新、微擾動的方式,做到「留形留人留鄉愁,見人見物見生活」,打造了古城保護的3.0版本。(記者 張曉明)

蔡東 以「公園城市」理念 打造山水田園城市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沿著泉州母親河晉江順流而下,北濱江公園五區十園中的北峰園、白水營園、田安園、沉洲園、汀洲園、濱海園依次排開,成為泉州最亮眼的「公園帶」,是「十三五」以來「美麗泉州」開展「生態連綿帶」建設的一個成果。主講人泉州市資源規劃局規劃科科長蔡東為我們講述這樣的規劃出於什麼樣的理念指引?未來還有哪些亮眼的布局?

蔡東引用宋代《方輿勝覽》對泉州的評價:「形勝,其地瀕海,遠連二廣,川逼溟渤,閩粵領袖,環島三十六。」為什麼要建設「生態連綿帶」呢?「在泉州『就地城鎮化』取得驕人成績的同時,也面臨著較大的生態空間挑戰。」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公園城市作為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建設新模式,堅持以「一尊重五統籌」城市工作總要求為新時代城市價值重塑提供了新路徑,在世界城市規劃建設史上具有開創性意義。蔡東說,市委市政府充分審視泉州依山傍水、面灣向海,境內生態資源豐富、人文景觀厚重的資源稟賦,創造性提出「生態連綿帶」,依託自然山水脈絡,以「生態連綿帶」為抓手,串起山林、水體、溼地、田園、海洋等自然資源及文化古蹟、歷史建築等人文資源,打造山水田園城市。

那麼要如何建設「生態連綿帶」?具體地說,就是要從「控、優、治」入手,形成「市民常走、客人常到」的相互貫通、連綿成片的城鎮生態網絡,讓好山好水融入城市之中。首先,是控住生態底線;其次,是優配生態資源;再則,是治理生態環境。

堅持「生態立市」,強力推進城鄉生態環境治理。據蔡東講述,我市在全省率先啟動晉江洛陽江上遊水資源保護補償機制,推進「藍色海灣」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實施安海灣整治工程、泉港區海岸帶保護修復工程,開展海域疏浚清淤、退圍還海、紅樹林種植和生態化護岸建設等,走出了一條「江—海—跨境流域—全流域」的治水路線。

「憑眼江水闊,閒步溼地幽。這正是泉州建設生態連綿帶的題中之意。」蔡東欣喜地說道,「生態連綿帶」工作開展以來,泉州城市在社會、經濟、歷史人文等方面都受益良多。中科院吳碩賢院士用「大象無形、大音希聲」來評價我們這個工作。

「十四五」期間,我市將按照五中全會和省委、市委全會的部署要求,依託水系、山脈、海岸、幹道等,推進生態修復、生態提升,建設生態連綿帶,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記者 張曉明)(圖片 林勁峰 攝)

掃碼進入泉州通

掃碼進入無線泉州

相關焦點

  • 「泉」民學習——宣講進校園!玉泉區愛國主義教育暖心田
    「泉」民學習——宣講進校園!玉泉區愛國主義教育暖心田 2021-01-07 17: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開講啦!賀州中院李宏維副院長為賀州消防支隊宣講民法典
    12月1日,賀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李宏維應邀至賀州市消防支隊宣講民法典,消防支隊各基層隊戰全體指戰員、政府專職消防隊員和消防文員共計300多人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參加了本次活動。宣講會上,李宏維副院長圍繞《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頒布的歷史背景、重大意義、基本規則等進行了解讀,並通過條文釋明、舉例釋法的方式,重點就如何把握物權制度、婚姻家庭制度等方面的內容作了深入講解。
  • 愛成都·迎大運 溫江區湧泉街道「雲上宣講」進萬家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明年8月18日將在成都開幕。大運會是世界盛會、城市盛會、大學生盛會,也是市民的盛會。8月13日,記者從成都市溫江區湧泉街道獲悉:在大運會即將迎來倒計時一周年之際,湧泉街道依託「潤澤湧泉」微信公眾號,開通「湧動活力 泉民助賽」愛成都迎大運專欄。
  • 「贛鄱紅色娘子軍」宣講團 玉山站開講啦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上饒訊 5月8日上午,玉山縣婦聯組織「贛鄱紅色娘子軍」在沿河路開展贛鄱巾幗心向黨感恩奮進新時代——2019年「贛鄱紅色娘子軍」宣講團百場宣講聯動活動,現場居民觀眾200餘人。
  • 新年政治課堂 ,監獄長開講了
    新年政治課堂 ,監獄長開講了 2021-01-02 22: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百名資深「大狀」開講民法典!廣東率先成立民法典律師宣講團
    百名資深「大狀」開講民法典!廣東率先成立民法典律師宣講團金羊網  作者:薛江華  2020-06-14 這支百名資深「大狀」組成的宣講團將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宣講方式在全省宣講,讓民法典走進每個群眾的生活。
  • 「雲嶺大講堂」保山專場第一場專題講座開講
    原標題:「雲嶺大講堂」保山專場第一場專題講座開講為進一步提高廣大社科工作者的科學素養,5月25日,由省委宣傳部、省社科聯主辦,保山市委宣傳部、市社科聯承辦的「雲嶺大講堂」保山專場第一場專題講座開講。雲南財經大學圖書館館長、碩士生導師趙越教授應邀作區塊鏈知識專題講座。
  • 2021脫口秀反跨年播出時間+觀看入口+嘉賓陣容
    2021跨年《脫口秀反跨年》節目播出詳情    播出時間:2020年12月25日(暫定)  注意:播放時間後續或有變更,小編將持續關注區別於常規的氣氛跨年,《脫口秀反跨年》以脫口秀為載體,邀請不同圈層的嘉賓圍繞年度話題進行一場「態度跨年」,直擊2020年的所有憋屈,宣洩釋放真實的情緒和態度,讓2020所有的糟心事滾蛋,用熱愛迎接2021。  本次脫口秀反跨年的節目主題「滾蛋吧2020的糟心事兒」!
  • 系上圍裙八仙桌前開講 「泰·精彩」宣講團讓理論宣講有「地氣」
    系上圍裙八仙桌前開講 「泰·精彩」宣講團讓理論宣講有「地氣」發布時間:2020-12-08 07:48:40杭州日報訊 一杯清茶擺上八仙桌,茶香繚繞,緩緩拉開餘杭區中泰街道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會的帷幕。
  • 武昌中南路街「紅色廳講堂 廳講我來聽」宣講活動開講啦!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李燕  通訊員劉宏 鄧璇)11月5日上午,武昌區中南路街道靜安社區在社區四樓會議室舉辦「紅色廳講堂 廳講我來聽」宣講活動。靜安社區大黨委成員單位、中南路街辦事處領導及靜安社區直管黨員60餘人參加此次活動。
  • 樂駒學堂第5講開講
    樂駒學堂第5講開講2020年12月14日 15:39:20來源:洞頭新聞網核心提示:12月12日下午,樂駒學堂第5講《心靈輔導:把許願瓶寄給一個特殊的朋友》在區市民活動中心開講。 製作許願瓶  洞頭網訊(通訊員 葉晶晶)12月12日下午,樂駒學堂第5講《心靈輔導:把許願瓶寄給一個特殊的朋友》在區市民活動中心開講。
  • 矽湖學院大學生三創系列宣講第五講精彩開講
    10月21日矽湖學院大學生三創系列宣講第五講在育才樓A102如期開講,為老師和同學們提供了豐富的創新創業精神食糧。講座現場當天下午我校有幸邀請到方明理事來給大家做講座報告。他是中國創造學會二屆常務理事,世界總裁協會顧問。參與殲七飛機光學性能測試和國家標準制定,彩色膠捲生產線自動控制獨立設計。
  • 2021年度濟南市公園通遊年票今日開售
    本報12月17日訊(記者 張曉涵 通訊員 宏璟)17日,記者從濟南市園林和林業綠化局獲悉,12月18日起,將發售2021年度濟南市公園通遊年票,全年辦理,在營業時間內隨到隨辦。
  • 央視開講|萬年上山走進《尋根中華文明》考古公開課
    央視開講!上周三,央視科教頻道播出的《考古公開課》,讓所有關心上山文化的人都神情為之一震。這個重要的發現,是中華文明5000年的重要證據在這期主題為《尋根中華文明》的考古公開課中,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首先開講浦江萬年上山:「民以食為天。文明出現的基礎,就是農業的出現。我們中國,古老的中國,是很多農作物的起源地。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就出現在浙江省的浦江上山遺址,大約一萬年前。」
  • 「12.4國家憲法日」專題法治講座正式開講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精神,紮實推進「大學習、大調研、大走訪」活動,全面提升依法行政水平,2020年12月4日,學習型機關建設之「黨課開講啦」第十七期「12.4國家憲法日」專題法治講座正式開講啦,此次活動特別邀請到四川運逵律師事務所劉明剛就《憲法
  • 每一聲尖叫都被看到 2021愛奇藝尖叫之夜榮譽盛典12月5日開啟
    作為一年一度的娛樂行業盛事, 2021愛奇藝尖叫之夜榮譽盛典將於12月5日正式拉開帷幕。愛奇藝尖叫之夜榮譽盛典以梳理全年娛樂爆點、榮譽致敬優秀藝人作品、洞悉娛樂發展風向標、回饋粉絲用戶為主旨,為娛樂行業打造極具代表性的盛典活動。
  • 國內綜藝快報:《國家寶藏》12月6日播出,《中國新說唱2021》開啟招募
    國內綜藝快報:《國家寶藏》12月6日播出,《中國新說唱2021》開啟招募 時間:2020.12.01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影視產業觀察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1年開年傳播新亮點
    微博帳號「@央視新聞」於12月31日分別發布《習近平歷年賀詞金句》《直播習近平主席發表#2021年新年賀詞#》及《習近平主席#2021年新年賀詞#完整版視頻》等博文,最高閱讀量達9114萬,視頻最高播放量達5050萬。在快手平臺,帳號「@央視新聞」發布的短視頻《完整視頻來了!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二〇二一年新年賀詞》,播放量超1100萬,互動量達915萬。
  • 2020年度濟南市公園通遊年票有效期延長至2021年3月31日
    近日,濟南市園林和林業綠化局官網發布《關於2020年度濟南市公園通遊年票延期的通告》:按照市發展改革委《關於貫徹<關於降低全省國有景區門票價格的通知>的通知》(濟發改收費[2020]323號)有關濟南市景區門票降價工作的部署要求,濟南市公園景區自2020年8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實行門票降價優惠活動,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