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ON笛東打造品牌文旅項目的「四種視角之二」:與古為新

2020-12-23 DDON笛東


前 言


歷史古韻與民族文化,日益成為文化旅遊目的地的熱門標籤。據馬蜂窩對用戶數據的統計,2019年國內熱門文化旅遊城市榜單的第一名及第五名分別是歷史古都北京與西安,可見傳統歷史文化資源代表著極大的文化消費潛力和發展勢頭。將深厚的歷史底蘊、人文風情與生活特質轉為具有投資吸引力的現代旅遊觀光資源之關鍵,在於為文化與體驗者之間巧妙搭建「橋梁」與「平臺」,實現以文興旅、以文興城。


本文將探討國內兩個歷史人文類特色文旅項目的不同創新思路,淺析景觀規划行業營造古今交織、獨樹一幟的文化體驗有何發展契機。其中,丹寨項目重「展示」、揉進互動平臺空間、圍繞民族文化培育綜合業態;眉州項目則重「詮釋」、寓文化內核於當代建築風格與強體驗式的景觀當中。兩者皆通過規劃與設計上的巧思,為文化與體驗者之間搭建橋梁,為歷史人文類文旅項目的開發提供不同卻有趣的思考角度。


活力丹寨

培育鄉旅民俗綜合業態


位於黔東南的丹寨萬達小鎮,園區總面積12.5公頃,建築面積約5萬平方米。小鎮遠離大都市圈和經濟發達地區,目標客群輻射全國,本為萬達援建的產業扶貧項目,近年一躍成為鄉村文旅、現代與民俗融合的創新典範,截至2019年底,已累計接待逾千萬遊客。「丹寨模式」的成功,有以下可供借的規劃設計經驗:


丹寨整體空間設計鳥瞰圖(©笛東)


產業亮點

內容主導下的新型民族文化業態


傳統文旅業態以門票收入與地產經營為主要營收渠道。反觀丹寨小鎮的「輕資產」模式,則更注重打造民族與文化的品牌特色,大部分核心業態圍繞苗侗非遺文化主題而設,強調差異性內容、體驗性、以及「旅遊+文創」等多元業態經營,更是涵蓋「吃、住、行、遊、購、娛、教」等各個範疇,讓原汁原味的文化體驗觸手可及。


民俗與文旅的巧妙融合(來自網絡)


另外,除了通過旅行團、自駕自助遊來訪的旅客,本地人也構成了丹寨小鎮的主流客群,可見其業態規劃同時具備與本地居民生活、娛樂緊密結合的特色和吸引力,活化在地民俗「產業+生活」鏈。


融產業於在地生活苗族民俗風情體驗(來自網絡)


「丹寨模式」離不開更為多元的運營主體。例如,小鎮運營者不時便主動根據遊客消費習慣與反饋,對業態比例進行調整、改良銷售方式或提升店面陳設,探索如何實現可持續盈利,這亦是丹寨新型民族文化業態成功的一大關鍵。


燈影流動的現代民俗古鎮(©笛東)


規劃亮點

平臺式公共空間節點,激活魅力街區


傳統文旅開發模式中,空間規劃對應固定活動,而在丹寨模式中,活動並不受限於空間。例如,小鎮最具標識性的特色文旅街區,承擔著開展購物、休閒、文化、表演、遊樂等不同活動的平臺功能,將商業購物、民俗體驗與旅遊體驗進行綜合有機結合。長達1.5km的街區依地質地形而起,以「雲上十八灣」為景觀主題,與東湖自然景區相融,建築外觀統一保有苗、侗、水等少數民族的傳統特色。


建築與景觀的多層次融合(©笛東)


活化街區空間的最大設計亮點,是位於街區首末及中段的四大主題廣場。苗寨多有節日慶典活動,這些重要的空間節點排布合理、承擔重要的公共空間功能,不僅為丹寨節、歌、舞、餚等傳統民俗文化提供了展示的平臺,還注入了社交、互動與體驗等活力要素,打破傳統古鎮商業街一貫的單一、古舊與沉悶的氣息,為弘揚特色民族文化注入現代活力。


公共空間節點的排布(©笛東)

構建場地延續民俗文化與精神(©笛東)


眉州印記

傳統文化體驗的現代詮釋


四川眉州位於成都平原西南,以千年東坡文化為歷史基底,距成都車程僅1小時,區位優越,並依託國家級天府新區、成都經濟區和大峨眉國際旅遊區的建設,屬同時具備地域特色與輻射潛力的文旅重鎮。其具標誌性的眉州文化村項目旨在以文化興城,而最大的挑戰,是如何提煉這座古城的文化精神內核與生活特質。佔地10公頃的桃園湖公園與東坡書院的規劃設計,以鮮活的景觀呈現方式、現代化的設計語言,向居民、遊人與訪客全面地展現場地的歷史文化特質。


延續場地與文化印記(©笛東)

規劃亮點

寄人文於生活的文化地產創新模式


眉州文化村是文化與地產相融的創新模式範例,如東坡書院既為售樓中心、又憑藉其文化底蘊與建築特色成為人們出遊的文化目的地,而其所身處的桃園湖公園既承擔服務居民的公共生活空間,同時以其獨特的人文自然風貌,在眉州東坡區自成靜謐一隅。如此文化元素的植入,為傳統地產項目創造嶄新的功能與場景,集商業化與公共性於一身,充分釋放特色項目的綜合價值。


平面圖與最終呈現(©笛東)


設計亮點

強體驗式空間,煥新千載文化形象


園內的主體建築——東坡書院將流暢的現代造型感與峨眉山勢巧妙相融,而其大面積、通透的玻璃牆體,在湖面映襯、燈影流動之下,仿若展開的輕盈畫卷,古今交合,虛實相映。而在景觀的設計策略方面,昔日魚塘園路布局經調整梳理後,如今擁有更豐富的景觀層次、傳統意境與詩意,觀賞性得以大大提升。


園內建築與景觀的視覺互動(©笛東)


該項目最為突出的設計特點,在於其提煉東坡文化的生活特質,打造強體驗性、互動性、平臺性的景觀空間,凸顯並延續場地的特色與記憶。例如,項目以使用者的角度構想空間關係,提出農業文化體驗園、漁州子主題垂釣空間、老泉橋等活動空間,不僅對設計內容進行元素提煉,亦輔以巧妙的設計細節,讓其功能重生。如此現代化的詮釋,具備創意和想像力,也為文化煥發新機提供無窮的可能。


聯通古今的精緻園景(©笛東)

古今相融的場地體驗(©笛東)


綜上,隨年月積澱,一種文化的精神內核並不只是主觀存在,它還通過可觀、可觸、可感的生活特質得以呈現,而非進行簡單重造、元素複製或風格模仿。而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吃、住、遊、娛、購等全方位服務化、平臺化、生活化的整體趨勢,也促使歷史人文類的規劃景觀項目進行模式創新,為目標客群提供新場景、新體驗與新想像。


下期預告


以產業驅動文旅 | 發掘產業特色、升級空間與創新可能


在文旅特色小鎮的打造過程中,產業是核心,特色是王道。文旅特色小鎮中旅遊+產業雙驅動型佔小鎮產值的 15-40%,近年來該發展模式方興未艾,是打造特色文旅項目的有力支撐,尤其有助於鄉村振興。如何在當地自然人文資源的基礎上挖掘特色產業,以及在已有特色產業的基礎上實現產業升級、產品創新,將成為該類型文旅小鎮規劃設計中的核心問題。下一期我們將探討如何打造特色產業,實現產業與產品的升級創新,促進可持續性發展。

相關焦點

  • DDON笛東打造品牌文旅項目的「四種視角之二」:與古為新
    將深厚的歷史底蘊、人文風情與生活特質轉為具有投資吸引力的現代旅遊觀光資源之關鍵,在於為文化與體驗者之間巧妙搭建「橋梁」與「平臺」,實現以文興旅、以文興城。本文將探討國內兩個歷史人文類特色文旅項目的不同創新思路,淺析景觀規划行業營造古今交織、獨樹一幟的文化體驗有何發展契機。
  • DDON笛東臻品|「臨海休閒度假天堂」文昌清瀾半島
    竣工時間:2017年景觀面積:約8.9萬平米設計服務:DDON笛東 清瀾半島項目基地坐落在海南省文昌市東部,交通便捷。 豪華度假式酒店 清瀾半島溫德姆酒店位於清瀾半島項目的東北方向,建築外觀採用新亞洲風格,呈現簡約之美。為體現高雅、尊貴的氣質,景觀設計則採用偏歐式的風格,並將中式元素點綴其中,營造美好、典雅的酒店度假氛圍。
  • 以營地形態切入文旅市場,「中國國家地理」要打造地理文化主題的...
    36氪曾報導過的教育營地項目包括啟行教育、遊美國際營地教育等。與這些項目不同,「中國國家地理」想以營地形態切入文旅市場,打造以地理文化為主題的本土營地IP。 今年是「中國國家地理」創辦70周年,在用戶閱讀習慣從紙媒轉向線上平臺的大背景下,其雜誌年發行量每年仍處於增長狀態。
  • 喜訊DDON笛東榮獲2020艾景獎年度十佳景觀設計獎等多項殊榮
    DDON笛東設計作品南京·錦繡樾江府榮獲「年度十佳景觀設計獎」,新鄉輝縣建業共城東望、雅居樂·天津·津僑國際小鎮示範區分別榮獲「年度優秀景觀設計獎」。本屆艾景獎以景觀引領健康生活為主題,聚焦於體現世界與民族、傳統與現代、藝術與實用相融合的優秀項目,旨在突顯風景園林在引導人們利用自然、引領健康生活方面的擔當,從景觀創新視角來詮釋尊重自然規律和城鎮化進程的優秀案例,並向全行業推廣。
  • 公園城市 品質人居 2020年度第十屆笛東設計獎評審會邀您關注盛宴
    作為國內首個邀請業界專家對企業作品進行點評的獎項,笛東設計獎旨在透過專家視角實現笛東設計實力的提升。歷經十年發展,笛東在實現自身成長的同時,也搭建起一個鼓勵風景園林相關專業莘莘學子創新精進的交流平臺,承擔起為行業培養人才的社會責任。
  • 資訊丨「南嶽衡山」高鐵冠名列車首發 南嶽文旅發展跑出「高鐵」速度
    今天上午11時03分,首趟「南嶽衡山」高鐵冠名列車從深圳北站駛出。據悉,「南嶽衡山」高鐵冠名列車的首發,是衡陽市南嶽區提振旅遊經濟的重要舉措,是南嶽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打造國際文旅康養基地的具體行動。該列車主要運行區域為深圳至長沙、廣州至武漢、廣州至宣城,途經廣東、湖南、湖北、安徽四省。
  • DDON笛東 國外文旅小鎮規劃設計借鑑 - 以日本九州湯布院為例
    前言文旅特色小鎮是以文化、旅遊產業植入為特色的小鎮。近年來,國內的文旅小鎮興起,然而,由於諸多因素,造成部分存在「產業為幌,地產為實」的現象,更甚者破壞了環境的自然與人文景觀。此外,整體空間布局有利於觀光景點串聯(圖4),湯布院和臨近觀光景區形成良性競爭的局面,區域觀光產業發展及收益大幅成長,遊客重遊率及品牌認同度始終不墜。而交通的不便,反而形成遊客至少「一泊二食」的行程必然性,增加了留客時間及深度消費的可能。
  • 「麗朗度假村」再度斬獲業界大獎
    8月30日,在「2018中國酒店品牌高峰論壇暨第五屆酒店高參峰會」上,復華文旅合作夥伴、對酒店產業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超五星度假酒店管理品牌——麗柏樂集團及「麗朗度假村」一舉斬獲兩項大獎,再度獲得業內人士及大眾的廣泛認可和高度讚譽。自2015年成立以來,「麗朗度假村」品牌口碑頻獲業界讚譽。
  • PRINCIPAL AWARD DDON笛東獲頒2020 BALI 國際獎最高殊榮
    DDON笛東5件設計作品與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北京市園林古建設計研究院、LAURSTUDIO、貝爾高林等國內知名機構的優秀設計作品獲頒2020年度BALI 英國國家景觀獎國際獎。2020 BALI International Award其中,由DDON笛東擔綱景觀設計的「陽光城 中南·太倉翡麗雲邸」項目從獲獎的13件優秀作品中脫穎而出,榮獲2020 BALI國際獎全場唯一最高殊榮 PRINCIPAL AWARD。
  • DDON笛東南寧·旭輝湖山樾景觀沙龍
    日前,由DDON笛東主辦的「一城一景」景觀沙龍,在廣西南寧·旭輝湖山樾售樓部成功舉辦。旭輝南寧公司景觀經理何明銘先生、笛東深圳分公司總經理李景輝先生等眾多設計行業嘉賓受邀出席,共同剖析笛東經典案例、探討景觀設計本質。
  • 江西三皇裡文旅街區榮獲年度夜經濟優秀體驗項目
    本屆造物節圍繞著「敢造 創活BUFF」主題,設置了造物者說 · 中國體驗式商業地產發展論壇、中國體驗式商業地產「領航·造物新勢力」頒獎盛典暨招待晚宴、玩物造志集、萌寵天團見面會、閃購直播實驗室等花樣創新活動。主辦方致力於為行業呈獻一場創新變革、想像無限的年度盛會。   晚宴席間,備受關注的2020年中國體驗式商業地產「領航·造物新勢力」獎項正式發布。
  • 2020「IFLA」國際景觀獎公布 DDON笛東再獲4項國際殊榮
    剛剛,2020年度國際風景園林師聯合會「IFLA AAPME」景觀獎評選結果對外正式公布。項目依託眉山悠遠的文化歷史,融入當地文脈特徵,以「樵、耕、讀、漁、賞」作為主題,儘可能地讓建築功能融入公園之中,使自然公園與文化商業連通。基地原有一方魚塘,設計以豐富駁岸體系為原則,通過整改、梳理現有水系,形成具有無限可能性的駁岸及綠地空間,打造出一個自然、生態、人文的城市公園。
  • 「天貓超級品牌日」為什麼連續兩年打造超級 ONE?
    22 萬,95 後買家提升 210%,而面向未來,進一步幫助品牌加速成長步伐、創新品牌與消費者的溝通連接也成為後疫情時代品牌營銷突圍的關鍵之戰。同樣是主打體驗感,美妝品牌 3CE 的超級品牌日則更強調用品牌內容營造沉浸式氛圍。3CE 登陸中國一周年之際,品牌攜手天貓以「一吻千面」為主題,將天貓旗艦店變身為「秘密影院」,通過聯合「secret cinema」定製線上唇色劇場、上線店鋪二樓上線劇場神秘遊戲、邀請品牌大使李易峰化身唇色探長等,為消費者帶來沉浸式的線上體驗。
  • 一座「山」,喚醒一座「城」
    一條前進的山路,被鋪陳為「時間軸」,建築與景觀的創新構成一個個 「場景」,業態規劃與品牌組合打造「內容」,每一個發生在場景內的當下情緒和體驗被記錄,充當場景遊客的消費者則作為「主角」,在「這有山」的空間中演繹著自己的故事。於是,一部以東方語言詮釋的電影序幕由此展開,「這有山」向我們傳達的是:「不用離開城市,這裡就是遠方。」
  • 笛東臻品 心有翼、境無界 - 鄭州龍湖 · 天境
    「溯源·緣起」項目坐落於鄭州雙湖科技城核心區,周邊三公裡公園環繞,配套設施完備,生態環境良好。「溯源·緣來」項目提取山水自然資源特徵,探索城市故事。循智者樂水,性本丘山的自然美學觀念,納寧靜致遠之氣,築心靈之家園。
  • 復華「麗江雪山小鎮」開創文旅新模式,全面「升維」文旅度假體驗
    2018年7月15日,由「文旅業界時代黑馬」復華文旅歷時3年匠心打造的復華「麗江國際度假世界」暨「麗江雪山小鎮」項目在麗江盛大開幕。 麗江旅遊轉型升級離不開高質量大項目的支撐,希望復華集團進一步把項目打造好、運營好,吸引更多優秀企業來麗江投資興業,助力麗江旅遊轉型升級。
  • 一個月後2期正式亮相,多視角解讀成都萬象城
    因此,要論證品牌的「全面性」,就不得不提到最核心的兩大招商邏輯——1、相同品牌不同體驗同樣的品牌,將在成都萬象城2期開出不同級別的店鋪,在項目官方外宣資料中,通常被稱為「旗艦店」、「概念店」,又或是「體驗店」甚至「紀念店」。這些店的話題性或許並不比首店低,但同時也表現出更強的內容豐富性和獨特性。
  • 「青年論壇」IMC理論視角下城市藝術節品牌傳播研究
    一、藝術節品牌的整合營銷傳播IMC理論作為品牌傳播領域的重要理論或可以提供藝術節品牌傳播的研究視角,它強調「以人為本」「關係」「過程」三個核心。「虹橋文化之秋」藝術節(以下簡稱「虹秋」藝術節)是上海市長寧區一項最重要的節慶文化品牌,自2003年起已成功舉辦17屆,從2015年起活動參與人數已超過80萬人次,各類活動次數一直保持150場左右。近年來,為響應上海市打響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國際文化大都市這一戰略目標,長寧區更是將此藝術節作為實現區域內文商、文旅、文綠融合發展的重點項目進行開展。
  • 「深圳餐飲品牌設計」如何打造一個有知名度的魯菜品牌?
    魯菜的歷史悠久,是中國飲食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魯菜以味鹹、鮮、脆嫩、風味獨特、製作精細享譽海內外,受眾更廣,品牌飯店遍布全國各地。那在「深圳餐飲品牌設計」如何打造一個有知名度的魯菜品牌?深圳無限腦洞品牌公司認為好的魯菜品牌飯店的話,必須要為它起一個好的名字。深圳無限腦洞品牌公司為大家盤點一下「深圳餐飲品牌設計」魯菜品牌店名起名技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