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凱旋門,人們的第一印象就是法國巴黎凱旋門。巴黎凱旋門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圓拱門,位於巴黎市中心戴高樂廣場中央的環島上面。由於巴黎凱旋門的名氣太大了,人們甚至以為全球只有這麼一個凱旋門,其實世界上有很多個凱旋門。我說真的,沒騙你,不信你接著往下看!
1、君士坦丁凱旋門,位於義大利羅馬,建於公元315年,是羅馬城現存的三座凱旋門中年代最晚的一座。它是為慶祝君士坦丁大帝於公元312年徹底戰勝他的強敵馬克森提,並統一帝國而建的。君士坦丁凱旋門位於古羅馬角鬥場西側,其上的雕塑精美絕倫、恢宏大氣,千年逝去,已是殘跡斑斑,卻仍在風雨中,與古羅馬角鬥場共同見證羅馬的輝煌。
2、塞維魯凱旋門,是古羅馬廣場上現存的三座凱旋門之一,它位於古羅馬廣場西北端,是一座白色大理石建築,建於公元203年。該凱旋門是為了紀念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皇帝和他的兩個兒子卡拉卡拉和塞普提米烏斯·蓋塔在194或195年和197-199年兩次戰勝帕提亞。
3、提圖斯凱旋門,是羅馬城中保留下來的最典型的三座凱旋門之一。提圖斯凱旋門是帝國前期提圖斯皇帝去世後,他的弟弟繼位,為紀念前王而建立的,始建於81年。這座凱旋門主面的臺基與女兒牆都較高,給人以穩定、莊嚴威武雄壯之感。建築物用混凝土澆築,大理石貼面,簷壁上雕刻著凱旋時向神靈獻祭的行列。
4、莫斯科凱旋門,位於莫斯科城西的繁忙大街中央,高28米,是按照古羅馬君士坦丁凱旋門樣式建造的,是為紀念俄軍打敗拿破崙,這也許是絕無僅有的史例。莫斯科凱旋門門柱之間,四尊俄軍士兵,身披盔甲,手執盾槍,手指上刻著「驅逐法蘭西,解放莫斯科」,門楣上飾有抗擊拿破崙軍隊的44個俄羅斯城市的城標。
5、米蘭凱旋門,位於義大利米蘭市古城堡旁,1807年為紀念拿破崙而建,門高25米,頂上矗立兩武士青銅古兵車鑄像。1826年,米蘭統治者弗朗西斯科將它改名為「和平門」。
6、奧朗日凱旋門,位於法國奧朗日。這個凱旋門當然沒有巴黎紀念拿破崙戰功的那個凱旋門聲名煊赫,但它的歷史可以一直上溯到巴黎凱旋門無法望其項背的公元前30年。那時的普羅旺斯,還在羅馬的鐵蹄統治之下。
7、布加勒斯特凱旋門,位於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布加勒斯特凱旋門其實是第三代凱旋門,第一座凱旋門修建於1878年羅馬尼亞獨立時期,為木質拱門;第二座凱旋門修建於1922年,在1935年被拆毀;現在的凱旋門修建於1936年9月,高27米。
8、茵斯布魯克凱旋門,位於奧地利茵斯布魯克瑪利亞·特蕾西亞大街的南端,是1765年瑪利亞·特蕾西亞女皇於為慶賀其兒子烈奧波特和西班牙公主瑪利亞·露朵維卡婚禮而建造的。凱旋門上的兩塊大理石浮雕修築於1774年,記述了哈布斯堡皇朝的婚喪大事。南端的浮雕記述的是王儲裡奧波特歡慶的婚禮,而北端浮雕上陳列的卻是悲哀的葬禮,瑪利亞·特蕾西亞女皇的丈夫弗蘭茨正是在這場婚禮上暴卒而死。
9、柏林凱旋門,正式名稱為「布蘭登堡門」,位於德國柏林的市中心,最初是柏林城牆的一道城門,因通往勃萊登堡而得名。現在保存的勃萊登堡門是一座古典復興建築,由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二世下令於1788年至1791年間建造,以紀念普魯士在七年戰爭取得的勝利。
10、寮國凱旋門,位於萬象市中心,在總理府附近,與主席府遙遙相望。1960年開始修建,1969年基本完工,是一座大型的紀念碑,原為紀念戰爭中的犧牲人員。1975年解放時,萬象市群眾慶祝勝利的遊行從這裡通過,為紀念這一歷史性事件而將其稱為「凱旋門」。
11、平壤凱旋門,位於朝鮮平壤牡丹峰區凱旋廣場。它用了10500多塊花崗石建造,高60公尺,寬52.5公尺,拱形門洞高27公尺,寬18.6公尺。
12、西安凱旋門,是西安城牆東側城門中山門的一座門洞,位於中山門北側,與之對應的北側門洞名為東徵門。西安凱旋門至今仍保存著中華民國時期的木質城門板,也是西安城牆各城門中,唯一一處保存著門板的城門。
13、上海交通大學凱旋門,是上海交大閔行校區的南大門。南大門是交通大學南北景觀軸乃至整個校園的標誌性建築之一,由中間的凱旋門式大門配以左右對稱的東西柱廊組成。南大門佔地6842平米,建築總面積950平米,最高點18.96米,象徵交通大學誕生於1896年。校門正對南方,兩邊歐式柱廊呈合抱之勢,體現了一流大學校園海納百川、與時俱進的胸懷。
14、巴黎凱旋門,這座雄偉的建築是為紀念拿破崙1805年12月在奧斯特爾裡茨戰役中打敗俄、奧聯軍而建的,12條大街以凱旋門為中心,向四周輻射,氣勢磅礴,形似星光四射,所以,被稱為「星形廣場」。
(本文圖片源於網絡,如有異議,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