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獲3億票房,千與千尋到底表達了什麼,玄幻還是恐怖?
相信許多人雖然去看過千與千尋但是他們還是沒有弄明白千與千尋到底表達了什麼,這部十幾年前的老片子究竟有什麼魅力能讓人們去反覆的看呢?小編這裡有一些對千與千尋的看法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千與千尋這部電影,一起來看吧。
千與千尋講述了日本的一家人回到鄉下生活,在途中誤打誤撞的走進了神社,看到了供奉神靈的食物,千尋的父母就直接吃了起來,最後他們變成了豬,看來宮崎駿也在勸導大家少吃,要不可是真的會變成「豬」的哦。
然後千尋就遇到了我們的男主白龍,這個善良勇敢的男孩子救了千尋,讓千尋在這裡的澡堂裡留下來找一份工作,還帶她去找了這裡的負責人湯婆婆,這裡就反映了一些現實,從中可以看出千尋這部片子還是很反映現實的,這裡的等級觀念就反映了社會的現實。
千尋與湯破婆籤下了契約,用工作去換取自己父母的自由,然後千尋遇到的第一個人是鍋爐爺爺,她驚訝的了解到,這裡的那些小黑球們也是一個個生命,這也許是對一些出身特別低微根本沒有受教育的機會與翻身的能力,這也反映了當時日本社會不平等的現狀,以及產生的讓人感覺絕望的情緒。
之後千尋接待客人遇到了一個巨大的髒球,千尋發現了客人身上的一個鐵環,她一拉鐵環客人身上的汙垢立馬都掉落了下來,原來那位客人是一個河神,這位客人被人類的垃圾害慘了,這裡就有對人類的垃圾汙染問題的擔憂,人類工業化後,全球開始了生物的滅絕,越來越多的生物開始加速滅絕,生態圈受到破壞,宮崎駿借用日本特有的河神都受到了人類的汙染來警示大家,如果繼續這樣汙染下去,作為食物鏈頂端的人類遲早會自吞苦果。
之後就來到了湯婆婆這裡,你別看湯婆婆表面光鮮,實際上她也不好過,她有一個巨嬰的兒子,這個兒子都已經長的那麼大了還是一個小孩子的思維,只知道要吃的要玩的,從來不知道體諒湯婆婆的苦,湯婆婆也只能給他掙錢,為他的高昂的生活打下基礎,這個其實也反映了社會的現實,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孩子啃老了,他們甚至覺得啃的理所應當,因為社會的主流價值看不起他們,選擇開始報團取暖,自己建立啃老的圈子,這種人還叫做巨嬰,別看他們已經成年甚至中年,其實他們還有可能還沒有他們的孩子更成熟,這也許是因為現在社會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所導致的,其實這也有社會的問題。
後來千尋又見到了無臉男,這個無臉男因為千尋的一點點關心就變的非常「喜歡」千尋,拼命的給千尋回報,最後他面對千尋的拒絕更加的瘋狂甚至開始報復千尋,最後無臉男在錢婆婆那裡留了下來,給錢婆婆幹活。無臉男應該是反映了社會的冷漠,這個社會上現在有著許多的孤獨的人就像透明人一樣,沒有人關係他們,更沒有人愛他們,這個時候別人的一點點關心都會讓他們受寵若驚,甚至瘋狂的回報,如果對方不接受的話,他們還會感到自尊心受到了打擊,會展開報復,最後無臉男到錢婆婆那裡找到的工作,這反映了他其實只是需要一個需要他的地方讓他感受到自己是被需要的。
白龍最後送走了千尋,還叮囑千尋不要回頭,這個其實讓我們會想起自己的初戀,大多數人的初戀都是沒有結果的,當時有多甜分開時就有多痛,所以難免總是想起來,電影裡千尋和白龍也是一樣,他們的感情剛剛開始,但是由於人神有著不可逾越的距離,所以他們必須分開,白龍叫千尋別回頭其實也是叫千尋放下這段感情,我們也應該不要總是回頭看過去的感情,把自己的注意放在當下。
小編也祝願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真愛,快樂又幸福的經歷我們的人生,讓自己的生命變得有意義,有深度,讓我們的每一天都綻放出美麗的色彩,也祝大家健康快樂,身體棒棒的,吃啥啥香。
感謝大家的閱讀,如果你有什麼看法的話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想法,如果喜歡的話就請點一個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