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通遊客的固定思維當中,公園就是供當地市民茶餘飯後,休閒娛樂的地方,公園內多有假山池沼人文景觀,也有鬱鬱蔥蔥的綠色植被,雖然不是那麼高大上,但是非常適用,大多只是受到周邊市民的青睞,而被遠道而來的遊客忽略,而成都的人民公園卻是一個例外。
人民公園位於成都市區青羊區祠堂街少城路,位於成都城區核心區域天府廣場的西側,是一座集文化文物與休閒娛樂於一體的綜合性園林,這座公園應該說是成都市區最著名的公園之一,始建於1911年,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公園內有假山池沼,枝葉茂盛的古樹外,還有具有豐厚歷史底蘊的文物保護單位。
具有百年歷史的人民公園來說,老建築自然是少不了的,比如民眾教育館、通俗教育館、中正圖書館、四川美術家協會舊址等等,在這些古建築中,最吸引小編的還是位於公園西北角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紀念碑,是現在成都唯一留存下來與辛亥革命有關的地標性的碑塔式建築,具有相當重要的歷史意義。
不同於公園東南角的「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它是川軍出川抗戰誓師大會的所在地和成都解放慶祝大會召開的地方,「辛亥秋保路死事紀念碑」,的歷史更久遠,見證了百年前辛亥保路運動的風雲變幻,也見證了成都這座城市的百年滄桑,對後來歷史的發展演變,具有一定的劃時代意義。
辛亥秋保路死事紀念碑的碑身高約15米,為方形,分四層,四面嵌長條大青石,碑身多為象徵鐵路、火車的浮雕,邀請當年請蜀中著名書法家趙熙、吳之英等各以不同的字體書寫「辛亥秋保路死事紀念碑」10個大字,鐫刻於碑塔四面,遠遠望去,端莊穩重,肅穆厚重,代表了作者對歷史的認同,也代表紀念碑本身的非凡意義。
1911年5月,清朝當權者為了搜刮民脂民膏,頒布了「鐵路國有」政策,宣布把原本民辦的粵漢鐵路、川漢鐵路主權收歸國有,藉此出賣給英、法、德、美等國銀行財團,這一政政策在當時激起了民憤,鐵路沿線民眾紛紛組織保路同志會,開展保路鬥爭,其中又以四川的保路運動最為激烈,為此獻出生命的多達數百人,為紀念此次事件,1913年修建該座紀念碑。
時至今日,紀念碑已經擁有100多年的歷史,從表面上看是磚石結構,實則本碑是用木樁排打作底,基礎始終堅固異常,歷史上經歷了1933年8月四川西部疊溪大地震和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據說僅是碑身動搖,整體結構卻巍然不動,不得不說是個奇蹟。
人民公園作為成都市具有代表性的公園,地處成都市區中心,擁有眾多的百年老建築不說,還有諸如辛亥秋保路死事紀念碑這樣具有豐厚底蘊的老建築,儘管有百年的歷史,卻巍然不動,實屬不易,你說呢?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