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諮詢的學生中,一大部分都是在困頓中度過,對學習醫學因為信息不對等,結論多半是:歐洲?臨床專業就別考慮了,那裡不接受國際生讀臨床專業。
那麼,究竟歐洲是否接受國際生讀臨床專業呢?
讓我們來看一下偌大的歐洲版圖吧。歐洲有哪些國家呢?歐洲分兩半,東歐和西歐。東歐國家有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等;西歐如英國,荷蘭,比利時,法國,摩洛哥,盧森堡等。
在歐洲學習醫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醫科學生可以根據醫科大學的學費、錄取標準、生活費等情況,選擇在東歐(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等)或西歐留學。歐洲經濟區的醫學學位(醫學、牙醫學、藥劑學、護理學等)在整個歐洲乃至全世界都是公認的。
在一些歐洲國家,想要在醫學和牙科學領域獲得一席之地是很困難的,學生們可能會把「與醫學相關」的選項作為B計劃來考慮,比如生物學、生物醫學科學、生物化學、生物技術、遺傳學、分子生物學、心理學、神經科學、營養學、物理療法等。
在義大利、馬爾他和賽普勒斯提供英語醫學課程。私立大學的學費通常在每年2.5萬歐元左右,但馬爾他對歐洲學生完全不收學費。義大利公立醫科大學用英語教授醫學(米蘭、帕維亞、羅馬、那不勒斯和巴裡),學費非常合理(每年800歐元至3000歐元)。然而,入學要求可能相當複雜,而且申請人的數量遠遠超過可提供的名額。
在歐洲學習醫學,國際醫學生有大量的選擇醫學課程的英語,特別是國家語言(德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波蘭等)和順利轉移和承認的課程和資格在歐洲國家和其他國家。多數醫學院校採用問題研究法,或將問題研究法與講座研究法相結合。
醫學課程
在歐洲學習醫學:醫學預科課程
牙科
藥學
護理
醫學PhP
醫學課程計劃持續5 - 6年(2年在學術環境中的臨床前培訓和3年在教學醫院的臨床培訓)。歐洲的醫科大學和教學醫院是緊密結合的。
為了在歐洲學習醫學,一些歐洲醫學大學已經引進了幾項為期四年的研究生入學計劃。這些研究生課程覆蓋的知識範圍和深度與本科課程相似,但速度更快。
這個為期五年(10個學期)的項目旨在統一基礎科學和臨床科學,因為人們認為科學和專業發展不能被嚴格分開,而應該在整個項目中同時進行。
在頭三年,學生們被教授基礎科學——醫學和牙科課程——這是臨床牙科的基礎。
過去的兩年服務於每一個牙科學科的強化臨床研究,強調病人的評估和管理。
在最後一年,學生進一步參加選修課、臨床會議和醫院實習。成功完成課程後,學生將被授予牙科博士學位。
學費:
由於醫學學習的競爭已經變得非常激烈,在一些國家,很難被錄取,學費就是費用。在歐洲,醫科大學的學費從免費到大約20000歐元/年不等。
在東歐學習醫學
東歐學醫在政治上分為兩個政黨:東歐朝廷的歐盟成員(European Union)和歐洲經濟區(EEA)以及東歐國家的非歐盟/EEA成員。這些國家大多提供良好的英語(德語和法語)醫學課程,學費和生活費都非常合理。
國際學生必須記住,即使各地的醫學課程幾乎都是一樣的,畢業後文憑的認可也是有限制的。所有EE/EEA和瑞士聯邦國家承認所有來自歐洲國家的醫學資格,歐盟/EEA和瑞士聯邦成員。
醫學博士(牙科、藥劑學等)可以在整個社區內繼續深造或獲得工作機會,但不受限制。從歐盟/歐洲經濟區和瑞士聯邦以外的國家畢業的醫科學生很難獲得在歐盟/歐洲經濟區和瑞士聯邦的繼續教育或就業機會(有薪資過低的風險!)然而,大多數歐洲醫科大學的醫學資格(文憑)在歐洲以外是被承認的。
在東歐著名的國際醫學生目的地中,有波蘭、捷克共和國、匈牙利、斯洛伐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作為歐盟/歐洲經濟區和瑞士聯邦的成員)的醫科大學,以及俄羅斯、烏克蘭和喬治亞(非歐盟/歐洲經濟區國家)的醫科大學等。
在大多數歐洲國家,進入醫科大學很容易,但是成為醫生卻很難(大約85%的學生在頭兩年被排除在外!)在東歐國家很難進入醫學院,但一旦被錄取,他就會努力工作,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成為醫生的可能性更大。
歐洲學醫:醫學轉學
國外大部分醫科大學的醫學學分轉移是可能的。醫學院校在歐洲的學分轉移是以歐洲學分轉移與積累制(ECTS)為基礎的。
在ECTS體系中,每個學習成果都用學分來表示,學生的工作量是一學年1500到1800個小時,一個學分一般相當於25-30個小時的工作。
在大多數歐洲醫科大學,醫學學分的轉移只能在相同的課程之間進行。因此,醫學生轉學可以從一所醫學院的6年制醫學專業轉到另一所醫學院的6年制醫學專業;從一所大學的牙科項目到另一所大學的牙科項目,從藥學到藥學等。通常情況下,從醫學項目轉到牙科是可能的,反之亦然。
為了在歐洲學習醫學,大多數大學只接受臨床前研究(前3年)的醫科大學轉學。也可以轉到醫科大學轉到醫學或牙科專業,醫學學制為4年,牙醫學制為6年。
在歐洲學習醫學要想成功,就必須在學習和實踐中都努力。然而,它在工作滿意度方面帶來了巨大的回報,因為它是科學和人類互動的結合,以及大量的醫療職業機會。
歐洲國家眾多,各國要求有很大不同,國際生群體是個大範疇,不能一概而論,確實有很多學校門檻很高,有些明確國際生需要身份才可以申請,但仍然有很多學校可供選擇。有一些是本碩連讀項目,所以,在選擇過程中,就要結合自身情況看是否要去了。
而作為國際生一部分的中國學生,語言關是入讀的重要之一,多數學生對於英語有一定認知,德語法語其次,而其他語言和未來發展機會的了解並不夠全面,這極其容易導致選擇缺失。建議大家可以提前做好調研,也可以不定期去到學校所在國去考察,多多體驗和生活,有助於全面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