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報訊(記者 歐嘉福 通訊員 粵環宣)近日,廣東省生態環境廳發布1-11月廣東空氣和水環境質量。2020年1-11月,全省優良天數比例(AQI達標率)為95.4%,較2019年同期(以下稱同比)上升5.9個百分點。全省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2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微克/立方米(19.2%)。臭氧和PM2.5作為全省首要汙染物的比例分別為75.3%和11.8%。
2020年11月,全省AQI達標率為91.9%,同比上升15.5個百分點。全省PM2.5平均濃度為3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微克/立方米(25.0%)。臭氧和PM10作為全省首要汙染物的比例分別為74.6%和10.6%。
2020年1-11月,71個地表水國考斷面中水質優良率(Ⅰ~Ⅲ類)為83.1%,劣Ⅴ類斷面比例為0%;27個入海河流國考斷面(森高排汙口斷面因斷流未開展監測)水質劣Ⅴ類斷面比例為0%。
187個省考斷面(包括168個地表水考核斷面和19個入海河流國考斷面)中,水質綜合指數排名前三位為河源、肇慶、韶關市,後三位為揭陽、湛江、東莞市。東莞、茂名、惠州等15市水環境質量同比有所改善,湛江、雲浮、梅州等6市同比有所變差。
9個全面攻堅劣Ⅴ類國考斷面中,水質綜合指數排名前三位為淡水河紫溪、西航道鴉崗、深圳河深圳河口,後三位為練江海門灣橋閘、榕江北河龍石、小東江石碧。石馬河旗嶺、東莞運河樟村(家樂福)、茅洲河共和村等7個斷面水質同比有所改善,小東江石碧、榕江北河龍石2個斷面同比有所變差。
【來源:信息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